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卡爾初上陣

正因爲有着這樣的原因,所以達菲利亞的第一師團纔會在巴伐利亞境內如入無人之境,一路上面對不成規模的巴伐利亞軍隊基本上都是一戰即潰。

不過進軍到慕尼黑城下的時候,達菲利亞的心中變得有些猶豫起來。

一開始進軍巴伐利亞正是處於從側面支援美因河戰場的考慮,而第一師團在巴伐利亞境內待得時間也不算短了,得到消息的巴伐利亞軍隊也正在回師的路上,在這個時候是否進攻慕尼黑又或者說攻克慕尼黑的機率能有多大便是纏繞在達菲利亞心頭的藤蔓。

就在達菲利亞考慮是否嚮慕尼黑髮動進攻的時候,一份來自勃蘭登堡的緊急命令讓達菲利亞下定了決心。

這份命令中不僅宣佈了對前線四大戰區指揮官一職進行了任命,同時這份命令中,威廉還通過軍事部親自向達菲利亞下達了進攻慕尼黑的命令。

當然光靠達菲利亞的一個師團想要攻克巴伐利亞數百年的首府未免有些癡人說夢了些,因此威廉在信中告訴達菲利亞,威廉已經下令給原先前往波西米亞的第二師團,命令第二師團火速前往巴伐利亞,只要達菲利亞能夠再堅持一個星期的時間,那麼第二師團便能夠突入巴伐利亞境內,到時候彙集兩個普魯士主戰師團的戰力,即便不能攻佔慕尼黑勢必也能讓伊坦思狠狠的脫下一層皮。

而就在巴伐利亞因爲達菲利亞的第一師團突進本土而感到恐慌的時候,遠在維也納的利奧波德二世也因爲巴伐利亞的局勢而頭疼欲裂。

在波西米亞地區已經被普魯士人佔領的情況下。奧地利想要和美因河、萊茵河以及奧屬尼德蘭地區聯繫的話則必須要通過巴伐利亞,一旦巴伐利亞被普魯士攻佔,那麼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對奧地利都是極爲不利的。

當然在心中。利奧波德二世除了對巴伐利亞局勢有些煩心之外還對伊坦思有些惱怒,堂堂的一個巴伐利亞公國居然擋不住一個小小的普魯士師團,儘管巴伐利亞的正規軍被抽調走了一萬人,但是難道有着數百萬人口的巴伐利亞還不能徵召起幾十萬大軍嗎!

這一點,普魯士人可是整個歐洲最典型的例子。

當年在腓特烈大帝沒有攻佔西里西亞之前,整個普魯士只有不到一百萬的人口,但是就憑着這一百萬的人口。腓特烈大帝愣是拉起了一支近二十萬人的大軍。而現在一個有着近三百萬人口的巴伐利亞居然連十萬軍隊都拉不起來,這自然很是讓利奧波德二世感到憤怒。

其實十萬軍隊,伊坦思是能夠拉起來的。但是戰爭可不是靠人數就能夠贏的。千萬不能拿巴伐利亞去和普魯士那樣的軍國主義國家去比,要知道普魯士人天生便是好戰分子,戰鬥的基因已經根植在所有普魯士人的血脈之中。

再說了,普魯士人的好戰那是有原因的。普魯士四面爲敵的地理位置便註定了普魯士人一生下來便要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不然光憑勃蘭登堡地區那並不肥沃的土地又如何能夠養得起諾大的普魯士王國。

而巴伐利亞,境內水網密佈、環境優美堪稱是魚米之鄉,在這樣的情況下,巴伐利亞人的身上較之普魯士人便少了一份奮鬥的雄心,再加上巴伐利亞承平已久,沒有多少巴伐利亞家庭願意將孩子送到軍隊之中去。

但是,不管如何,巴伐利亞畢竟是奧地利人的盟友。一旦巴伐利亞向普魯士投降了,那麼奧地利就真的糟了。

因此苦苦思慮了良久。最終利奧波德二世還是決定向巴伐利亞派軍,別的不求,但是一條從奧地利前往美因河的安全通道必須要打出來,不然的話前往美因河的那些奧地利士兵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

在與奧地利內閣要員以及軍方重臣商議之後,利奧波德二世決定將駐守在維也納地區的一萬餘軍隊派往巴伐利亞。在利奧波德二世想來,有了這一萬奧地利生力軍,哪怕巴伐利亞人再無能肯定也能扼制住普魯士軍隊,畢竟達菲利亞的麾下可是隻有一個師團而已。

但是讓利奧波德二世沒有意料的是,當得知利奧波德二世準備派遣一萬餘軍隊前往巴伐利亞的時候,他的兒子卡爾居然找上了門來。

卡爾找利奧波德二世的目的不是爲了別的,正是爲了一萬餘大軍的指揮官一職。

當利奧波德二世從跪在身前的卡爾口中得知他的要求時,皇帝有些發愣了。

利奧波德二世知道自從自己的這個兒子在勃蘭登堡破相之後,回到維也納之後便有些心境大變,以前的卡爾雖然做事認真但是身上也充滿了他這個年紀年輕人的各種毛病,貪玩、高傲等等,不過這些在利奧波德二世看來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大多數貴族子弟在年輕的時候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

