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6章 所謂保障

說起來這件事情,當時王錫爵會同意本身就已經是非常奇怪的了。?就算是因爲他抱着對朱翊鈞感恩的心態,但是這件事情可不是一般的事情。當然了,到底王錫爵心裡面怎麼想的,除了他自己之外那是誰都不知道的。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在張凡當面詢問他原因的時候,顯然王錫爵是絕對不可能會這麼回答的。而王錫爵在張凡幫他解圍之後,既然張凡如此問了,他也是必須要給張凡一個交代才行的。

不過,或許是王錫爵之前纔想出來的,亦或者是他早就已經想明白了的。總而言之,在張凡問出來之後,王錫爵是告訴他另有打算。而王錫爵的這種回答方式,也是讓張凡有些好奇起來了。張凡到不能說是完全不條件的就相信王錫爵所說的任何話了。但是顯然,在這麼一件大事上,張凡覺得王錫爵也不可能會說謊。張凡不相信王錫爵會看不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而在如此重要的事件當中,別說是在這種大事上說謊了,就算是小到不能再小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個謊話也是有可能鑄成大錯的。

也就是說,不管王錫爵如今說的這番話,到底是他早就已經有所打算的,還是說他臨時想出來的,最起碼王錫爵也是會覺得這麼做肯定是能行,這纔是會如此的。要不然的話,王錫爵也不敢說出這樣的話的。

總之,不管到底是哪一種,顯然王錫爵是有自信自己所說的話能夠讓張凡認可的。而張凡對於王錫爵所將要說的話也是非常期待的。

“如今朝中在爭國本。”王錫爵開口說道,“其他的人到底如何想的,我不敢說,但是張大人的心思,我卻是知道的。張大人是支持大皇子的,這一點在朝中並不是什麼秘密,人們都知道。不過這件事情,張大人卻是從來都沒有強求過,哪怕之前鬧得再怎麼厲害,張大人也從來都沒有開口說過要支持哪位皇子的話。這一點朝中的人也是明白的,畢竟張大人跟陛下之間的關係不同。

“不過今天,在我將陛下的意思說出來之後,我看到就連以往並不參合這些事情的張大人,也是跟着他們一同反對此事了。不知張大人是爲何?”

“這還用問嗎?”張凡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說道,“若是別的事情,那倒也罷了。而且即便是太子之位的競爭,雖然說我若是加進去了,的確是會變快。可是如今朝中已經有這麼多人支持大皇子殿?”?章節”?下了,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這件事情也總是會成功的。所以之前我也是覺得根本就沒必要攪合進來了。

“但是今天在朝中所說的事情那可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說之前的事情我可以默不作聲,甚至於還可以幫着陛下拖延一番,但是這件事情,我卻是沒有辦法這麼做了。如果我這麼做了的話,不僅僅解決不了問題,也只是會讓事情變得更加麻煩起來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我這麼做了,不用說,到時候麻煩最多的就是我了。

“到不是我想明哲保身,只不過這件事情……老實說,如果別的倒也罷了,但是如果僅僅只是爲了這件事情,老實說我當真是不想攪合進去,而且也不值得爲了這件事情將自己弄進麻煩當中。

“但是現在這件事情,如果我不跟着朝中的人一起的話,恐怕陛下還是要求助於我。而若是陛下求助於我的話,我一旦幫忙,恐怕朝中的那些人也是不會放過我的。但是若是我不幫忙的話,恐怕陛下就要找我的麻煩了。

“而且這件事情,王大人也不是不知道。不管陛下到底是因爲什麼而想出來這麼個辦法,可是咱們誰都能看得明白,這個法子根本就成不了,不可能成功的。”

“張大人果然是明事理的人。”王錫爵聽到張凡的這番話之後,也是笑着說道,他並不覺得張凡這種明哲保身的做法有什麼問題,畢竟這件事情將來牽連起來,那當真是不得了的。想想看當初,王家屏對於這件事情是如此堅持,可是即便是如此,在最後,王家屏也是看到這件事情,將來即便是必定能夠成功,但是卻也不會在他的眼前生。所以想明白了這些的王家屏,不也是請辭致仕了嘛!因此,張凡會這麼說,王錫爵是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的。

“而如今的這件事情,也正是如同張大人所說的這般,的確是不可爲的。而陛下在跟我說的時候,我又怎麼可能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呢。只不過,原本因爲立儲的事情,陛下就已經是非常煩惱了,恐怕宮中鄭貴妃那裡,陛下也是不好過的。若是我不答應陛下的話,也不知道陛下還會想出來其他的什麼辦法。

“而且,我當時是覺得,如果這麼做的話,未必就一定是壞事了,或許還有可能是好事也說不定呢!”

