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不計手段

果然,張凡的這一番話說出來之後,朱翊鈞的面上疑惑了,而且是深深的疑惑。倒是旁邊的馮寶和李太后的面上,卻是絲毫沒有一點驚訝的意思。

畢竟,馮寶和張居正都是和張凡所商量過的,他們即便是沒有談論過這種情況的發生,卻也不是蠢人,早就能夠想得明白今天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遇到什麼樣的情況。即便不是這樣,即便朱翊鈞會這麼問是一種突發的情況,二人也不會有絲毫的驚慌,而張凡會這麼回答,二人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原因就是,這兩人都是務實的人。

而實際上,張凡所說的這番話,要點只有一個,那就是凡事,不需要去詢問過程到底如何。畢竟,實實在在地做成了什麼事情纔是最重要的,之餘到底是怎麼做成的,其中又遇到了什麼困難,什麼抉擇,這些都不重要了。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雖然聽起來太過血腥了,但是所以一法通則萬法明,其道理都是一樣的。

往大了說,哪朝哪代的開國皇帝,在其功成名就之前、在其疆域廣闊的帝國背後、在其華美雄壯的宮殿之下,又有着多少的人因爲他而斷頭流血,喪失了性命!但是,在這面前,沒有人回去關注這些,人們只會看到皇者的成功,卻看不到,或者說是不願意看到這個皇者爲了得到自己的帝位,犧牲了多少人,又殺了多少人。

而往小了說,那些做生意的商賈們,倘若只是想要做些小買賣,補貼家用倒也罷了。但若是當真是想要大富大貴,又怎麼能不用些卑鄙下作的手段呢。這也是無法避免的,畢竟這天下做生意行商的又不止那一個,你不做並不代表別人不會做出那些事情。倘若別人做了你不做,那你也只有等着別人來將你吞噬。

這些道理誰都知道,就更不要說歷經了官場經歷的馮寶和張居正二人了。縱然是對於張凡這個進入仕途並沒有幾年,一路之上也是順風順水的人來說,對此並沒有深切的感受,但是這並不代表着張凡不明白這些。且不說張凡上輩子,這種道理不需要去學,就能夠明白;如今進入了封建王朝的仕途的他,雖然沒有面對過太多的這種情況,但是他看到的卻也是不少,又怎麼能不知道呢。

而李太后又怎麼能夠不知道此間的道理。她隨是平民出生,但是早早地就進宮做了宮女。在沒多久就進入王府,隨後就被朱載垕看上了。而她跟了朱載垕之後,特別是當朱載垕登基爲皇,而她也被封爲皇貴妃之後,這種事情,她實在是見的太多了,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皇宮之中多是非,沒有什麼要比在皇宮之中還能夠看得清楚人間百態的了。

因此,這種事情對於張凡他們三個人來說,全都明白,也全都能夠說得出來。甚至於,或許是換了張居正或者是馮寶來敘述的話,可能比之張凡還要詳細深刻許多。

畢竟,在官場之上,不計後果而施爲的人,那是更加的肆無忌憚。之所以朝中並沒有每天都發生這種事情,那主要是因爲當官的人全都心有顧忌。他們所講求的是穩,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就要直掐敵人要害。倘若沒有探明這點就貿然出手的話,很有可能會被對方倒打一耙,更有可能危及自身。所以在朝廷裡面行事,那是更加地要穩重。說起來,朝中的這種情況比之皇宮的院牆之內,還要緊張一些。

向兩方不合的勢力,平日裡的爭鋒相對、因爲各執己見而爭吵不休,就根本算不上什麼陣仗了,那隻不過是他們在相互試探而已,距離真正的出手還相距甚遠呢。

但是如今,問出這個問題的乃是朱翊鈞,這就讓張居正和馮寶無法作答了。畢竟,張居正如今正在朱翊鈞的面前樹立形象。雖然到現在,效果已經是非常顯著了,朱翊鈞已經是對張居正很有認同感了,但是還未到時候。如今讓張居正告訴他,爲達目的用什麼手段都可以,這豈不是要張居正自打嘴巴,擺明了說自己在經筵上所教導他的都是虛的嗎?張居正可不會那麼傻。

而馮寶也不能。雖然說如今馮寶極爲受到裡天后這個當權人的寵信,並且馮寶如今一天當中有很多時間也是陪在朱翊鈞的身邊的。但是朱翊鈞對馮寶是什麼反應,相信馮寶自己比外人更加明白。

如今,朱翊鈞對於馮寶是有些害怕的,倒不是害怕馮寶本身,畢竟他身爲皇帝,馮寶在怎麼樣不會對他作出什麼來。朱翊鈞所害怕的是,自己稍稍有所不對的時候,馮寶就威脅他要到李太后的面前去告狀。這對朱翊鈞來說是最致命的,畢竟他很敬愛自己的母親。但是從出生至今,李太后對他雖然關愛,但是從來都是嚴詞無比的。

