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天下官員

宣武九年的冬天已經到來,在遼東,鋪天蓋地的大雪飄落下來,整片天地變成了一片銀色。

寒風呼嘯,十餘人正縱馬在荒原上馳騁。

天色即將黑下來,氣溫越來越低,就在這個時候,遠處也隱隱傳來了馬蹄聲。

“大人,我去查看一下!”一個侍衛打扮之人道。

“好!小心一些!”一個身材高大的青年似乎是這些人的首領,當下點頭道。

侍衛朝着前方而去,過了大概有一刻鐘的時間,侍衛竟然帶着另外一批人朝着這裡而來!

這些人全部都是軍人打扮,不過他們沒有穿戴盔甲,而是穿着厚厚的棉衣軍裝。

“虞大人,是你嗎?”一個將領大笑道。

“李將軍!”那身材高大的青年縱馬走了過來,臉上露出笑容,道。

“哈哈,真是沒有想到在這裡和你相遇!”將領的年紀也不是很大,他一臉的喜悅,道。

“天快黑了,咱們先找一個地方歇息,然後再慢慢的交談。”青年笑道。

他們兩批人合二爲一,一起朝着前方而去。

走了大概有一個時辰的時間,前方出現了一個殘破的古廟,這一羣人進入了古廟之中躲避風雪。

很快,古廟中有火光冒了出來,有人在那裡做飯,那青年和將領則是坐在火堆旁,說笑了起來。

“陛下召集天下文武大臣,商議朝廷根本制度,此乃是戰後最重要的事情了!”青年一邊撥火,一邊笑道。

“朝廷的制度和以前全不相同,也不知是好是壞!”將領道。

“陛下所做,革新舊制,對國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若不是有陛下率領,我們想要擊敗女真,拿下燕雲、遼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兩位太上皇比陛下差的太遠,即便是太祖、太宗皇帝也未必能夠比得上陛下!我相信陛下的才能!”青年道。

“這話說得不錯!這天下文武大臣、士兵百姓,沒有不敬重陛下的,人人都相信陛下之能!只是希望陛下革新舊制,不要讓天下出現動盪。”將領道。

“天下不可能出現動盪!大戰多年,民心思定,只要政策不壓迫百姓,不會讓百姓活不下去,天下就不會亂!何況,陛下變革極爲穩妥,一步一步往前,消滅女真已經有兩年時間,陛下才開始變革軍機處等根本制度,陛下自己也是小心翼翼。”青年笑道。

“允文,這一次回去之後,你只怕不會再呆在遼東了吧?”將領又道。

原來這青年不是別人,正是坐鎮遼東兩年的虞允文!而這將領則是駐守上京的李顯忠。

“這個就不太清楚了!目前遼東一切剛剛步入正途,江南、川蜀各地的商人都在前往遼東,各地的移民也在前往遼東,另外,明年只怕有不少的高麗人進入遼東,整個遼東既蒸蒸日上又可能會出現混亂,我倒是希望能夠繼續呆在遼東,讓遼東徹底穩定、繁榮起來,然後再返回中樞。”虞允文道。

“這兩年來,北方的蒙古人倒是常常南下侵襲!蒙古部落衆多,他們冬天沒有糧食,因此就來搶奪我們的!許多蒙古部落都是小股的兵馬南下,我們防不勝防!也不知朝廷什麼時候對蒙古大舉用兵!”李顯忠道。

“這個只怕還要等待一段時間了!如果真的用兵蒙古,需要動用極多的兵力,也需要動用不少的糧草物資!而且,收服蒙古人之後,如何安置蒙古人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朝廷現在全力在謀求發展,一兩年之內未必會向蒙古用兵!”虞允文道。

李顯忠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其實他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他不喜歡一味防守從北方而來的遊牧民族,他更喜歡進攻,更喜歡徹底消除隱患。

“時間不早了,咱們也早點歇息,爭取早日到達燕京城。”虞允文道。

當下衆人就在這破廟中休息,第二日他們繼續迎着雪朝着燕京的方向而去。

※※※

燕京一帶,這裡也是大雪紛飛!

已經進入農曆的十二月份,又是科舉時節!

