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上善峰

終南山距離長安還有一定的距離,秦玉真當天下午出發,一直到了晚上纔來到了終南山太乙峰。

這裡是道門的祖庭,當初道門師祖老子就是在這裡傳下了《道德經》。

來到這裡之後,秦玉真的心中也多了一份虔誠、恭敬。

當天深夜,她在附近的一個道觀中居住。

她仔細詢問藏寶圖上的那個地點,然而道觀中沒有一個人知道。

第二天一早,天色微微亮的時候,秦玉真離開了道觀,進入了太乙峰深處。

這終南山上隱修的道士數量極多,秦玉真一路不斷地打探,然而沒有一個人知道那藏寶圖上的地點。

她在太乙峰足足呆了三天的時間,仍舊沒有找到那個地點所在。

一直到了十月十日,她離開太乙峰,朝着附近的其他山峰而去。相比於太乙峰來說,其他的山峰異常的“荒涼”,上面除了樹木之外見不到人影。

十月十日的深夜,終南山一帶開始陰雲密佈。

到了十月十一日的清晨,終南山上飄起了小雪。

山中的道路異常的光滑,在這種時刻即使是打柴人也不會進入山裡,因爲一不小心就會跌落深谷,就會有生命之險。然而秦玉真卻沒有任何的顧忌,她的武藝異常的高明,早已經進入先天多年,縱然路滑對她也沒有任何影響。

“藏寶圖上的地點到底在何處?我已經找了數日,爲何還不能找到?”

“師傅曾經說過,萬物皆有緣,一切看緣分。若是緣分沒有到,我想要找到也不可能。所以,也不用着急,還是慢慢的找吧。”

雪漸漸的下大,山中白茫茫的一片,風景異常的美麗。

秦玉真的身上也落了一層雪,她將雪拂開,就在這個時候,她隱隱約約發現半山腰上有兩間房屋,當下秦玉真朝着半山腰而去。

山上到處都是樹木,許多地方都沒有道路,秦玉真施展輕功,從樹頂而過。

足足過去了小半個時辰的時間,她纔來到了半山腰那兩間房屋的跟前。

這兩間房屋建造的十分簡陋,下面是土牆,上面鋪着茅草,這就是最簡單的茅草屋。

“請問裡面有人嗎?”秦玉真不便進入房中,當下朗聲道。

她的聲音說完沒有多久,從房子裡走出了一個少年來。

這少年看起來有十一二歲,眼睛烏黑,不斷地轉動,看起來異常的靈巧。他的頭髮竟然做了一個道髻,他竟是一個小道士。這小道士脣紅齒白,面容又是可愛又是英俊。

看着這小道士,秦玉真竟然呆在了那裡。

她從這小道士的身上感覺到了一種說不出來的靈氣,只是第一眼的印象她就判斷出來這小道士乃是修道的奇才、習武的奇才!她這些天在終南山行走,見過無數的道士,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眼前這個少年。

“你是何人?”此刻那小道士已經開口問道。

“敢問這裡也是道觀嗎?”秦玉真道。

“自然是道觀了,你不見上面寫着字嗎?”小道士笑道。

秦玉真一愣,她剛纔只注意這個小道士了,忘了看周圍還有什麼。她擡起頭來,這才發現那邊的一個房屋上面掛着一個牌匾,上面寫着“長春觀”三個字。

這小小的兩間茅草屋竟然是一個道觀,秦玉真不由得啞然失笑。

“你只是一個小小道童,你師傅可在這裡?”秦玉真又道。

“他自然也在了!”小道士道。

“能否帶我去見你的師傅?”秦玉真道。

小道士點了點頭,當下帶着秦玉真朝着旁邊那間房而去。

到了這間房門口,秦玉真才發現這房子更加的簡陋,房子的牆上都有隱隱約約的裂縫,似乎剛剛被人糊上沒有多久。小道士推開房門,秦玉真發現房子裡一片“亮堂”,原來這房子的窗戶上竟然沒有窗紙,外面的寒風不斷地刮來。

秦玉真的衣衫都被吹動。

房間裡有兩個蒲團,上面盤膝坐着兩個人,一個人年紀在三十歲左右,一個則是十六七歲的樣子。

此刻這兩人都雙目微閉,似乎在練功。

“師傅,有人來拜訪您了。”小道士走了進去,也不行禮,吐了吐舌頭,道。

“知道了!”那三十多歲的道士點了點頭,睜開雙眼。

他朝着秦玉真望去,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

秦玉真此刻則是呆呆地站在那裡,似乎忘記了一切,眼前只有這個道士。

“喂!你怎麼啦?”那個小道士推了推秦玉真,好奇的看着她道。

秦玉真眨了眨眼,又朝着拿中年道士望去,心中越來越是震驚。

那個道士盤膝坐在那裡,整個人似乎和周圍的天地融爲一體一樣。這房屋異常的簡陋,那道士身上所穿的也不過是普通的道袍,但是秦玉真竟然有一種眼前之人在大放光明之感。眼前的道士,他無論是剛纔閉眼靜修還是現在睜開雙眼,都給她一種“一塵不染,如皓月當空,萬里無雲”的感覺。這道士似乎和天地融爲一體,又似乎遠離這個天地,不在天地之間一樣。

