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軍國

第二天一早,趙諶、岳飛、康安、王庶等人朝着南鄭而去!

林寶仍舊留在皇宮之中,現在林寶已經是皇宮大內總管!只是這皇宮大內只有他一個太監,御營的士兵也未必聽從他的命令,至於朝廷裡面的李綱自然更不會聽從他的命令!同樣是大內總管,他的權利比起以前的樑師成、楊戩等人要差得多了!

不過對於現在的林寶來說,能夠在折可求之亂之後保存性命已經是異常慶幸的事情了!短時間之內他不敢有其他的奢望!

一萬御營士兵也跟着趙諶一起來到了南鄭!

當天,這御營士兵也投入了緊張的訓練之中!

原本,御營乃是折家軍中最強的一部分兵馬組成!他們本以爲自己是最精銳的士兵,遠遠超過現在的禁軍!然則到了南鄭之後,他們才驚駭的發現禁軍已經不是曾經的折家軍,現在的禁軍竟然比他們還要強了許多!

這樣的發現讓御營士兵在鬱悶的同時又暗暗發誓要努力超越禁軍!畢竟,身爲御營士兵,他們有自己的驕傲!

整整一天的時間,士兵們訓練不休!

到了晚上,趙諶和康安在一起,趙諶道:“今天的訓練,你們御營士兵還能夠承受吧?”

康安大笑,道:“陛下都能夠承受,他們爲何不能承受?這樣的訓練最好不過,以前天天呆在皇宮裡,整個人都懶了!”

趙諶道:“今後這樣的訓練還要天天進行!御營乃是爲了保護朕而存在!今後朕也要走上戰場,這些御營的士兵也要跟着朕一起走上戰場殺敵!到了那個時候,不要讓我失望就好!”

康安道:“陛下儘管放心,絕不會讓你失望!”

緊張的訓練一日接着一日進行着!

已經到了秋天,但是秋天的太陽也十分的猛烈!禁軍、御營的官兵都是汗流浹背,各個訓練不止!

到了八月十日的時候,天空中下起了連綿陰雨,這樣的天氣裡,禁軍、御營士兵仍舊在訓練!

而這一天的下午,軍機處衙門正式籌備完成!

趙諶此刻正在軍機處的衙門之中,王庶陪伴在趙諶的身旁!

“陛下,軍機處衙門現在共有二十餘人,主要是記錄事情,接受密摺,下發諭旨!因爲是處理緊急軍情、機密要事,所有的事情都是陛下和幾個軍機大臣處理,他們主要是幫忙而已,所以不需要那麼多的人手!以前無論是兵部還是樞密院至少都有數百名官吏,大大影響辦事速度!”王庶道。

“很好!軍機處就應該這樣!你立刻下發軍機處的第一道諭旨,告訴邊疆所有重要將領,一旦有重要軍情、機密要事,立刻傳往軍機處!至於普通的兵事、軍糧發送、兵器配發等等仍舊是兵部、樞密院來處理!”趙諶道。

“是,微臣明白!”王庶道。

成了軍機處就是爲了處理緊急軍情,就是要繞過兵部、樞密院等層層的複雜機構,因此趙諶的這道命令很正常!

“還有,告訴各地的州府,今後碰到機密要事都要立刻送到軍機處!比如涉及到叛亂,涉及到重要官員瀆職等等和大宋安危有關的事情,都可以送到軍機處!還有一些各地州府覺得重大的事情,也要送到軍機處!”趙諶道。

“這……陛下,這些應當是送到六部和中書省之中!”王庶愣了愣,道。

“亂世之中,許多地方上的事情都和軍務有關,涉及到國家安危!有些機密要事不能讓普通的官員知道,這也是有的!你儘管傳達命令吧!”趙諶道。

“是,微臣這就去做!”王庶想了想,道。

趙諶已經離開,王庶仍舊站在那裡,他越想越覺得不對!

