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晉國亂象起

拋下在穆姬身上泄火的楊子璐,似乎看到漢國都準備好了,就是不開打。於是有觀衆不爽了,決定自己也插手進來了,讓另外一個國家開打。當然這也不派出,他們準備將這潭水搞得更加渾濁。

而這觀衆不過是兩人,分別是範吉射和中行寅,但此二人可是大有來頭的,分別是範氏和中行氏宗主。此二氏曾經是晉國六卿的一份子,不過這已經是往事了。當初曾經兩人還是晉國六卿之一,但看到趙氏爆發內亂,這兩個傢伙當時是出了名的貪婪,便趁機插手,準備佔便宜了。那個時候趙氏的宗主是趙鞅,趙鞅是什麼人?幾乎堪稱趙氏有史以來第一人。

趙鞅手腕了得,一方面派兵抵擋範吉射和中行寅,一方面或直接或間接的拉攏還沒有插手的三卿。這個範吉射和中行寅也算得上是頭頂生瘡,腳底流膿的傢伙了。三卿居然沒有一個願意幫他們,全都向趙鞅靠攏,結果就不用說了。

兩個貪婪的傢伙被打的屁滾尿流,最後帶着少部分家眷財富,逃到齊國那裡苟延殘喘。從此範氏和中行氏就一蹶不振,這次兩人出來,已經是歷史上最後一次的露臉,算是將他們的預熱都揮霍一空了。

經過這一次苦難後,這兩個老傢伙也學聰明瞭,不再想着出兵晉國的事情。實際上兩人此刻也沒有能力出兵,這次兩個老傢伙也不過是爲了,將這一潭本來就已經有些渾濁的水,搞得更加渾濁。兩人找了個合適的場合,聯合在一起公開宣稱一件事情。

這個宣稱全文就不詳說了,大意就的說,當初我們兩個實在慚愧啊!做錯了什麼事情的,真是愧對國家的養育啊。現在我們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了,爲了彌補當初自己鑄下的大錯。同時也爲了補償自己對晉國造成的創傷,我們兩人決定將範氏和中行氏的領土都贈送給(晉國)國君,一表達我們萬分之一的歉意。

這裡說一說,當初範氏和中行氏雖然被趕走了,但名義上那些土地還是屬於他們的。也不知道是晉國國君忘記了,還是因爲四卿不把範氏和中行氏當一回事,不怕他們打回來。當然了,這只是名義上的。這就好比滿清時候的香港,名義上是中國的國土。只不過恐怕當時就連滿清都不會真的相信,香港是他們的國土。

但現在問題是,無論事實是怎麼樣的,名義上這土地是屬於範吉射和中行寅的,這是毫無疑問的。特別是,晉國的國君,還真的信了範吉射和中行寅的話,這就更加不得了。

當時的晉國國君是晉出公,這晉出公年紀不大,不過二十好幾。這個年紀的人,正是雄心壯志,一腔熱血啊!平時都想做出一番撼天動地事業出來。

偏偏晉國四卿互相掣肘,國君的話還沒有四卿中如何一卿的話來得威信。最是讓晉出公可恨的是,公室這些年不但沒有強大起來,反而越發衰弱。之所以是有這樣的原因,皆因四卿都成了公室身上的吸血鬼,就好比當初攻打鄭國。智瑤就和趙無恤一同出兵,但軍隊中並非完全是智瑤和趙無恤的士兵,還有少量公室士兵。

另外糧草的什麼,都是公室出大頭。好了打贏了鄭國,攻下七座城邑,按道理說,公室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更別提每次智瑤和趙無恤都讓公室打頭陣,公室士兵死傷的比智瑤和趙無恤麾下的私兵還要慘重。七座城邑下來,分給公室一座也不算過分,就算吝惜一點,也應該分給公室一些田地。

而現實的,智瑤和趙無恤兩個人吞了個精光,公室還得給他們抹屁股。什麼屁股?那啥戰死殘廢的公室士兵不用供應嗎?那些徵召來運糧的民夫不用吃的嗎?另外我智瑤和趙無恤打勝仗了,那啥,是不是該來一點封賞啊?

