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顛覆解析數論的工具?
12月1日,早上8點。
“這妮子。”
牧馬人上,許青舟對着鏡子看了看自己臉頰上的口紅,走之前還得給他蓋個章。
他搖搖頭,擦乾淨,啓動車子朝麻省理工過去。
研討會上9點開始,因此他打算先實驗室。
“噢,教授,太帥了!”馬爾斯瞧着穿着西服的許青舟,驚呼。
孫思敏表情也是亮了亮,雖然在網上看到許教授西服照片,可現實看到還是會驚豔。
要是宋學姐也一起來就好了,宋學姐穿禮服一定超級好看。
小孫同學在心裡狠狠地嗑了一把cp。
“低調點。”
許青舟對於這個精力充沛的傢伙有些無奈,在電腦前坐下,查看數據。
卡森也到了,誇讚完許青舟的西服,就和馬爾斯勾搭在一起,低聲:“嗨,昨晚過得怎麼樣?”
“太帶勁兒了!”馬爾斯露出一副是男人都懂的表情。
孫思敏則是低頭看書,獨自美麗,不想參與這倆人之間奇奇怪怪的話題。
這倆人現在好得穿一條褲子。
經常約着去酒吧嗨皮。
墮落。
卡森,有個剽悍的女朋友,經常挨收拾,馬爾斯,吊兒郎當不思進取.
她不由看向一側的許青舟,心說還是像偶像這種一身正氣的比較好,溫文爾雅,成熟穩重,這纔是找男朋友該有的標準。
許青舟在實驗室呆了十幾分鍾,檢查完數據,指出實驗中可以更改的兩個參數,安排好任務,就出發去Kresge禮堂。
這是今天報告會的主會場,位於主校區東南側,是MIT最大的報告會場地之一。
進入12月,冬季氛圍更濃,路邊的樹木枝椏掛着白色薄霜,倒是和建築的古典灰調相得益彰。
這個時候,太陽雖然出來了,可空氣中仍然縈繞着絲絲清晨的涼意,使得許青舟不由緊了緊衣領。
數論研討會第1天,MIT比平時更加熱鬧,路上隨時可見前來交流的外國學者。
“嗨,許教授。”
在禮堂外圍,已經有熟悉的教授打招呼。
“早上好,先生。”
許青舟一一笑着迴應,剛到禮堂,倒是就遇到一個熟人,菲爾茲獎得主,陶哲軒。
陶哲軒輕輕笑着說:“許教授,早上好,很期待你今天帶來的報告。”
“早上好,希望不會讓你們失望。”許青舟對於這位的出現不意外,要知道,就算單獨把數論拿出來,陶哲軒也絕對能稱得上是大師級的數學家。
陶哲軒問:“聽說你在研究超導薄膜和鋰離子電池?”
“對,數學研究久了,嘗試着換個領域。”
“很有想法,我年輕時候也想試試新的領域,顯而易見,我失敗了,並沒有物理或者化學的天賦。”陶哲軒感慨。
“那些崇拜您的數學家們應該慶幸,否則,他們有可能要失去一個偶像了。”
“哈哈哈。” 倆人聊着走進禮堂,禮堂大概能容納下一千人,此時已經坐了大半。
許青舟和夏國的徐士會院士和楊永澤師兄這些熟人打完招呼,就找到自己位置坐下,把這幾天的手稿取出來,構造滿足超對稱代數的複變函數系統。
他決定從黎曼猜想入手,先想對策證明非平凡零點沿着臨界線呈現出對稱分佈,這就是超對稱性ζ函數。
不過,進展緩慢,最起碼目前仍然停留在概念的層面上。
上午9點,研討會正式開始。
MIT數學系主任艾克·卡萊爾致辭,同時進行本屆會議的主題介紹。
流程簡單,很快就進入學術報告環節,在熱烈的掌聲中,許青舟從容地走上前方的講臺。
“先生們,女士們,大家上午好。”
許青舟和大家打完招呼,很快進入主題:
“我今天的報告主要分四個部分。首先,是素數維度革命,將會從克拉梅爾猜想開始.第二部分是零點排斥性的幾何解釋。第三部分,弦論和素數分佈的聯繫,最後,量子糾纏和素數對”
“黎曼猜想約束了ζ函數零點的分佈規律,類似於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方程約束時空曲率。”
一切都很順利。
60分鐘報告會接近尾聲,許青舟進行了一個簡單小結,就進入答疑解惑的環節。
“許教授,您能詳細說說您的報告中,第5節,第3段關於ξ(z)的部分嗎?”
有學者起身提問。
許青舟找到相應位置。
ξ(z)是他在解黎曼猜想時構造的一個函數,還挺複雜,這裡和柯西-黎曼方程有聯繫,但受限於報告的篇幅,他在講解的過程中省略了過程。
他點點頭,“謝謝您的提問。這裡,需要先求證在緊靠臨界線 y軸的一個很小的ε區域內,即 0<|x|<ε函數ξ(z)沒有零點的。”
“許教授,您的報告里加入了物理學知識,以後會做數學物理領域的研究嗎?”
有青年學者提問。
“可能會,這些天我一直在想,能否構造出超對稱ζ函數,間隙動態篩法.當然,這都是我自己發明的詞語,以此來對解析數論進行解構,希望讓它完成從“工匠技藝”到“統一理論”的進化這將會是十分困難的事。”
嘩啦~
許青舟的話像是擲入水裡的炸彈,瞬間就掀起驚濤駭浪。
超對稱ζ函數,間隙動態篩法.全新的數學概念,對解析數論的解構無比大膽甚至能用瘋狂來形容的想法。
原本安靜的禮堂中突然響起一陣陣議論和驚呼。
“這小子”徐士會院士表情有些驚異,感嘆這小子着實大膽,隔壁,楊永澤和徐院士的學生趙正來相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佩服。
中間,陶哲軒陷入沉默,思索許青舟話裡的意思,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青年學者興奮地坐下,對未來充滿期望。
這個時候,一位白髮老者站起來,見有人提問,現場的議論聲逐漸消失。
白髮老頭盯着許青舟,沉聲問道:“許教授,您是否已經在這個方面取得相應的成果了?”
許青舟搖搖頭說:“這只是我對解析數論的一點點想法,還停留在概念和理論階段。”
“許教授,很感謝您帶來的精彩演講,但我需要提出來的是,任何理論都應該有其證明的過程存在,超對稱代數與量子模型屬於物理領域,並不具備數學嚴謹性。”
老頭面色嚴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