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人才與設備】

位於張江園區的工廠裡,剛運回國的一批設備正在進行調試。

張如京帶着宋維揚一路走去,他並不主動跟員工說話,員工也完全當他不存在,都在各自忙着手裡的工作。

宋維揚自嘲道:“早在幾年前,我就想創辦芯片製造企業。當時我手裡有點錢,於是心血來潮想玩玩尖端科技,結果仔細詢問倪院士之後,嚇得我趕緊打消異想天開的想法。”

“哈哈哈!”張如京笑得很歡樂。

像倪院士這種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一心想做自主芯片和操作系統,但他也不敢說自己開芯片工廠,只能設計好芯片讓彎彎公司代工。

困難有三:一是錢,二是人,三是機器。

而這三個困難因素當中,錢反而是最好解決的,政府如果真想搞,砸鍋賣鐵也能湊出幾百億啊。

真正困難的是人才和機器,中國政府在過去的20年裡,爲了發展半導體各種砸錢。但是沒有合格的人才,清華和中科大的師生再牛逼,也不可能憑空掌握相關技術。當時負責技術引進的,都是60年代和70年代成長起來的一批,他們當年能學到什麼知識?即便花錢引進了技術,天天對着別人的圖紙,也無法將技術給完全吃透,更別談進一步的做技術研發。

想要有所作爲的領導們就琢磨,既然沒有過硬的人才,那咱們就花時間慢慢培養。於是不斷花錢引進技術、引進設備,跟跨國企業搞合資,一邊搞生產實踐,一邊積累技術和人才。這個思路放在其他行業是可行的,包括許多製造行業,確確實實成功了。

但是,有個東西叫“摩爾定律”,有個組織叫“巴統”,有個協定叫“瓦森納協定”。

摩爾定律的內容爲: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腦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巴統和瓦森納協定則規定:限制向中國出口最先進的高科技設備,能批准出口的技術設備,通常比最先進的晚兩代(加上引進時間和落地消化,中國拿到手的技術通常落後三代)。

這幾個東西疊加起來,導致中國引進大量落後的技術和設備。剛開始一兩年或許勉強夠用,但還沒來得及消化,這些技術和設備就已經被徹底淘汰。於是國家的扶持項目宣告失敗,過幾年政府還是不甘心,又動輒數十億元的引進技術和設備,結果又迅速被淘汰了。

所以,幾年前宋維揚屁都不懂,手裡有點小錢就想做芯片製造,等他了解實情之後迅速打消念頭。別的不說,設備他就買不到,買落後兩三代的東西有個屁用啊!

現在宋維揚非常好奇,盯着工廠裡的那些設備問:“張先生,你是怎麼把這些先進設備搞到手的?”

張如京笑道:“你猜。”

宋維揚道:“我聽到一個傳聞,說你找了美國五家教會做擔保,保證中芯國際的芯片技術不會用於軍事用途,最後纔拿到了這些設備的出口許可。”

“哈哈哈哈,”張如京嘴巴都笑歪了,“這個說法很有想象力。”

宋維揚試探道:“高盛在悄悄使力?”

張如京點頭說:“高盛和華登做的擔保,還出錢遊說了一些美國部門。”

“這就說得過去了。”宋維揚瞬間想通。

去年,張如京被迫離開世大半導體,並宣稱自己要到大陸開公司。這消息傳出,中國大陸、彎彎、新加坡和美國的諸多企業,甚至主動聯繫張如京給他送錢來,兩個月時間就籌集了10億美元。

其中就有高盛和華登,都是在美國有巨大影響力的公司,他們幫忙弄來高端技術設備就相對簡單了。

現在中芯國際的十大股東當中,高盛佔股第一,華登佔股第二,神州科技佔股第三,上實(國企)佔股第四,漢鼎(美國)佔股第五,祥峰(新加坡)佔股第六,說白了就是一家萬國血統的合資公司。

而張如京帶來的300多人團隊,也並非全部來自彎彎,還有新加坡籍程序員,甚至還有從德州儀器追隨過來的,公司高管中亦有美國人、意大利人等國際友人。未來還會加入海歸派和土木派(清華),再加上創始元老彎彎派,派系又多又亂,只有張如京能夠鎮得住場面。

