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後方之亂

只是他心中同樣也有不解,即然天朝軍隊如此之厲害,那爲何不借機繼續前進,以入羅斯國腹地?而竟然也和他們一樣願意和談呢?至少如果換位思考的話,他有如此之優勢,是不會輕言罷兵的。

想不通的伊萬就開始懷疑,這莫非是天朝做的什麼局不成,爲的就是誆騙自己的到來,爾後抓了自己後再度進攻,若真是如此的話,這一次和談危險矣。

來時的路上,因爲與張強聊過,知道天朝並沒有什麼過份的要求,他便是勝券在握,以爲是礙於雙方軍事實力對比天朝感覺到害怕了,可現在看來,好似並不是這麼回事呀。

伊萬突然間想不明白,有些退縮了,只是此刻他己經來到了阿丹爾城,又如何能夠找到理由退卻呢?

正在伊萬有些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天朝竟然派了使臣來到了城下,言明要在這裡與羅斯國進行和談。

地點竟然選擇在城下,這讓伊萬心中的焦慮放下了許多,至少身後就是帝國城池,那裡也有幾萬軍兵,一旦有危,倒也並非完全就是還手之力。當然,他並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張超的意思,他是擔心伊萬來到這裡知道了真實情況之後會退卻,所以很早就派出了沮授做爲和談使者與伊萬相商。

沮授這個人年紀大一些,做事情老成,做和談之事張超自然是放心的。

事實也是如此,沮授以一幅和藹長者的身份出現,在城下見到了伊萬之後,還給予了足夠的尊重,這終於使得羅斯國二皇子放心了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順利了,雙方都有意退讓之下,和談是出奇的順利,關於一些方面的說法大家是一步步的達成了協議,並寫在了文字之上。

......

晉陽城。

這座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早己經由以前的不毛之地變成了現在的繁榮昌盛。

天朝將國都定於這裡,更是使得這裡各方面的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如今國家中很多重要的部門都建在這裡,做爲其中的兩位一品文官郭嘉與魯肅也盡皆在這裡辦公。

但就是在今天,兩位一品大員確是齊聚在了一起,並臉上多有愁容之色展現。

“郭兄?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若是不報給皇上,萬一若是怪罪了下來可如何是好呀?”一旁長得一臉老實臉的魯肅聲音有些焦急的問着。

“不行,皇上現在正與羅斯國進行和談,這是穩定北面的大事,是絕對不能受到任何分心牽扯的。事情即以發生,便是告知皇上也無法改變什麼了,那不如在等等就是。”郭嘉確是用着極爲肯定的語氣搖了搖頭。

就在一早,兩人分別的收到了下面傳下來的消息,一共兩年事情,盡皆不利。

其一,雍州天水郡將軍王泰投降劉備,宣佈重新歸漢。

其二,冀州牧崔琰在由府中前往下面府衙巡視時遇刺客刺殺而亡。

兩件事情突然發生,帶來的惡果及影響是極其惡劣的。

天水郡反水,直接掐斷了司隸與西涼間的聯繫,同時也引發着整個雍州大局的不穩定。

崔琰被刺而亡,使得冀州陷入到了混亂之中,一時間是羣龍無首,局面堪亂而危。

這些自然就是曹操與劉備的反擊了,兩人早以結盟,在動時也是互通有無,趁着張超身陷於北方戰事而不得歸時,突然動手,打的天朝是一個措手不久。

郭嘉與魯肅一早獲知這個消息之後,就聚在一起商議接下來如何解決問題之事。

按着魯肅的意見,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自然是要將消息彙報給張超知道纔對。但是郭嘉確認爲,事以發生,說多無用,現在應該做的就是怎麼樣解決這些問題,還有現在的皇上正在北方與羅斯國談判,那將涉及北地數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平安,是絕對不容打亂的。且一旦事情被羅斯國知道,怕是他們不知道還會在發生什麼變化呢。

兩人是各說各有理,但最終還是郭嘉佔了上風,他以大義說服了魯肅。

終兩人決定,魯肅留守在家,處理着大局,郭嘉親去冀州,代理牧主之位,穩定局面。至於幽州天水郡問題,急調守在雁門關的二軍團黃忠所部前往鎮壓。

張超走時帶走了一、四、七外加龍騎軍團。但留守的還有二、三、五、六和先鋒軍團以及水路軍團。

其中三軍團和水路軍團皆在幽州與三韓之地,是斷不能隨意的調動;六軍團正在西涼戍邊,並守着西涼自亦是不能亂動;五軍團與先鋒軍團一左一右守着司隸與洛陽,防着曹操,同樣不得亂動,唯今能調動的也就只剩下二軍團所部了。

