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掌嘴事件
王嬸嘆口氣,突然就沒了報復的心思,雖然經歷了十六年的母子分離,但很快就能與兒子朝夕相見的她比太后是幸福的吧。
福德從外面走進來,後面跟着兩個手舉托盤的太監,一個托盤裡放着一疊白綾,一個托盤裡放着一壺酒和幾隻杯。
見到王嬸,福德磕拜,口尊太后,正陷入幻想的太后忙出言道:“平身!”
王嬸和凌小柔對視一眼,無奈地搖搖頭,福德沒敢起身,身子卻伏得更低,凌小柔推了王嬸一把,王嬸才恍然道:“平身吧。”
福德從地上爬起,指着太監手上的兩隻托盤,對太后道:“皇上仁慈,賞你全屍。”
太后木愣愣地走過來,在白綾和毒酒之前瞧了半天,最後端了一杯毒酒,眼一閉喝了下去。
王嬸雖然對她恨了十六年,可想到毒發時的慘相,心中總是不忍,帶着凌小柔就向外走去,一直被人忽視的皇后突然撲到王嬸腳下,伸手抱住王嬸的腿,嘴裡喊着:“婆婆,婆婆……”
王嬸愣了片刻,低頭盯着抱自己大腿的皇后,雖然眼睛腫的看不出模樣,好歹也是兒媳啊,據說倒是沒做過什麼惡事,只因姑母的牽連如花的年紀就這樣要凋零了,心裡有些不忍。
可王嬸在宮中也活了多年,自然懂得斬草除根,只是爲難地看了皇后幾眼,在她的發頂摸了摸,嘆了口氣,向外走去,凌小柔和賀樓玉隨後緊跟。
皇后之前見王嬸目露憐惜,還當自己有救了,可見王嬸一言不發地走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望着福德抖個不停。
福德搖了搖頭,那邊太后已捂着肚子倒在地上翻滾,瞧那七竅流血的慘相就是自己的下場,皇后‘哇’的一聲又哭了起來。
邊哭邊向端着白綾的太監走去,無論如何她也不想死的如太后那麼難看。
手指顫微微地伸過去,卻見福德笑的一臉如沐春風,“皇后,跪下接旨。”
皇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手指從白綾上滑過,整個人跪都跪不穩了。
福德從袖子裡拿出一道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后入宮多年,雖無子嗣,無功卻也無過,因受其姑母謀反牽連,奪其皇后封號,貶爲貴人,即日起搬入冷宮……”
皇后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她記憶中皇上從來就沒拿正眼瞧過她,甚至說因爲當初太后硬要支持她做皇后,皇上對她可以說是仇視的。
可怎麼也沒想到,如今有了名正言順除去她的機會,皇上竟然還會留她一命,難道是皇上對她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夫妻之情?
原本的皇后,現在的貴人一時之間悲悲喜喜,被太監帶出慈寧宮,一路哭到了冷宮。
當太后嚥下最後一口氣,原本後宮中最奢華的慈寧宮便被封上了。
由凌小柔陪着的王嬸被帶到了離皇上的雍和殿不遠的坤寧宮,只是礙於皇室的顏面,李旬暫時還不能對外宣佈她的太后身份,但能住的離兒子如此近,王嬸也沒別的所求。
轉眼大年初一就在一片肅殺之中過去,熱鬧的大年氣氛也似乎因這場宮變染上一層陰影。
凌小柔陪着王嬸住在坤寧宮,除了少數幾個知曉真相的人知道凌小柔是陪皇上的親孃住在坤寧宮,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則是隻帶着一個婆子進宮的凌小柔被皇上留在坤寧宮。
一時之間,剛剛經歷了太后謀反的宮妃們都譁然了,這是要把凌小柔封妃的節奏嗎?
若是從前凌小柔民女的身份入宮,於她們來說除了分去皇上的寵愛,不會對她們的地位有任何的影響,可如今凌鋒風頭正勁,雖然暫時只是從三品的威烈將軍,可他年紀還輕,往上升的機會很多,將來凌小柔封個妃子都不是問題。
尤其是如今皇后被廢了,六宮無主的時候,若是皇上一直不再冊封皇后,等凌鋒在朝中的聲勢日壯,難保皇上會直接將凌小柔封妃。
如今的皇上在剷除了太后一黨之後,已沒必要拉攏一個強有力的外家,反而還要防着外戚過於強大而要選個家族平平的女子爲皇后,這樣看來美貌又出身不太高的凌小柔倒是個上佳的人選。
只是在年宴上寧遠王老太妃對凌小柔的態度很明顯是把她當成兒媳,皇上會爲了個女人與寧遠王翻臉嗎?
