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倚天劍

趙諶再次退到了那件布衣的跟前,他把布衣拿了起來,只見上面全是塵土!這裡的東西放在這裡實不知多少年都沒有人動過了!

趙諶用手仔細的摩挲着,他感覺這不像是一件布衣,反倒像是一件皮衣。

“這是什麼東西?”趙諶轉頭問道。

“啓稟殿下,此乃是一件猿猴之皮製成的衣服!”太監看了看記載,道。

“猿猴之皮製成的衣服?這又有什麼珍貴的?”趙諶驚訝的道。

“這猿猴之皮與衆不同!當年太祖打下天下,人人都誇讚太祖武藝天下無敵,太祖卻說他的武藝並非第一,世間還有一人能夠勝過他……”太監一邊看着記載,一邊緩緩道。

“哦?不知何人能夠勝過太祖?”趙諶打斷他的話,問道。

“太祖說是陳摶。”太監道。

“他是何人?”趙諶道。他畢竟只是一個高中生,對於這個道家的著名人物不太瞭解。

“此人乃是道門的前輩,傳說此人曾經活了有數百歲。”太監道。

“荒謬!哪有人能活數百歲?”趙諶笑道。

“太子說的是,不過民間對於這陳摶極爲推崇!傳說中,此人少年時代夢到神仙,得到神仙傳授睡功,可以一睡數年!歷代皇帝多有召見此人,唐末的幾位皇帝都曾經召見過他,我大宋的太祖皇帝也曾經召見過他,後來太宗、真宗皇帝也屢次召見他!此人在道家的名氣極大,那太極圖就是此人所創!”太監道。

“太極圖竟然是此人所創?”趙諶本來覺得那些傳說非常的荒謬,可是聽到這裡卻驚訝起來。

“不錯,太極圖是此人所創!這猿猴之皮乃是太祖一統天下之後,陳摶送給太祖的禮物!太祖製成了衣服,放在了這裡!至於這衣服到底有什麼作用,上面也沒有記載。”太監道。

趙諶輕輕點了點頭,他雖然覺得陳摶的傳說還是荒謬,但是他既然能夠創出《太極圖》這般舉世聞名的東西,定然是非同小可!當時趙匡胤乃是中原皇帝,陳摶送給中原皇帝的東西怎麼可能簡單?

“這個東西我拿走了!”趙諶道。

“是!小人這就記下來!”那太監急忙道。

他在兵器庫中又轉了一圈,再也沒有找到多少有用的東西!在這裡,他倒是又發現了幾把有名的寶劍,不過這幾把寶劍和他手中的七星龍淵劍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於是他也沒有動那些寶劍!他一個太子把大量的寶劍帶到東宮之中,若是有人稟報上去,只怕也不是什麼好事!他只拿一把寶劍,用來習武,別人也無話可說。

既然他已經挑完了,當下就去看王德!他發現王德現在停在一個角落,王德的雙眼正盯着一把寶劍,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趙諶走了過去,發現那是一把青色的寶劍!和他手中的七星龍淵劍不同,這把劍要長許多,乃是四尺的寶劍!

“王將軍看中這把寶劍了?”趙諶道。

“這把劍乃是……乃是倚天劍!”王德呼吸有些急促,道。

“噗……”趙諶險些笑出聲來,道:“你說什麼?倚天劍!”

王德點了點頭,道:“正是倚天劍,沒有錯的!這上面有篆文,乃是倚天二字!這把劍的樣式也和傳說中的倚天劍一模一樣!”

“有倚天劍,是否有屠龍刀?”趙諶忍不住問道。

“屠龍刀?”王德一愣,搖頭道:“末將沒有聽過此刀!”

這個時候旁邊那個老邁太監道:“太子殿下,您莫非沒有聽說過這倚天劍嗎?”