“嗯?好事?”聽到王錫爵最後的那句話,張?””凡當真是驚訝起來了。這件事情,自然是非常重大的,而且今天張凡也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尤其是這件事情是王錫爵在朝堂上說出來的,因此張凡不管是怎麼考慮也是想不出來,這件事情會是什麼好事的。

可是現在,王錫爵居然如此一說,這就讓張凡更加想不明白了。

“不錯,就是好事,而且是大好事。”王錫爵點了點頭,說道,“張大人你想想看,如今這國本之爭當真是行到關鍵之時了。而朝中的那些人,雖然是佔着大道理的,可是他們卻並不能馬上就說服陛下。畢竟陛下也有陛下的堅持。因此,如今這爭論,可謂是兩邊都僵持不下的,不知道最後到底誰能勝出了。

“但是如今的這件事情一出來之後,張大人覺得,朝中的人會如何看待?”

“恐怕朝中的人也是知道了,陛下根本就沒有打算立大殿下的心思,而是一心想要立三殿下爲太子。如此一來,朝中的那些人又怎麼會願意呢!到時候不用說了,反抗的人絕對是不會少的。”張凡是想都不用想就說出了這麼個結果了。

“就是這麼回事啊!”王錫爵說道,“原本兩邊都是僵持不下的,誰也奈何不了誰。如果照着這樣下去,自然,我也相信最後當上太子的一定是大殿下,可是這麼一來,也不知道還需要多少年的時間才行了。

“但是這件事情一出來,朝中的人是絕對坐不住的。到時候必然全都是上疏反對此事的,而且早朝上出來說的人也不會少。而且到了那個時候的話,那就不光只是他們要讓陛下收回這‘三王並舉’的打算了,恐怕還是會趁勢要求陛下早日立大殿下爲太子呢。

“如此一來的話,這僵局不就被打破了嘛!”

聽到了王錫爵的這番話之後,張凡是思索了起來。

王錫爵說的並不錯,雖然說如今這國本之爭就已經是在進行當中了,而且之前也是鬧過很激烈的一段時間。可是現在,又安靜下去了。不光只是因爲之前是由趙志皐當政,因而比較緩和的緣故。如今即便是王錫爵當政,但是王錫爵的這種硬氣也只是對下面的人,對朱翊鈞,王錫爵還是有些通融的。

因此,可以說現在,這國本之爭雖然還是在進行當中,但是實際上也已經是”重生之大明國公?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所謂保障”進入了一種膠着的階段了。兩邊都是各持己見,偏偏又都是誰都說服不了誰,因此如今的這種情況是很難再起太大的爭端的。

而如果事情一直按照這個進度來進行的話,即便是如今誰都知道,憑着朝中的這麼多人,將來也是必然能夠讓朱常洛當上太子的。可是那得需要多少年的功夫,而在這麼多年的時間當中,又會有多少人因此而遭殃。甚至於,朝中有多少人會因此而遭殃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情如果不能早一日解決的話,那麼在沒解決之前的這段時間裡面,朝政必然是會被懈怠的。而朝政一旦被懈怠,下面的官員又會開始令其心思。下面的官員令其心思的話,民間百姓又要遭殃。可以說,這件事情是層層關聯,一直是關係到整個大明的。而如果不早一些解決的話,那麼問題就會一直都存在。這麼一來的話,不管是對於朝廷,對於百姓,還是對於皇室,那都不會是一件好事的。

而如今,王錫爵所說的話,張凡也是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了。

王錫爵之所以會同意這件事情,就是爲了給如今這個已經是陷入了僵局的事態打開一個新局面的。哪怕是這個新局面的開端會非常的混亂,甚至於是會讓很多人都跟着遭殃的。但是要知道,這個新局面一旦打開之後,那麼這國本之爭也就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而不是再如同現在這樣,僵持不下,什麼都做不了了。

只要能夠動起來,讓朝臣們能夠有個機會來說話,那麼就能夠加快這件事情的進程,早些讓這場原本並不需要的爭端結束。而只要這爭端結束了的話,之後的事情也就一切都好說了。

雖然這種激烈的方式,恐怕當中的犧牲是會非常巨大的,可是長痛不如短痛這個道理,也同樣是誰都明白的。也就是說,相比起來,這種或許會有許多人因此而遭受牽連,甚至於朝政也是會有一時的混亂。但是相比起來,如果這整件事情能夠因爲這而快點結束的話,那就不管怎麼說都是一件好事。

畢竟短的話,會有人倒黴;而時間拖長的話,那就將會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倒黴了。並且,還不光只是倒黴的人會變多,就連江山社稷都會因此而受到更大的影響。

如此一來,相比較之下,孰重孰輕那也就非常明白了。

而王錫爵這纔是會選擇了同意朱翊鈞的這個”重生之大明國公”辦法,爲的就是要激化這本來就已經存在的矛盾,好讓這件事情能夠加快度,早點解決了。

而這麼一想的話,張凡也當真是覺得王錫爵這麼做,當真是用心良苦啊!

