第七百五十五章 魏延挑大樑

引如此如此的失態,一旁的郭嘉也是十分的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消息,這就上前兩步,看向那情報上的內容,隨後也是臉色一驚,然後表情變得傷悲了起來。

紙條之上,寫的正是鄧艾送來的戰報,上面寫有婼羌國騎兵撤走的消息,但在情報最後,還寫有七軍團長張遼爲了牽制西蜀軍張任所部,血戰而死之事。

張超正是看到張遼血戰死而的字樣,而差一點暈倒在地。

張遼是在張超到了幷州之後跟着自己的,當時的他原本是丁原的部下,後來與高順將軍一起加入到了天朝,曾在對付北方的鮮卑與匈奴對戰時獲得了巨大的戰功,這些年,東奔西走,更是立功無數。

可是現在,張遼竟然陣亡了,在眼看着天朝就要統一全國,就要擴大疆土之時離開了自己,這如何不讓張超憤怒與心痛。

在心中惱怒着鄧艾這個軍師是做什麼吃的,怎麼連軍團長都保護不了的同時,張超更是將火氣全數發到了現在面對的西城之中,“傳命,四個軍團全力攻擊,要不計損失,將關羽拿下,如果對方不投降,殺!”

原本,張超還想着收服關羽的,就在他想說對方肯投降的話,就留下來招安,可是現在,張遼被西蜀軍所殺,他實在是沒有這樣的心思了。

“還有,通知魏延,主動出擊,給劉備以好看,告訴他,不要擔心戰死了多少人,回頭我都會補足給他的,但有一點,一定要重創劉備。”怒氣之下的張超,原本打算解決完了關羽,在對劉備動手的,可是因爲張遼出了事情,他有些等不及,也沒有這份耐心了。

一旁的郭嘉將兩條聖旨都記了下來,在看着張超還沒有其它吩咐之時,這就下去傳命了。

聖旨一下,西城的戰鬥變得更爲激烈,四路大軍齊齊躍進,關羽能夠活動的變得越來越小。

西城城中城主府。

關興一臉緊張的表情進入到了府中,來到了關羽的面前,跪倒在地道:“父親,天朝大軍又加快了進攻的步伐,不知道爲什麼,他們就像是瘋了一般,根本不顧我們弓箭手的埋伏,只是一味的前衝,因爲一改了之前的戰法,我們在前方的士兵並沒有準備,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今天一上午就連丟了兩個街道,現在敵人距我們這裡不過只有六個街道而己,怕是最多兩天時間就要殺到這裡來了。”

關興在說着這些事情的時候,是一臉的無奈之色。

原本他的建議是和父親一起突圍的,可在父親的堅持之下,沒有把握住第一時間衝出城中,到了現在,他們被團團的圍在了城中,就是想逃也難有機會了。

閉目正座於廳中的關羽,似乎早就料到會有今日之事般,就見其一捋下巴處的鬍鬚而道:“興兒急什麼,大丈夫終有一死,他們來了,殺過去就是了。”

關羽說的是輕描淡寫,可實則心中也是有些悲哀。苦守於西城之中,就是爲了等候大哥劉備前來相助,如此裡應外合之下,很可能會給予張超重創的,奈何的是,等了這些日子,也不見援軍到來,想來應該是劉備那裡也是進展困難吧。

只是無論如何,在他看來,自己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能儘量的託一天就是一天,一切皆看天命而己。

對於父親的淡漠,關興也似是早有準備,回了一聲知道了,這就出得了府中,又去探查情報了。

關羽在等着大哥劉備前來,事實上,劉備的確在向西城前進,只是中途被魏延帶着三十萬大軍給攔了下來。

劉備有兵八十萬,倒是並不懼這三十萬攔軍,只是因爲魏延原本是西蜀之將,劉皇叔一心還想着收爲己用,這就決定試着收服一下。至於二弟關羽那裡,在他看來,挺上一段時間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古時候,攻一座城池可非是那麼容易的,往往普通的城池也需要打上半個月之久,更不要說像是西城這般堅固之城,外面還有兩道護城河,兩座假城了。在劉備看來,只要糧食和水源沒有問題,這樣的城池守上一年半載的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若是張超沒有火炮的話,想要攻下西城的確很費力氣,縱然就算是有炸藥,面對有着護城河的城池,效果也不會太好了。可是因爲火炮的原因,所謂的護城河根本起不到原本的作用。這一點若是劉備知曉的話,怕就不會將精力浪費在魏延的身上了。

劉備率大軍出現到了南郡的地領地,這就馬上派出了使臣去聯繫魏延,在他想來,之所以此次會投降天朝,想必應該是張超給了不少的好處吧。不要緊,只要你有所求,這件事情就好辦,給你需要的就是了。

魏延的確是有所求,他本也是一個有抱負的人,當然也算是有能力的人。像是在西蜀的時候,他所要的無非就是信任而己,甚至給他足夠的信任,便是面對着強大的天朝,他都敢予一戰。可惜的是,這最基本的信任和軍權都沒有,諸葛亮兵敗要拿他說事,不得以之下,不得不反。

如今劉備一到,想的是讓他重回西蜀,魏延那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他己經背叛了劉備一次,他不相信對方還會相信自己。在說了,天朝的強大有目共睹,他相信,如果自己敢戲耍天朝的話,接下來很可能會死無葬身之地。

