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七星龍淵劍

“王將軍,你這是怎麼了?”趙諶來到王德的身旁,有些奇怪的道。

“太子殿下,末將有一事相求!”王德道。

“哦?什麼事情?你儘管說來!我能夠做到,定然不會推辭!”趙諶道。

他是真心實意說這話!自從來到這個時代以來,王德對他的幫助最多!王德乃是他的老師,也是他現在唯一的、最好的朋友!所以如果能夠幫忙的,他一定幫忙!

“殿下……末將……末將實在是有些難以開口!”王德猶豫了一陣,道。

“我讓你說,你就說!不要婆婆媽媽,像個娘們!”趙諶道。

說完趙諶笑了起來,王德也不由得哈哈大笑!這麼一笑,他心中的顧忌少了許多!

“殿下,陛下命我教您武藝,我本應當竭盡所能的去教您!可是……可是……現在金兵包圍開封城,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攻城,他們何時攻城!末將一身的本領,現在卻天天呆在皇宮之中……因此,末將想要向您告辭!希望您能夠請求陛下,讓我返回禁軍中!”王德道。

“竟然是這樣的事情!”趙諶一愣!

王德本就是禁軍的將領,只是他有皇命在身!如果沒有皇帝下令,他現在只能天天來皇宮,不能返回禁軍!

趙諶心中十分的猶豫!這王德乃是先天高手,將來保護自己的主要角色!若是王德返回了禁軍,不知道會不會在交戰中死去!而且,即使王德沒有死去,需要的時候也未必能夠找到王德!

王德看着趙諶,一臉的期盼!

看着王德的眼神,趙諶輕輕嘆了口氣,道:“好,我準了!”

“多謝殿下!”王德一臉的興奮。

趙諶心中有些苦澀,沒有王德在身旁,自己想要保住性命就更加的困難了!將來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此末將就先告辭了!末將要先去找宮中的大總管,告訴他太子的決定,然後他會上報陛下,陛下便會下令讓我返回禁軍!”王德有些急迫的道。

“不用如此着急!反正金兵現在還沒有攻城,你返回禁軍中也是呆着……這樣,你即將走上戰場,我有禮物送給你!”趙諶道。

“禮物?”王德一愣。

“宮中有一座兵器庫,裡面放的都是神兵利器!我早就聽說,早就想要去看一看了。今天我也不練武了,咱們一起去看一看。如果裡面有你喜歡的兵器,儘管拿走,就當我送給你的禮物了!這點小事,我這個太子還能夠做主。”趙諶笑道。

“好!”王德點了點頭。

王德對於皇宮不甚瞭解,他也不知道這兵器庫裡面到底有些什麼。其實,趙諶也不瞭解,他只知道皇宮中有這麼一個兵器庫,乃是從趙匡胤開始歷代皇帝的珍藏。不過大宋開國的幾個皇帝還珍藏兵器,到了後來,大宋的皇帝越來越文弱,幾乎歷代皇帝都是書法家,都是詩人、詞人,尤其是現在大宋的太上皇宋徽宗的文學造詣在歷史上都鼎鼎大名,真正喜歡武器的皇帝越來越少!因此這些年來,裡面的兵器幾乎沒有變化,再也沒有皇帝去那裡,那裡越來越不受重視。

趙諶、王德到來的時候,這裡只有兩個老邁的太監在看守兵器庫。

這兩個老邁的太監並沒有見過趙諶,只是他們在宮中多年,宮中的規矩早已經學的通透。皇帝穿什麼衣服,太子穿什麼衣服,這些他們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一看趙諶的服飾,他們便知道這是太子殿下!更何況趙諶、王德到來的時候,他們的身後還跟着十餘個東宮的太監、宮女,這些人已經上前通報!當下這兩個老邁的太監急忙跪倒在了地上,歡迎太子到來。

“本宮要進入其中,你們快快把門打開!”趙諶道。

這兵器庫在皇宮中不算是重要的地點,兩個太監自然也不會拒絕太子的命令,當下他們立刻把兵器庫的大門打開!打開之後,兩個太監把燈點燃,之後他們恭敬的站在了一旁!東宮的幾個太監、宮女此刻也進入了其中,好奇的看着這裡!

趙諶、王德也在打量這裡,這兵器庫看樣子不小,佔據了一個宮殿,但是裡面的兵器數量卻實在是有限的很。

“王德,你好好的看一看,挑一挑!”趙諶笑道。

“好!”王德點了點頭!他乃是武人,對於兵器很感興趣,當下他進入其中仔細的挑選起來,竟然不再說話。

趙諶也進入其中,他一步一步往前走去,突然,他看到前方有紫光閃過,當下心中一愣,大步來到了那個兵器架前。

這個兵器架上擺放着一把黑劍,剛纔趙諶就是在這裡看到了紫光,可是真正來到跟前的時候卻見不到絲毫和紫光有關的東西!這把黑劍除了烏黑一片之外,看不出其他的特點,彷彿十分普通一樣!但是趙諶卻知道這把劍定然不普通,能夠放在這裡的每一把武器都不普通!