剛剛開始也沒有什麼,晉出公剛剛即位,什麼情況也不熟悉,自然要低調了,唯有捏住鼻子認了。但四卿的吃相實在太過難看了,晉出公是捏住鼻子認了,可不是心悅誠服,心中對四卿越發怨恨。特別是伴隨着晉出公一年年的長大,越發有主見,能夠掌控的力量也不比剛剛即位的時候。

但四卿,特別是智瑤對此毫無覺悟,依舊是我吃肉,你在一邊看着。這叫晉出公如何不怨恨呢?這也導致現在公室和四卿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一個針尖對麥芒的程度,唯一欠缺的就是一點火線,將這個火藥給引爆。

而範吉射和中行寅這一次聯合宣佈,不就正是給了晉出公發難的機會嗎?於是心氣很高的晉出公得瑟了。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眼巴巴的盼望着三天一次的朝會來臨。

三天後,朝會的時間也到了,晉出公上朝後第一件事情,不是詢問有什麼事情,而是讓身邊的內侍宣讀範吉射和中行寅的聯合聲明了。

等內侍讀完後,晉出公立刻使勁的誇獎,說範吉射和中行寅的文章寫得如何如何的好。當然了,誰也不會傻到認爲晉出公真的是欣賞範吉射和中行寅的文章。晉出公明顯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告訴四卿,哥們你們看,封邑的主人都出來發話了,這封邑歸我了。你們是不是應該將當年中行氏和範氏的封邑……嗯!嗯!你們明白滴!

四卿怎麼願意啊?登時臉色都難看下來。其中智瑤反應最大,同樣也是第一個跳出來的、智瑤擡頭挺胸,擡頭和晉出公對視起來,理直氣壯道:“範吉射和中行寅二人當初違背晉國的法律,第一個發動內亂,攻打趙氏不說。事後面對先君(晉定公,晉出公的老爹)的處罰,抗拒不從,最後還發兵攻打國都。這樣的人,主上你認爲他們說的話有用嗎?”

智瑤不愧是足智多謀著稱,就這喘口氣的功夫,他又想到反駁的話,接着說道:“先君將此二人定罪爲亂臣賊子,而現在主上相信他們的話,置先君於何地啊?他日黃泉之下,試問主上有何顏面,面對先君啊?主上這是不義不孝啊!”

智瑤這話夠毒啊!春秋時期雖然沒有後世清明那麼厲害,將‘孝’之一字看得頗爲重要,但也輕不到那個程度。特別是古人重鬼神,所以特別重視祭祀。在這個環境下,當時還有這麼一個衆人都認可的規矩,滅國不滅祀。嚴格的來說,不僅僅滅國,就算滅一個大家族也不滅其祀。

就算是朝代交替,這個規矩也沒有被改變。當初周武王滅了商朝,但周武王並沒有殺光商紂王的兒子。而是讓商紂王的一個比較出色的兒子武庚來到代替商紂王祭祀先人,將他封在邶地當國君。在現代人看來,這未免太過傻了吧?正所謂斬草要除根,你還給他封地呢!

事實上週武王也不傻,派了自己的一個弟弟去監視武庚。但又有人說了,一刀咔嚓了不是更加利索,用得着這麼麻煩嗎?但這就是這個時代的風俗,周武王雖然貴爲一朝天子,但也改變不了這個慣例。

後來周武王這個弟弟監守自盜,在周武王死了後,想自己當大王了,就聯合武庚作亂。這個作亂最後失敗了,被周武王的另外一個弟弟,就是著名的周公給平定了。這個時候按道理說,已經絕其祀了吧?

