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封賞

事實上,同樣的時間,剛剛經歷了一場浩劫的漢中城已經恢復了曾經的繁華!

這些天裡,城中已經平靜下來,涇原軍的士兵已經從城裡撤出,就連御營的士兵也從城裡撤出了一半來!一開始的時候先是有一些膽大的百姓偷偷上街,他們發現沒有事情之後告訴家人,他們的家人又傳播到其他的地方,因此到了今日,漢中城和大婚之前已經沒有多少區別!

只是常常可以看到兩三個百姓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對於大婚之日發生的事情,他們都不甚清楚,他們知道的也只是一些小道消息!

“據說當日折可求要弒君,被陛下當場誅殺!我有一個侄兒在御營中當差,我那侄兒說陛下天天修習武藝,武功之高已經是世間第一!折可求原以爲能夠將陛下殺死,誰知陛下只用了一招就將折可求打得肋骨斷裂,當場吐血而亡!”一個賣桃子的老農道。

“陛下每日裡都在做木匠,怎麼可能天天修習武藝?你在瞎說吧!”旁邊一人明顯不信!

“陛下乃是皇帝,怎麼可能天天做木匠?那些都是以前瞎傳的而已!”老農道。

“這個倒是有可能!”旁邊的人怔了怔,道。

他們兩人正在這裡說話,只見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這年輕人也就是二十多歲,長的頗爲文秀,像是一個秀才一樣!他來到攤子前買了一斤桃子離開,離開的時候他的臉上還帶着淡淡的笑容。

“這些民間的百姓真是可笑!陛下以前確實是在做木匠,不過是爲了麻痹折可求罷了!不過陛下不讓說這件事情,我們也不用傳播!”青年搖了搖頭,嘴裡喃喃道。

他一路往前竟然是朝着皇宮的方向而去!

皇宮門口一片寂靜,這裡沒有任何百姓膽敢擅闖,這裡只有幾十個御營士兵在那裡站立着!

看到青年進來,立刻有士兵將他攔住!

青年笑了笑,出示了一塊金牌,接着他被人領進了皇宮之中!

“王庶大人,陛下已經在乾清宮中等你許久了!”那侍衛道。

青年點了點頭,他將自己買來的桃子交給這侍衛保管,加緊步伐朝着乾清宮而去!

過了大概有半刻鐘的時間,他來到了乾清宮中!

在這裡他看到了趙諶、李綱、康安、林寶等人,當下他急忙跪下,道:“微臣王庶參見陛下!”

趙諶點了點頭,道:“快快請起吧!”

王庶恭恭敬敬站了起來,隨在衆人之後!

趙諶似乎正在寫什麼東西,不過王庶離得較遠,看不清楚!他心中只是好奇不已!

過了一陣,趙諶擡起頭來,他首先看向王庶,笑道:“王先生,趙哲將軍去了大散關,劉錡將軍則是去了漢中以南蜀道跟前!你爲何不跟着他們兩人一起離開,反倒留在漢中城呢?”

王庶急忙上前,道:“陛下,微臣雖然在軍中多年,但是微臣並不懂得領兵打仗,微臣只是曲端手下的一個謀士而已!微臣若是跟着趙哲、劉錡兩位將軍,也幫不上多大忙,因此選擇留在漢中城!若是陛下需要微臣,微臣立刻就來!”

趙諶點了點頭,道:“我明白你的心思!聽說趙哲、劉錡之所以選擇朕,主要是因爲你說服了他們,可有此事?”

王庶點了點頭,道:“不錯!”

趙諶道:“這麼說來,這一次能夠誅殺折可求,你是最大的功臣!沒有你就沒有五萬涇原軍,沒有五萬涇原軍,我便不能起事!”

王庶急忙道:“微臣不敢當!微臣只是效忠陛下,因此才說服趙哲、劉錡他們!”

趙諶笑了笑,道:“不管你是出於什麼目的說服他們,你都立下了大功!在我這裡,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我剛剛正和李綱商議官員升遷的問題,李綱以前就是宰相,後來受到折可求迫害成了陳倉縣縣令,他當然要官復原職!至於你,我決定給你副相的職位!”

