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0章 開端之日

就在朱翊鈞找張凡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張凡根本就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了。雖然說,教纔不過六歲的朱常洵讀書識字,這種事情實際上不管是找誰來都一樣,不管是內個的大學時還是民間隨便拉個秀才過來,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當然,皇子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關於讓張凡來教導朱常洵這件事情,朱翊鈞的想法自然是顯而易見的。雖然說朱翊鈞的啓蒙並不是張凡,但是朱翊鈞後來能夠獲得的學識,也是離不開張凡的。而對於朱翊鈞來說,張凡更是一個非常重要,並且不可替代的角色了。因此,對於這一點,朱翊鈞自然是沒話說的。邇朱常洵也是在他的兩個兒子當中,最爲喜愛的一個。因此,鄭氏在提到讓朱常洵讀書的這件事情之後,朱翊鈞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張凡。

當然,對於這件事情,鄭氏自然是不喜歡的。這麼多年了,對於朝中的事情,她也是明白了不少了。而且這當中,最爲讓她明白的一點就是,皇帝在朝廷裡,或許地位上是最大的,但是權力上卻不是,因爲朝中有很多人,很多的大臣是能夠制約皇帝的。而鄭氏是非常明白的,她知道張凡就是其中一個。

再加上張凡對於朝廷也當真是忠心耿耿。或許說他會隨着朱翊鈞的一些小性子,做一些很荒唐的事情。但是一旦事情牽扯到了非常重要的地方的時候,那麼張凡也是絕對不會妥協的。但是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如果張凡當真是不同意的話,那麼朱翊鈞也不敢胡亂來了。

如此一來,這樣的張凡,那當真是讓鄭氏感到有些害怕的。因此,鄭氏如今的想法是,能夠不招惹到張凡,能夠不跟張凡牽扯到關係,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了。至於其他的事情,鄭氏也不想去管。她也知道張凡的想法,因此,她雖然在後宮之中鑽營權術,但是卻也是保持在一個範圍之內的,絕對不會讓張凡注意到她的。

可是現在,提到讓朱常洵讀書的事情,這一點鄭氏自然是沒有商量的,畢竟作爲皇子,將來都是有繼承大統的可能的。而如果說皇子沒有什麼學識的話,那麼也是不行的。所以,鄭氏對於這件事情那自然是非常熱心的,在朱常洵到了差不多的年紀之後,她也就跟朱翊鈞說了這件事情。

朱翊鈞自然是答應下來了,對此,鄭氏都覺得很正常。而這件事情在她的想法當中,朱翊鈞同意了之後,她就會推薦幾個人選,讓這些個人來教朱常洵。當然,這些人自然是鄭氏早就已經選好了的,也絕對是站在他們鄭家一邊的了。

可是,這件原本在鄭氏看來是已經計劃好的事情,卻是在朱翊鈞這裡出了問題。原本,在聽到這件事情之後,朱翊鈞自然是應該開始考慮讓什麼人來教,亦或者說就問問鄭氏的意見。但是,朱翊鈞顯然是對於這件事情早就已經有過打算了。在鄭氏說完之後,他是根本就不等鄭氏開口,甚至於他自己根本就想都不想,心中就已經有了人選了。不錯,那就是張凡。

這件事情是讓鄭氏大爲吃驚的。她覺得自己還是小看了朱翊鈞跟張凡之間的關係。原本在她看來,兩人之間雖然有着長久的關係,但是怎麼說起來,卻也畢竟是皇帝和臣子,就算是親密也應該是有個限度罷了。但是顯然,朱翊鈞跟張凡之間的關係,那可不是這麼簡單的。兩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遠超鄭氏的想象。

對於這方面的考慮不足,這件事情原因其實也在鄭氏身上。她在前期的確是做過對於張凡的調查。但是調查出來一些情況之後,她就覺得自己已經充分明白了,而且之後更是開始刻意地遠離張凡。如此一來,這纔是會造成了如今的這種情況。

