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

見到劉備如此真誠的對待自己,諸葛亮心中也是十分的感動,答應了一聲之後就尋椅子座了下來。

兩人座下之後,劉備就將心中所想講了出來,然後用着期望的目光看向着諸葛亮,顯然他很想聽到這位智謀極其高深的軍師,對他計劃上的支持。

未曾想到劉備竟然這麼快就想要擴增實力了,諸葛亮心中一驚的同時便也是額首輕點。

依着諸葛亮的意思,是先要整合一下己方的實力,只有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將實力最好的表現出來。只是現在時間似乎並不等人。北面的張超己經攻下了冀州,雖然現在並無什麼動靜了,甚至還開始了裁軍,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方在爲征服下一個目標做着準備。

在說東面的曹操,實力更是不容小覷,多年佔着中原四州,且還得到了士族和豪門的支持,怕是用不了多就,他也會開始東征西討的吧。

如此說來,事情還真是迫在眉睫了。

諸葛亮有些皺起了眉頭,顯然形勢如今並不是很有力,而貿然出兵的話,也未有全勝之把握。

劉備滿心期盼之下,看到諸葛亮一直不語,反而是面有憂色,不由就問道:“軍師,難道現在並不是討伐其它諸侯的時候嗎?”

“正解。”諸葛亮聞言點了點頭,然後看向着劉備道:“陛下,雖然我們的實力近期得到了擴大,但如今並不適合於討伐其它的諸侯。”

聽着諸葛亮竟然否決了自己的想法,劉備心中自然是不悅的,只是臉上還是一幅求教般的樣子問着,“哦,爲什麼呀?”

劉備對於諸葛亮的能力的確是非常的欣賞,但這並不代表就可以無條件的接受對方的所有意見。若是換成以前勢力弱小的時候,或許這種反應還不會表露出來,可現在都成爲了皇帝,在被一名文臣所左右,這似乎也有傷他的威嚴。

諸葛亮此刻確是沒有想到那麼多,非是他沒有去想,而是目前益州與荊州的真實情況讓他耗費了大量的心血。

誠如之前所說,現在的劉備當了皇帝,在得了益州之後,勢力也大了很多。可是同時問題也來了,那就是內部人員的整合。

曾經佔下荊州的時候,諸葛亮曾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進行內部整合,而當時正是四諸侯第一次聯合攻打張超。爲了內部的穩定,他都沒有參加,只是安排了大將關羽帶兵參戰。

好不容易花費了心血將荊州整合完畢,之後看準了機會,藉着漢獻帝之死進入了益州,如今更是接收了劉璋手下的全部勢力,那就更需要整合了。

需知,有時候人多是力量大,可若是心不往一處想,反而更容易出現問題。

便像是張超,這一次四路軍可謂是齊心合力,這纔將冀州穩穩的攻下。而倘若其中有任何一支想要單獨行動,這個結果都不會這般的完美,很可能就會給袁紹突圍尋到機會了。

如此可見,一支軍隊的統一是多麼的重要。這不僅僅只是服裝上的統一,還需要命令上的統一以及人心上的統一。

做不到這些個統一,劉備大軍人數再多也不過就是一盤散沙而己。如今最應該做的就是內部整合,如何將每一個人都放到最能發揮能力的位置上,如何讓大家都能聽號令,服軍令,這纔是最重要的,而非是要去擴大地盤。

正是因爲諸葛亮知道了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什麼事情,也一直爲其努力着,纔沒有將心思放在其它的地方。現聽到了劉備所說,是攻孫堅還是攻董卓,他當然就不會同意了,甚至是沒有多想的就給拒絕了。

諸葛亮像往常一般沒有太多考慮到劉備的感受,可即然人家現在是皇帝,還要問一個爲什麼,他自然也是要回答的。

“陛下。不攻取董卓,那是因爲我們還需要有這麼一個人在前面頂着,張超這個人狼子野心,連袁紹這般底蘊深厚的豪門大族,是說滅都給滅了,而我們現在最好還是不要與其正面交鋒。董卓的存在正是可以扼制這樣的事情出現,讓他成爲一堵牆擋在前面,一旦有風雨來臨,我們也有了做準備的時間。而至於不攻孫堅,原因更是簡單,我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實力。”

諸葛亮說到這裡的時候,目光中也閃過了一絲嘆息之意,這是爲自己的實力不足而感嘆。若是他現在擁有着曹操若是張超那般的兵力和財力,那或許都不用劉備去吩咐,他就要準備征討諸侯的事情了。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諸葛亮就算是在聰明,打起仗來的時候也是需要真刀真槍的幹,總不能他拿着一把扇子上戰場去和人講道理吧,若是那樣,還就真的是在找死了。

諸葛亮的回答是很有道理,也說出了現在劉備集團的現狀。

只是對這一切,劉備顯然聽後並不如何的高興。任誰被別人小看,被說到自己實力不足,想必都不會如何開心的。

劉備這個人本性可是十分自傲的,而所謂的一些謙虛,是真的如此,還只是表現在臉上,去給外人看,那就不得而知了。只是這一刻,在聽了諸葛亮之言後,他的確是有些不悅,若非是考慮到現在他還離不開此人,怕是早就怒斥而去了。

“好吧,即然軍師說現在還不是時機,那我們就在等一等好了。”似是很無奈的,劉備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

諸葛亮見說退了劉備動武的心思之後,便即抱拳而道:“陛下聖明,如此亮即告退,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好。”劉備連忙點頭,然後目送着諸葛亮的背影離開,之後他確沒有去休息,而是站在了那張軍事地盤前站了許久。

...... ......