“沒有!”趙諶搖了搖頭。

“殿下,此劍乃是曹操所鑄的名劍之一!”太監道。

“哦?”趙諶點了點頭,示意這太監繼續說下去。

“曹操當年統一北方,他將北方的知名工匠都集合起來,鑄成了兩把寶劍,一把曰倚天,一把曰青釭!曹操用倚天劍振威,用青釭劍殺人!三國志中說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用的正是倚天劍!唐時,一代詩仙李白乃是江湖中的絕頂高手,他對於倚天劍也傾慕不已,曾經有詩云‘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這把正是曹操的倚天劍,也是太祖皇帝當年收集所得!”太監道。

“原來還有這樣的典故!”趙諶一愣,他隱隱想起一些事情。

高中的時候,他曾經看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面有趙子龍單騎救主一章,那裡似乎寫到曹操有兩把寶劍,似乎便有“倚天劍”這三個字!原來這倚天劍乃是曹操所鑄,真實的倚天劍和金庸的小說並沒有什麼關係,也沒有和倚天劍對立的屠龍刀。

“原來如此!王將軍,你是否看中了這把倚天劍?”趙諶道。

“這……這……”王德的臉上露出了遲疑的表情。

“王將軍不喜歡嗎?”趙諶驚訝的道。

“殿下,此劍乃是曹操的佩劍!那曹操乃是反賊,篡了大漢的江山,遺臭萬年!此劍雖好,末將卻不能用也!”王德道。

趙諶這才明白王德心中的顧忌,當下笑道:“曹操用過的寶劍,你爲何就不能用了?難道用了他的寶劍,也能成爲奸臣嗎?”

“這……”其實用了曹操的寶劍未必便成爲奸賊,只是曹操的名氣實在是太差,一個朝廷的官員若是使用曹操的佩劍,別人難免會誹謗有不臣之心!因此王德心中有所顧忌,不敢使用此劍!

“我以太子的身份命令你把這把劍拿起來,將來用這把劍保護本宮!”趙諶斷然道。

“多謝太子殿下!”王德喜悅道。

他其實是十分喜歡這把寶劍,只是害怕別人亂說!現在太子發言了,他拿着自然不算什麼!

“除了倚天劍,你還看中什麼,儘管拿去!”趙諶道。

“這裡都是我大宋歷代君王收集的寶藏,末將能夠得到倚天劍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萬萬不敢再拿其他的東西了!”王德道。

“兵器放在這裡也是浪費,你要去前線殺敵,看重什麼,儘管拿便是!”趙諶道。

王德只是搖頭!趙諶笑了笑,他往前走去,又親自替王德挑了一把斧頭、一身盔甲,這才和王德一起離去!至於倚天劍等東西,將會有人送到王德的府中,王德現在卻是不能拿着武器在皇宮中晃悠,那是大罪!趙諶手中拿着七星龍淵劍,心情似乎好了很多,不再那麼鬱悶!

“太子賜予末將神兵利器,如此大恩,永生難報!王德會對太子忠心耿耿,永遠追隨太子!”走了一陣之後,王德有些激動的道。

“不必客氣!”趙諶笑道。

趙諶覺得自己是慷他人之慨!一直到現在,他都沒有把皇宮當作自己的家,也沒有把皇宮裡面的東西當作自己的東西!他到現在還是沒有真正的認同太子的身份!

“戰場上小心一些……你還記得當時說過的話嗎?”趙諶道。

他是提醒王德不要忘了開封城破時,一定要救助自己!

“自然記得!太子放心,若是真到了那一日,末將就是爬也要爬到皇宮來,救太子出去!”王德道。

“好!”趙諶點了點頭,當下王德跪地告辭而去!

看着王德的背影,趙諶輕輕嘆了口氣,他不知道王德這一去之後,是否還有相見的時候!一時間,他心中多了無數的惆悵。

※※※

到了11月10日,大宋朝廷再次開始大規模搜刮,開封城中又是哭聲一片!到了現在,百姓家中幾乎沒有任何的金銀財帛留下來!

這一天下午,李邦彥親自出城,把這一批金銀送了出去!

