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急報

同時在魯國的鷗闢疆也不比於廟差,魯國是諸侯國中公認的文化大國,就連周朝的國史都是由魯國編寫的。魯國更是禮儀之邦,舉國上下無人不遵守周禮,這也是魯國文化大盛的主要原因。鷗闢疆帶到魯國的草紙比起於廟在齊國的更多,但這一個無論是國力還是疆土都不如齊國的魯國卻比齊國更加瘋狂。

鷗闢疆不過是七天時間就在曲阜將草紙賣光,魯國國君和魯國的實際掌權者三恆更是希望鷗闢疆定期爲魯國提供草紙,加上稍微高一點也沒有所謂。

爲此在奴隸價格上做出了一定的退讓,讓鷗闢疆在魯國輕易購買了六百名奴隸,僱傭到八十名門客。另外還有三十多名士子希望可以到漢國看一看,這一個神奇到製造出草紙、一年建國卻擊敗了老牌大國越國的國度。

甘蔗也差不多,在齊東來的代爲銷售下,成爲了中原諸侯國的佳品,楊子璐的黃糖都經過紗布過濾其內的雜質。而且楊子璐將之製成磚狀更加容易運輸,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比起楚國小打小鬧的黃糖輸出更加得到中原百姓的喜愛。

特別是齊東來還帶了幾份楊子璐編寫的食譜,這些食譜裡面無一例外都是要用不少糖,當然味道也上佳。雖然材料不怎麼樣,但在食文化中比較簡陋的春秋時期,卻是得到不少的貴族青睞,賺取的金錢也不少。

而此時的楊子璐渾然不知道他已經賺取了不少錢。他現在正腳不沾地的忙着巡視各地的春耕,以表示他對於春耕非常重視。爲此地方官吏更是下了死力,嚴格遵守楊子璐明文規定的法規,每個庶民、公民家裡面最少都要耕種有十畝地。

這還是因爲漢國的土地少,可以說是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想句邑這樣適合耕種的盆地可不多,否則楊子璐就想讓每個人最少耕作三十畝地。但即使耕作如此稀少的土地,對於楊子璐這個命令不少人都有牴觸。平民百姓就不用說了,任何人一下子改變了生活方式都或多或少的不適應,但平民百姓的牴觸也就是說幾句牢騷,可沒有搞什麼示威、告御狀之類的事情,畢竟對於他們而言,影響是有,但很小。

最大的牴觸卻是來自闞平田、句孤、黑熊這些大夫。就連一向緊抱楊子璐大腿的大夫鷗離也表示沉默,既不反對也不贊同,但恐怕他心裡面是反對的,不過怕失去楊子璐的寵信這才保持沉默。

他們反對的理由很簡單,一旦生活方式改變爲農耕,漢國士兵的戰鬥力自然就會大減。黃土朝天固然是辛苦,但勝在安穩,一戶人家只要有百畝田地就可以過上溫飽日子,這樣也造成農夫性格比較溫和。但山越人則不同,得每天出沒于山林間。和野獸搏鬥,經常見血,不同於農夫,第一次上到戰場見了血就吐,根本沒有多少力氣戰鬥。

但山越人也並非沒有缺點的,打獵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就漢國的轄地而言,每年死在野獸口中的山越人絕對不少於十人,而傷殘的更加多,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因爲這樣的環境,恐怕也難養育出彪悍的山越人。

但楊子璐也有他的想法,漢國人口太少了,依靠收購奴隸,對於漢國而言並非是一件好事情,如何奴隸對於他身處的國家也不會有任何歸屬感,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提高人口。

一個國家的百姓再如何彪悍,人口太少,也很難成大事。就元朝而言。蒙古鐵騎夠強大了吧?國運不過百年,而且除去開國初年的征戰和後期的動盪,真正安穩的統治時期不過是數十年罷了!

清朝國運雖然長,但多虧了元朝和八股文閹割了文人的血性,加上大肆拉攏地主階級才勉強鞏固了政治地位,但也僅僅是勉強而已!辮子黨鼓吹的康乾盛世,卻一點也不安穩,康熙時期對外就不說了,三藩、臺灣,一直都在鼓吹反清復明,西藏和蒙古也鬧獨立,不就欺負你滿清人口不過數十萬,國家不穩定!乾隆也比康熙好不到那裡去,苗疆、大小金川、西藏、新疆就是明證,到了乾隆的兒子更是鬧起了白蓮教起義,可以說清朝每一個皇帝都經歷幾次大規模的起義。

所以楊子璐才一力推行農耕,否則日後你如何征戰天下啊?當然尚武也是要的,但不一定要打獵,可以讓老兵傳授上陣殺敵的武藝。更重要的是漢朝、唐朝都是農耕爲主體的國家,君不見其建立赫赫武功?