等到中芯國際吃了官司,前途無望,許多外國員工就自動離開了。高盛等股東也紛紛減持,國內企業趁機增加投資,把中芯國際徹底變成了“中國血統”。

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新總裁上任之後,首要問題不是抓技術和市場,而是如何掌握公司大權、平衡派系鬥爭。強勢的總裁直接壓服,不聽話就給我滾;弱勢的總裁只能當和事佬,在摩擦當中困難發展;最沒用的總裁,直接把中芯國際給玩壞了。

而且三大股東也不省心,因爲持股比例太接近,誰都不能真正掌握公司,互相之間能打出狗腦子來。

宋維揚站在工廠車間裡,突然產生一個念頭,那就是順其自然,讓中芯國際經歷一次大挫折。只有到了公司最危險的時刻,高盛、華登、漢鼎、祥峰這些外國股東,纔會願意把手裡的股權賣掉,而神州科技纔有機會控股中芯國際。

要知道,張如京的能力太強了,手裡拿着100億人民幣的啓動資金,居然兩年時間就把中芯國際做到全球第四。這種下金蛋的母雞,如果不是被惡意打壓得喘不過氣來,那些國外股東怎麼可能捨得脫手?

而如果神州科技不能做到控股,又如何保證中芯國際的長遠穩定發展?

那麼就讓臺積電來起訴侵權,把中芯國際告到快倒閉的地步,神州科技再出手砸錢接盤,順便把張如京這個能鎮住場面的總裁保下來!

還有就是注重人才吸收和培養,一是招攬海龜,二是自己造血。

前面我們說了,90年代的中國沒有相關人才,但2000年以後就突然有了。

這些人才不是憑空變出來的,必須在中國讀完本科,再去美國那邊深造,並在跨國企業工作數年之久,才能掌握真正實用的尖端半導體技術。從這些學生出國到回國,時間跨度至少要10年以上,否則回來的就是半成品!

也即是說,必須是80年代出國的人才,回國之後才能撐起中國半導體的天空。

歷史上,中國芯片設計行業那些大佬,許多都是2000年之後陸續回國的,其中不少就被華爲和中興給挖去了。而芯片製造行業的大佬,99%以上都是2000年之後回國的。

2000年之後有個海龜回國潮,因爲在這一年頒佈了《關於鼓勵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的意見》,號召國有企業和機構自主引進海龜。如果這些海龜回國後主持科研項目,並且是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急需項目,直接由國家提供科研配套經費。

這些海龜回國後擔任要職,還能繼續拿美國綠卡,以前是絕對不允許的。而回國任職一段時間,且放棄美國綠卡,還能擔任國有企業和機構的法人代表,這同樣屬於2000年以後纔有的規定——以前你如果拿過美國綠卡,除非特例批准,否則不能擔任國有企業和機構的法人。

甚至,這些海龜如果家人定居國外,其收入可以直接以外匯形式匯出,每年還有專門的出國探親假。如果把家庭搬回中國,配偶的工作要幫忙解決,子女上學也要幫忙解決,甚至規定了必須就近安排到條件最好的雙語學校、雙語班級,這些海龜子女參加中考和高考還能加分。

此項針對高層次海龜的《意見》一出,立即引發了21世紀初的留洋歸國潮,這些回國的海龜後來充斥於國內各種尖端行業。

而且,許多高級海龜並不需要這些福利,也不稀罕國家解決妻兒老小的生活,但他們還是選擇了辭去高薪回國。因爲這個政策放出了特別信號,那就是國家非常重視高端技術人才,他們回國創業可以一路綠燈!