面對於此,鄭氏甚至於是跟朱翊鈞說了好幾次,好言好語也好,甚至於生氣起來也罷。但是朱翊鈞在這件事情上面,可以說是油鹽不進,他就是一門心思鐵了心,要讓張凡來叫朱常洵。

最後,鄭氏見在這件事情上面,自己是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說服朱翊鈞,最終她也只能就讓事情如此了。

不過,這並不是因爲鄭氏完全妥協了。這件事情她自然是有考慮過。而她所考慮的結果就是,讓張凡來教授她的兒子讀書,也並沒有什麼。一來如今只是最基本的讀書認字罷了,誰來教都一樣。二來,就算是以後往高深的教,張凡也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張凡能夠做到公平,他絕對不會因爲喜歡和討厭就有所偏頗。雖然說鄭氏的確是害怕,並且還有些討厭張凡的,但是最起碼這一點,她還是認同張凡的。

想明白了這些的鄭氏,這纔是答應了朱翊鈞的意思,就讓張凡來叫朱常洵讀書了。

只不過,鄭氏所考慮的還並不完全。讓張凡來叫朱常洵,這的確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當中還有一件事情,她忽略掉了。那就是關於朱常洛的問題。

在朱常洛應該讀書的年紀之後,鄭氏卻是在朱翊鈞的耳邊吹風,費盡心思想要阻攔這件事情。當然,她的理由也自然是非常充分的,就是覺得朱常洛年紀還小,那個時候就開始讀書的話,實在是有違孩童的天性,應當再晚個幾年。

而朱翊鈞聽她這麼一說,也是聯想到自己小時候的模樣。再加上雖然他對於朱常洛這個兒子的關懷並不是很深,卻也畢竟是他的兒子,知道他性子弱了一些,不會如同他那般,當年就算是有人管着,卻也還是會頑皮的很。所以,朱翊鈞也就同意了這件事情。沒有讓朱常洛讀書,讓他繼續留在王貴妃的身邊。

而這件事情,朱翊鈞做過了之後,也就忘了。當然,如果說有人提醒他的話,過幾年的時間,朱常洛該讀書了。那麼朱翊鈞顯然也不可能不問。正是因爲關心太少了,朱翊鈞根本想不到這茬。

但是他想不到,有人想得到。鄭氏就是其中之一,而她更是小心翼翼的,不讓朱翊鈞想到這方面的問題。

當然,最爲關注這一點的,自然是要數朱常洛本人和他的母妃王貴妃了。他們母子兩人絕對想得到。可是,這一對母子,性子都是同樣的有些軟弱的。因此,即便是如此,朱常洛這個孩子不會說,王淑媛即便是貴妃,但是她也沒法子說。所以,這件事情就這麼耽擱下來了。

但是如今,情況可不一樣了。因爲如今,張凡就要來宮中,教導朱常洵讀書了。而既然來到了宮中了,又是負責教導皇子讀書的,張凡怎麼可能會想不到朱翊鈞的另一個皇子呢!

所以,當張凡第一天來給朱常洵教課,卻是在朱常洵按照身邊的伴讀的提醒下行禮之後,只是看到這麼偌大的房間之內,只有他、一旁伺候的太監、朱常洵以及他的伴讀,就只有這麼四個人。張凡自然是疑惑起來了。

“這位公公。”張凡轉身對伺候在這裡的太監,張凡對於宮中的太監向來是非常客氣的,哪怕對方是剛剛進宮,張凡也從來不會在言語上輕視他們,“爲何這裡只有三皇子殿下在?陛下如今有三位皇子,五皇子年紀太小,但是大皇子人呢?難不成大皇子已經過了這一段,由他人教其讀書了?”