軍機處是爲了應付亂世局面而不得不設立的衙門,他原本以爲這衙門也就是處理一下邊疆的軍情而已,可是他沒有想到趙諶把地方上的“機密要事”也算到了軍機處的職責裡面!這樣一來,邊疆的重要將領、地方上的重要官員可以不經過樞密院、中書省、六部直接和趙諶發生關係,趙諶可以直接給這些將領、官員下達命令,名義也是“處理軍務”!這樣一來,趙諶豈不是可以通過軍機處控制全國大小官員,掌控全國軍政要事?

外面的天氣已經涼了,王庶卻感覺全身都在出汗!

“陛下名義上是處理軍務,表面上似乎是要架空曲端,然則實際上他是要架空整個朝廷,用軍機處代替整個朝廷!從今以後,軍機處的權利纔是至高無上!所謂的宰相、副相,要是不入軍機處,那根本不足一提!而軍機大臣,陛下現在任命了三個,可是陛下也可以以我們其他事務繁忙的緣由讓我們離開軍機處,返回本來衙門!這樣的手段真是亙古未有!軍機處,看來我要牢牢的呆在這裡!只要呆在這裡,雖然我僅僅是副相,但是權利絕不在李綱之下!”王庶先是震驚,然後眼中出現了一絲野心!

只是他也明白這軍機大臣和宰相、副相完全不同,軍機大臣的權利完全來自於趙諶,軍機大臣的任命也是趙諶一言以決!想要當好這軍機大臣,除了表現出自己的才能之外,還要對趙諶忠心耿耿,不能有任何違背趙諶意願的事情發生!

“中華自古未曾有‘軍機處’機構!以前還有權臣欺壓皇帝,可以軍機處一出,陛下真正擁有至高無上的君權,誰能夠欺壓皇帝?陛下說什麼就是什麼,誰敢反抗?若是陛下是一個昏君,這大宋天下算是徹底完了,還好,陛下不是昏君!”王庶在那裡站了許久,直到自己身上的衣服都已經被汗打溼,他這纔回過神來!

當下他立刻傳達趙諶的那兩道命令,這且不提。

※※※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到來!

這一天趙諶仍舊沒有返回皇宮,他是和軍中的官兵們一起度過十五!

皇帝和普通的士兵一起過節,這在中國以前也是從來沒有的事情!士兵們心中感激,自不必多說!

等到士兵們散去之後,趙諶和岳飛、康安、王庶三人在一起!

趙諶道:“你們也看到了,咱們的軍隊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是朕在這裡和他們一起訓練的緣故,另一方面則是宣傳教育的緣故!王庶,你們在軍中安插的那些文人秀才,他們也起到了極大地作用!”

王庶點頭,道:“這些都是陛下的主意,微臣只是執行而已!不過這個主意當真不錯,以前士兵們都懶散的很,他們當兵只是爲了吃糧拿餉,現在他們則明白是爲了陛下、爲了大宋、爲了天下百姓而戰!這樣一來,士兵們訓練起來都要刻苦的多!將來到了戰場上,他們也必然奮不顧身,遠遠勝過以前!”

趙諶道:“是這個道理!不過除了要對士兵們宣傳這樣的思想之外,還要對百姓宣傳類似的思想!”

王庶一愣,道:“對百姓宣傳類似的思想?”

趙諶道:“不錯!民間百姓都不喜歡當兵,有句話叫做好男不當兵,如果不是活不下去,沒有人願意當兵!咱們漢人不願意當兵,不願意打仗,不願意抵抗,女真人來了,絕大數漢人只能任由女真屠戮,這樣的現象也必須得到改變!”

王庶點了點頭,道:“不錯!”

旁邊的岳飛也十分的贊同,道:“陛下,咱們漢人百姓衆多,然則我在河東的時候,只有很少一部分百姓敢站出來和女真人對抗,絕大部分都是任由女真人欺凌!百姓思想不變,想要消滅女真也難!”