趙諶拿起劍來,他這才發現這把劍極爲沉重,竟然有二三十斤的樣子!劍長三尺三寸,劍的外形十分的古樸!他將劍抽出劍鞘,這才發現劍身也是烏黑!劍剛剛出鞘,頓時一股冰涼的感覺沁入皮膚,彷彿比起外面的冰雪都要寒冷的多!旁邊的太監們不由得打了一個哆嗦,趙諶心中則是一驚!

“這是什麼劍?”趙諶立刻問道。

兩個老邁太監急忙走了過來,一個太監取出一本書來,在那裡翻看,過了一陣,道:“啓稟殿下,此乃七星龍淵劍!”

“七星龍淵劍?”趙諶一愣,他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古代的名劍,他只聽說過干將、莫邪、魚腸等等的,這七星龍淵劍還是第一次聽說。

“殿下,此劍極爲有名!此劍乃是上古年間歐冶子和干將聯手打造,後來曾經爲伍子胥佩劍!李淵得天下,此劍爲李淵所得,爲李淵佩劍,後又傳與李世民!我太祖皇帝當年征戰四方,打四百軍州都姓趙,當時他的佩劍也是這七星龍淵劍!太祖逝後,太宗皇帝也曾經佩戴此劍,之後此劍被放在了這裡!”那太監道。

趙諶越聽越時驚訝!光是聽到“歐冶子”、“干將”聯手打造,他心中就震驚不已!歐冶子、干將乃是上古年間最有名的鑄劍宗師,他們兩人聯手打造出來的寶劍可想而知!至於後面李淵、李世民、趙匡胤、趙光義等人都佩戴此劍,這些也足以證明此劍不凡!其實不僅僅是歷代帝王佩戴此劍,後世張三丰橫空出世,張三丰的佩劍也是這七星龍淵劍!

“李淵得天下,爲皇帝,天下人爲了避諱,改‘淵’爲‘泉’,因此此劍又稱龍泉劍!”那太監又道。

“龍泉劍!”趙諶此刻則是恍然大悟,這個名字他自然聽說過了!後代清朝皇帝似乎也得到過此劍,將此劍當作尚方寶劍來使用!欽差大臣手持龍泉寶劍,如同皇帝親臨,可以先斬後奏!

“太子殿下若是需要佩劍,自然應當是這把七星龍淵劍!也只有這把劍才能夠配得上太子的身份!”那老邁太監笑道。

“很好!當年太祖皇帝用此劍征服天下,打下了萬里江山,我便用此劍收復萬里江山吧!”趙諶點頭道。

當下他拿起這把寶劍,心中突然有一種血脈相連的感覺,十分的詭異。

“之前我曾經看到這個兵器架上有紫光閃爍?爲何現在卻看不到了?”趙諶一邊撫摸七星龍淵劍,一邊疑惑的問道。

“啊?殿下您竟然看到了這裡有紫光閃爍?那是因爲殿下您和七星龍淵劍有緣,正是其主!”那太監道。

“此話怎講?”趙諶道。

“殿下,此劍在史料中多有記載!《晉書》言: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外紫氣。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偉象,乃要煥宿,因登樓仰觀。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天。’,之後雷煥在豐城挖出一個石函,裡面有兩把寶劍,一把是七星龍淵劍,一把乃是太阿劍!這兩把劍都是歐冶子、干將聯手打造,傳說這兩把寶劍若是遇到真主,就會散發紫光,照耀千里,等待真主取走!”太監道。

“竟然有這樣的事情?”

趙諶難以置信,他覺得如同神話一樣!可是他又不能不信,因爲之前他確實看到了紫光!而看周圍其他人的樣子,這些人都沒有看到那紫光存在!

“難道我當真和這把七星龍淵劍有緣?”趙諶有些奇怪的道。

在另一邊,王德還在慢慢的尋找着。

看着王德還在尋找,趙諶便繼續往前!這兵器庫中兵器數量極多,除了寶劍之外尚有刀斧鉤叉鉞戟等各種武器,不過趙諶只學過劍法,對於其餘的武器不感興趣。

“看看還有沒有其他能用的東西!開封城即將城破,這些東西將來或許都便宜了女真蠻夷,能夠拿一件是一件吧!”趙諶暗暗的道。

他繼續往前走去,走了幾步,趙諶看到一件布衣,當下搖了搖頭,繼續往前!但是很快,趙諶覺得不對,這裡都是皇宮的珍藏,怎麼可能有布衣存在呢?

