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一網打盡(二)

此時此刻從前面的宮殿中衝出了無數黑甲士兵,他們手裡拿着弓弩,一排一排,形成了無數的隊列。

箭矢在他們的手中閃着寒光,太陽照來,給人一種冰冷至極的感覺。

左邊、右邊,此刻也有無數的黑甲士兵衝了出來,他們的手裡也是拿着弓弩,也是指向趙子誠、楊時等人。

前、左、右每個方向足足有萬餘人,趙子誠此刻終於清醒過來,只是眼前的景象讓他呆住了,他一下子暈倒在了地上,此時此刻楊時也來不及再去打醒趙子誠,此刻他也是緊張萬分。

“我們速速離開這裡!”林靈素大聲的道。

“好!”楊時點了點頭。

他們正要退後,就在這個時候後面也傳來了無數的腳步聲,從皇宮的正門方向的涌入了無數的黑甲士兵,他們的手裡也拿着弓弩。

前後左右全部都是黑甲士兵,這些黑甲士兵一言不發,但是所有的弓弩都指向他們,頓時他們都感覺到了一種說不出來的壓抑、恐怖。

“你們……你們要做什麼?今日乃是新皇登基的大日子,他是大宋的君王,你們也是他的臣子!你們膽敢造反不成?”

“我乃是楊時,你們可曾經聽過我的名字?這天下儒林之中,人人敬仰老夫!你們若是敢對老夫不利,天下儒林都不會放過你們!”

“你們速速退下,老夫還可以勸皇帝饒你們一命!”

楊時躲在幾個大儒的後面,有些驚恐的道。

“陛下有令,趙子誠、楊時、林靈素等人謀反篡位,乃是誅九族的大罪!一個不留,全部誅殺!”就在這個時候,對面有一個將領站了出來,冷冷的道。

隨着這將領的命令下達,頓時四面八方箭如雨下!

無數的弓箭落到了趙子誠、楊時、林靈素等人的中間,頓時一片慘叫之聲!

那些六部的官員,他們紛紛慘叫着朝着四周而去,然而一支支弓箭射來,一個個又倒在地上!那些大儒和他們的弟子們更是不堪,無數人身上流出鮮血,看到旁邊人身上有血,許多人竟然暈倒了過去!可惜,即使暈倒,箭支仍舊落下,將他們射成刺蝟!

那些江南武林人士還要抵抗,他們一共有百餘人,可是周圍的弓弩手數量接近四萬人。

他們百餘人還沒有衝出幾步,紛紛倒在了地上。

此刻在皇宮正門的城樓上站立了一個男子,穿龍袍,手持七星龍淵劍,不是趙諶又是何人?

七星龍淵劍那次落到了船上,此刻自然是又回到了他的手裡。

他冷冷的看着下面的情景,臉色沒有絲毫的變化。

“怎會如此?”林靈素震驚不已。

他整個人風馳電掣朝着右邊竄去,那裡的黑甲士兵數量最少,他試圖從那裡逃離。

趙諶一直在看着下面的情景,當看到林靈素試圖逃離時,趙諶冷笑一聲,道:“這個匹夫,屢次三番試圖刺殺朕,絕不能繞過!今日一定要將他斃在這裡!”

林靈素此刻已經來到了右邊,他這一次是參加新皇登基,因此沒有攜帶武器,他正準備朝着前方的士兵拍去,就在這個時候,前方的士兵突然讓開了道路。

林靈素不及多想,急忙從這道路中逃了出去。

然而,他剛剛從這裡出去,從更右邊的宮殿中又衝出了無數的黑甲士兵。

頓時,林靈素再次陷入了重圍之中。

只聽嗖嗖嗖的聲音不斷,無數的弓箭朝着林靈素射來。這其中有普通的弓箭,也有這個時代最爲強勁的神臂弓。

林靈素心中焦急,他沒有武器,只有靠着一雙肉掌將箭矢紛紛打落下來!