但是這次回來之後,卡爾的生活基本上變成了三點一線,不是在軍營就是在圖書館,要麼就是在自己的住處之中,其餘的地方都不再去了,以前的卡爾喜歡格歌劇,甚至自己得空的時候也會親自扮演歌劇演員表現一番。但是在受到了那一番刺激之後,回到維也納的卡爾完全將以前的愛好拋之腦後,現在的卡爾自律到了讓人覺得可怕的地步。

就卡爾身上發生的變化,盧多維卡和利奧波德二世說了很多次,但是在皇帝看來卡爾身上所發生的變化是喜人的,儘管太過自律也有些不好,但是總歸是一種好的轉變。

但是當卡爾真正向利奧波德二世要求統軍作戰的時候,皇帝還是狠狠的被嚇了一大跳。

“卡爾。你確定你不是在和我開玩笑?”

看着跪在眼前的兒子,利奧波德二世有些驚疑不定的的問道,誰知聽完皇帝的問話。卡爾只是搖了搖頭然後堅定的說道:

“皇帝陛下,作爲哈布斯堡家族的子孫,我從勃蘭登堡回來之後便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身上所揹負的責任,我雖然不敢比肩普魯士的那位國王陛下,但是我已經二十一歲了,沒有翱翔過天空的雛鳥又如何能夠長成雄鷹,待在維也納只能夠消磨我的青春。因此,我請求您給我一次獨立作戰的機會,我將以哈布斯堡家族嫡子的身份英勇作戰定不讓家族旗幟蒙羞!|”

卡爾的一番表態讓利奧波德二世有了些感動。

在利奧波德二世的兒子裡面。卡爾的才能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甚至連利奧波德二世的長子弗朗茨都不一定比得過卡爾,但是受限於長子繼承製,即便卡爾再優秀。利奧波德二世也不可能越過自己的長子將王位傳給卡爾。

所以在哈布斯堡家族內部。利奧波德二世對卡爾寄予的希望便是其能夠成長爲哈布斯堡家族的捍衛者。

看到利奧波德二世的臉色十分猶豫,卡爾又說道:

“皇帝陛下,我這次並不是一時起意,在回到維也納之後,我便潛心對普魯士的一干將領履歷進行了研究,而在其中作爲守衛勃蘭登堡的主要力量,普魯士第一師團的軍官們自然是我研究的重點。

在對達菲利亞的研究中,我發現這位普魯士將軍目前的處境非常微妙。在普魯士師團級的將領中,達菲利亞的年齡雖然不是最大的。但是與第三師團的沙恩霍斯特一比,這位達菲利亞將軍足足比後者大了近二十歲。

而普魯士軍隊中大部分的將領都是三十到五十歲之間,五十歲以上在一線部隊中擔任主官的寥寥無幾,我覺得在這樣的情況,這位達菲利亞將軍肯定有一種濃厚的危機感。

普魯士的國王陛下對軍隊進行的軍事改革中其中便有一條非常重要,那就是年齡超過五十五歲的上將以下軍官必須退出一線戰鬥部隊,年齡超過六十歲的元帥以下軍官則必須退役,而目前已經五十幾歲的達菲利亞只是一名中將。

而在普魯士有兩大軍方機構,一個是軍事部,一個便是參謀部,我們都知道執掌軍事部的亨利親王已經六十多歲了,而那爲執掌參謀的斐迪南親王甚至已經七十歲了。

這樣一來,一些年紀即將到站又不甘心就這樣退役的軍官肯定會將目光瞄準到軍事部和參謀部的主官位置,這樣一來,僧多粥少,對這兩個位置的爭奪勢必要比拼資歷。

雖然達菲利亞作爲普魯士第一師團的師團長,他的資歷也算是較高的,但是在普軍內部比他資歷更高的老將大有人在,只不過目前他還在一線部隊當中而已。

所以如果達菲利亞想要更近一步的發展,甚至是登上普魯士軍方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他就必須拿下幾場煊赫的勝利,只有這樣才能拓寬他以後的道路。

掌握了這一點,那麼我自信即便我可能比不上達菲利亞的老辣,但是我相信我能夠拖住他,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調回我國的美因河遠征軍,再說動巴伐利亞人,重創達菲利亞所部並不是癡人說夢!”