啊!

王庶吃了一驚,呆在了那裡,道:“竟然是副相?”

他難以置信!這一次他雖然立下大功,但是他的資歷很淺,以前他只是曲端的謀士而已!論資歷,他還比不上趙哲、劉錡,他原本以爲自己能夠成爲六部的一個侍郎已經足矣,今後他再慢慢升遷,他沒有想到趙諶竟然封他爲副相!這副相乃是朝中僅次於宰相、樞密使的高官!除了宰相、樞密使之外,就屬副相的權利最大!他此時感覺身體都輕飄飄的,如在夢中一樣!

趙諶看他呆在了那裡,道:“怎麼?你有什麼不滿嗎?”

王庶回過神來,急忙道:“陛下,微臣怎麼可能有不滿?微臣只是覺得,這副相職位太高,唯恐不能勝任!”

趙諶道:“朕相信你能夠勝任副相之職!你可以跟着李綱學習一陣,他爲官多年,自然有一些心得,他已經答應朕將這些都告訴你!”

王庶點了點頭,他看向李綱,道:“多謝李大人了!”

李綱道:“不必客氣!今後咱們都是陛下的臣子,都是爲陛下做事!只要你對陛下忠心耿耿,兢兢業業,有任何困難我都可以幫你!”

王庶眼中露出感激的神色,他輕輕點頭,不再多說!

上面趙諶道:“朝中經歷折可求之亂,包括韓平、魏銘、薛瑞在內的大部分朝中官員都被誅殺!現在朝廷缺少官員,這也是朕任命你爲副相的原因之一!朕要做這世上從來沒有人做過的大事業,王庶,我相信你之所以選擇朕,也是對朕報以期望!希望咱們君臣一起努力,開創漢人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盛世,你覺得如何?”

王庶覺得心中沸騰,當下道:“微臣當全力輔佐陛下,一起中興大宋!”

趙諶道:“好!剛剛我和李綱李大人已經討論了對趙哲、劉錡、岳飛、康安等將軍的封賞,你來聽一聽,看看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王庶急忙道:“是!”

趙諶道:“朕決定任命趙哲爲涇原軍統制,劉錡爲環慶軍統制,岳飛爲禁軍統制,吳階爲長江水軍統制,康安爲御營統制!若是沒有其他問題,我就下發聖旨了!”

“統制”這個官職在北宋並不是常置官位,一般只有戰時,皇帝選拔一人統領諸將,稱之爲統制!但是現在趙諶明顯是把統制當作常置官位來使用,他手下幾個最重要的將領現在全部成了“統制”!其中嶽飛成爲禁軍統制已經十餘天,現在是趙諶正式下發聖旨!而趙哲、劉錡、吳階、康安等人也是正式任命!

有了這“統制”,以前的經略使、制置使等官職自然都要在統制之下,接受統制的指揮!

至於涇原軍、環慶軍等等這些都是北宋西北軍隊的常用劃分!涇原軍鎮守涇原路,環慶軍鎮守環慶路,當然趙哲、劉錡現在都在漢中,趙諶雖然將這兩塊地方劃給了他們,他們暫時卻無法過去!

王庶思考了片刻,道:“陛下,曲端大人本是涇原路經略使,現在趙哲爲涇原路統制,曲端大人怎麼辦?”

趙諶冷笑道:“朕決定任命曲端爲樞密使,統領全國軍事!”

他是要把曲端叫到漢中來!曲端來了漢中之後,手下無兵無將,即使是擔任了一個樞密使的職位,也不會對趙諶有任何威脅!

這乃是明升暗降的計策!

聽到這話,王庶愣了愣,輕輕嘆息了一聲,道:“樞密使也不錯了!”

趙諶道:“王庶,你說曲端他會不會前來漢中接受這樞密使一職?”

