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548 商業街的誕生
孩媽在一起說的最多的自然是孩子,凌小柔給莫紅綢傳授育兒經,若說從前她對養孩子是一知半解,自從把這三個孩子一手帶大,她對養孩子也是頗有心得,對本就心粗的莫紅綢來說受益匪淺。
下午無事,語柔鬧着要找明誠哥哥玩,雖然老隱士受了傷,明誠卻不能荒廢了課業,正被書僮帶着讀書,跟老隱士一段日子了,書僮教明誠也教得。
凌小柔不想耽誤孩子讀書,被語柔纏的緊了,無奈之下就帶他們到王府外面去逛,也不用走多遠,門前那條街就夠逛一陣子了。
經過兩年的發展,這條街如今是買賣興隆,王府更是在外面加蓋了許多小鋪子,還有一些街邊的攤子。
鋪子不大,也就十平左右,攤子更小,每個攤子最大不超過兩平,但就是這樣還是供不應求,好在王府雖然會收一些租鋪子和攤子的錢,但每到初一、十五就會用這些錢來施粥,住在附近的百姓就會來喝粥,倒不是家裡揭不開鍋,只是爲了樂呵。
如今的渭城府,在寧遠王的管轄下,又都是處於百業待興的時期,百姓是人人都有事做,只要不是懶的和不務正業的,都不怕吃不上飯。
還有一些家中沒有壯勞力,或是隻有老弱婦孺那樣的人家,渭城府都登記在冊,每月都有免費的糧可領,雖然不是雞鴨魚肉那樣的好東西,卻保證人人都能吃飽。
而且因爲初一、十五施粥,倒是讓這條百姓自發組成的菜市更加繁華了,好在這些人只有離着王府府門不遠的這一側,不會到處亂走,像老隱士住的這邊院子絕對不會亂走,也不怕影響到明誠讀書。
凌小柔和莫紅綢帶着幾個孩子出門,也沒帶多少人,莫紅綢來時就是自己抱着明旭,連個丫鬟婆子都沒帶,莫將軍一向獨來獨往慣了,最不耐走到哪裡身後跟着一羣人。
而且明旭再沉又如何?莫將軍最不差的就是力氣,百八十斤抱起來都跟玩兒似的,更不要說這麼小的明旭了。
有莫將軍在,凌小柔也沒帶很多人,三個寶貝都大了,領着小手就能走,最多就是走累的時候抱起來歇歇腳,帶三個力氣大的丫鬟也就夠了。
自從上次了張氏乳孃的事後,凌小柔有意讓孩子與乳孃疏遠,如今孩子更是都斷了奶,唯二的兩個乳孃平時也沒什麼事,問過之後既然她們還願意留在王府,凌小柔也沒非要把人打發了。
觀察之後,見這二人還算本分,也都不是心大的,孩子與她們也沒見着多親,不怕她們攛弄孩子跟自己不親,也就把她們留下,畢竟像他們這樣的人家,若是傳出容不下乳孃的話,也會被人笑話。
從王府後門出來,再繞到前面街上,幾個孩子眼睛就不夠用了,雖然都不是多稀罕的東西,可擺在攤子上就惹人看,看了什麼都想要買回去。
在孩子們看喜歡的東西,逛街的人就看孩子,雖然出門前都換了普通人家孩子穿的麻布衣服,可架不住三個孩子長得一模一樣,個頭都差不多高,長得又是那麼的白淨漂亮,越看越喜歡,好在王府門前一般也沒人敢在這裡惹事,尤其是知道寧遠王妃一胎生了三個娃,再看三個娃的模樣那叫一個漂亮,還有他們那個漂亮的讓人見了就自慚形穢的娘,只要不是腦子太愚的都猜得到這三個娃是寧遠王家的,那個孩子娘就是寧遠王妃,就是王妃身邊沒帶護衛也不敢靠得太近,誰知道人羣裡哪個就是王府的人呢,喜歡也就遠遠地看了。
語柔被兩個哥哥一人牽了一隻小手,看中什麼就讓丫鬟去買,只要是小主子們看中的,丫鬟們就都巴巴地買了。
王府有錢,出門前都帶了不少碎銀子和銅錢,畢竟在這條街上賣的都是些小東西,銀子帶的太大未必找得開。
就是明旭也買了一隻憨態可掬的布老虎,抱在懷裡就要啃,被莫紅綢搶下來還嚎了兩嗓子。
莫紅綢卻完全沒有順他的意思,府裡給孩子玩的而偶都是每天開水燙過晾乾才能給孩子,外面的東西可不敢保就乾淨了,不能什麼都讓他塞嘴裡。
明旭見從娘那裡搶不回布老虎了,就盯着旁邊賣的滷肉串流口水,可孩子太小一般的肉類不適合吃太多,最多也是弄成肉糜拌飯吃,像這樣大塊大塊的滷肉串,他別說是消化不了,就是那兩顆小牙也嚼不動。