“這……”這個太監,在宮中時間也不短了,對於宮中的事情,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張凡所問的這件事情,他自然是明白的很,也知道爲什麼會如此。但是偏偏的,這件事情讓他說,他卻是沒有辦法說

。告訴張凡實情的話,恐怕張凡也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但是如果說他撒謊,恐怕跑得了今日,跑不了明天。到時候皇帝不動,張凡都要讓馮寶找他麻煩了。所以,張凡的這個問題,當真是將他難住了。

“怎麼了?”張凡等了一會卻是沒有聽到回答,不由得奇怪起來,轉頭看過去,發現這太監一頭的冷汗。再看他面上的表情,張凡是瞬間就明白過來了,這當中必然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隨機,張凡的反應是很快的,對着朱常洵躬身說道:“殿下,臣略有小事,暫且告退。”說罷,也不等朱常洵反應,便是拉着這個太監出去了。

而年紀不過六歲的朱常洵,對於這些東西完全不在乎。

張凡將那太監拉出屋子之後,尋了個沒人的地方,便開口問道:“有什麼話,如實道來。你可放心,到時候就算是陛下問起,我也不會將你的名字說出去的。”

那太監,見張凡如此,原本並不想說的他,也是有些猶豫了。再加上張凡都這麼說了,也就等同於再說,如果他說了,自然一切都好。但是如果他不說,那麼張凡也不會罷休。

琢磨來琢磨去,他雖然覺得兩邊都惹不起,但是張凡這邊更加麻煩,畢竟張凡跟馮寶的關係,想要整治他實在是太容易了。

“張大人,是這麼回事。”他開口說道,“想來張大人也是知道,貴妃娘娘她並不喜愛大皇子。所以,當初大皇子到了適學之年,貴妃她向陛下進言。到底說了什麼,奴婢不知道。但是總之,大皇子並未讀書。聽聞如今大皇子,也只是由皇貴妃教其認字,讀寫簡單的東西罷了。”

聽到這件事情,張凡當時就有些咬牙切齒起來了。朱常洛是萬曆十年出生的,到了如今都已經十歲了。而十歲的孩子,而且還是大明天子的第一個兒子,居然沒有讀過書,只是由其母教其認字而已。這種事情,簡直是聞所未聞,甚至根本就無法想象。

而當下,張凡也就不再羅嗦了。直接往皇極殿趕去。

如今的時間還在上朝,因爲張凡既然要接下教授皇子讀書的事情,便不來上朝了。

可想而知,張凡這個時候去找朱翊鈞,當真是被這件事情給氣的不輕了,甚至連朱翊鈞的面子都沒有顧忌。倒不是張凡覺得自己跟朱翊鈞之間的關係,就不怕得罪他了。實在是因爲這件事情,當真是忍不下去了。

而此時,大殿之上,羣臣正在商討國事。朱翊鈞這段時間覺得有些無趣,所以也僅僅只是聽着,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也不說話。

不過就在兵部爲了如今北疆的事情而探討之時,大殿上突然是傳來了太監那尖銳的聲音,張凡來了。

聽到張凡到來,在場的人,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們,那都是有些奇怪的。朝中都知道,張凡如今要教授皇子讀書,因此不來上朝。而這個時間,他應該正在教皇子讀書纔對。可是張凡如今卻是趕來大殿之中,這自然是讓衆人有些不明白的。

張凡上來之後,對朱翊鈞叩拜行禮。而朱翊鈞也是趕忙請張凡平生,詢問他的來意。

“陛下。”張凡站起身子,擡頭看着朱翊鈞,表情卻一點都不好,“微臣剛從宮中趕來,有一事要問陛下。”

一旁的人,包括王家屏的人,看到張凡如此模樣,也就知道必然是出了什麼事情了。這麼多年以來,張凡在朝中根本就沒有如此過。這也說明,如今張凡會如此,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了。

“太傅請說。”朱翊鈞自然也是意識到了張凡的不快,所以也是小心起來了。

“陛下命微臣教皇子讀書,那麼應當不只是教授一人吧。”

“這個自然。都是朕的孩子,讀些書那是沒錯的。對了,明日,若是太傅不嫌麻煩,讓媖兒也去聽一聽吧。”