數十支弓箭朝着他一起而來,他氣運全身,一掌往前,身體同時朝着前方竄去,那些弓箭紛紛落在了地上。

然而,很快,第二波數百支弓箭一起朝着他射來。

林靈素大吼了一聲,仍舊擋住了這一波弓箭。

可是,片刻之後,第三波弓箭襲來。

林靈素再也難以抵擋,他一聲慘叫,腿上中了一箭。

“該死!卑鄙!你們只敢以多欺少!有沒有人敢和林某單打獨鬥!”林靈素瘋狂的大吼。

可惜,周圍的黑甲士兵沒有一個人停下來,他們仍舊是不斷的朝着林靈素彎弓射箭!

林靈素一雙手掌舞的飛快,幾乎看不到手影,然而,仍舊是越來越多的弓箭射在了他的身上!

“我不甘!我林靈素不甘啊!我乃是太上皇親封的通真達靈先生,曾經爲兩位太上皇講道作法,我順天行事,我絕不應該死在這裡!”林靈素狂吼。

就在這個時候,一支箭射到了林靈素的胸口,林靈素再次發出了一聲慘叫,他揮手的動作似乎也慢了很多。

漸漸的,弓箭聲音停了下來,只是林靈素躺在地上也難以爬起,他在大口的喘息着,他的胸口、小腹、胳膊上、腿上都有箭支。

無數的黑甲士兵將他團團包圍,他知道自己今日難逃一死,他的臉上滿是悲憤。

就在這個時候,那些黑甲士兵紛紛讓開了一條道路,只見一個身穿龍袍的青年從士兵之中走了出來,幾個將領跟在他的身旁。

他們來到了林靈素的面前,林靈素怔怔的看着眼前的青年,道:“宣武皇帝,竟然是你!你竟然沒死,這些都是你的陰謀!”

趙諶淡淡笑了笑,道:“我乃是大宋君王,肩負億萬百姓厚望,上天護佑,怎麼可能死去?”

林靈素憤怒的道:“你乃是上天唾棄之人,你並非天命註定的真龍天子,你爲何能夠活下來?我不服!老天爺,請你睜開眼,快些讓他去死吧!”

趙諶臉上帶着嘲諷的笑容,道:“天命註定?這世上哪有天命註定的事情?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依,禍福轉換無常,豈是天地註定的?儒家聖人做周易,若是周易不能改變命運,聖人又何必做易?”

林靈素的臉上露出了一片呆滯的神色,道:“這這這……”

就在這個時候,周圍無數黑甲士兵衝了過來,無數的武器一起紮在了林靈素的身上,林靈素一聲慘叫,拼命的掙扎,漸漸的終於失去了所有的呼吸!

他縱然死去,仍舊是雙眼圓睜,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爲什麼會死?

“可惜了,他本是一代人傑,江湖中知名的高手!然則,國家大亂,他不將有用之身用在抵抗蠻夷、恢復中原之上,卻試圖投機,試圖操縱帝王命運!可笑!”趙諶冷冷的道。

“陛下,趙子誠、楊時、李侗、羅從彥等人謀反篡位,按照律法,此乃是誅殺九族的大罪,十惡不赦!此刻當立刻誅殺他們的家人,震懾天下!”就在這個時候,吳玠猛地開口道。

所謂的“十惡不赦”,指的是古代十種絕對不能赦免的大罪。十惡第一就是謀反,第二是謀大逆,第三是謀叛,排名前三的十大罪行都和謀逆有關,全部都是誅殺九族的大罪,即使是皇帝登基大赦天下的時候,這些人也絕不能赦免。這些人的家人也絕不能赦免。

“陛下,須得立刻誅殺他們家人!”王德也在趙諶的身旁,也開口道。

趙諶看向前方,只見無數的官員倒在血泊中,他們絕大多數已經死去,即使沒有死去,旁邊的士兵也已經衝上來,將他們徹底殺死。無數的大儒、大儒弟子也倒在血泊中,還有上百名武林人士也倒在血泊中。

太陽已經升起,只是眼前的景象卻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即使是陽光也難以驅除這種陰森森的感覺。

“陛下!”吳玠在一旁再次開口道。

“殺!”趙諶握了握手中的七星龍淵劍,終於開口。

他乃是帝王,從十歲起就見慣了生死,早已經心如鐵石!

在西夏的時候,他可以毫不猶豫令人掘開黃河,使得銀川平原上百萬党項人死於非命!一路征戰到現在,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他和他的軍隊手下!

