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新皇登基

在明朝,皇帝登基繼位,被稱之爲“登極儀”。所謂的登極儀,就是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登上極致高峰之時的禮儀了。

畢竟是新皇登基,因此這個過程可以說是繁瑣無比。

張居正身爲禮部尚書,自然是主管登極儀的諸項事宜。然而即便是他從隆慶剛剛駕崩的那天起就開始準備,可是知道現在,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這纔是緊巴巴地弄好,倉促了許多。

六月十日,欽天監說這一天是吉日。其實很多人都看不好這一天到底是吉還是不吉,不過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他們說吉就吉吧。

總之,這一天,登極儀便開始了。

皇帝的寶座身在皇極殿。尚寶司在皇極殿設立寶案,鴻臚寺設立表案于丹陛(大殿前的臺階)之上。

教坊司設中和韶樂、設而不作。意思就是拜拜樣子。畢竟今天是新皇的登基大典,怎能有絲竹之亂耳呢!

之後,鴻臚寺要設置詔案,供新皇登基之後,宣讀詔諭。

當然,這裡也少不了錦衣衛的事情。錦衣衛是皇帝的十二親衛當中最爲重要的一衛,自然是關係重大。新皇行走之時,雲蓋、雲盤之物要隨之而動,這些都是錦衣衛的任務了。

如今,張凡就帶着自己的手下,立於皇極殿內的東側。

其他的,還有設雲蓋於承天門之上,設雲輿於午門外,設宣讀案於承天門上、西南向。等等,這些都是準備工作。

一大早,最先的事情便是要祗告天地、宗廟、社稷。

新皇要身穿孝服、擺好酒果等物品,親自奉在大行皇帝几筵錢,祗告壽命,然後才能完畢。

之後,新皇要身穿冕服,就在皇極殿前,設立香案酒果等等物品,行告天地之禮。

然後,新皇進入皇極殿,謁告祖宗,以示新皇之孝。

完畢之後,新皇穿戴冠冕,再次來到大行皇帝几筵錢,五拜身三叩首。完畢之後,還要到母后面前,再行五拜三叩。猶豫朱翊鈞並非隆慶皇后所生,因此如今,他所要拜叩的是兩位母后,一位是嫡母皇后,一位是生母貴妃。不過今天,這兩位可就都要成爲太后了。

拜祭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朱翊鈞如今就要到皇極殿,真正的登基繼位。

鐘鼓齊鳴,簡直就跟前些日子,隆慶駕崩聞喪之時一個模樣。不過如果能夠身臨其中,看着眼前這幅景象,再聽這陣鐘聲,當真是讓人無法忘卻。

由於登基大典,新皇有不少地方都要去。而身爲錦衣衛,自然是要掌着滷薄(皇帝出行儀仗)大駕的。所以,這一天所發生的所有事情,張凡是完完全全都看在了眼裡。

本來,在張凡心中想來,皇帝登基嗎,這排場自然是龐大無比。可是無論張凡心中所暢想的場面又如何之大、如何之莊重、如何之讓人神往,卻始終是不及他親眼所見的景象。

登基大典當中,每個人都是按照規定去做,絕對不敢做出什麼差池。沒有人笑,也沒有人會苦喪着臉。今天說起來,並不是什麼喜事,畢竟先皇剛剛大行,舉國爲喪,不是喜事;但也說不上是什麼悲事,畢竟新皇登基,正統繼承皇家大統,延續皇朝。

雖然是這麼說,每個人都是如此的嚴肅,就如同木頭人一般。就連出聲提示禮到的人,聲音雖然高亢,也不乏激情,但是總歸是缺乏了不少靈性。

可是即便是如此木訥,所有人都按部就班,並且不敢逾越一步的舉動下,在張凡看起來,這還是十分的隆重,隆重的絕對會讓他終生難忘。

這些禮儀,雖然死板,但是無一不是傳承了千年,最能夠體現帝王權威的表現。這些,在後世看來或許只不過是封建統治者對於權力慾望的表現,但是在這時候,無疑代表着天下最爲尊貴,也是最爲正統的權勢。

不過說到權勢二字,不論是身爲新皇的朱翊鈞,還是如今正伴在他身邊的張凡,亦或是大臣們,全都明白,這些如今都是假的。君臨天下?聽起來威風到了極致,但是實際上,誰都明白,如今的朱翊鈞還沒有那個本事,還要受制於人。