“公主要來聽,自然是沒問題。但是陛下莫不是忘記了什麼,陛下可不只是有三皇子這麼一位皇子啊。五皇子年紀太小,自然不提。但是大皇子,如今已過黃口之年。可是微臣卻是聽聞,大皇子卻並未讀書,只不過是有皇貴妃教其認字而已。陛下,皇子乃是我大明之將來,而大皇子作爲陛下長子,可謂國之根本。如今大皇子卻是十歲卻爲讀書,這件事情,微臣實在是不能忍着不說了。”

張凡的這番話一說完,在場的人,全都愣住了。朱翊鈞愣住了,因爲他並沒有關心過這件事情。在他想來,讀書是理所當然的,即便是他不是太喜歡朱常洛的,但是這種事情在他看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如今聽到張凡這麼一說,他這纔是想起來,事情還當真就是如此,朱常洛並沒有人教其讀書。

而旁邊的大臣們,也是愣住了。他們當真是沒有想到事情居然是會如此。他們多少也是知道宮中的事情的,也知道朱翊鈞因爲專寵鄭貴妃的緣故,所以不僅冷落皇貴妃,並且對於大皇子的感情也不深。但是他們當真是沒有想到,朱翊鈞居然能做出這種事情。

而顯然,對於朝中的絕大部分人來說,不論他們的政見如何不和,可是他們卻是對於“正統”二字,那是無比在意的。且不管到底朱翊鈞喜歡的是那個兒子,但是朱常洛作爲大皇子,那地位是非常特殊的。但是如今,卻是有了這種情形,這自然是讓這滿朝文武,都愣住了。

而接下來,堂上的衆人,就立刻開始交頭接耳起來了。對於這種混亂的情況,朱翊鈞倒也並不過問,因爲他現在也是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陛下!”張凡再次開口,說道,“微臣請求陛下准許微臣一同教授大皇子殿下,從今日起。”

“陛下!”張凡的話纔剛剛說完,一旁的王家屏就站出來了,“微臣附議太傅大人之言,懇請陛下准許大皇子殿下讀書。”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

一時之間,朝中絕大部分人全都開口了,而且說的都是同一句話。

當然,只是絕大部分,還有一部分人並沒有開口。而這些人就是朝中那些已經歸於鄭氏一方的那些人了。他們明白,如今這個形式,他們也根本做不了什麼,只能明哲保身,什麼都不說了。

¸Tтká n¸C○

“諸位愛卿,莫要再說了。”朱翊鈞開口了,表情也很是自責,“這件事情是朕疏忽了,朕有錯。就按照太傅之言,馮寶,你如今就去傳朕口諭,讓洛兒一同去太傅那裡讀書。”

朱翊鈞顯然,的確是疏忽了。如若不然的話,他也不會認錯認的這麼幹脆。

而對於朝中的這些人來說,由於朱翊鈞這次認錯的態度良好,乾脆,即便是如同王家屏這樣的死硬派,也是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齊聲說了一句“陛下英明”罷了。