李邦彥回來的時候滿臉的笑容,他稟報宋欽宗,說是雖然金銀還沒有達到女真人的要求,但是女真人對於大宋朝如此賣力搜刮金銀十分的高興,他們已經答應退後十里了!

果然,第二日清晨,女真大軍往後撤退了十里!

宋欽宗大喜,他命令羣臣一定要把“拖欠”女真人的金銀都湊齊了!可是現在的開封城實在是沒有金銀了,開封城百餘年來積累的財富已經被大宋朝廷掠奪一空了!當下宋欽宗下令讓周圍的州郡搜刮金銀,把金銀送到金軍之中!朝廷幫着外族人搜刮自己百姓的金銀,這實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笑話,但是卻是當年真實發生的事情!靖康之恥,不僅僅包括開封城破、二帝被俘,還包括開封城破前發生的許多荒唐事情!這些都是中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恥辱!

11月15日,大宋朝廷再一次將金銀送到女真人手裡!這一次送完之後,皇宮之中甚至都找不到多少金銀了!

李邦彥從女真軍中回來,說是女真人允許朝廷用物資來代替金銀!宋欽宗又是一陣大喜,從這天開始,開封城中儲存的大量的糧草、兵器、百姓家中的生活用具等等紛紛被宋欽宗送了出去,到了最後,以至於城牆上的士兵竟然都沒有盔甲穿了!

從11月15日到11月25日,短短十天,開封城中再也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就在這一天晚上,巨大的災難降臨了!

大雪紛飛,天氣寒冷到了極點,城牆上的禁軍士兵也寒冷到了極點!

禁軍乃是大宋朝最弱的軍隊,不過在開國之初,禁軍卻是最強的軍隊!趙匡胤是靠着兵變得天下,因此對於兵變特別的提防!爲此他採取了許多措施,其中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強幹弱枝”,他把國家最精銳的士兵都集中在都城,爲禁軍,禁軍的數量遠遠超過邊軍,最多的時候達到80萬人!趙匡胤想要靠着這80萬禁軍壓制邊軍,防止邊軍叛亂!

只是80萬禁軍呆在開封城中,幾乎難以走上戰場!這樣的一支軍隊,百餘年沒有參戰,可想而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他們從來都不訓練,因爲不用參戰!他們的武器從來不擦拭,許多禁軍士兵甚至將自己的武器賣了之後換酒喝!加上宋朝爲了防止兵變而採取的世界上最混亂的兵制,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在禁軍中發展到了極致!大部分將領一年都沒有見過自己手下的士兵!

靠着這樣的禁軍防禦開封城,根本沒有任何“懸念”!不要說是如日中天的女真軍隊了,任何一支軍隊只要打到開封,就能把開封城打下來!禁軍只是擺設罷了!

後世南宋能夠偏安,靠的不是禁軍,而是農民軍!南宋四大中興名將岳飛、韓世忠等人都是招募農民建立的新軍,這才能夠抵擋女真人的持續侵略!在當時,禁軍早已經全部被消滅了!

這禁軍的軍紀也異常的鬆散,夜晚,無數的禁軍士兵竟然跑回家睡覺!而且,這些天裡,女真人不斷的派人前來議和,女真人的態度越來越好,甚至退後十里,禁軍士兵心中也越來越鬆懈,這也是無數禁軍士兵跑回家睡覺的一個原因!此刻只有寥寥幾人站在開封城牆上!

當聽到震天的馬蹄聲,城牆上的那寥寥幾個禁軍士兵終於慌張了起來!

“女真人,是女真人!他們,他們要做什麼?!”

十萬女真鐵騎朝着開封城瘋狂的衝來,他們來到了城下,越過已經結冰的護城河,他們把雲梯架起,然後瘋狂的朝着上面衝了過去!