凌小柔就從丫鬟帶着的小籃子裡拿了塊磨牙用的餅乾塞給明旭,這是凌小柔特意給明旭烤的,手指大小的餅乾這麼大的孩子磨牙剛好,當初家裡這三個孩子長牙的時候也用這個磨,麪粉加黃油、白糖、雞蛋打成的糊糊,和成麪糰,擀麪成大片後切成手指寬的條條,再捏住兩端扭幾圈,就變成螺旋的,放到烤爐裡烤熟,正適合長牙的孩子磨牙。
明旭長牙的時候凌小柔就烤了一些讓人給送去,孩子整日就抓着這個咬,倒是讓莫紅綢鬆了口氣,這孩子長牙開始,餵奶的時候就喜歡咬人,讓莫紅綢吃盡的苦頭。
本來她倒是想讓乳孃來喂孩子的,乳孃也請好了,結果聽了寧遠王府乳孃的事之後,想着自己家就一個孩子,她的奶水也夠,乾脆就讓孩子吃自己的奶了,請來的乳孃雖然拿着乳孃的銀子,喂的卻是自家的孩子,平日裡就幫着侍候明旭起居,對外則宣稱明旭吃的是乳孃的奶水。
以往凌小柔一拿出什麼稀罕的吃食,莫紅綢就覺得是個賺錢的好東西,可架不住凌小柔沒事就搗鼓些東西出來,看的久了莫紅綢都不上心了。
畢竟如今慶生的莊子賺錢,還有不少參合進寧遠王府生意裡的分紅,莫將軍也是富婆一個了,還有她的羊毛圍巾之類的生意,也相當賺錢。
孃家也以牛羊皮生意起家,大弟雖然做官不行,做生意倒還不錯,跟着別人學了一段時間後,生意也漸漸做得有聲有色,也不用她這個嫁出去的姐姐操心,莫紅綢對做生意也就不像當初知道家裡窮的要揭不開鍋時那樣上心了。
見明旭手裡拿着餅乾啃,幾個孩子也夠着要,一人分了幾根,捏在手裡邊走邊吃,倒真吸引了不少人注意,瞧那長條的食物,一咬酥脆酥脆的,瞧着就覺得很美味,而且看那個小些的孩子,正是受咬東西的時候,啃這樣的食物確實是方便,這樣的美食也就寧遠王妃能想得出來。
有個年青的婦人就壯着膽子過來問:“王妃,請問孩子吃的這是什麼?可有賣的?我家孩子也正是出牙的時候,見什麼都咬……”
凌小柔笑笑,她也沒想過帶着三個孩子出門不會被認出來,畢竟這三個孩子在渭城府也算是出名,就算沒見過也猜得到。
凌小柔讓丫鬟拿紙給年青婦人包了十幾根磨牙餅乾,“這是我自個兒做的,外面沒得賣,拿回去給孩子先磨着,若是往後還要就來王府拿,我跟門上說一聲就是了,不過你若想做倒也方便,不過是用油糖雞蛋和麪,切成條後扭上幾圈,放在烤爐裡烤過就是了。”
婦人聽了千恩萬謝,只說回家先試着做做。
原本雖然知道這是寧遠王妃,也沒人點破,但被婦人點破之後,路人就都跟凌小柔離着遠遠地打招呼,凌小柔也一一回應,這些人都有分寸,即使是好奇王妃和小公子們的長相,也沒有往前擁的,倒不怕擠着孩子,甚至在他們走過的地方,衆人都自發地讓開路。
只是這樣被人圍觀着逛街的感覺真不怎麼好,若不是孩子們還逛得興致勃勃,凌小柔真不想再逛下去了。
凌小柔之前也趁孩子們睡着時跟賀樓遠一起逛過這條街,卻沒想到不過纔不到一個月,這條街竟又長了不少,儼然一條商業街就這樣誕生了。
走着走着就走遠了,可三個孩子說什麼也不肯回去,凌小柔也就由着他們了,難得出來一趟,天色還早也不急着回去,而且,明着有莫將軍在,暗地裡就是她沒帶人,也有當值的衛兵跟着,安全上是不用怕的。
終於孩子走累了,一個兩個三個都張着小手讓人抱,凌小柔抱起語柔,修謹和修逸就到了丫鬟懷裡,本來嘴裡說個不停,下一刻都累得睡着了。
看看離王府也有不短的距離,雖然天熱了,可還是有些微風,見孩子睡的頭上冒出細密的汗水,怕走回去他們再着涼了,乾脆就找了間酒樓走進去,要了一個靠窗邊的雅間進去。
出門的時候也想過孩子半路會睡着,薄被毯子都是備下的,將幾張椅子並在一起,下面鋪上帶來的薄被,孩子躺在上面,再蓋一層薄毯,只等孩子們睡好了再走。
凌小柔和莫紅綢則點了幾個菜和一壺酒,邊吃邊喝邊聊育兒經邊看樓下的行人。
正聊到興起,就聽有人在樓下很誇張地叫了一聲:“世上竟有如此美人,莫不是本公子眼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