我好心放過你丫,你丫居然還有膽子作亂,一定得重罰,絕了其祀。而事實上,周公也不敢幹這事情,只是搞了個小手段,不去找武庚的兄弟或者兒子繼承這個‘祭祀’了。而是讓當初私通周朝的微子啓,也就是宋國的開國國君來到繼承商朝列祖列宗的祭祀。

也有人說,那是春秋初期,這個不適用了吧?不!一樣適用。當初齊國鮑牧,造反殺了齊悼公,最後被早有準備的田常給咔嚓了。鮑氏遭到重創,但田常也沒有滅了鮑氏,而是立鮑牧的兒子鮑息爲鮑氏宗族,以繼承鮑氏的祭祀。

你看,這頭殺了別人老爹,還得眼巴巴的立別人兒子來當宗族,來到繼承祭祀鮑叔牙等祖先的任務。可見當時風氣,智瑤這一個指責,如果是平時,晉出公定然啞口無言,半天過去了,也吭不出半個字來。

但晉出公人是沒有智瑤聰明,但他這三天來也不是什麼也不幹,就乾等時間的。他自然知道智瑤這幫人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所以他早就讓手下的謀臣和他一同,將朝堂上可能發生的事情推演了一番。智瑤他們會怎麼說,而自己要怎麼反駁,所以智瑤的話雖然銳利,晉出公渾然不懼智瑤。

只見晉出公正襟危坐,肅然道:“執政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怎麼能夠只看對方的壞處而不看對方的好處呢?再什麼說,範吉射和中行寅二人也是範氏、中行氏封邑的擁有者!”

“主上,須知此二人乃逆賊!”魏氏宗主魏駒不緊不慢的說道。

見魏駒也表態,智瑤更是囂張,昂起頭,那眼神就彷彿和晉出公說道:“小樣,我一個智氏你也許還可以囂張,但加上魏氏呢?你還嫩着呢!悠着點吧!”

智瑤的眼神就彷彿針一般刺痛了晉出公的自尊心,晉出公本來還有些七上八落的心,登時堅定下來了。硬邦邦的迴應道:“無論怎麼樣,此二人是逆賊也好!是忠臣也罷!當初先君並沒有下旨削其封邑,所以現在這些封邑也是應該歸於兩人所有,此二人有權將封邑贈送給任何人!”

說到這裡,晉出公冷冷的掃視了下面衆臣一眼,這才說道:“而現在兩人許諾將封邑贈送於寡人,寡人爲什麼不能夠接受?”

“主上,當初這些封邑可是我們四卿辛辛苦苦的攻下來的。主上這樣做,其實不怕寒了臣下的心?”韓氏宗主韓虎此刻也沉默不下去了,跳出來,半是威脅的說道。

“主上,須知!國家也有國家的法度,如果是主上違背了,恐怕……哼!哼!”比起韓虎,智瑤可是要囂張得多,後半句話雖然沒有說出來。但言下之意是說,如果晉出公要改變這些事情,就別怪他智瑤動兵戈了。

晉出公雖然年輕氣盛,但也知道自己不能夠獨吃,所以這次並沒有表現得太過強硬。反而帶着幾分安撫語氣的說道:“韓卿的話有道理,所以寡人決定,當初範氏和中行氏的封邑,其中一半,收歸公室。另外的一半封邑則是拿出來,按照當初各卿出力多寡,而分配。特別是趙卿,當初多虧趙卿牽制了範氏和中行氏的私兵了。”

晉出公後面的話,就帶着濃濃的挑撥離間的味道了,他大概見趙無恤一直沒有說話,認爲趙無恤和智瑤他們不太對路,所以想趁此機會拉攏趙無恤。

可惜趙無恤不說話,並非是他贊同晉出公的話。只不過趙無恤他這個人喜歡謀定而後動,再加上比較善於隱忍,所以纔沒有跳出來罷了。但眼下四卿中就剩下自己,趙無恤也站出來表態了。“主上誇獎了!當初可是先父的功勞,臣怎麼能夠冒認呢?”

說到這裡,趙無恤頓了頓,接着說道:“至於重新分封範氏和中行氏舊土的事情,臣看現在不太好吧?此刻天下正是多事之秋,漢國欲滅鄭國而霸中原。重新分配封邑,這事情實在太過麻煩了,恐怕給了漢國可乘之機。再說,非是要公室的封邑纔是晉國的國土嗎?難道臣下的封邑,就不是晉國的國土嗎?在臣下看來都是晉國的國土,既然都是晉國的國土,何必分的那麼清呢!”