儘管黃忠一動,北面的雁門關之外也會有兵力不足之憂,可短時間內應當是問題不大。如此,兩位一品大人就做出也這般的決定。

隨着兩位大人的決定做出之後,天朝內部開始行動起來,而這一切遠在阿丹爾城的張超並不知曉。

這一次的事情,郭嘉與魯肅做出了決定之後,即通知了天眼組織的老大陸菲,要求她也不要將這個消息通知給皇上知曉,怕的就是分心,一切也應與大局爲重。

連天眼都不通知消息了,張超自然是無法得知,他依然將重心放在了和談之上。

這一次的和談意義深遠,弄好了,就可以保證北面幾年甚至是數十年的平安,張超不得不去重視。

好在雙方都有意和談,伊萬也想立功,在加上張超有意的退讓之下,一切進行的非常順利。僅僅是七天之後,和談也基本進入到了尾聲之中。

雙方約定,天朝大軍退回到扶余境內,將之前佔領的海泡蘭進行歸還,並承諾與羅斯國做一個友鄰,並互相通商,同時歸還這前俘虜的一些羅斯國將士,這其中就有曾在扶餘國都內抓到的列尼其將軍。

羅斯國需要做的就是承認挹婁與扶余成爲天朝的屬國,同時允許張家商社進入到羅斯國,並減稅五年的決定。

挹婁與扶余早就被天朝所佔,承認這件事情不過就是認清事實而己。至於說到張家商社再度進入羅斯國,這本就是朝堂之上就議過的事情,伊萬自然是可以做主的。

雙方達成了協議,當下就握手言和,天朝大軍亦是開始退兵了。

打了足足近五個月的開元聖戰,就此接受了尾聲。此戰達到了目的,盡戰了挹婁與扶余,又得了羅斯國互不侵犯的承諾,可謂是大獲全勝,實是高興之事。

和談結束,張超即帶着天朝大軍百萬之師在原地祭天,在這裡死了太多的天朝將軍亡靈。

祭奠活動足足做了三天之久,張超將後方運來的足足萬罈英雄醉灑在這片土地上,以慰英烈們的在天之靈。第四天,大軍開始後撤,隨之的就是伊萬帶着亞歷山大開始收復失地。

北面的戰事終了,張超帶着百萬大軍凱旋而歸,但也是僅僅兵出海泡蘭,剛到了扶余境內不久,天眼成員就將發生在冀州和雍州兩地突發之事向他進行了彙報。這本就是郭嘉的意思,何時皇上勝利而歸,何時在傳遞着消息。

原本臉上帶着勝利的笑容,甚至都答應了趙雲要去高麗走一走,看一看的,可不成想突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在看到了天眼送上來的情報,又看了看日期竟然都是一月之前所發生之事時,他的雙眉中帶着無限的怒火。

非是張超在怪罪天眼這時纔將情報遞送上來,他也知道郭嘉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他恨的是曹操與劉備,竟然在趁大軍與羅斯對戰之時,在自己背後點火。

“罷了,即然你們一定要找死,我當要好好的成全你們一番。”張超臉色陰冷的下着決定。

突然召開軍事會議,這讓正帶軍而返的幾位軍團長一臉的困惑,直到進入帳中,看到了張超一臉嚴肅的座在那裡時,衆人這才老實的站於原位,不敢在去議論。

一會的工夫,五位軍團長皆到齊,兩位軍師也來到了帳中等候着。眼看人員齊至,張超這就慢慢起身而道:“諸位愛卿,朕剛剛得到了消息,在一月之前,雍正天水郡守將王泰突然反水,投奔賊子劉備,同時掐斷了司隸與西涼間的聯繫。”

“撲通。”僅僅是話剛說話,帳中的龍騎軍團長馬超將軍就撲通一聲跪倒在了地上。

王泰正是他當時舉薦的,此人曾是馬超身邊的親兵隊長,有些武力,也很忠心,表現也不錯。後就升爲了西涼一名千夫長,在後來,西涼成爲了天朝附庸後,他就被推薦留在了雍州,成爲了天水郡的守將,享受着正團級五品武官銜。

可萬沒有想到,他竟然會反水,聯繫到若非是自己的推薦,此人也不可能獲取高位,馬超如何不嚇得跪倒在地上呢。

與羅斯之戰,馬超心中的驕傲早以深受打擊,在看到其它軍團竟然都是猛將如雲,士兵勇猛之後,他心中的傲氣被打消了很多,更是認定當初父親帶人投誠是多麼理智的行爲。若不然,以西涼那點戰力根本就不可能是天朝的對手。

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夜晚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九十三章 後方之亂第八百五十五章 張天選妻第八百八十二章 悍勇陷陣營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六百一十章 特種兵顯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九百六十五章 奇招解圍第二百三十二章 圍殺軻比能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統分兵第四百零五章 高覽被圍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五百三十章 親自遊說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解敵心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三章 鬼才郭嘉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十一章 推薦入仕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五百零七章 齊聚長安城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賢內助白彤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三百七十章 本來就是一個女孩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錯上加錯第四百零五章 高覽被圍第二百一十四章 錯上加錯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
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夜晚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九十三章 後方之亂第八百五十五章 張天選妻第八百八十二章 悍勇陷陣營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六百一十章 特種兵顯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九百六十五章 奇招解圍第二百三十二章 圍殺軻比能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六十二章 黑衣重騎對涼州騎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統分兵第四百零五章 高覽被圍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五百三十章 親自遊說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解敵心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三章 鬼才郭嘉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石橫要反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四百六十章 出兵雍州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十一章 推薦入仕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五百零七章 齊聚長安城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賢內助白彤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三百七十章 本來就是一個女孩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八十章 鮮卑騎兵現(加更章節)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錯上加錯第四百零五章 高覽被圍第二百一十四章 錯上加錯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