此乃是道教中極爲高明的境界,稱之爲“泛愛萬物,天地一體”。

秦玉真的心中被深深的震撼了,她從小在山中長大,也是道門弟子。她的門派天下知名,門派中多有高手出世,其中精研道術的不知道有多少。然而,門中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眼前這個中年道士。即使是她的師傅也遠遠比不上眼前這個道士。

這樣的境界只在書中記載,她從來沒有見過有人修煉到這樣的境界,她甚至沒有聽過有人修煉到這樣的境界。

若是有人修煉到這樣的境界,只怕可以用“真人”來形容了。自古以來,自從老莊創道,天下間能夠修煉到真人境界的屈指可數。傳說中大宋開國之初的陳摶已經修煉到真人境界,最後不知所蹤。陳摶之後,道門再無這樣的高人。可是眼前這個道士,他分明也達到了同樣的境界。

道士看着她,眼神溫和,也不催促。反倒是旁邊那個小道士嘖嘖不已,覺得這位“女施主”奇怪極了。

“天山秦玉真參見前輩。”此刻秦玉真已經恭恭敬敬跪了下來,行禮道。

即使是見到林靈素、悟情等人,她也從來未曾下跪行禮。

“起來吧。”中年道士笑了笑,道。

當下那小道士又拿來了一個蒲團,秦玉真也盤膝坐了下來。

“敢問前輩,是否已經修煉到歸真之境?”秦玉真道。

中年道士點了點頭,這讓秦玉真又是震驚又是驚喜。

“玉真行走天下,實不知我道門竟然出現道長這樣的高人!敢問道長高姓大名?”秦玉真道。

“我姓王,你叫我王道長即可。”中年道士道。

“王道長,我想要向你請教修煉之道。”秦玉真道。

中年道士點了點頭,當下秦玉真立刻問了起來。

她問的很是詳細,中年道士不斷地回答。修道一途無比的艱難,這些年來她積累了許多問題,有些問題她的師傅也無法回答她,見到林靈素的時候,林靈素也無法回答,然而這個道士卻全部做出了回答。這個道士的每一句話都讓她深思不已。

“我道門修行,不以符籙爲重,不以黃白煉丹之術爲重,只有無心忘言,柔弱清靜,正心誠意,少私寡慾才能修成大道。大道又分爲真功、真行。真功便是內修,修持大略以識心見性,以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己利人爲宗。真行即外修,要濟世救人,以利天下。除了修性還要修命,修命之道有多種,你剛纔所說天山武功也是修命之術,只是其中頗有缺陷。只有性命雙修,才能成仙證真。”中年道人回答了她許多問題,緩緩道。

“多謝前輩指教!”秦玉真異常恭敬的道。

“都是修煉大道之人,說不上指教。”中年道人笑道。

“前輩說修煉分爲真功、真行,可是前輩身在山中,如何做到真行圓滿?”秦玉真道。

“我也曾下山治病救人,也曾做過許多事情……將來你自會知道。”中年道人道。

“前輩修行如此高深,幾乎可以稱得上現在道門第一人。難道道長就一輩子呆在山中嗎?”秦玉真道。

“我正準備下山,前往山東一帶傳教。”中年道士道。

“看來我道門將興矣!”秦玉真激動地道。

雖然說了沒有多少話,但是她已經看出眼前這中年道人乃是道門千年來不世出的傑出人物!這樣的人物一旦來到民間,一旦傳教,只怕立刻便會領袖道教!而道門中只怕會立刻出現一個和少林寺相比肩的名門正派!

“不僅是我道門大興,天下都將發生極大變化。”中年道士看向遠處,淡淡的道。

“還請前輩指教!”秦玉真道。

中年道士此刻已經閉上了雙眼,不再理會她。

秦玉真怔怔地坐在那裡,許久才搖了搖頭。

到了這個時候,她才發現房間裡的那個十六七歲的青年已經睜開了眼,此刻這青年正在看着她。

“道兄有請了!”看到這青年也是一身的道服,秦玉真道。

“你來到終南山上善峰,就是爲了請教我師傅問題?”這十六七歲的少年笑道。

“我是另有要事。真是沒有想到,在深山之中還能遇到貴師這樣的高人,真是天大的福運。”秦玉真道。

“哦?你另有要事,是什麼事情啊?你敲開我們的門,定然是爲了這件事情吧?”十六七歲的少年道。

秦玉真一怔,沒有想到這少年的心思如此敏銳,當下她點了點頭,道:“不錯。”

她開始詢問藏寶圖記載的那個地點,少年思考了一陣,搖了搖頭,道:“不知道。”

秦玉真心中微微有些失望,道:“你們居住在深山中,也不知道嗎?”

少年笑道:“我也是前兩天來到這裡的。因爲師傅要去山東傳道,所以我來這裡送送他。對於這山中的地形,我可不太清楚。”

秦玉真這才明白過來,道:“多謝了。”

少年又道:“我雖然不清楚,但是我這個師弟以前是在山中長大的,他或許知道。”

秦玉真哭笑不得,少年招了招手,之前那個十一二歲的小道童來到了少年的身旁。秦玉真乾脆將藏寶圖取了出來,那小道童仔細的研究着,過了片刻之後發出了一聲“咦”!