上一次之所以想要饒過趙旉,那是因爲他親眼看着一個六歲的孩童在自己的面前,看着那六歲孩童對父親的擔憂、關懷,加上那也算是他的堂弟,他實在是難以下手!不過,那也僅僅是一個意外罷了,這樣的意外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發生。

這一次之所以要看着這些跳樑小醜上竄下跳,爲的也不過是震懾江南罷了,使得江南宵小之輩不敢搗亂江南局勢!按律,謀逆乃是誅九族的大罪,他若是饒了楊時、李侗等人的家人,別人只以爲他軟弱,以爲造反的代價不過如此,那樣根本起不到震懾的作用!既然要震懾江南,他就不能有任何仁慈。

“陛下有令,楊時等人謀反篡位,大逆不道,誅殺九族!來人,立刻前往這些人家中,無論男女老幼,全部殺死,一個不留!”吳玠冷冷的下達命令。

頓時,無數的士兵朝着四面八方而去。

王德早已經將楊時、李侗以及六部官員的情況調查清楚,早已經有所準備,此刻他們紛紛撲向了那些膽敢謀逆之人的家中而去。

※※※

太陽越升越高,在楊府之中,今日竟然也是張燈結綵。

新皇即位,楊時家中也在喜慶。

此刻十餘個下人正站在門口,他們正在掛燈籠,等到今天晚上,楊府之中也要舉辦宴席。

“先生已經是天下知名的大儒,這一次爲何要站出來擁護所謂的新皇?先生他難道不知道,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嗎?”一個下人靠在門上,到。

“先生是想要讓理學大放光芒,想要成爲理學聖人,所以要支持新皇!新皇是靠着他和各位大儒們的支持上位的,自然要投桃報李,不會虧待大人的。”旁邊另一個下人道。

“理學聖人?那有什麼用?”先前的下人道。

“成爲聖人之後,先生就可以名留史冊,萬世敬仰!”旁邊的下人道。

“以後的事情誰能說得清呢?我們只要有吃有喝那就不錯了!”先前的下人撇嘴道。

“你和先生想的自然不同!等你到了先生這般地位,定然也想要成爲聖人。”旁邊的下人笑道。

“這話倒是有些道理,前些天我還聽人說了一些妙詞……終日奔忙只爲飢,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擡頭卻嫌房屋低。蓋了高樓並大廈,牀前缺少美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忽慮出門沒馬騎。買得高頭金鞍馬,馬前馬後少跟隨。招了家人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時來運轉做知縣,抱怨官小職位卑。做過尚書升閣老,朝思暮想要登基……”先前的下人搖頭晃腦道,旁邊的下人哈哈大笑。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突然傳來了一陣陣腳步聲,無數身穿黑甲的士兵從遠處的街上朝着這裡蜂擁而來。

“什麼人?”這兩個下人吃了一驚,當下立刻站了起來,其中一個下人大喝道。

“這裡是楊時的家中嗎?”領頭的一個將領道。

“不錯,這裡正是楊先生的家中!你們是什麼人?要做什麼?楊大人的府邸,不能擅闖!”那下人此刻看到那些士兵手中拿着刀劍朝前而來,心中大驚,不過仍舊是呵斥道。

“陛下有令,楊時謀反篡位,大逆不道,當誅殺九族!殺!”那將領一聲冷笑,一刀砍下,頓時一個下人的腦袋被砍了下來,其餘的士兵一擁而上,另一個下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殺無赦!男女老幼,一個不留!”將領冷冷的道。

上千名如狼似虎的士兵衝進了楊時的家中,片刻之後整個楊府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到處都是慘叫的聲音,血腥氣沖天而起。

此時此刻,不僅僅是在楊府之中,李侗、羅從彥等人府邸也有同樣的事情發生,那些跟隨趙子誠一起前往太廟、皇宮的六部尚書、侍郎、中書省官吏、樞密院官吏家中也有無數的士兵衝了進去,也是一番砍殺。

今天的太陽火熱,但是今天的臨安城卻是靜悄悄的一片。

這驚人的血腥氣瀰漫整個臨安城,沒有一個百姓敢出來看看,所有人都躲在自己的家中,無數人在自己家中瑟瑟發抖。

前段時間苗劉兵變、趙諶入城,雖然也曾經有爭殺發生,但是並沒有死多少人,並沒有這種血腥氣瀰漫整個臨安城的現象,百姓雖然驚懼,但是也沒有達到今天這樣的程度。今天光是那血腥氣就可以讓許多人嚇暈。