可人都進了宮,還住在坤寧宮,就算宮妃們不願相信皇上會和寧遠王翻臉,事實面前也由不得她們不亂想。
大年初三,凌小柔一直在坤寧宮裡陪着王嬸,皇上稍稍得空就會過來陪王嬸說幾句話,再急匆匆地離開,而這些在那些派人來打聽的宮妃們眼中,就成了皇上無時無刻不惦記着過來看凌小柔,對她的敵意越發濃了。
王嬸已經兩天多沒睡好覺,即使是困的眼皮打架,也要強撐着精神,就怕兒子過來看她時因她睡着沒見着兒子。
凌小柔無奈,準備親自到御膳房去給王嬸燉了一鍋安神養身的湯,再這樣熬下去別把身子給熬壞了。
王嬸一聽也要跟着去,好些日子沒給皇上做那碗他‘最愛吃’的四丁面了。
御廚們也聽聞到宮裡那些事,只是不敢私下亂議,在知道凌小柔如今住在坤寧宮時,只是將送往坤寧宮的食物做得豐盛很多。
凌小柔在宮裡那些日子,也知道各宮的慣例,心裡還是很感謝御廚們的心意。
來到御膳房與御廚們打了招呼,便開始熬湯,王嬸因身份不好介紹,凌小柔只說是自己的嬸子,御廚們對王嬸那是相當客氣。
王嬸請人取了面,親自和麪、抻面、切面,又取來上好的食材,切成丁炒製成滷,做成四丁面。
聞着凌小柔那邊燉得香噴噴的湯,王嬸覺得自己這碗四丁面實在是太平常了,可以說是吃遍天下美味的兒子真會吃得下嗎?
王嬸有些猶豫了,或許她也該跟凌小柔學幾手廚藝,往後可不能只給兒子吃四丁面。
回來的路上遇到吃過飯後出來散步的幾位宮妃,端莊大氣的賢妃、俏麗婉約的良妃,潑辣豔麗的愉妃。
皇后被貶之後,這幾個妃子可是較着勁奔那個位置努力,雖然表面還是很和諧,暗地裡沒少交鋒。
今兒又相約出來互相挖苦,結果就見到拎着食盒的凌小柔,身邊還跟着一個也拎着食盒的老婦人。
離的遠遠的,良妃就‘喲’了聲,“這不是萬歲爺的新寵嗎?怎麼吃些東西還要自己親自來御膳房?要說這麻雀就是麻雀,飛上梧桐樹也變不成鳳凰。”
凌小柔不想與她計較,只是朝三位妃子行了個禮,正準備離開,就聽良妃又道:“你倒是好脾性,可你身邊的下人就不怎麼明白事兒了。”
凌小柔立馬明白良妃這是把王嬸當成自己的下人了,瞧瞧只是穿了普通綢緞的王嬸,雖然在平民百姓眼中也算穿得富貴,可在貴氣逼人的宮妃眼中,還真只是普通了,難怪會把她當成自己的下人。
可她心裡明白,如今和李旬母子相認的王嬸,再過不久肯定是要以太后的身份回宮,此時想要爲難自己而把王嬸拖下水的良妃……這是要倒黴了。
見凌小柔和王嬸都不說話,良妃只當她們是畏懼於自己的身份,更是得意地指着王嬸道:“你沒聽到嗎?你的主子都得跟本宮請安,你難道就不會喊聲人嗎?”
王嬸也是在宮裡住過多年,對這種皇上面前嬌巧可人,暗地裡卻趾高氣揚的宮妃也是見得多了,雖然覺得她可笑,倒也沒往心裡去,但將來肯定對良妃不會有好印象了。
若是從前她給良妃請個安,問個好也沒什麼大不了,可如今雖然兒子還沒爲她正名,但她好歹也是皇上的親孃,怎麼可能給個宮妃見禮?
就想繞過良妃走人,可良妃卻不依了,“大膽奴才,竟敢不將本宮放在眼裡,來人,給本宮掌嘴。”
上來兩個宮女就要按着王嬸掌嘴,那熟練的的動作顯然平日沒少幹這事。
王嬸不能任人掌嘴,凌小柔也不能眼睜睜看人掌王嬸的嘴,於是,平日裡就跟在良妃身後耀武揚威的宮女想當然地不是兩個勞作慣了人的對手,沒等掌到王嬸的嘴,每人臉上捱了一巴掌,被打懵了。
良妃見了氣的臉都綠了,指着凌小柔怒道:“你好大膽子,竟然敢動手打本宮的人。”
凌小柔翻個白眼,心想:你更大膽,連皇上的親孃都敢打。
王嬸拍拍凌小柔的肩,“回坤寧宮吧,若是皇上來了見不着人……”
下面的話不用說,凌小柔已經能感受到一個當孃的一點都不想錯過與兒子相處機會的心情,拎着食盒兩人無視掉良妃大步向前走去。
可這話聽在別人耳中就成了王嬸擔心皇上來看凌小柔,見不着人會擔憂。
氣的良妃還想讓人動手,已有了疑心的賢妃則將她制止了,雖然嘴上勸慰她不要與皇上眼前正得寵的人硬碰硬,心裡卻在想:待會兒和這兩個女人分開後,一定要去坤寧宮探探消息,怎麼瞧着凌小柔這次再進宮來,氣場有些不對呢?
與凌小柔本就有些交情的愉妃更是覺出其中的不對,也想找機會跟凌小柔問問。
只有被氣的失了理智的良妃,還想着要怎麼好好教訓一下凌小柔和那個不知死活的婆子。
感謝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