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北方還是南方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雖然到最後,此次會議都沒有商量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對付俄國人,但是這並不妨礙一衆起義軍高層昂首挺胸的離開會議室,主要是俄軍畢竟人數少了點,即便是俄軍的戰鬥力十分的強悍,但是高層們相信憑藉着起義軍的人海優勢即便是耗也能將俄軍的耗死,而本次開會的後半段時間也是在圍繞着誰去和俄軍消耗這一主題展開了爭吵。

當了一段時間的頭領,即便是曾經最爲憂國憂民的人現在也變得無比的勢力,很顯然的現在的波蘭正是非常混亂的時期,而他們各自手上掌握的人馬纔是他們能夠安身立命的基礎,只要有了人馬,他們可以享受以前根本享受不到的奢侈生活,所以他們誰都不願意將自己手上的人馬拿去和俄國人消耗。

而看到這一番場景,耶維斯基也沒有好的辦法,從耶維斯基的內心而言,這些首領的思想,他十分的清楚,因爲此時的他也和在場的所有人一樣,視手中的人馬爲命根。要是讓現在的他再遇上一次庫利奇科夫,他一定不會和前一次一樣的大膽。

但是事情總是要做的,商議到最後,由耶維斯基提議同時也由在躇有人同意的提案得到了通過,耶維斯基提議由各支起義隊伍中抽調一百至一千不等組成一支別動隊,這支別動隊存在的意義其中之一便是如耶維斯基對付庫利奇科夫一樣在敵人的附近不停的製造麻煩,同時視機騷擾敵人的後勤線與道路。當然還有一個意義便是如果俄軍對哪支起義軍隊伍進行攻擊,這支別動隊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支援承擔救火隊員的任務。

這樣一個提議當然是獲得了大多數的人通過,既然誰都不願意率領全部的人馬和俄國人好好幹上一仗,那麼成立這樣一支別動隊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如果俄國人趁大傢伙沒有防備的話主動進攻某一個起義隊伍,不難保別的起義隊伍會見死不救,所以抽調一點點的實力成立一支在關鍵時候能夠救自己命的隊伍是大家都十分樂意的。

起義軍正在爲即將到來的未知命運而忙碌的時候,威廉也收到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是由北美大陸傳來的。

三月份普魯士派往北美大陸的最後一支遠征軍登上了北美大陸,而這支援軍的到來極大的鼓舞了北美大陸上的英普軍隊,這支援軍的到來也使得布呂內克伯爵手上的兵力達到了近一萬六千人。

即便是普軍援軍的到達,但是北美大陸的局勢依然不容樂觀。在援軍沒有到達之前,得到法、西聯軍支援的南方大陸軍兵力一躍達到了兩萬人,而在北方由華盛頓率領的大陸軍主力仍然在和克林頓玩捉迷藏,但是也因此克林頓的一萬多英軍完全被拖在了北方。

面對兩萬敵軍的壓力,總數不過一萬兩千餘英普聯軍打得十分的艱難。但是總算是堅持了下來,當然這也付出了一些代價,比如北卡羅萊納州的陷落。

北卡羅納州的陷落對整個戰場造成了無比巨大的影響,因爲在大陸軍攻佔了北卡羅納州之後,北美的南北方已經被切割了開來,南方的布呂內克普英聯軍與北方克林頓所部英軍的陸地通道被切斷了。

雖然布呂內克伯爵有心組織一次會戰希望重創大陸軍,但是無奈,大陸軍在法官的援助下懂得了不再盲目進軍這個道理,步步謹慎的大陸軍讓布呂內克伯爵只能徒呼奈何。

這種情況直到援軍的到來方纔好轉,在援軍到來之後,英普聯軍的兵力終於是超過了大陸軍,當然這個優勢並不是那麼明顯,但是顯然這已經讓英普聯軍看到了希望。

而在之後,布呂內克針對當前的局勢制定了集中兵力消滅大陸軍中的法隊,雖然在北美戰爭中大陸軍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與歐洲一流國家陸軍而言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爲了將這種大陸軍的不利擴大,在之後的戰爭中,布呂內克的矛頭指向了法軍。

不可否認的是法隊確實比較強悍,布呂內克的幾次進攻都被法隊給抵擋住了,而且在之後北美的大陸議會又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的結果便是再次在北美的殖民地中召集了五千民兵派往了南方。

但是雖然普英聯軍進攻不足,但是防守還是頗爲遊刃有餘的,在幾次戰役之中雙方都是以平手結束,這樣一來大陸議會眼見在南方打不開局面,便又重新將目光投向了北方。

北方的華盛頓所部之前一直都在和克林頓率領的英軍玩躲貓貓,而他的躲貓貓也是玩的頗爲成功,不僅將克林頓的英軍拖在了北方更爲人稱道的是,在兵力的優勢並不明顯的情況下,華盛頓還從英軍的手中搶佔了幾座城鎮,而此舉也讓華盛頓在大陸議會中聲威日隆。