一直是如狼似虎十年不敗的軍隊,一直是百年未曾參戰、幾乎爛透的軍隊,戰爭結果可想而知……

第622章 年終第073章 雲深不知處第599章 臣服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315章 故人第452章 煽動第584章 和談(一)第005章 武學奇才第384章 守關第110章 效忠第396章 禹城第085章 涇原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597章 全線突擊第061章 窺視第200章 突襲韓城第190章 迅速擊敗第393章 李彥仙到來第461章 登陸第184章 趙諶出現第203章 富平之戰第330章 茫茫草原第256章 圍城(一)第238章 歸來第096章 王德離去第438章 追敵第272章 山谷第167章 戰前第494章 遭遇宋軍第349章 驚聞消息(四)第044章 潼關失陷第448章 趙諶到來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120章 練劍第565章 救世主(一)第532章 遼東(二)第348章 驚聞消息(三)第062章 兵法(一)第454章 經濟(一)第260章 勸降(一)第227章 得知真相第612章 政務院第053章 和尚原之戰(一)第170章 御營第245章 攻破洪州(二)第547章 往北第503章 雨夜攻城第058章 逍遙子第105章 彈劾李綱(一)第228章 渝州第167章 戰前第209章 出其不意第310章 到來第124章 告期第042章 北國風光第032章 劈空拳第150章 趙哲第006章 金兵南下第224章 贈劍第289章 秦檜計謀第211章 大勝第187章 悟情第580章 變革(二)第220章 蜀道難第504章 情報第169章 十面埋伏第478章 告密第122章 希望第370章 包圍第176章 百姓生活第422章 安撫(一)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228章 渝州第293章 送行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296章 銀州第606章 千里長城(二)第479章 整治義軍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428章 崇尚實幹第121章 再次見面第474章 義軍首戰第417章 遭遇契丹人第295章 契丹人第499章 榆州城破(一)第459章 雲內州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384章 守關第143章 離開(二)第090章 登基之前第054章 和尚原之戰(二)第527章 冰雪草原(四)第609章 燕京之路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388章 太行入口第208章 狙擊第374章 商議第369章 烏合之衆第611章 天下官員第282章 伏擊(二)
第622章 年終第073章 雲深不知處第599章 臣服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315章 故人第452章 煽動第584章 和談(一)第005章 武學奇才第384章 守關第110章 效忠第396章 禹城第085章 涇原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597章 全線突擊第061章 窺視第200章 突襲韓城第190章 迅速擊敗第393章 李彥仙到來第461章 登陸第184章 趙諶出現第203章 富平之戰第330章 茫茫草原第256章 圍城(一)第238章 歸來第096章 王德離去第438章 追敵第272章 山谷第167章 戰前第494章 遭遇宋軍第349章 驚聞消息(四)第044章 潼關失陷第448章 趙諶到來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120章 練劍第565章 救世主(一)第532章 遼東(二)第348章 驚聞消息(三)第062章 兵法(一)第454章 經濟(一)第260章 勸降(一)第227章 得知真相第612章 政務院第053章 和尚原之戰(一)第170章 御營第245章 攻破洪州(二)第547章 往北第503章 雨夜攻城第058章 逍遙子第105章 彈劾李綱(一)第228章 渝州第167章 戰前第209章 出其不意第310章 到來第124章 告期第042章 北國風光第032章 劈空拳第150章 趙哲第006章 金兵南下第224章 贈劍第289章 秦檜計謀第211章 大勝第187章 悟情第580章 變革(二)第220章 蜀道難第504章 情報第169章 十面埋伏第478章 告密第122章 希望第370章 包圍第176章 百姓生活第422章 安撫(一)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228章 渝州第293章 送行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296章 銀州第606章 千里長城(二)第479章 整治義軍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428章 崇尚實幹第121章 再次見面第474章 義軍首戰第417章 遭遇契丹人第295章 契丹人第499章 榆州城破(一)第459章 雲內州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384章 守關第143章 離開(二)第090章 登基之前第054章 和尚原之戰(二)第527章 冰雪草原(四)第609章 燕京之路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388章 太行入口第208章 狙擊第374章 商議第369章 烏合之衆第611章 天下官員第282章 伏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