“對!趙無恤此言甚是!”智瑤摸着下巴的短鬚,笑眯眯的說道。不過心中卻禁不住對趙無恤多了幾分忌憚,正所謂咬人的狗不叫。這不!在朝堂上不聲不吭的,國君都認爲他可以拉攏,結果他卻跳出來狠狠的捅了國君一刀。他說的那話,都要比自己之前指責國君的話要還銳利上一籌,這傢伙!日後等小心警惕!

且說晉出公,聽了趙無恤的話,登時氣得他兩眼通紅。一種被人揹叛的感覺油然而生。晉出公霍然站起來,有些怒氣衝衝的說道:“你們四卿是什麼意思啊?準備霸佔着範氏和中行氏的封邑,難道想造反?”

“臣等不敢!”智瑤等四卿,雖然心中不大甩晉出公,但到底掛着君臣的名頭。四人還是裝模作樣的告罪,只是可惜,那語氣咋聽都聽不出一絲誠惶誠恐的味道。相反,這語氣還帶上幾分敷衍和不屑的味道,這只是讓晉出公更加憤怒。

這不,話音剛落,晉出公怒極反笑道:“不敢?你們還有什麼不敢的?你們霸佔了多少應該屬於公室的封邑啊?這就是你們的不敢嗎?”

智瑤就跳出來說道:“主上,你這話實在叫臣等寒心啊!什麼霸佔不霸佔的,當初臣等可都是一寸土地一把血,一劍一戈的廝殺回來的!現在主上聽信了兩個叛臣賊子的話,卻是要將功臣的戰利品奪取,這是什麼話啊!難道臣等還不如那兩個叛臣賊子不成?”

“主上,晉國數百年來,還沒有因爲聽了叛臣賊子的話,而奪取功臣封邑的事情發生啊!請主上三思,否則恐怕會動了晉國根基啊!”韓虎語氣雖然頗爲恭敬,但這話咋聽都是帶上三分威脅。

趙無恤和魏駒對望一眼,二人異口同聲說道:“臣等附議,請主上三思!”

“請主上三思!”這次不再是趙無恤他們幾個人單打獨鬥了,朝堂上大半的大夫對緊跟着趙無恤和魏駒二人背後。

看到朝堂上這個形式,氣得晉出公渾身發抖,擡起顫抖的手,搖搖晃晃的指了一圈大夫,舌頭不利索的說道:“你們!你們這些傢伙……傢伙!是,準備逼宮了嗎?”

“臣等不敢!”一衆大夫到底沒有智瑤他們那麼底氣十足,立刻躬身告罪。

可這其中並不包括智瑤,智瑤一副‘你咬我啊!’的樣子,優哉遊哉的說道:“主上,你這話可就不對了,臣等何來逼宮一說啊?腰間長劍在鞘中,絲毫爲動。反倒主上,對臣等指手畫腳,說起來還是主上都臣等‘逼宮’啊!”

拋開其他因素,智瑤這張嘴還別說,不是一般的尖牙利嘴。罵起人來,完全不用打草稿,隨口往肚子裡掏出一句來,就氣得你一佛出世二佛昇天三尸神暴跳。

“好!很好!退朝!”晉出公憤怒的一拂衣袖,轉身大踏步離去。

智瑤似乎感覺刺激晉出公不夠,轉過身來,慢悠悠的說道:“退朝囉!都快走吧!要不然主上一會兒又說我們不忠了!”

不知道是不是聽到智瑤這話,本來離開的晉出公,忽然一個踉蹌,幾乎摔倒在地上。諸大夫都禁不住臉色漲紅,爲啥?想笑,不敢笑已!