卡爾說完便眼露希冀的向利奧波德二世看去,利奧波德二世咬了咬嘴脣,隨後下達了一道讓他時候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命令。

“任命切申公爵卡爾爲帝國上將,集合維也納的皇家禁軍和徵召兵,由卡爾大公挑選一萬三千人,組建巴伐利亞遠征軍,由卡爾大公擔任遠征軍司令,凡是遠征軍所需的後勤、輜重等物,各部門必須在最短時間內供應到位,否則卡爾公爵有全權處置的權利,兩個星期內大軍必須組建完畢,而後便誓師出發!”。)

第686章 尷尬的威廉第254章 害死人的高利貸第313章 與安娜的衝突第697章 傾向第724章 對內維爾的話第651章 逼退第215章 火第72章 華沙第142章 九千俄軍第286章 擊潰暴民第54章 答應求和第331章 作死第664章 再襲第209章 開城門第644章 行動第140章 亨利的調查第246章 突現丹麥海軍第25章 確立繼承人第577章 戰後第430章 莫斯科城破第120章 接管軍隊第697章 傾向第14章 巴伐利亞第105章 入學講話第149章 親往第103章 蘭羅叫陣第479章 冬天來了第510章 劍指克拉科夫第428章 甘道夫的行動第727章 法國停戰與勸進第341章 奧斯曼人的部署第706章 火災第167章 勝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55章 全面停火第453章 安娜的活動第220章 路易絲的哀求第28章 抓老鼠第352章 關於安娜第621章 凱旋式第412章 奧爾良公爵的叛亂第207章 雪第218章 成爲歷史的波蘭第371章 下了血本第608章 鬥角第720章 巴黎來人第405章 一個巴掌第354章 兩種意見第242章 查詢第504章 惱怒第644章 行動第698章 進攻失利第68章 威廉的思考(上)第257章 海軍之議第693章 “友好”協商第616章 失去的更多第330章 人不能太囂張第181章 伯爵?開什麼玩笑第316章 俄羅斯包圍網第446章 價錢第528章 帝王家中無親情第268章 說服孔代第132章 庫圖佐夫的行動第622章 薇薇安第716章 北城生變第646章 躲藏第11章 威廉的野望第22章 舞會殺機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79章 1781年第709章 有些頭疼的德紹第707章 如何善後第305章 誘餌第708章 讓普魯士調停第772章 內維爾之死第778章 海軍作戰計劃第764章 計劃與變化第498章 局勢不利第185章 新的任命第519章 魚餌政策第231章 對丹麥動手?第747章 百年夢想第104章 斐迪南的到來第614章 男人約瑟夫!第751章 教宗之死第680章 繁忙的巡視第701章 夜襲特拉普(中)第462章 海盜與寶藏第573章 追第737章 威尼斯的盟友第408章 行動第385章 英國人也來湊熱鬧第592章 普奧第二次停戰協議第540章 對不起你第369章 瑞典來使第275章 搜捕布列塔尼第51章 伊坦思第360章 良知第14章 巴伐利亞第108章 哥尼斯堡鉅變
第686章 尷尬的威廉第254章 害死人的高利貸第313章 與安娜的衝突第697章 傾向第724章 對內維爾的話第651章 逼退第215章 火第72章 華沙第142章 九千俄軍第286章 擊潰暴民第54章 答應求和第331章 作死第664章 再襲第209章 開城門第644章 行動第140章 亨利的調查第246章 突現丹麥海軍第25章 確立繼承人第577章 戰後第430章 莫斯科城破第120章 接管軍隊第697章 傾向第14章 巴伐利亞第105章 入學講話第149章 親往第103章 蘭羅叫陣第479章 冬天來了第510章 劍指克拉科夫第428章 甘道夫的行動第727章 法國停戰與勸進第341章 奧斯曼人的部署第706章 火災第167章 勝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55章 全面停火第453章 安娜的活動第220章 路易絲的哀求第28章 抓老鼠第352章 關於安娜第621章 凱旋式第412章 奧爾良公爵的叛亂第207章 雪第218章 成爲歷史的波蘭第371章 下了血本第608章 鬥角第720章 巴黎來人第405章 一個巴掌第354章 兩種意見第242章 查詢第504章 惱怒第644章 行動第698章 進攻失利第68章 威廉的思考(上)第257章 海軍之議第693章 “友好”協商第616章 失去的更多第330章 人不能太囂張第181章 伯爵?開什麼玩笑第316章 俄羅斯包圍網第446章 價錢第528章 帝王家中無親情第268章 說服孔代第132章 庫圖佐夫的行動第622章 薇薇安第716章 北城生變第646章 躲藏第11章 威廉的野望第22章 舞會殺機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79章 1781年第709章 有些頭疼的德紹第707章 如何善後第305章 誘餌第708章 讓普魯士調停第772章 內維爾之死第778章 海軍作戰計劃第764章 計劃與變化第498章 局勢不利第185章 新的任命第519章 魚餌政策第231章 對丹麥動手?第747章 百年夢想第104章 斐迪南的到來第614章 男人約瑟夫!第751章 教宗之死第680章 繁忙的巡視第701章 夜襲特拉普(中)第462章 海盜與寶藏第573章 追第737章 威尼斯的盟友第408章 行動第385章 英國人也來湊熱鬧第592章 普奧第二次停戰協議第540章 對不起你第369章 瑞典來使第275章 搜捕布列塔尼第51章 伊坦思第360章 良知第14章 巴伐利亞第108章 哥尼斯堡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