這種情況,讓朱翊鈞對於馮寶的害怕也慢慢地轉變成了一種怨恨。當然,如今這個階段,朱翊鈞對於馮寶的害怕還是要大於怨恨,而且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將來,總有一天,朱翊鈞對於馮寶的怨恨要超過對他的害怕。什麼時候?自然是他感覺到馮寶不能再對他產生威脅的時候。再說白一點,那就是朱翊鈞不再要懼怕自己的母后的時候,也就是他親政的時候。

那個時候,恐怕他對於馮寶的滿腔不滿全都會轉化成爲憤怒和怨恨。至於那個時候的馮寶會有什麼下場,這個如今還不是過問的時候。

總而言之就是一點,那就是如今的朱翊鈞討厭馮寶。這一點馮寶自己又何嘗不知道呢。所以說馮寶有自知之明,他明白如果這件事情由他站出來向朱翊鈞解釋的話,朱翊鈞根本就不會相信,甚至於還會反對。這就有可能壞了張居正和他的大事。

只是不知道馮寶爲何在這上面有自知之明,但是對於自己的將來,卻是一點都沒有。

當然,李太后卻也不可能去對朱翊鈞解釋什麼。她畢竟是朱翊鈞的母親,而且是皇太后,自然要有屬於她自己的威嚴和矜持。如今讓她去告訴自己做皇帝的兒子,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且不說對於朱翊鈞會有什麼樣的轉變,就是她自己也開不了這個口。

環顧四周,如今在場的人當中,能夠給朱翊鈞做解釋的人,最合適的就是張凡了。

張凡的身份,以及他和朱翊鈞之間的關係,這就讓張凡所說的話可以被朱翊鈞相信,卻是不會覺得張凡是要欺騙他什麼。再說了,就連李太后也覺得,讓朱翊鈞掌握一些人情世故也並非壞事,畢竟他將來是要君臨天下的,光是靠着那些聖賢教誨,還遠遠的不夠。

“可是……可是太傅……”聽到張凡這麼一說,朱翊鈞頓時迷惑起來了,“太傅以前教導朕,不是說……”說到這裡,朱翊鈞卻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說了。他自然是相信張凡的,所以說剛纔張凡所說的話,他也是相信的。但是張凡所說的話,卻跟他以往所受到的教育大相徑庭。畢竟以往不論是張居正還是張凡對他的教導,那些聖賢話語,全都與張凡如今所說的這些背道而馳。

這讓年紀幼小的朱翊鈞深深地迷惑了,此刻的他不知道到底應該相信什麼了。

“微臣明白陛下要說什麼。”張凡見到朱翊鈞爲難的模樣,趕忙開口說道,“其實,微臣剛纔所說的那些話,與陛下往日所受的教誨並無不合。”

張凡這麼一說,朱翊鈞更是聽不懂了。明明兩種根本就是背道而馳的理論,張凡卻告訴他並無不合,這讓他如何能夠明白。

“聖人教誨固然重要,也是陛下往後爲君的根本。”張凡解釋道,“但是光靠聖人教誨,卻是不足以治理天下的。想來剛纔張大人對太后所說的話,還有呈上的奏摺都已經告訴陛下,如今朝廷當真的局勢如何了。試問陛下,聖人教誨要寬厚仁和,即便是對待奸佞之臣也要仁慈。但是陛下覺得,倘若是對待他們仁慈,他們就會悔改嗎?”

面對張凡的問題,這麼一個淺顯的問題,朱翊鈞卻是思量了很久,才搖了搖頭。

“正是如此。”張凡見他搖頭了,說道,“甚至於,倘若對他們仁慈,他們不但不會悔改,反而會更甚。因此朝廷才需要用非常的手段,來讓他們明白倘若繼續貪贓枉法的話,會有雷霆之怒降臨其頭上。聖人教人仁慈,卻沒有說面對這種人卻也要心慈手軟。

“雖然說如今這麼做的話,太過不合了。但是這種手段雖然讓人覺得不妥,卻是能夠讓這些貪官污吏停下,讓百官們得意警惕,如此才能好好地爲官,爲國爲民做些實事。

“如此手段雖然看似不妥,而實際上卻是爲了朝廷、爲了百姓、爲了江山社稷着想。”

張凡這麼說,實際上很多事情他還說的並不完全。但是如今,他也只能這麼跟朱翊鈞說了,畢竟很多事情不是一時半會之間能夠解釋清楚的。剩下的,只有在以後的日子裡,在對朱翊鈞循循善誘了。