登基之後,去往華蓋殿,文武百官皆是身穿朝服,鴻臚寺引着執事官進入華蓋殿行禮。

之後,還有很多的事情,這裡就不再一一複述了。

由於如今是隆慶六年六月十日,因此,雖然定下了萬曆的年號,但是仍然要等到今年過去,來年啓用。

如今,既然朱翊鈞成爲了皇帝,那麼原先的皇后貴妃,自然也是要升格了。

皇后非朱翊鈞生母,但乃是嫡母,尊爲仁聖皇太后,居於慈慶宮。李貴妃乃是朱翊鈞生母,如今兒子登基爲新皇,她自然也是皇太后了。李貴妃被尊爲慈聖皇太后,居於慈寧宮。

皇帝入大殿臨朝,百官們齊齊跪下道賀。之後,便是新皇頒佈其登基後的第一道聖旨了。

一般來說,這第一道聖旨,其實大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先緬懷一下先帝,表態一番自己將來的勵精圖治之心。然後大赦天下,以示仁慈。

不過這一次,朱翊鈞的登基卻是有些不同了。

一般來說,尤其是在大明朝,這個特務機關極其發達的朝代當中。每一朝新皇的登基,皇位的輪替是免不了的,同時也意味這,朝中官員的職務變動。有些人因此而走運,步步高昇;有些人則是會因此倒黴。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一般都是押後一段日子,畢竟今天是新皇登基,並不適合說這些事情。

但是朱翊鈞,顯然是不準備這麼做的。

他如今讓馮寶頒佈的這道聖旨,雖說是由外廷的顧命大臣高拱,以及內廷的輔政馮寶,在兩人經歷了一次不愉快的勉強合作之後所寫出來的。雖然說朱翊鈞這個近似於傀儡一般的兒皇帝並沒有什麼實權。可是即便如此,他還是非要加了一條進去。

那一條,高拱是極力反對,但是馮寶卻是全力的支持。

在這種僵持不下的情況下,二人誰也爭論不過誰,事情最後鬧到了還是貴妃的李氏那裡去。雖然當時還是貴妃,但是李氏顯然是有這個權利去做決定的。

在她聽完了這個消息之後,並沒有多做考慮,隨即就點頭同意了。

對此,高拱是極端的反對,也顧不得就要攝政朝政的李貴妃的面子,直接就出言反對。

但是李貴妃只說了一句,便堵住了高拱的嘴。李貴妃說這件事情是陛下,也就是隆慶所希望的。

這下子,不管隆慶究竟說沒說過這句話,高拱都不得不答應了下來。

不錯,這的確是關係到一個人的職務變動,不,應該說是官銜變動。而能夠讓高拱如此憤怒的,所牽涉的人自然是他所不喜歡的,而且這個官銜也必然是非常的重要。

果然,馮寶讀到了聖旨的最後,突然來了一句:“着,錦衣衛都指揮使、太子太傅、忠勇伯張凡上前聽封。”

對此,張凡根本就沒有什麼準備。現場的狀況有些好笑,身爲朱翊鈞護衛儀仗之首的張凡,此刻本是站在朱翊鈞的身邊。但是馮寶這麼一說,張凡不由得從上面走了下來,走到大殿中央,跪了下去:“微臣張凡,恭聞陛下聖意。”

“張凡……”馮寶拖了個長音,說道,“續掌錦衣衛都指揮使一職。朕,念你爲師有道,特封唯遠侯,領太傅之職。其妻陳茹雪,領一品誥命。欽此。”

這道聖旨一讀出來,本就寂靜無聲的朝堂之上,變成了詭異的沉默。侯爵之銜,並無所謂。繼續掌管錦衣衛,憑着張凡和朱翊鈞之間的關係,衆人心中都是想得到的。一品誥命夫人,雖然是一品,但說到底,也是個誥命夫人而已。

可是這太傅……

何爲太傅,三公之一也,位次於太師,高於太保。明代有着明確的記載,三公,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

若是在上古之時,太傅之職可謂是實至名歸。在天子幼小之時,三公便成爲國家的真正統治者。

然而如今,三公之銜,並無實權。但是這個官銜,仍然是榮耀無比。而且,仔細算起來,這個無定員的太傅之銜,授予已逝之人的要多於授予活着的,特別是還在朝爲官的。

而如今……二十三歲的太傅,見過嗎?聽到是聽說過,不過都是在典籍之中罷了。

而如今,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了衆人的眼前。

不得不說,朱翊鈞挑着這個時間,硬是要把這一條在這時候宣佈,的確是走了布好棋。

若是在平日裡,這一條下來,不知道會有多少大臣反對。那年張凡被隆慶命爲太子太傅之時,就是如此。結果還是因爲隆慶執意,纔是通過了。

而如今,新皇登基大殿之上宣佈出來這件事情,百官們無論如何,都無法反對。

哪有新皇所下的第一道聖旨,就遭到衆臣反對的事情。只不過以前也從來沒有過新皇第一道禮節性的聖旨,就放出來這麼個消息的事情。

張凡先前也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消息。愣了半天,還是在馮寶的提醒下,張凡這纔是叩頭謝恩。