爲什麼說他用心良苦?這隻要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這件事情在王錫爵所想的辦法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先,這件事情在朱翊鈞想出來,並且告訴王錫爵的時候,王錫爵就已經知道這麼做不可爲了。而其次就是,王錫爵在知道這件事情不可爲的同時,卻也是明白這件事情能夠刺激朝中的那些人,從而加快這國本之爭的進程,好讓其早日結束了。所以王錫爵才這麼做了。

但是要知道,王錫爵做雖然不錯,但是對他本人而言,這後果卻是不同的。

因爲這件事情,他自己明白,只要提出來,朝中絕對不會有人同意,必然都是反對的聲音。而這種情況下,顯然提出這個辦法的人也是絕對要受到指責的。

如果說只有朱翊鈞一個人,並且這件事情也就是朱翊鈞自己想出來,而且還是他自己說出來的。那麼顯然,就算他是皇帝,那麼朝中的那些人也是會將這種指責轉移到他的身上的。畢竟這件事情就是你一個人提出來的,不找你找誰呢!

但是如今的情況卻是有些不一樣的,因爲提出來這件事情的雖然是朱翊鈞不錯,可是宣佈這件事情的卻不是朱翊鈞,而是王錫爵了。這麼一來問題也就來了,因爲跟這件事情相關的,並且也都是同意這件事情的人,從一個變成了兩個。

而對於朝中的那些人來說,這麼一來事情也就變得非常好辦了。

皇帝畢竟也還是皇帝,就算是犯了大錯,但是他還是皇帝。而既然是皇帝,那麼就是有許多特權的。如果這件事情只有朱翊鈞一個,而對於朝中的大臣們來說,這件的事情又絕對不能這麼做,那麼即便是皇帝,他們也要指責。並不是說他們膽大包天,而是這件事情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就根本沒有辦法了。這可以說是無奈,卻同時也是必然的。

但是如今,並不是朱翊鈞一個,還有一個王錫爵。那麼自然的,如果能夠不要太過找朱翊鈞的麻煩就可以來指責這件事情的話,那麼對於朝中的人來說,他們絕對是會選擇這種方””式的。即便是他們也知道,這個辦法絕對不會是王錫爵提出來的,可是誰讓你王錫爵在這麼多人面前說了這件事情呢。

所以,這指責自然是全都落在了王錫爵的頭上了。而且相比起來單單只是指責朱翊鈞的話,這種指責的力度也是要更加強一些的。畢竟王錫爵就算是輔,但是他畢竟不是皇帝。輔的權力的確是在朝臣當中最多、最大的,但是你即便是輔,也還是大臣。從本質上來說,跟朝中那些二品、三品、四品的大臣也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他們指責起來跟自己實際上是站在同一地位,只不過是位置比較靠前的王錫爵的話,那麼這種指責自然是更加激烈的。

可是對於朝中這些大臣們的指責,王錫爵卻是並不怎麼害怕。他不相信下面的那些人不明白,甚至於下面的那些人之所以會如此激烈的指責他,完全就是因爲朱翊鈞是皇帝,能不說就最好不過了。所以,對於這些人來說,如果能夠少指責朱翊鈞的話,那麼就意味着有人要遭殃了。而如今,王錫爵就是這個要遭殃的人了。

而且王錫爵會這麼做,也還有一個打算。雖然說朝中的這些人的指責他可以不在乎,但是這並不代表這些人的指責就一點都沒有用了。實際上,從大明朝立國至今,有多少輔因爲犯了事而被迫致仕,有的甚至還落不到個好結果,就是因爲朝中的人對其埋怨的聲音實在是不小了。