第117章 除夕(二)第617章 東瀛人第190章 迅速擊敗第412章 重圍第370章 包圍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604章 遼澤殲敵第131章 進城第398章 土河之戰(二)第509章 鹿兒峽第593章 制度章程第118章 除夕(三)第495章 榆州城第358章 制度(一)第243章 洪州城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593章 制度章程第335章 岳雲第472章 造反第517章 圍殲第523章 歸去來兮第473章 石人一隻眼第142章 離開(一)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119章 成都第508章 反擊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245章 攻破洪州(二)第544章 女真出戰第097章 林寶第471章 遼王駕臨第271章 上善峰第140章 亂後(三)第186章 少林和尚第172章 重奪潼關第151章 軍機處第610章 御書房第172章 重奪潼關第395章 德州城外第394章 兵臨德州第059章 前往漢中第170章 御營第128章 大散關之變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114章 見面(二)第305章 苗劉兵變(三)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447章 喊殺聲第444章 天津衛(二)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619章 安南第512章 攻克中京第581章 高麗來使(一)第211章 大勝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511章 三軍會師第077章 甦醒第469章 重陽第496章 怨軍(一)第497章 怨軍(二)第624章 圍獵第144章 封賞第287章 離別第596章 出兵高麗第615章 施政第518章 中京皇宮第426章 分權第430章 張俊心意第177章 減租(一)第110章 效忠第254章 全殲第116章 除夕(一)第249章 秦鳳路第076章 洗髓伐毛第458章 得償所願第313章 夜遊西湖第222章 陰陽宗第109章 康母(二)第605章 千里長城(一)第441章 梁紅玉往東第114章 見面(二)第212章 軍中刺殺第137章 折家軍第021章 傳國玉璽(一)第535章 長春州(二)第291章 會寧府第628章 西洋第572章 皇族安置第296章 銀州第208章 狙擊第280章 大軍到來第184章 趙諶出現第367章 出擊第331章 馬盂山第624章 圍獵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339章 大敗金兵(二)第565章 救世主(一)
第117章 除夕(二)第617章 東瀛人第190章 迅速擊敗第412章 重圍第370章 包圍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604章 遼澤殲敵第131章 進城第398章 土河之戰(二)第509章 鹿兒峽第593章 制度章程第118章 除夕(三)第495章 榆州城第358章 制度(一)第243章 洪州城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593章 制度章程第335章 岳雲第472章 造反第517章 圍殲第523章 歸去來兮第473章 石人一隻眼第142章 離開(一)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119章 成都第508章 反擊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245章 攻破洪州(二)第544章 女真出戰第097章 林寶第471章 遼王駕臨第271章 上善峰第140章 亂後(三)第186章 少林和尚第172章 重奪潼關第151章 軍機處第610章 御書房第172章 重奪潼關第395章 德州城外第394章 兵臨德州第059章 前往漢中第170章 御營第128章 大散關之變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114章 見面(二)第305章 苗劉兵變(三)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447章 喊殺聲第444章 天津衛(二)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619章 安南第512章 攻克中京第581章 高麗來使(一)第211章 大勝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511章 三軍會師第077章 甦醒第469章 重陽第496章 怨軍(一)第497章 怨軍(二)第624章 圍獵第144章 封賞第287章 離別第596章 出兵高麗第615章 施政第518章 中京皇宮第426章 分權第430章 張俊心意第177章 減租(一)第110章 效忠第254章 全殲第116章 除夕(一)第249章 秦鳳路第076章 洗髓伐毛第458章 得償所願第313章 夜遊西湖第222章 陰陽宗第109章 康母(二)第605章 千里長城(一)第441章 梁紅玉往東第114章 見面(二)第212章 軍中刺殺第137章 折家軍第021章 傳國玉璽(一)第535章 長春州(二)第291章 會寧府第628章 西洋第572章 皇族安置第296章 銀州第208章 狙擊第280章 大軍到來第184章 趙諶出現第367章 出擊第331章 馬盂山第624章 圍獵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339章 大敗金兵(二)第565章 救世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