新皇登基的第一天,就在這種戲劇性的情況下,告一段落了。

———————————————————————————————

第1828章 現在如此第748章 胸有成竹第409章 攔截計劃第378章 母子平安第368章 順利致仕第677章 心有所憂第424章 膽小太子第444章 小殮之事第114章 殖民開端第1251章 有人要來第1922章 絕不甘心第1208章 別想太多第696章 周全起見第324章 狡猾開明第1082章 感覺如此第1066章 混進王府第890章 壓軸演出第953章 歷代都有第1915章 別有心思第467章 忠臣之心第1561章 只看現在第1760章 意義不同第323章 國家利益第1241章 是蠢是智(下)第1837章 問題涌現第907章 錦上添花第1513章 並不輕鬆第1070章 王府後院第1550章 直接目標第237章 馮寶近聞第1740章 所謂火爆第1637章 辦法難想第1127章 救是不救第1905章 無法逃脫第1253章 有備無患第947章 放心離開第528章 怪異平靜第1525章 平安無事第122章 人要倒黴第1719章 所謂恐懼第1364章 如此打算第1462章 想個辦法第1348章 總算完了第1045章 花園亭中(中)第1218章 讓你難受(上)第433章 善意哄騙第184章 沉醉慾望第1225章 沒好辦法第1303章 如此折中第1734章 如此吃驚第772章 危伏旅途第1487章 可能如此第1568章 完成一件第103章 鎮守劉山第710章 商量辦法第681章 有趣之事第176章 臨行送別第187章 喜從天降第1527章 不好感覺第1133章 沒有捅破第586章 平平淡淡第1504章 答應下來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1187章 人必爲己第1172章 帳外之人第825章 強詞奪理第1374章 臨別之前第412章 橫怕遇愣第1827章 了卻一件第1331章 不說理由第732章 經筵開始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620章 無奈賑災第940章 秘密調查第48章 廷杖四十第1661章 異常煩惱第163章 大膽猜測第1653章 不再過問第1517章 最後一次第1685章 各種麻煩第1610章 該怎麼辦第749章 本末倒置第188章 毫不掩飾第1021章 毫無暫緩第1261章 威與不威第176章 臨行送別第1379章 有用沒用第1449章 有些頭疼第830章 都在準備第1856章 該怎麼辦第1899章 油鹽不進第150章 願打願挨第24章 起死回生第1662章 擔憂非常第191章 心狠手辣第1562章 讓其明白第1547章 提前打算第1525章 平安無事第70章 通情達理第879章 事情緣由
第1828章 現在如此第748章 胸有成竹第409章 攔截計劃第378章 母子平安第368章 順利致仕第677章 心有所憂第424章 膽小太子第444章 小殮之事第114章 殖民開端第1251章 有人要來第1922章 絕不甘心第1208章 別想太多第696章 周全起見第324章 狡猾開明第1082章 感覺如此第1066章 混進王府第890章 壓軸演出第953章 歷代都有第1915章 別有心思第467章 忠臣之心第1561章 只看現在第1760章 意義不同第323章 國家利益第1241章 是蠢是智(下)第1837章 問題涌現第907章 錦上添花第1513章 並不輕鬆第1070章 王府後院第1550章 直接目標第237章 馮寶近聞第1740章 所謂火爆第1637章 辦法難想第1127章 救是不救第1905章 無法逃脫第1253章 有備無患第947章 放心離開第528章 怪異平靜第1525章 平安無事第122章 人要倒黴第1719章 所謂恐懼第1364章 如此打算第1462章 想個辦法第1348章 總算完了第1045章 花園亭中(中)第1218章 讓你難受(上)第433章 善意哄騙第184章 沉醉慾望第1225章 沒好辦法第1303章 如此折中第1734章 如此吃驚第772章 危伏旅途第1487章 可能如此第1568章 完成一件第103章 鎮守劉山第710章 商量辦法第681章 有趣之事第176章 臨行送別第187章 喜從天降第1527章 不好感覺第1133章 沒有捅破第586章 平平淡淡第1504章 答應下來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1187章 人必爲己第1172章 帳外之人第825章 強詞奪理第1374章 臨別之前第412章 橫怕遇愣第1827章 了卻一件第1331章 不說理由第732章 經筵開始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620章 無奈賑災第940章 秘密調查第48章 廷杖四十第1661章 異常煩惱第163章 大膽猜測第1653章 不再過問第1517章 最後一次第1685章 各種麻煩第1610章 該怎麼辦第749章 本末倒置第188章 毫不掩飾第1021章 毫無暫緩第1261章 威與不威第176章 臨行送別第1379章 有用沒用第1449章 有些頭疼第830章 都在準備第1856章 該怎麼辦第1899章 油鹽不進第150章 願打願挨第24章 起死回生第1662章 擔憂非常第191章 心狠手辣第1562章 讓其明白第1547章 提前打算第1525章 平安無事第70章 通情達理第879章 事情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