“你知道?”秦玉真有些驚喜的道。

“嗯嗯,這似乎是東邊一座山上的地形。”小道童道。

“真是太好了!還請你指教。”秦玉真道。

“那裡十分的隱秘,我即使指出來,你也未必能夠找到。我看不如這樣子,我帶你過去。”小道童道。

“這……”秦玉真一愣,道:“道路艱險,我可以過去,可是帶着你……”

她乃是女子,這小道童雖然只有十一二歲、天真爛漫,但是男女授受不親,她若是帶着小道童,總是不妥。

“我看不如這樣,我們一起陪你過去。”那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站了起來,道。

第122章 希望第067章 絕望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234章 白蓮教手段第118章 除夕(三)第018章 倚天劍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506章 豐州城下第559章 一網打盡(一)第183章 首領聚會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468章 到來第465章 四處戰火第001章 滿江紅第340章 逃竄第302章 途徑岳陽第364章 搶掠第303章 苗劉兵變(一)第111章 折家女兒(一)第459章 雲內州第029章 被圍第145章 練兵(一)第112章 折家女兒(二)第465章 四處戰火第578章 送行第200章 突襲韓城第555章 長春州中第547章 往北第446章 山海關第039章 會面第303章 苗劉兵變(一)第580章 變革(二)第074章 命數第182章 北上第571章 重逢第407章 包圍河間府第553章 攻破會寧府第468章 到來第384章 守關第297章 大同第506章 豐州城下第244章 攻破洪州(一)第611章 天下官員第126章 紛紛來賀第193章 各地青年第101章 夢蝶劍法第412章 重圍第371章 大敗義軍第251章 西夏主力第056章 吳階歸來第116章 除夕(一)第360章 制度(三)第505章 上京城第006章 金兵南下第599章 臣服第464章 遼澤第039章 會面第402章 全部殲滅第199章 除夕之夜第603章 平壤(二)第052章 爭辯第304章 苗劉兵變(二)第243章 洪州城第097章 林寶第398章 土河之戰(二)第047章 路上第124章 告期第511章 三軍會師第517章 圍殲第231章 川蜀大亂第442章 會見第307章 關押第542章 嫠面第268章 再次徵召(二)第387章 撤離太原第075章 阻擋第246章 一路攻城第069章 丹藥第445章 消息傳來第151章 軍機處第545章 反攻(一)第044章 潼關失陷第522章 跳樑小醜第264章 生產建設第071章 劇毒之威第584章 和談(一)第458章 得償所願第128章 大散關之變第107章 本心不變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359章 制度(二)第301章 江陵水師第180章 南方消息第167章 戰前第456章 經濟(三)第625章 海洋部第493章 榆州以北第170章 御營第181章 黃龍洞第166章 扶風
第122章 希望第067章 絕望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234章 白蓮教手段第118章 除夕(三)第018章 倚天劍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506章 豐州城下第559章 一網打盡(一)第183章 首領聚會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468章 到來第465章 四處戰火第001章 滿江紅第340章 逃竄第302章 途徑岳陽第364章 搶掠第303章 苗劉兵變(一)第111章 折家女兒(一)第459章 雲內州第029章 被圍第145章 練兵(一)第112章 折家女兒(二)第465章 四處戰火第578章 送行第200章 突襲韓城第555章 長春州中第547章 往北第446章 山海關第039章 會面第303章 苗劉兵變(一)第580章 變革(二)第074章 命數第182章 北上第571章 重逢第407章 包圍河間府第553章 攻破會寧府第468章 到來第384章 守關第297章 大同第506章 豐州城下第244章 攻破洪州(一)第611章 天下官員第126章 紛紛來賀第193章 各地青年第101章 夢蝶劍法第412章 重圍第371章 大敗義軍第251章 西夏主力第056章 吳階歸來第116章 除夕(一)第360章 制度(三)第505章 上京城第006章 金兵南下第599章 臣服第464章 遼澤第039章 會面第402章 全部殲滅第199章 除夕之夜第603章 平壤(二)第052章 爭辯第304章 苗劉兵變(二)第243章 洪州城第097章 林寶第398章 土河之戰(二)第047章 路上第124章 告期第511章 三軍會師第517章 圍殲第231章 川蜀大亂第442章 會見第307章 關押第542章 嫠面第268章 再次徵召(二)第387章 撤離太原第075章 阻擋第246章 一路攻城第069章 丹藥第445章 消息傳來第151章 軍機處第545章 反攻(一)第044章 潼關失陷第522章 跳樑小醜第264章 生產建設第071章 劇毒之威第584章 和談(一)第458章 得償所願第128章 大散關之變第107章 本心不變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359章 制度(二)第301章 江陵水師第180章 南方消息第167章 戰前第456章 經濟(三)第625章 海洋部第493章 榆州以北第170章 御營第181章 黃龍洞第166章 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