爲了防止下面的胥吏得到上面大夫的指示或者暗示敷衍了事,楊子璐這才親自巡視春耕。還真讓楊子璐找到幾個不長眼的胥吏,楊子璐哪怕不是嗜殺的人,爲了殺雞儆猴,楊子璐也將之殺了。讓一衆官吏爲之凜然,楊子璐在漢國內可算得上‘仁慈’。

當然這是因爲大環境造成,這個時代犯罪的人有錢則是用武器抵償,沒有錢則是割鼻子斬手劈腿是正常。一個身體正常的人,猛然殘缺了,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有很大的打擊,去自殺也並非沒有的事情。而楊子璐則是用勞役來到代替,更加重要的是在城邑的中心都會樹立一塊巨石,簡單的記載一些重要的法律,比如殺人、偷竊等比較經常出現的犯罪。

楊子璐這一番作爲自然最後得到了成功,但人高興的時候,似乎老天爺會看你不爽,顯然楊子璐現在就是這一類人。四月楊子璐剛剛巡視春耕完畢,還在返回九夔城的半路上,就接到大臣的急報。

PS:感謝夜空之淚的打賞!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有了一個打賞!哈哈!

第203章 定三夷第122章 始戰(上)第387章 論戰(2)第256章 魯國求援第160章 悲催的越國第133章 黃雀在後(上)第14章 篝火宴第388章 論戰(3)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344章 選舉爲王第67章 出鞘第14章 篝火宴第101章 甘蔗第323章 風中茅屋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303章 蔡國斬使第436章 滅楚(中)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236章 以退爲進第91章 共涇第254章 姑蘇臺、科舉制第289章 波動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250章 子貢使三國第375章 孫子的下落第68章 產裡孟之死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136章 共家的末日第290章 烽煙起第284章 攻楚五利第108章 具裝甲騎第30章 仇恨第189章 備戰第202章 唯有死戰第112章 吹箭第16章 弩第423章 殺神第59章 九夔部的逆襲第312章 楚漢相爭(5)第415章 三天!第385章 墨翟第137章 戰爭紅利第6章 邯鄲趙氏第399章 白虹貫日第376章 兵聖第372章 忽悠孔夫子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156章 騎兵戰術第114章 僕句部來襲第311章 楚漢相爭(4)第190章 勾踐的無奈第85章 禍水級使者第456章 葉公請命第384章 漢國出兵了!第101章 怪人劍客第392章 晉國亂象起第101章 甘蔗第272章 陷姑蘇(4)第84章 夷光和阿旦第67章 出鞘第212章 謹慎不如楊子璐計第315章 楚漢相爭(8)第308章 楚漢相爭(1)第442章 滅齊(下)第293章 滅吳第66章 天神保佑第171章 琛之盟第6章 邯鄲趙氏第68章 產裡孟之死第249章 子貢北上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47章 缺銅第226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4)第272章 陷姑蘇(4)第402章 衆叛親離,陷危局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462章 獵物變獵人(上)第178章 使者(下)第129章 血腥攻城戰第240章 伍子胥的目的第181章 三夷族第298章 齊國內亂第33章 三年的時間第55章 賣象牙第431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38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上)第363章 獵物變獵人(下)第166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3)第295章 葉公平亂(下)第115章 出征前夕第382章 魯班第320章 楚漢相爭(13)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381章 白虎學宮第49章 救人也需分緩急第23章 鄭旦的黯然第32章 猿公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
第203章 定三夷第122章 始戰(上)第387章 論戰(2)第256章 魯國求援第160章 悲催的越國第133章 黃雀在後(上)第14章 篝火宴第388章 論戰(3)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344章 選舉爲王第67章 出鞘第14章 篝火宴第101章 甘蔗第323章 風中茅屋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303章 蔡國斬使第436章 滅楚(中)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236章 以退爲進第91章 共涇第254章 姑蘇臺、科舉制第289章 波動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250章 子貢使三國第375章 孫子的下落第68章 產裡孟之死第263章 艾陵之戰(下)第136章 共家的末日第290章 烽煙起第284章 攻楚五利第108章 具裝甲騎第30章 仇恨第189章 備戰第202章 唯有死戰第112章 吹箭第16章 弩第423章 殺神第59章 九夔部的逆襲第312章 楚漢相爭(5)第415章 三天!第385章 墨翟第137章 戰爭紅利第6章 邯鄲趙氏第399章 白虹貫日第376章 兵聖第372章 忽悠孔夫子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156章 騎兵戰術第114章 僕句部來襲第311章 楚漢相爭(4)第190章 勾踐的無奈第85章 禍水級使者第456章 葉公請命第384章 漢國出兵了!第101章 怪人劍客第392章 晉國亂象起第101章 甘蔗第272章 陷姑蘇(4)第84章 夷光和阿旦第67章 出鞘第212章 謹慎不如楊子璐計第315章 楚漢相爭(8)第308章 楚漢相爭(1)第442章 滅齊(下)第293章 滅吳第66章 天神保佑第171章 琛之盟第6章 邯鄲趙氏第68章 產裡孟之死第249章 子貢北上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47章 缺銅第226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4)第272章 陷姑蘇(4)第402章 衆叛親離,陷危局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462章 獵物變獵人(上)第178章 使者(下)第129章 血腥攻城戰第240章 伍子胥的目的第181章 三夷族第298章 齊國內亂第33章 三年的時間第55章 賣象牙第431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38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上)第363章 獵物變獵人(下)第166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3)第295章 葉公平亂(下)第115章 出征前夕第382章 魯班第320章 楚漢相爭(13)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381章 白虎學宮第49章 救人也需分緩急第23章 鄭旦的黯然第32章 猿公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