此前華盛頓對於大陸議會針對南方的政策頗爲不滿,在眼見大陸議會將力量大多投到了南方,但是南方卻遲遲無法打開局面,甚至作爲南方美軍的格林還在普魯士的手上吃了大虧之後,華盛頓在大陸議會中發表了一次演說。

在這次的演說中,華盛頓認爲南方之所以遲遲打不開局面的原因就在於普魯士軍隊的干預,他認爲完全可以通過外交途徑暫時拖住普魯士人,然後將大陸議會的全部精力投到北方戰場之上。

華盛頓堅定的認爲只要大陸議會能夠給他一萬援軍,那麼他就有把握徹底消滅北方地區的英軍,而這一想法也讓一些家在北方的大陸議會議員心動。

但是華盛頓的意見受到了大陸議會另一元老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反對。

1706年1月17日,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頓。1736年,富蘭克林當選爲賓夕法尼亞州議會秘書。1737年,任費城副郵務長。1757到1775年他幾次作爲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國談判。北美戰爭爆發後,他參加了第二屆大陸會議和《獨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經七十高齡的富蘭克林又遠涉重洋出使法國,贏得了法國和歐洲人民對北美獨立戰爭的支援。

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派人物的反對是華盛頓所沒有預料到的,但是華盛頓也並沒有因此氣餒,他向大陸議會闡述道:眼下北美戰爭已經進入到了最爲關鍵的時刻,經過多年的征戰,不管是處於英軍控制之下還是大陸議會控制之下的地區都已經被戰爭拖入了深淵,人民遍體鱗傷,當初大陸議會向人民的許願至今沒有兌現,如果眼下的局勢再不得到改善,那麼也許人民的支持會離大陸議會遠去。而目前來說想要改善局勢必須要取得一場決定性的勝利,而南方的局勢根本不可能再短時間得到改善,唯一能夠打破目前僵局的便是在北部取得一場勝利,然後借大勝之勢席捲南方。(由於蝴蝶的影響,原本應該在法國的富蘭克林因爲局勢的變化提前回到了北美)

華盛頓的意見不無道理,但是他要求的援軍從何而來?毫無疑問大陸議會眼下不可能再次徵召一萬的民兵,所以這就要抽調南方的軍隊。

而富蘭克林也提出了他的觀點:在現在來說南方地區的普魯士軍隊已經成爲了大陸議會的心腹大患,眼下雙方正拼盡全力在南方角力,要是現在大陸議會將重心轉向北方,難保南方局勢不會出現大的變故,所以在富蘭克林看來,要想改善目前的局勢,那麼必須繼續向南方增兵,在擊敗了南方的普英聯軍之後再會同華盛頓的北方軍一起對克林頓所部展開圍攻。

富蘭克林的意見也得到一部分議員的支持,眼見於此,華盛頓無比的焦慮,如果議會在爲選擇南方還是北方的問題上糾結太久的話,難保英國人不會趁機翻盤,所以大陸議會必須要立即做出決定。

而在這時,又有一位舉足輕重的元老站了出來,這名元老是約翰亞當斯,1735年出生的亞當斯在大陸議會中算是一名少壯派,但是這並不沒有影響他在議會中的巨大聲望,作爲和富蘭克林一樣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亞當斯在議會中無疑是有着衆多的支持者的。

因爲威廉這支蝴蝶的影響,原本已經被美軍攻佔的北方至今還沒有確定歸屬,而作爲一名馬薩諸塞州人,亞當斯自然也是極爲希望能夠將家鄉完整的從英國統治者的魔掌中解救出來。

所以在當天亞當斯毫不猶豫的做出了選擇,他支持華盛頓的北方戰略,而他的選擇也確實影響到了一部分的議員,在傑弗遜棄權的情況下,華盛頓的提議獲得了通過了,當然也是因爲此事富蘭克林對於華盛頓、亞當斯等一衆少壯派的不滿幾乎達到了頂峰,在會議結束之後,富蘭克林走到了華盛頓的身邊將華盛頓大罵了一頓,他認爲華盛頓此舉完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而華盛頓面對富蘭克林的責罵依舊錶示了良好的素養,他向富蘭克林說道:上帝會證明我們今天的選擇是正確的。。