王庶思考了片刻,道:“應該會的!我跟隨曲大人多年,對於曲大人最是熟悉不過!曲大人雖然文武全才,但是他卻胸無大志,他一直都是隨波逐流!說的難聽點,他性格優柔寡斷!這一次涇原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他一定焦急萬分,但是他又不敢採取任何行動!陛下一方面下聖旨任命他爲樞密使,一方面則是斷掉涇原軍的軍糧供給,我想用不了多久他就會主動來到漢中接受這樞密使一職!”

趙諶點了點頭,道:“曲端才能是有的!他乃是种師道之下西軍第一人,軍功卓著!他若是來到漢中,朕也不是讓他僅僅擔任一個虛職,國家真的有了戰事,朕或許真的會用到他!”

王庶點頭道:“多謝陛下!”

趙諶笑了笑,道:“既然你們都沒有其他的意見,朕這就下發聖旨了!從今以後咱們大宋的軍隊就分成涇原軍、環慶軍、禁軍、長江水軍、御營這麼幾支了!願諸將能夠同心協力,消滅女真、康王!”

以前漢中只有折可求獨大,折可求一人率領十餘萬折家軍,現在則是分成了五個部分,趙諶不用再擔心出現折可求之亂!他心中也是鬆了口氣!

※※※

夜晚,用完晚膳,趙諶再次來到了坤寧宮中!

這裡一片寧靜,除了折月如和她的那個丫鬟之外,宮中竟然沒有任何伺候的下人!

叮叮噹噹的琴聲從宮中傳來,趙諶感覺心中也是一片寧靜!

過了一會兒,折月如和丫鬟終於注意到趙諶到來,兩人急忙過來參見。

“都起來吧!”趙諶淡淡道。

折月如和丫鬟站了起來,趙諶仔細打量折月如,他發現僅僅是十天未見,折月如似乎變得更加清瘦了一些!她眼神中的悲傷也沒有稍減!唯一不變的是她絕美的容顏!

“你還在傷心?”趙諶道。

“陛下若是經歷了父兄之死,會不悲傷嗎?”折月如有些倔強的道。

趙諶輕輕點了點頭,那邊丫鬟已經將椅子搬了過來,趙諶坐了下來,然後他示意折月如也坐下。

今夜異常的晴朗,月光從天上灑下,坤寧宮中一片明亮。

“我是去年四五月份來到這裡,現在已經快一年的時間了!你也是哪個時候來到漢中的吧?”趙諶道。

“嗯!”折月如輕輕點了點頭。

想起剛剛來到漢中時候的欣喜好奇,再想想現在的場景,折月如的眼睛又紅了起來。

“不要哭了!朕能夠體會你的感受!自從來到漢中之後,朕心中也常常孤獨,尤其是岳飛、李綱等人被你父親趕走之後,朕心中更是孤獨!除了孤獨還有害怕,朕不知道將來的命運會是什麼樣子,不知道會不會永遠都是傀儡,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到岳飛、李綱等人!朕當時的心情和你現在的心情或許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吧!”趙諶道。

“陛下,我父親對您忠心耿耿,怎麼可能會背叛您?他一定是被奸臣誣陷了!”折月如輕咬銀牙,過了片刻,道。

“奸臣誣陷嗎?或許只有你纔會這樣想!”趙諶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笑容。

“陛下,父親確實是忠心耿耿,不用質疑!”折月如道。

她天性純潔,從小在折府之中,她父親也不和她談論政治上的事情!在她的心目中,父親一直是一個大英雄,或許任何少女心中的父親都是這樣的形象,她很難接受父親是奸賊的說法!

“好了,不談論你父親了,以後你自然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今後我會常常來陪陪你,和你說說話,聽你彈彈琴,時間長了自然會漸漸忘掉痛苦!若是你想要出去的話,我可以陪你出去轉轉!你剛纔彈得是什麼曲子,不如再給朕彈一遍吧?”趙諶搖了搖頭,道。