但是如今,王錫爵這可是幫着朱翊鈞背黑鍋了。明明這件事情的責任全都是在朱翊鈞身上的,可是王錫爵卻是將朝臣們的火頭移到了自己身上來,而讓朱翊鈞得以倖免於難了。

這麼一來,朱翊鈞也不可能不知道,而且朱翊鈞也絕對會感謝王錫爵幫他將那麼大的麻煩擋在了外面。如此一來,朱翊鈞對於王錫爵的忠誠心和信任度就又會

第1363章 各種辦法第215章 小做準備第1452章 預感不好第1698章 打定主意第1306章 其實一樣第1168章 擔憂心情第1318章 再下一城第355章 警告之言第1254章 永寧南門第1914章 糊塗打算第283章 救援到來第627章 原來誤會第1598章 各有其事第1077章 早有準備第1338章 表演逼真第241章 菜鳥毒藥第1444章 不管他們第1244章 應對辦法第233章 要你幫忙第1777章 並非本意第447章 羣臣勸進第815章 內外局勢第1903章 情況不同第730章 暗中阻撓第1710章 衆所期待第1026章 小心陰謀第27章 行動開始第469章 乾清門外第320章 真假難辨(下)第232章 清官貪官第1604章 什麼理由第950章 馬上離開第623章 使用條件第1100章 有帳要算第522章 生意規劃第1830章 未來投資第1664章 以爲沒事第636章 所謂真愛第590章 宗教麻煩第588章 幸災樂禍第739章 準備人手第728章 重壓釋放第1896章 來得突然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1054章 繼續調查第1270章 所謂信任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50章 錦衣東廠第1291章 放不下心第1208章 別想太多第728章 重壓釋放第866章 讓他高興第1381章 應付自如第539章 混亂之局第1221章 沒事找事第516章 複雜心情第273章 大戰開啓第602章 一日早上第1203章 武宦之別第394章 兩邊打算第587章 看似無事第163章 大膽猜測第1283章 如此打算第1077章 早有準備第1122章 知會一聲第723章 疑惑加劇第362章 特殊訪客(下)第250章 目標不定第205章 酒後真言第56章 又將北上第979章 各有怒意第287章 城中混亂第86章 大明寺上第676章 另尋方向第814章 驚世駭俗第997章 理當如此第98章 事發突然第1810章 一時清閒第1389章 強烈期盼第1630章 回到家中第1324章 聯繫起來第247章 逐個擊破(上)第93章 弱肉強食第719章 所謂影響第974章 想找麻煩第1468章 遲遲而來第832章 中西相通第226章 遺留問題第678章 不降反升第666章 審問開始第287章 城中混亂第287章 城中混亂第1561章 只看現在第698章 準備上路第868章 要向前看第1739章 分析有理第1910章 再次換人第713章 就不悔改第464章 臨行話語第1234章 讓他過來
第1363章 各種辦法第215章 小做準備第1452章 預感不好第1698章 打定主意第1306章 其實一樣第1168章 擔憂心情第1318章 再下一城第355章 警告之言第1254章 永寧南門第1914章 糊塗打算第283章 救援到來第627章 原來誤會第1598章 各有其事第1077章 早有準備第1338章 表演逼真第241章 菜鳥毒藥第1444章 不管他們第1244章 應對辦法第233章 要你幫忙第1777章 並非本意第447章 羣臣勸進第815章 內外局勢第1903章 情況不同第730章 暗中阻撓第1710章 衆所期待第1026章 小心陰謀第27章 行動開始第469章 乾清門外第320章 真假難辨(下)第232章 清官貪官第1604章 什麼理由第950章 馬上離開第623章 使用條件第1100章 有帳要算第522章 生意規劃第1830章 未來投資第1664章 以爲沒事第636章 所謂真愛第590章 宗教麻煩第588章 幸災樂禍第739章 準備人手第728章 重壓釋放第1896章 來得突然第1587章 所謂刺激第1054章 繼續調查第1270章 所謂信任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50章 錦衣東廠第1291章 放不下心第1208章 別想太多第728章 重壓釋放第866章 讓他高興第1381章 應付自如第539章 混亂之局第1221章 沒事找事第516章 複雜心情第273章 大戰開啓第602章 一日早上第1203章 武宦之別第394章 兩邊打算第587章 看似無事第163章 大膽猜測第1283章 如此打算第1077章 早有準備第1122章 知會一聲第723章 疑惑加劇第362章 特殊訪客(下)第250章 目標不定第205章 酒後真言第56章 又將北上第979章 各有怒意第287章 城中混亂第86章 大明寺上第676章 另尋方向第814章 驚世駭俗第997章 理當如此第98章 事發突然第1810章 一時清閒第1389章 強烈期盼第1630章 回到家中第1324章 聯繫起來第247章 逐個擊破(上)第93章 弱肉強食第719章 所謂影響第974章 想找麻煩第1468章 遲遲而來第832章 中西相通第226章 遺留問題第678章 不降反升第666章 審問開始第287章 城中混亂第287章 城中混亂第1561章 只看現在第698章 準備上路第868章 要向前看第1739章 分析有理第1910章 再次換人第713章 就不悔改第464章 臨行話語第1234章 讓他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