第434章 長長見識第79章 1781年第486章 沙恩霍斯特的行動第748章 巴格拉季昂投降第208章 到底想幹什麼?第477章 了結第544章 又見陰謀第492章 對西班牙宣戰?第138章 密道第188章 庫圖佐夫的煩惱第77章 瓜分波蘭第313章 與安娜的衝突第763章 暗爭第246章 突現丹麥海軍第91章 布呂歇爾和沙恩霍斯特第700章 憤怒的路易絲第98章 與洛克斯的對話(續)第85章 開始考試第445章 勇士之歌第122章 伊萬諾維奇第671章 僞裝第398章 威脅是合作的基礎第497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9章 突生意外第736章 糧草問題第473章 家務第208章 到底想幹什麼?第738章 總督的野望第592章 普奧第二次停戰協議第173章 人民的心第208章 到底想幹什麼?第90章 拿破崙第484章 利奧波德決定第381章 冊封與計劃第667章 兄弟反目第748章 巴格拉季昂投降第35章 序幕開啓第772章 內維爾之死第567章 一靜一動第623章 羞辱第679章 海軍的構思第51章 伊坦思第685章 攻巴黎第455章 再提華沙第417章 下一階段的目標第743章 背後的鬥爭第659章 表明態度第279章 葉卡捷琳娜二世吐血第387章 驚嚇第693章 “友好”協商第448章 都是狐狸第398章 威脅是合作的基礎第275章 搜捕布列塔尼第131章 再次求援第365章 失蹤的安娜(上)第474章 槍擊案第713章 法軍獲勝第745章 代頓第582章 堅決第285章 增援巴士底獄第103章 蘭羅叫陣第170章 曹營和漢第158章 波蘭起義第221章 照顧生意第470章 聖彼得堡使者第440章 三十軍棍第366章 失蹤的安娜(下)第700章 憤怒的路易絲第488章 進展第415章 未雨綢繆第709章 有些頭疼的德紹第83章 學院與學員第282章 保羅一世第486章 沙恩霍斯特的行動第400章 錦衣衛之論第698章 進攻失利第578章 不爲人知第407章 志願軍第367章 悲哀的哈布斯堡第672章 誰是獵物第466章 談條件第227章 北美的進展第735張 布呂內克的決定第94章 再見杜麗第458章 當下第543章 角力第751章 教宗之死第140章 亨利的調查第482章 不平靜的聖誕前夕第549章 意外之喜第644章 行動第377章 殺雞儆猴第224章 被淡忘的攝政身份!第166章 水第34章 戰前準備第280章 密謀政變第463章 尋找寶藏第495章 巴伐利亞的選擇第272章 戲劇性的“王后”第771章 費城之亂
第434章 長長見識第79章 1781年第486章 沙恩霍斯特的行動第748章 巴格拉季昂投降第208章 到底想幹什麼?第477章 了結第544章 又見陰謀第492章 對西班牙宣戰?第138章 密道第188章 庫圖佐夫的煩惱第77章 瓜分波蘭第313章 與安娜的衝突第763章 暗爭第246章 突現丹麥海軍第91章 布呂歇爾和沙恩霍斯特第700章 憤怒的路易絲第98章 與洛克斯的對話(續)第85章 開始考試第445章 勇士之歌第122章 伊萬諾維奇第671章 僞裝第398章 威脅是合作的基礎第497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49章 突生意外第736章 糧草問題第473章 家務第208章 到底想幹什麼?第738章 總督的野望第592章 普奧第二次停戰協議第173章 人民的心第208章 到底想幹什麼?第90章 拿破崙第484章 利奧波德決定第381章 冊封與計劃第667章 兄弟反目第748章 巴格拉季昂投降第35章 序幕開啓第772章 內維爾之死第567章 一靜一動第623章 羞辱第679章 海軍的構思第51章 伊坦思第685章 攻巴黎第455章 再提華沙第417章 下一階段的目標第743章 背後的鬥爭第659章 表明態度第279章 葉卡捷琳娜二世吐血第387章 驚嚇第693章 “友好”協商第448章 都是狐狸第398章 威脅是合作的基礎第275章 搜捕布列塔尼第131章 再次求援第365章 失蹤的安娜(上)第474章 槍擊案第713章 法軍獲勝第745章 代頓第582章 堅決第285章 增援巴士底獄第103章 蘭羅叫陣第170章 曹營和漢第158章 波蘭起義第221章 照顧生意第470章 聖彼得堡使者第440章 三十軍棍第366章 失蹤的安娜(下)第700章 憤怒的路易絲第488章 進展第415章 未雨綢繆第709章 有些頭疼的德紹第83章 學院與學員第282章 保羅一世第486章 沙恩霍斯特的行動第400章 錦衣衛之論第698章 進攻失利第578章 不爲人知第407章 志願軍第367章 悲哀的哈布斯堡第672章 誰是獵物第466章 談條件第227章 北美的進展第735張 布呂內克的決定第94章 再見杜麗第458章 當下第543章 角力第751章 教宗之死第140章 亨利的調查第482章 不平靜的聖誕前夕第549章 意外之喜第644章 行動第377章 殺雞儆猴第224章 被淡忘的攝政身份!第166章 水第34章 戰前準備第280章 密謀政變第463章 尋找寶藏第495章 巴伐利亞的選擇第272章 戲劇性的“王后”第771章 費城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