折月如輕輕點了點頭,當下坐下彈琴,趙諶在一旁聆聽,這且不提。

第478章 告密第176章 百姓生活第017章 七星龍淵劍第499章 榆州城破(一)第081章 楊時往西第124章 告期第159章 完顏銀術可第313章 夜遊西湖第103章 木匠皇帝第107章 本心不變第579章 變革(一)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144章 封賞第419章 定都打算第619章 安南第448章 趙諶到來第305章 苗劉兵變(三)第077章 甦醒第492章 包圍第587章 科舉之日第545章 反攻(一)第448章 趙諶到來第553章 攻破會寧府第519章 民心思定第623章 茫茫草原第483章 北伐計劃第491章 東路軍第502章 進攻中京第409章 定計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005章 武學奇才第213章 伏兵遍地第554章 戰事結束第621章 東瀛第619章 安南第219章 南下第101章 夢蝶劍法第062章 兵法(一)第557章 遼東緊急軍情第153章 曲端到來第270章 秦皇寶藏第520章 中京景象第169章 十面埋伏第484章 誓師伐金第273章 藏寶地第340章 逃竄第064章 刺殺第190章 迅速擊敗第459章 雲內州第017章 七星龍淵劍第100章 打獵第311章 臨死前的興奮第570章 返回燕京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621章 東瀛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123章 宰相第607章 不戰而降(一)第517章 圍殲第554章 戰事結束第068章 侍女第386章 逼迫第111章 折家女兒(一)第603章 平壤(二)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608章 不戰而降(二)第537章 寧江州第345章 燕雲之計第581章 高麗來使(一)第215章 煮青蛙第616章 北海第630章 環球航行(二)第397章 土河之戰(一)第424章 安撫(三)第334章 遭遇偷襲第539章 包圍第075章 阻擋第227章 得知真相第177章 減租(一)第430章 張俊心意第620章 封侯第029章 被圍第527章 冰雪草原(四)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134章 血夜(一)第009章 緊急應對第339章 大敗金兵(二)第106章 彈劾李綱(二)第387章 撤離太原第335章 岳雲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160章 攻城第273章 藏寶地第049章 楊從義第167章 戰前第100章 打獵第466章 錦州第110章 效忠第153章 曲端到來
第478章 告密第176章 百姓生活第017章 七星龍淵劍第499章 榆州城破(一)第081章 楊時往西第124章 告期第159章 完顏銀術可第313章 夜遊西湖第103章 木匠皇帝第107章 本心不變第579章 變革(一)第079章 四川宣撫使第144章 封賞第419章 定都打算第619章 安南第448章 趙諶到來第305章 苗劉兵變(三)第077章 甦醒第492章 包圍第587章 科舉之日第545章 反攻(一)第448章 趙諶到來第553章 攻破會寧府第519章 民心思定第623章 茫茫草原第483章 北伐計劃第491章 東路軍第502章 進攻中京第409章 定計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005章 武學奇才第213章 伏兵遍地第554章 戰事結束第621章 東瀛第619章 安南第219章 南下第101章 夢蝶劍法第062章 兵法(一)第557章 遼東緊急軍情第153章 曲端到來第270章 秦皇寶藏第520章 中京景象第169章 十面埋伏第484章 誓師伐金第273章 藏寶地第340章 逃竄第064章 刺殺第190章 迅速擊敗第459章 雲內州第017章 七星龍淵劍第100章 打獵第311章 臨死前的興奮第570章 返回燕京第401章 窮途末路第621章 東瀛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123章 宰相第607章 不戰而降(一)第517章 圍殲第554章 戰事結束第068章 侍女第386章 逼迫第111章 折家女兒(一)第603章 平壤(二)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608章 不戰而降(二)第537章 寧江州第345章 燕雲之計第581章 高麗來使(一)第215章 煮青蛙第616章 北海第630章 環球航行(二)第397章 土河之戰(一)第424章 安撫(三)第334章 遭遇偷襲第539章 包圍第075章 阻擋第227章 得知真相第177章 減租(一)第430章 張俊心意第620章 封侯第029章 被圍第527章 冰雪草原(四)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134章 血夜(一)第009章 緊急應對第339章 大敗金兵(二)第106章 彈劾李綱(二)第387章 撤離太原第335章 岳雲第241章 北伐計劃第160章 攻城第273章 藏寶地第049章 楊從義第167章 戰前第100章 打獵第466章 錦州第110章 效忠第153章 曲端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