第209章 楚國介入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400章 形勢急轉第42章 目標!大象!第161章 用間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246章 曾子第18章 二次獵熊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231章 吳國插手第172章 美人歸第103章 殘竹V猿公第177章 使者(上)第248章 夏尤論兵第222章 再度宣戰第299章 闞平田的身世第146章 趁你病,要你命(3)第255章 漢國舟師第232章 斷勾踐之左右臂第179章 稷下學宮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368章 齊亂(中)第294章 葉公平亂(上)第111章 焦炭第426章 血染穎尾(上)第159章 勾踐的怒火第419章 姜雪與破齊之計第296章 白公勝的作用第28章 西施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32章 猿公第396章 結盟公室第460章 撫百濮第111章 焦炭第252章 多事之秋第33章 三年的時間第130章 漫長的一夜第170章 談判第226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4)第448章 楊子璐的心結第431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8章 二次獵熊第91章 共涇第51章 馴象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42章 目標!大象!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66章 天神保佑第76章 戰意沸騰第120章 僕句孤的掙扎第300章 漢國變法第14章 篝火宴第254章 姑蘇臺、科舉制第313章 楚漢相爭(6)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226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4)第82章 蓮姬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97章 竹甲、藤甲第224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2)第183章 無可匹敵第61章 越發深陷其中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50章 脫困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26章 伐吳九術(上)第288章 白公之亂第462章 獵物變獵人(上)第90章 且鷗部第166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3)第153章 范蠡示愛第2章 鄭旦第163章 庭燎招賢(下)第180章 漢國的弱點第98章 不經意的偷窺第170章 談判第90章 且鷗部第345章 一波三折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5章 黴運當頭?豔福滔天?(下)第80章 戰(中)第418章 是你!第455章 楚國形勢第150章 越王宮內的議事第394章 四卿算計,鄭國困守第345章 一波三折第259章 後院不穩第26章 伐吳九術(上)第100章 公民制第262章 艾陵之戰(中)第418章 是你!第438章 滅晉(上)第159章 勾踐的怒火第325章 垂‘釣’長江畔第45章 九夔部的轟動第238章 夏汭之戰(1)第98章 不經意的偷窺第198章 渡江問策第132章 鬼面軍之攻殺(下)
第209章 楚國介入第257章 伍子胥出使第400章 形勢急轉第42章 目標!大象!第161章 用間第281章 勾踐的反擊第246章 曾子第18章 二次獵熊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231章 吳國插手第172章 美人歸第103章 殘竹V猿公第177章 使者(上)第248章 夏尤論兵第222章 再度宣戰第299章 闞平田的身世第146章 趁你病,要你命(3)第255章 漢國舟師第232章 斷勾踐之左右臂第179章 稷下學宮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368章 齊亂(中)第294章 葉公平亂(上)第111章 焦炭第426章 血染穎尾(上)第159章 勾踐的怒火第419章 姜雪與破齊之計第296章 白公勝的作用第28章 西施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32章 猿公第396章 結盟公室第460章 撫百濮第111章 焦炭第252章 多事之秋第33章 三年的時間第130章 漫長的一夜第170章 談判第226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4)第448章 楊子璐的心結第431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8章 二次獵熊第91章 共涇第51章 馴象第366章 塵埃落定第42章 目標!大象!第165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2)第66章 天神保佑第76章 戰意沸騰第120章 僕句孤的掙扎第300章 漢國變法第14章 篝火宴第254章 姑蘇臺、科舉制第313章 楚漢相爭(6)第310章 楚漢相爭(3)第226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4)第82章 蓮姬第276章 霸主夫差(2)第97章 竹甲、藤甲第224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2)第183章 無可匹敵第61章 越發深陷其中第309章 楚漢相爭(2)第50章 脫困第457章 聲東擊西(1)第26章 伐吳九術(上)第288章 白公之亂第462章 獵物變獵人(上)第90章 且鷗部第166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3)第153章 范蠡示愛第2章 鄭旦第163章 庭燎招賢(下)第180章 漢國的弱點第98章 不經意的偷窺第170章 談判第90章 且鷗部第345章 一波三折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324章 柏舉息兵第5章 黴運當頭?豔福滔天?(下)第80章 戰(中)第418章 是你!第455章 楚國形勢第150章 越王宮內的議事第394章 四卿算計,鄭國困守第345章 一波三折第259章 後院不穩第26章 伐吳九術(上)第100章 公民制第262章 艾陵之戰(中)第418章 是你!第438章 滅晉(上)第159章 勾踐的怒火第325章 垂‘釣’長江畔第45章 九夔部的轟動第238章 夏汭之戰(1)第98章 不經意的偷窺第198章 渡江問策第132章 鬼面軍之攻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