第1454章 真是會演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1875章 絕不消停第926章 宮中閒話(上)第1159章 任意操縱第1872章 每況愈下第1789章 多多考慮第1833章 掌握之中第572章 遵從感覺第1325章 只能這樣第1417章 多加戒備第1094章 如此真相第1893章 高下立判第845章 往日無憂第1449章 有些頭疼第741章 所謂特別第1473章 暫時放鬆第1866章 不必擔心第227章 兩全辦法第1038章 另有發現第494章 地圓地方第646章 毫無方向第517章 又逢喜日第1173章 原來如此第29章 朝廷來使第692章 太過戲劇第1679章 真沒想到第1827章 了卻一件第678章 不降反升第722章 臨場發揮第307章 隆重迎接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716章 無法過問第455章 率先出手第898章 打發無聊第1316章 滿與不滿第35章 雪中談心第185章 愧疚難當第1563章 總有辦法第1030章 危急再臨第844章 必有內情第1823章 並不特殊第469章 乾清門外第857章 等待時機第610章 遊說之源第459章 真正想法第342章 真正原因第1016章 收徒之心第1053章 離奇尋聘第30章 得勝而歸第885章 沒選錯人第1830章 未來投資第883章 想湊熱鬧第1447章 不太放心第455章 率先出手第468章 形象破滅第1511章 輕輕鬆鬆第1735章 還不一定第616章 汛情來到第1155章 潛入王府第410章 所謂姿態第1616章 即將開始第869章 準備工作第11章 邊關告急第1630章 回到家中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130章 如何待下第1142章 不平之心第870章 上位之心第721章 馮寶計策第473章 事有疑惑第395章 千里分毫第1763章 不算解決第892章 收場之時第1878章 麻煩非常第1676章 並不一樣第1383章 最後一關第1014章 所謂試探第1674章 早就知道第75章 進錯房門第857章 等待時機第1131章 難唸的經第1934章 所謂真相(上)第759章 絕佳人選第926章 宮中閒話(上)第853章 理智之說第1681章 打定主意第620章 無奈賑災第661章 爭奪功勞第979章 各有怒意第1221章 人不自知第1364章 如此打算第1939章 並無深意第1413章 無縫連接第1485章 就這麼說第1245章 公開透明第1912章 別樣感激第612章 八卦之心第1040章 無法入眠第470章 事關重大
第1454章 真是會演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1875章 絕不消停第926章 宮中閒話(上)第1159章 任意操縱第1872章 每況愈下第1789章 多多考慮第1833章 掌握之中第572章 遵從感覺第1325章 只能這樣第1417章 多加戒備第1094章 如此真相第1893章 高下立判第845章 往日無憂第1449章 有些頭疼第741章 所謂特別第1473章 暫時放鬆第1866章 不必擔心第227章 兩全辦法第1038章 另有發現第494章 地圓地方第646章 毫無方向第517章 又逢喜日第1173章 原來如此第29章 朝廷來使第692章 太過戲劇第1679章 真沒想到第1827章 了卻一件第678章 不降反升第722章 臨場發揮第307章 隆重迎接第1329章 熱鬧起來第716章 無法過問第455章 率先出手第898章 打發無聊第1316章 滿與不滿第35章 雪中談心第185章 愧疚難當第1563章 總有辦法第1030章 危急再臨第844章 必有內情第1823章 並不特殊第469章 乾清門外第857章 等待時機第610章 遊說之源第459章 真正想法第342章 真正原因第1016章 收徒之心第1053章 離奇尋聘第30章 得勝而歸第885章 沒選錯人第1830章 未來投資第883章 想湊熱鬧第1447章 不太放心第455章 率先出手第468章 形象破滅第1511章 輕輕鬆鬆第1735章 還不一定第616章 汛情來到第1155章 潛入王府第410章 所謂姿態第1616章 即將開始第869章 準備工作第11章 邊關告急第1630章 回到家中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130章 如何待下第1142章 不平之心第870章 上位之心第721章 馮寶計策第473章 事有疑惑第395章 千里分毫第1763章 不算解決第892章 收場之時第1878章 麻煩非常第1676章 並不一樣第1383章 最後一關第1014章 所謂試探第1674章 早就知道第75章 進錯房門第857章 等待時機第1131章 難唸的經第1934章 所謂真相(上)第759章 絕佳人選第926章 宮中閒話(上)第853章 理智之說第1681章 打定主意第620章 無奈賑災第661章 爭奪功勞第979章 各有怒意第1221章 人不自知第1364章 如此打算第1939章 並無深意第1413章 無縫連接第1485章 就這麼說第1245章 公開透明第1912章 別樣感激第612章 八卦之心第1040章 無法入眠第470章 事關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