325【活到最後】224【隊伍擴大】512【洪偉國被KO了】089【打響抗戰第一槍】555【白撿10個億】089【打響抗戰第一槍】022【轟動】661【一言嚇退紅衣教主】502【燒錢的QQ】197【引爆輿論】388【大陸首富?】040【人才培養】449【神舟電腦】650【神龍九擬】229【股市再度瘋狂】344【作別】113【真正的高人】640【有錢人的玩具】448【搜狐上市】332【流弊】070【炸屎】629【大家都太難了】482【WTO的話題】404【膨脹的喜豐】039【健康之路】417【砸他X的!】516【宇宙國之行】523【四鳥負日】162【諾基亞】469【修士聶軍】628【汽車推銷員】416【墜機和轟炸】179【我有一個想法】626【高科技跑車】363【穩住,能贏】139【科幻教母】141【長得帥有什麼用?】624【豆豆考上了……】494【職場遊樂者】626【高科技跑車】149【元旦舞會】517【意見分歧】595【又一個長遠投資項目】460【試着做做】365【紅籌股之父】608【搜狗、百度與谷歌】159【撿錢倒計時】204【狼人宗老闆】284【喂喂操】269【乾杯】241【志願者工作的理論家】264【重點客戶與101計劃】525【中芯國際】169【大字報】282【吃肉】346【尋親模式?】678【首富獻唱】305【華爲基本法】178【火星移民計劃】644【快車】125【聶大師】297【馬館長和綺園】273【不一樣的人生】133【坐灰機】474【洋鬼子的餿主意】275【焚香沐浴】064【馬俊豪死了】192【有趣的靈魂】349【宋維揚係數】195【誰都有被騙的時候】006【狂野模式】472【女朋友】500【金士頓】548【未來的女程序員】088【萬事俱備】164【可樂計劃】226【紀錄片跟拍】040【人才培養】702【私生】664【接盤接成習慣了】683【京東方】459【國產特斯拉?】571【品牌策劃高手】184【狗血故事和志願者】292【技術牛人】020【撐死膽大的】222【林老師的心事】567【中國隊進了一球?】597【發戰爭財時謹慎】304【湯公子上門】485【刷新家長三觀】088【萬事俱備】025【散夥,合夥】245【巨龍巨龍你差兩年】586【互聯網大神】359【非常無聊老套狗血的情節】後記之六·地主家的傻兒子366【大陸丁蟹】196【展望過去,預言未來】
325【活到最後】224【隊伍擴大】512【洪偉國被KO了】089【打響抗戰第一槍】555【白撿10個億】089【打響抗戰第一槍】022【轟動】661【一言嚇退紅衣教主】502【燒錢的QQ】197【引爆輿論】388【大陸首富?】040【人才培養】449【神舟電腦】650【神龍九擬】229【股市再度瘋狂】344【作別】113【真正的高人】640【有錢人的玩具】448【搜狐上市】332【流弊】070【炸屎】629【大家都太難了】482【WTO的話題】404【膨脹的喜豐】039【健康之路】417【砸他X的!】516【宇宙國之行】523【四鳥負日】162【諾基亞】469【修士聶軍】628【汽車推銷員】416【墜機和轟炸】179【我有一個想法】626【高科技跑車】363【穩住,能贏】139【科幻教母】141【長得帥有什麼用?】624【豆豆考上了……】494【職場遊樂者】626【高科技跑車】149【元旦舞會】517【意見分歧】595【又一個長遠投資項目】460【試着做做】365【紅籌股之父】608【搜狗、百度與谷歌】159【撿錢倒計時】204【狼人宗老闆】284【喂喂操】269【乾杯】241【志願者工作的理論家】264【重點客戶與101計劃】525【中芯國際】169【大字報】282【吃肉】346【尋親模式?】678【首富獻唱】305【華爲基本法】178【火星移民計劃】644【快車】125【聶大師】297【馬館長和綺園】273【不一樣的人生】133【坐灰機】474【洋鬼子的餿主意】275【焚香沐浴】064【馬俊豪死了】192【有趣的靈魂】349【宋維揚係數】195【誰都有被騙的時候】006【狂野模式】472【女朋友】500【金士頓】548【未來的女程序員】088【萬事俱備】164【可樂計劃】226【紀錄片跟拍】040【人才培養】702【私生】664【接盤接成習慣了】683【京東方】459【國產特斯拉?】571【品牌策劃高手】184【狗血故事和志願者】292【技術牛人】020【撐死膽大的】222【林老師的心事】567【中國隊進了一球?】597【發戰爭財時謹慎】304【湯公子上門】485【刷新家長三觀】088【萬事俱備】025【散夥,合夥】245【巨龍巨龍你差兩年】586【互聯網大神】359【非常無聊老套狗血的情節】後記之六·地主家的傻兒子366【大陸丁蟹】196【展望過去,預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