趙諶道:“所以我才說需要宣傳!王庶,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

宣傳的意義,古代和現代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向人講解說明,進行教育,傳播、宣揚!唐朝不空的《謝恩許新翻經論入目錄流行表》裡面就有“不空所翻聖典四十餘年,三朝已來,贊修功德,志在宣傳”之語!晉代葛洪也曾經有“徒以一經之業,宣傳章句”之說!

只是古代的宣傳,一般是向有文化、社會地位較高之人進行宣傳,很少有向普通百姓宣傳的道理!

當下王庶愣了愣,道:“陛下,主要是宣傳些什麼?”

趙諶道:“我這些天一直在想這件事情,你聽好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宣傳軍隊的重要性,告訴百姓,軍人爲大宋、爲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百姓要擁護軍人、善待軍人,要讓百姓明白當兵光榮的道理!第二,要告訴百姓,咱們漢人乃是世界上最最優秀的民族,咱們創立了輝煌的文明,女真人不過是蠻夷而已,給咱們提鞋都不配,但是女真人卻兇狠殘暴,侵佔了咱們無數的領土!要宣揚咱們的偉大,女真人的暴虐!第三,要告訴百姓,咱們漢人自古以來就有犧牲的精神,要敢於犧牲、勇於犧牲!總之,只要是有利於抗戰的,都要宣傳!”

王庶點了點頭,道:“微臣都記下來了!明天我就開始制定相關的策略,最好是編寫一本書出來!”

趙諶笑道:“如此最好不過!從今日起,你就是軍機處下屬的宣傳司的大臣!這宣傳和軍務也有重要關係,如果需要人手、需要財力,可以以軍機處辦理緊急軍務的名義向朝廷其他衙門索要,任何人不得阻攔!”

王庶道:“微臣明白!”

今晚的月亮十分明亮,士兵們都已經陸續入睡,趙諶此刻則是帶着岳飛、康安等人檢查軍營!

他之所以要讓王庶“宣傳”,主要是爲了在漢中、川蜀、關陝各地形成全國上下支持戰爭的局面!

形成了這樣的局面之後,他纔有可能實行義務兵制、乃至於其他一些有利於抗戰的政策!

現在他手中的士兵數量有限,不是他不願意招募士兵,而是大宋朝的普通百姓不願意當兵!而且,經歷了折可求之亂之後,當時折可求強行拉壯丁入伍,百姓對於當兵更是畏懼不已!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擴大軍隊數量,只有先進行宣傳教育!之後纔有可能推行義務兵制,使得大量士兵進入軍隊!

“戰國時代,秦國位於西北,國力未必能夠比得上晉國、楚國,但是秦國卻一統天下!因爲當時秦國實行的便是義務兵制,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都要入伍!當時秦國的所有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全部服務於擴軍備戰和對外擴張!現下我在漢中,川蜀,地形和當年的秦國都有些相似,我也要讓全國上下各個方面都爲戰爭服務!實現全民皆兵,全民皆戰的局面!說到底,就是軍國!不錯,就是軍國!歷史上,凡是實行軍國制度的國家都會在短時間內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秦國是這樣,後世歐洲的德國也是這樣!德國剛剛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但是過了短短數年,實行軍國制度的德國便重新擁有了挑戰整個歐洲的軍事實力!大宋朝在歷代皇帝崇文抑武的政策下變得死氣沉沉,今日我便用軍國制度來重新煥發起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武勇之氣!”趙諶暗暗道。

現今天下大亂,要想在短時間內擁有非凡的軍事實力,軍國制度乃是最快的方法!

只是即使要推行這一切,也要循序漸進,像是李綱那樣的傳統文臣絕對接受不了這樣的制度!趙諶要在不知不覺中將這樣的制度推行開來!現在他讓王庶進行“宣傳”就是採取的措施之一!

“曲端?還不來嗎?我已經停發了他們的軍糧!”當看向西北方向的時候,趙諶心中又隱隱有一絲擔心!