第359章 制度(二)第399章 土河之戰(三)第303章 苗劉兵變(一)第325章 走訪(一)第035章 潼關第337章 誅殺主將第321章 跳樑小醜(二)第471章 遼王駕臨第106章 彈劾李綱(二)第172章 重奪潼關第147章 練兵(三)第168章 空城第545章 反攻(一)第582章 高麗來使(二)第082章 重陽子第157章 四方雲動第415章 光復中原(二)第431章 緊急軍情第619章 安南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072章 康復希望第170章 御營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202章 首戰敗敵第058章 逍遙子第147章 練兵(三)第380章 監察司第400章 土河之戰(四)第318章 江南大儒第200章 突襲韓城第289章 秦檜計謀第411章 鐵浮圖第094章 登基十日第479章 整治義軍第012章 小三兒第594章 高麗仁州第622章 年終第171章 長安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160章 攻城第062章 兵法(一)第581章 高麗來使(一)第040章 解除軟禁第487章 北安州第092章 登基(二)第029章 被圍第530章 得知消息第569章 一起訓練第144章 封賞第231章 川蜀大亂第629章 環球旅行(一)第432章 情況緊急第034章 一路往西第186章 少林和尚第508章 反擊第618章 宣武十年第235章 平定第166章 扶風第616章 北海第495章 榆州城第335章 岳雲第038章 大正劍法第083章 激烈辯論第109章 康母(二)第297章 大同第285章 遭遇巡查士兵第355章 挺進中原(二)第322章 一網打盡(一)第247章 鹽州第342章 火燒連營第440章 嶽韓相見第158章 軍情第076章 洗髓伐毛第040章 解除軟禁第558章 最後的跳樑小醜第143章 離開(二)第259章 第二套方案第452章 煽動第573章 軍機會議第538章 出河店第232章 義軍第520章 中京景象第177章 減租(一)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022章 傳國玉璽(二)第381章 江南最後安排第331章 馬盂山第432章 情況緊急第381章 江南最後安排第182章 北上第396章 禹城第232章 義軍第392章 契丹小鎮第575章 教育科舉(二)第570章 返回燕京第176章 百姓生活第134章 血夜(一)第407章 包圍河間府第505章 上京城第406章 故人
第359章 制度(二)第399章 土河之戰(三)第303章 苗劉兵變(一)第325章 走訪(一)第035章 潼關第337章 誅殺主將第321章 跳樑小醜(二)第471章 遼王駕臨第106章 彈劾李綱(二)第172章 重奪潼關第147章 練兵(三)第168章 空城第545章 反攻(一)第582章 高麗來使(二)第082章 重陽子第157章 四方雲動第415章 光復中原(二)第431章 緊急軍情第619章 安南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072章 康復希望第170章 御營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202章 首戰敗敵第058章 逍遙子第147章 練兵(三)第380章 監察司第400章 土河之戰(四)第318章 江南大儒第200章 突襲韓城第289章 秦檜計謀第411章 鐵浮圖第094章 登基十日第479章 整治義軍第012章 小三兒第594章 高麗仁州第622章 年終第171章 長安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160章 攻城第062章 兵法(一)第581章 高麗來使(一)第040章 解除軟禁第487章 北安州第092章 登基(二)第029章 被圍第530章 得知消息第569章 一起訓練第144章 封賞第231章 川蜀大亂第629章 環球旅行(一)第432章 情況緊急第034章 一路往西第186章 少林和尚第508章 反擊第618章 宣武十年第235章 平定第166章 扶風第616章 北海第495章 榆州城第335章 岳雲第038章 大正劍法第083章 激烈辯論第109章 康母(二)第297章 大同第285章 遭遇巡查士兵第355章 挺進中原(二)第322章 一網打盡(一)第247章 鹽州第342章 火燒連營第440章 嶽韓相見第158章 軍情第076章 洗髓伐毛第040章 解除軟禁第558章 最後的跳樑小醜第143章 離開(二)第259章 第二套方案第452章 煽動第573章 軍機會議第538章 出河店第232章 義軍第520章 中京景象第177章 減租(一)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022章 傳國玉璽(二)第381章 江南最後安排第331章 馬盂山第432章 情況緊急第381章 江南最後安排第182章 北上第396章 禹城第232章 義軍第392章 契丹小鎮第575章 教育科舉(二)第570章 返回燕京第176章 百姓生活第134章 血夜(一)第407章 包圍河間府第505章 上京城第406章 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