西蜀確是不同了,接連的敗仗之下,連八門金鎖陣都被破了,益州更是丟失了五個郡,可想而知,被天朝所滅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己,跟着這樣的主子,下場是註定的,即是這樣,魏延除非腦袋被驢踢了,不然的話,是絕對不會在回到劉備的陣營之中。而現在,對方派來了特使想要說服自己,還說知道自己是因爲一時糊塗才做了錯事,只要改正回去,還會封自己大將軍的職務,統領着整個西蜀的兵馬。

要說大將軍這個職務,在當時的軍隊來說的確是最高職務了,但正因爲此,魏延才更加的不會相信這是真的。切不說諸葛亮就不會放任軍權被自己所得,單就說二將軍關羽與三將軍張飛又豈能會服從自己的指揮。

這分明就是劉備爲了說服自己,或是說爲了讓自己的三十萬大軍站在他那一方所找的一個藉口而己。甚至魏延都可以想到,一旦他真的同意歸順了,怕是等着軍權回收去之後,就是自己的死期之時了。

將一切看透的魏延,自然就不會同意劉備的招降。相反,爲了表明他要加入天朝的決心,反而殺了西蜀派來的特使,又將其頭顱割下,懸掛於城樓之上。

魏延的做法,算是徹底的激怒了劉備。自從他當上了漢元帝之後,己經少有人敢用這樣的態度對自己了。自感顏面大失的劉備當即就叫來了大將胡車兒,命令他帶軍攻擊南郡,即然不能爲自己所用,那就等着被毀滅吧。

以八十萬對三十萬,還都曾經是自己的部下,劉備自然是信心滿滿。在加上他還說出了只要願意歸順,以前的事情就既往不咎,那隻會有更多的荊州兵迴歸,如此一來,魏延是一定擋不住自己的。

劉備要動武了,魏延的確沒有多少信心。只是他確並不擔心,因爲就在剛剛,他收到了天朝五軍團軍師徐庶的密信,聲稱五軍團主力己經在趕往南郡的路上。

有了五軍團支持,魏延相信,劉備大軍不足爲慮,他只需要堅守數日就可以了,到時候自然就是大功一件。

其實五軍團的主力早就進入到了荊州。對此事,軍師徐庶與軍團長徐晃是做好了與東吳一戰的準備。畢竟他們需要借道襄城之外,會被阻攔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是萬沒有想到,對於五軍團的行爲,東吳軍是視而不見,根本沒有丁點要阻攔的意思,這使得四十萬五軍團主力很容易的就過了襄城,進入到了荊州之地。

一切如此的順利,五軍團大可以在劉備未攻南郡之前就先行趕到的,只是軍師徐庶並沒有這樣做,在他看來,荊州軍不過是魏延勉強整合的,人心並不齊,且是不是真心投降天朝也未可知,即是這樣,那不如在等一等看,等着大浪淘沙之後,正好收編魏延手上的軍隊,如此一來,便省去了甄別之事。

對此,軍團長徐晃也是十分的贊同。帶了這麼多的兵,他深知,軍隊的數量並非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人心齊,方能泰山移。

如果軍隊只注重數量,而不是看重質量的話,打了勝仗還好說,一旦遇到敗仗,那是連反擊之力都沒有,那纔是真正的危險。

如此就有了五軍團明明可以快速趕到,確還是在路上拖拉了幾天的事實。他們就是相看看,魏延手下真心投靠天朝的有幾人。

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順服即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圍殺張勳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堅救兒出征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軍的不甘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二百七十三章 逢林莫入之危險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葛亮的準備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張超到成都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勇將之凡韋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覽攻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八百七十七章 諸葛之強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六百六十五章 曹孟德兵敗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勢發展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魏延挑大樑第七百八十九章 黃忠裝傻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六百零四章 測量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八百零九章 黃忠當孫猴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關平救父戰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縣戰起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五百七十三章 亞歷山大第二百二十七章 文丑亂心第八百七十五章 計策層出第六百三十四章 高幹被圍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二百五十三章 兵發靈丘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一百八十三章 勇將泄歸泥(加更章節)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班師回晉陽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婚第九十三章 樊稠末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五百四十五章 曹劉在聯盟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
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順服即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圍殺張勳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堅救兒出征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軍的不甘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二百四十一章 遊說公孫度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九百二十四章 三猛公子的重任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二百七十三章 逢林莫入之危險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葛亮的準備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張超到成都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九百三十三章 神勇將之凡韋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覽攻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八百七十七章 諸葛之強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六百六十五章 曹孟德兵敗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九百一十章 戰況突變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勢發展第二百六十一章 稻草取箭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魏延挑大樑第七百八十九章 黃忠裝傻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六百零四章 測量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八百零九章 黃忠當孫猴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關平救父戰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縣戰起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五百七十三章 亞歷山大第二百二十七章 文丑亂心第八百七十五章 計策層出第六百三十四章 高幹被圍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二百五十三章 兵發靈丘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一百八十三章 勇將泄歸泥(加更章節)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班師回晉陽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婚第九十三章 樊稠末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五百四十五章 曹劉在聯盟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