今年科舉比去年提前了整整十天,十二月十五日,科舉開始,無數的學子進入了考場之中。

相比於去年,今年學子們準備的要充足的多。

今年的科舉考試比起去年也要完善的多。

科舉仍舊是分爲兩門,儒學、史學合而爲一,律學、實學合而爲一!考試時間仍舊十天,早晨、下午各一個半時辰!

無論是儒學、實學都偏重於基礎,最後則是一道自由發揮題目。

下午的時候,無數的考生從考場裡出來,許多人的臉上都帶着忐忑的表情。

“快看,這些考生們都出來了,也不知道今年有多少人能夠中舉?”

“現在的中舉和以前已經不同,即便中舉也不過是吏員或者屬官,已經遠遠比不上過去了!”

“我倒是覺得現在的科舉不錯!這些書生只是讀了一些書籍,除此之外一無是處,憑什麼科舉之後便能夠當官?”

“聽說科舉中不少的職位都需要有‘實踐經驗’,也不知這‘實踐經驗’是什麼?”

雪仍舊在飄飄揚揚,考場周圍的一個茶館之中,不少的百姓都在議論紛紛!

不過,今日除了科舉之事之外,還有許多百姓都在討論天下官員進入燕京之事。

“這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裡,已經有不少的官員來到了燕京城中,朝廷到底要做些什麼?”上面有人講着評書,一個老者坐在下面與身旁之人竊竊私語。

“聽說是爲了軍機處之事!當年陛下在漢中,爲了處理天下軍機,這才成立軍機處!可是現在天下戰事已經結束,這軍機處之名自然不能再用!而且,當年爲了處理軍機,軍機處權利極大,只怕陛下也要對軍機處權利進行約束了。”旁邊乃是一個三十餘歲的中年人,這中年人道。

“我聽說還有劃分各地行省之事!”旁邊又有一人道。

“劃分行省?行省是什麼?”老者奇怪道。

“行臺尚書省!陛下要在全國各地設立行省,不再設路!”

行省便是後世的“省”,宋朝的時候已經有行省的稱謂,全稱便是“行臺尚書省”,只是在宋代的時候,行省並不常見,只是偶爾設立,一直到了元代的時候,忽必烈纔開始在全國各地設立行省,之後的明清也延續了忽必烈的政策。

“原來如此,不知還有沒有其他的事情?”老者又道。

“這個就不知道了!快看,路上似乎又有人來了,那個人似乎是虞允文虞大人,當初總是跟在陛下的身旁,後來去管理遼東,他也來了!不知他旁邊的將領是誰?”旁邊的中年人猛地道。

“能夠和虞大人在一起的,只怕身份也不低。”老者也不認得李顯忠,當下點了點頭。

他們這些人在這裡議論紛紛,此刻在茶館的一角坐着另一對老少。

這裡的老者頭髮已經全白,臉上帶着說不出來的黯淡表情,旁邊的青年則是一邊享受點心、好茶,一邊聽着周圍之人議論紛紛,神情愜意。

“金大人,陛下召集天下文武大臣商議國制,我等也受到了邀請,趕明兒咱們也去皇宮中轉轉。”青年道。

“宣武皇帝登基快十年的時間了,種種制度都是爲了戰爭而設立,現在戰爭結束,是該進行變革了,老臣也很好奇宋人會如何變革制度。”老者輕輕的嘆了口氣,道。

“陛下乃是一代仁君,我等進入燕京之後,陛下對我等極好,各種供給,也不限制自由,加上燕京城又比開京繁華十倍,又沒有國事騷擾。我感覺現在的日子比以前過得還要好,時常有高麗子民來看望孤,孤都告訴他們,讓他們遵守大宋的律法,只要做良民百姓,一切都會比以前更好。”青年笑道。

“殿下,您是曾經的高麗之主,大宋滅我高麗,您怎可這樣爲他們說話?”老者嘆息道。

“高麗與大宋本就是一家!從古至今,我們都是大宋的屬國、臣國,我們常常要向大宋上貢,現在我不過是來到了燕京城,將高麗國事交給陛下一起管理而已,我並不認爲這有什麼不好的。”青年淡淡道。

老者苦笑不已,當下也不再多說,而是繼續聽周圍之人說話,對於大宋百姓可以自由討論政治,老者心中不以爲然,儒家常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認爲民衆知道的越多越不利於統治。