這件事情,來勢洶洶,去的也非常快。似乎就這麼一會功夫的事情,就結束了。但是這件事情本身,卻是將後宮之中的詳細情形,告訴了朝中的大臣們。

而這件事情,卻也是開啓了一個開端,那邊是萬曆一朝最爲有名的“國本之爭”了。只不過這一次,跟歷史上的那個“國本之爭”卻是要有很大的不同了。

第588章 幸災樂禍第720章 毫無變化第1765章 找人幫忙第1286章 應承下來第352章 明顯關聯第529章 張凡家事第283章 救援到來第581章 所謂仇怨第834章 心境變化第641章 怪異心思第1560章 無法確定第1366章 想都沒想第856章 威脅強壓第1181章 如此辦法第865章 所謂射擊第63章 虛與委蛇第1231章 人多勢衆第1189章 結盟之意第508章 後堂之中第1203章 武宦之別第1804章 再次前往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1078章 想不明白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169章 百法不侵第1880章 並不一樣第148章 御書房中(下)第1912章 別樣感激第1257章 真無所畏第250章 目標不定第1763章 不算解決第85章 帝王之寶第1438章 就這麼辦第1167章 找你幫忙第136章 引上絕路第13章 隨軍北上第543章 找個臺階第1578章 電光火石第1502章 突然轉變第808章 自然而然(下)第860章 爭來奪去第1022章 主動邀請第1509章 接不接受第646章 毫無方向第1107章 僧房之中第20章 黎明突襲第121章 高拱發難第139章 愛深恨切第541章 逃跑事件第541章 逃跑事件第1371章 天大人請第1524章 所謂親情第1100章 有帳要算第312章 隆重朝堂第1445章 兌現承諾第1063章 夜晚準備第710章 商量辦法第1471章 所謂喝醉第1755章 早有打算第1663章 無意之中第1036章 不太好受第1119章 略有進展第1338章 表演逼真第170章 東方西方第745章 證據出現第1264章 不想倒黴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1350章 有些變化第416章 所謂孝心第148章 御書房中(下)第787章 轉折開始第1691章 並不好辦第775章 事不虧心第1802章 有些不同第1005章 冷靜應對第19章 大戰前夜第572章 遵從感覺第388章 跳樑小醜第1305章 陣仗頗大第1490章 開始準備第774章 好運實力第1875章 絕不消停第634章 妄自猜測第849章 沒事找事第183章 劉府再見第174章 突發事件(下)第477章 勸人之法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852章 所謂效率第367章 清晨之時第285章 城終得守第968章 倒黴的人第1444章 不管他們第621章 試用之舉第722章 臨場發揮第318章 追不追究第1694章 如果如此第1413章 無縫連接第340章 入閣人選第1422章 沒用手段
第588章 幸災樂禍第720章 毫無變化第1765章 找人幫忙第1286章 應承下來第352章 明顯關聯第529章 張凡家事第283章 救援到來第581章 所謂仇怨第834章 心境變化第641章 怪異心思第1560章 無法確定第1366章 想都沒想第856章 威脅強壓第1181章 如此辦法第865章 所謂射擊第63章 虛與委蛇第1231章 人多勢衆第1189章 結盟之意第508章 後堂之中第1203章 武宦之別第1804章 再次前往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1078章 想不明白第565章 所謂愛戀第169章 百法不侵第1880章 並不一樣第148章 御書房中(下)第1912章 別樣感激第1257章 真無所畏第250章 目標不定第1763章 不算解決第85章 帝王之寶第1438章 就這麼辦第1167章 找你幫忙第136章 引上絕路第13章 隨軍北上第543章 找個臺階第1578章 電光火石第1502章 突然轉變第808章 自然而然(下)第860章 爭來奪去第1022章 主動邀請第1509章 接不接受第646章 毫無方向第1107章 僧房之中第20章 黎明突襲第121章 高拱發難第139章 愛深恨切第541章 逃跑事件第541章 逃跑事件第1371章 天大人請第1524章 所謂親情第1100章 有帳要算第312章 隆重朝堂第1445章 兌現承諾第1063章 夜晚準備第710章 商量辦法第1471章 所謂喝醉第1755章 早有打算第1663章 無意之中第1036章 不太好受第1119章 略有進展第1338章 表演逼真第170章 東方西方第745章 證據出現第1264章 不想倒黴第343章 爲人臣子第1350章 有些變化第416章 所謂孝心第148章 御書房中(下)第787章 轉折開始第1691章 並不好辦第775章 事不虧心第1802章 有些不同第1005章 冷靜應對第19章 大戰前夜第572章 遵從感覺第388章 跳樑小醜第1305章 陣仗頗大第1490章 開始準備第774章 好運實力第1875章 絕不消停第634章 妄自猜測第849章 沒事找事第183章 劉府再見第174章 突發事件(下)第477章 勸人之法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852章 所謂效率第367章 清晨之時第285章 城終得守第968章 倒黴的人第1444章 不管他們第621章 試用之舉第722章 臨場發揮第318章 追不追究第1694章 如果如此第1413章 無縫連接第340章 入閣人選第1422章 沒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