第105章 彈劾李綱(一)第433章 拒敵第119章 成都第118章 除夕(三)第396章 禹城第386章 逼迫第424章 安撫(三)第091章 登基(一)第044章 潼關失陷第161章 四面包圍第464章 遼澤第316章 海邊第194章 八月十五第017章 七星龍淵劍第577章 罷相第591章 諮議局(二)第084章 退去第091章 登基(一)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118章 除夕(三)第240章 西夏來使第356章 挺進中原(三)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237章 療傷第563章 再見二女第450章 返回燕京第210章 衝鋒第032章 劈空拳第568章 東京遼陽府第284章 路上相遇第399章 土河之戰(三)第023章 人間慘劇第301章 江陵水師第225章 劍門關守將第438章 追敵第170章 御營第373章 得到消息第091章 登基(一)第383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422章 安撫(一)第549章 窮途末路第485章 居庸關中第137章 折家軍第564章 信州第018章 倚天劍第510章 攻打鹿兒峽第377章 末路第207章 遷移百姓第506章 豐州城下第055章 和尚原之戰(三)第298章 攻陷大同第379章 再次見面(二)第086章 曲端到來第474章 義軍首戰第340章 逃竄第288章 長安城中第571章 重逢第624章 圍獵第351章 關陝平復第228章 渝州第463章 追趕第311章 臨死前的興奮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557章 遼東緊急軍情第421章 血洗燕雲第279章 突破第026章 一路往北第463章 追趕第161章 四面包圍第184章 趙諶出現第193章 各地青年第506章 豐州城下第178章 減租(二)第173章 攻城第166章 扶風第571章 重逢第038章 大正劍法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469章 重陽第058章 逍遙子第182章 北上第591章 諮議局(二)第219章 南下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311章 臨死前的興奮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334章 遭遇偷襲第367章 出擊第565章 救世主(一)第548章 刺離水第617章 東瀛人第496章 怨軍(一)第176章 百姓生活第037章 潛龍在淵第243章 洪州城第019章 城破第380章 監察司第231章 川蜀大亂第287章 離別
第105章 彈劾李綱(一)第433章 拒敵第119章 成都第118章 除夕(三)第396章 禹城第386章 逼迫第424章 安撫(三)第091章 登基(一)第044章 潼關失陷第161章 四面包圍第464章 遼澤第316章 海邊第194章 八月十五第017章 七星龍淵劍第577章 罷相第591章 諮議局(二)第084章 退去第091章 登基(一)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118章 除夕(三)第240章 西夏來使第356章 挺進中原(三)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237章 療傷第563章 再見二女第450章 返回燕京第210章 衝鋒第032章 劈空拳第568章 東京遼陽府第284章 路上相遇第399章 土河之戰(三)第023章 人間慘劇第301章 江陵水師第225章 劍門關守將第438章 追敵第170章 御營第373章 得到消息第091章 登基(一)第383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422章 安撫(一)第549章 窮途末路第485章 居庸關中第137章 折家軍第564章 信州第018章 倚天劍第510章 攻打鹿兒峽第377章 末路第207章 遷移百姓第506章 豐州城下第055章 和尚原之戰(三)第298章 攻陷大同第379章 再次見面(二)第086章 曲端到來第474章 義軍首戰第340章 逃竄第288章 長安城中第571章 重逢第624章 圍獵第351章 關陝平復第228章 渝州第463章 追趕第311章 臨死前的興奮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557章 遼東緊急軍情第421章 血洗燕雲第279章 突破第026章 一路往北第463章 追趕第161章 四面包圍第184章 趙諶出現第193章 各地青年第506章 豐州城下第178章 減租(二)第173章 攻城第166章 扶風第571章 重逢第038章 大正劍法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469章 重陽第058章 逍遙子第182章 北上第591章 諮議局(二)第219章 南下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311章 臨死前的興奮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334章 遭遇偷襲第367章 出擊第565章 救世主(一)第548章 刺離水第617章 東瀛人第496章 怨軍(一)第176章 百姓生活第037章 潛龍在淵第243章 洪州城第019章 城破第380章 監察司第231章 川蜀大亂第287章 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