第555章 長春州中第145章 練兵(一)第258章 可貴的女子第442章 會見第147章 練兵(三)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575章 教育科舉(二)第047章 路上第470章 出海第274章 一掌第307章 關押第281章 伏擊(一)第548章 刺離水第109章 康母(二)第002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514章 誅殺金兀朮第585章 和談(二)第123章 宰相第262章 退兵第346章 驚聞消息(一)第419章 定都打算第346章 驚聞消息(一)第456章 經濟(三)第152章 軍國第429章 女真之計第421章 血洗燕雲第264章 生產建設第529章 逃跑第242章 北征第476章 裡應外合第540章 勝利消息第106章 彈劾李綱(二)第417章 遭遇契丹人第544章 女真出戰第540章 勝利消息第307章 關押第290章 捕捉野人第595章 再次拜見第209章 出其不意第548章 刺離水第316章 海邊第384章 守關第558章 最後的跳樑小醜第159章 完顏銀術可第580章 變革(二)第001章 滿江紅第595章 再次拜見第502章 進攻中京第421章 血洗燕雲第426章 分權第399章 土河之戰(三)第621章 東瀛第023章 人間慘劇第042章 北國風光第508章 反擊第207章 遷移百姓第526章 冰雪草原(三)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378章 再次見面(一)第174章 悲痛第589章 宣武九年第488章 北伐首戰第553章 攻破會寧府第339章 大敗金兵(二)第356章 挺進中原(三)第033章 脫離險境第304章 苗劉兵變(二)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183章 首領聚會第382章 重返臨安第033章 脫離險境第254章 全殲第113章 見面(一)第116章 除夕(一)第445章 消息傳來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574章 教育科舉(一)第320章 跳樑小醜(一)第050章 和尚原第598章 開京第529章 逃跑第014章 溫水煮青蛙第593章 制度章程第563章 再見二女第369章 烏合之衆第183章 首領聚會第071章 劇毒之威第335章 岳雲第233章 金雁驛第186章 少林和尚第094章 登基十日第237章 療傷第158章 軍情第514章 誅殺金兀朮第180章 南方消息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497章 怨軍(二)第120章 練劍第236章 白蓮教刺殺
第555章 長春州中第145章 練兵(一)第258章 可貴的女子第442章 會見第147章 練兵(三)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575章 教育科舉(二)第047章 路上第470章 出海第274章 一掌第307章 關押第281章 伏擊(一)第548章 刺離水第109章 康母(二)第002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第514章 誅殺金兀朮第585章 和談(二)第123章 宰相第262章 退兵第346章 驚聞消息(一)第419章 定都打算第346章 驚聞消息(一)第456章 經濟(三)第152章 軍國第429章 女真之計第421章 血洗燕雲第264章 生產建設第529章 逃跑第242章 北征第476章 裡應外合第540章 勝利消息第106章 彈劾李綱(二)第417章 遭遇契丹人第544章 女真出戰第540章 勝利消息第307章 關押第290章 捕捉野人第595章 再次拜見第209章 出其不意第548章 刺離水第316章 海邊第384章 守關第558章 最後的跳樑小醜第159章 完顏銀術可第580章 變革(二)第001章 滿江紅第595章 再次拜見第502章 進攻中京第421章 血洗燕雲第426章 分權第399章 土河之戰(三)第621章 東瀛第023章 人間慘劇第042章 北國風光第508章 反擊第207章 遷移百姓第526章 冰雪草原(三)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378章 再次見面(一)第174章 悲痛第589章 宣武九年第488章 北伐首戰第553章 攻破會寧府第339章 大敗金兵(二)第356章 挺進中原(三)第033章 脫離險境第304章 苗劉兵變(二)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183章 首領聚會第382章 重返臨安第033章 脫離險境第254章 全殲第113章 見面(一)第116章 除夕(一)第445章 消息傳來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574章 教育科舉(一)第320章 跳樑小醜(一)第050章 和尚原第598章 開京第529章 逃跑第014章 溫水煮青蛙第593章 制度章程第563章 再見二女第369章 烏合之衆第183章 首領聚會第071章 劇毒之威第335章 岳雲第233章 金雁驛第186章 少林和尚第094章 登基十日第237章 療傷第158章 軍情第514章 誅殺金兀朮第180章 南方消息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497章 怨軍(二)第120章 練劍第236章 白蓮教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