張超出重兵圍攻冀州,且還真就將其給拿下了。

這個結果即是震懾了其它的諸侯,也讓他們的心思開始活絡了起來。

接下來,張超大軍不在向外擴張,反而開始了裁軍之事,這也讓其它的諸侯明白,冀州之戰,雖然說對方勝了,但確也是勞民傷財,基礎不牢了。

即是張超的錢糧不足,想必在短時間內,應該就不會有什麼興重兵之舉,如此一來的話,這些諸侯那原本高懸的心自是可以放了下來。但只要有遠見之人確又不得不憂慮,因爲誰也不知道這個大將軍下一次會拿誰開刀。

做爲地盤與張超相接壤的董卓一直就在憂心這件事情。

董卓也曾自大過,也曾輝煌過,但他確也並不是笨人。在看到連袁紹這般強大的諸侯都被張超給滅掉了,他就知道,一旦有一天,他與大將軍對上,那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不說是毫無還手之力吧,但想要取得戰爭的勝利顯然是不太容易,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困難。

即是打不過張超,董卓就不得不有其它的考慮了。如何在對方沒有動手之前,先強大自身,至少也要準備好對策,這就成爲了近來所思之事。

在不斷的權衡各方厲害之後,董卓即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兵出涼州,他要將身後的馬氏家族地盤佔領,如此的話,就算是有一天,張超要對他動手,他也有了活動的空間與其周旋了。

做出這個決定,也是董卓內心之中那欺軟怕硬的心理在做怪。

想當初,被大將軍何進召喚要進京清君側的時候,他原本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只是當入了洛陽後,才發現,這裡的武將無強勢之人,文臣更是軟弱可欺。正是因爲如此,他才帶着涼州騎兵,橫行於皇城的。

說到底,這就是欺軟怕硬的性格所至。若是當時洛陽城中有更爲強勢的存在,他未必就有這般的膽子。

這樣的性格之下,也就難怪他會選擇向涼州的馬騰出手了。

畢竟相比之下,北面的張超、東面的曹操和南面的劉備都並不好惹。相較而言,倒是在後面的馬騰要好對付許多。

說起來,董卓與馬騰倒是老相識了。最早的時候,在進入洛陽城之時,他就曾想過找此人聯手,因爲表面上馬騰馬超對漢朝很忠心。事實上馬騰父子和董卓、公孫瓚一樣都對漢朝沒啥感情。在衆諸侯之中除了劉備,最忠誠的諸侯就是曹操了。

這從曹操一直以丞相自居,而沒有最終登上帝王之位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一世,哪怕就是漢獻帝早早駕崩,但他依然沒有自立爲帝,而是找了一個劉氏後人劉和來擔任,這更加的說明問題了。

董卓與馬騰倒很有許多共同之處,比如說他們所率領的都可以稱爲涼州軍,不同的只是馬騰軍隊裡面好像有一些氐族、羌族的成分,董卓的都是漢人軍隊。

正是因爲知悉馬騰的真正實力,董卓這才準備向此人下手的。憑着他當時從洛陽帶回來的那些財物(其中大部分被張超半路掠走)他想要迅速的組建一支軍隊也並不困難。

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七百七十六章 烏特金的懷疑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七百九十四章 文丑到來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延擋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眭固被圍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二百八十三章 袁術耳根軟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三百八十八章 張超的無賴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女心思第七百六十一章 火燒連營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退反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貪生怕死的張超第四百零四章 太史慈離營第四章 做善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五百三十章 親自遊說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奪戰西河郡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八百零五章 宋全從義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斷向前的列夫第八百零九章 黃忠當孫猴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九百二十七章 武聖關羽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
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七百七十六章 烏特金的懷疑第七百三十五章 返出西域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九百三十二章 山國的緊張第七百九十四章 文丑到來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延擋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眭固被圍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二百零六章 步步忍讓第二百八十三章 袁術耳根軟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一百五十八章 強勢追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三百八十八章 張超的無賴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女心思第七百六十一章 火燒連營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六章 神醫華佗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退反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貪生怕死的張超第四百零四章 太史慈離營第四章 做善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五百三十章 親自遊說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奪戰西河郡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八百零五章 宋全從義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斷向前的列夫第八百零九章 黃忠當孫猴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九百二十七章 武聖關羽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