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西嶺鐵礦

春節過後,由融信建設、融信地產以及淮海國資下屬的大學城控股所主導投資的東繞城高速公路、南灣湖博覽園、南灣湖會展中心、南灣湖大學城淮工大、淮海理工、淮海師範大學新校區、南灣湖軟件產業園一期、大學城青年公寓等一批開發建設項目陸續動工新建;而由徐城市政府主導,由徐城市城建投資集團負責投資,旨在完善南灣湖新區基礎設施的“三橫三縱”等道路交通、供電通信、給排水基建項目,更是年前就陸續投入建設。

就此拉開南灣湖新區建設的序幕。

原隸屬秦江區的國際產業園、電力設備產業園,也都統統劃歸到南灣湖沿江工業區,省及徐城市也積極推動南灣湖沿江工業園區、大學城科技園與南灣湖新區一起,申請國家級新區。

淮海國資主導的淮海電氣重工製造基地、東獅集團五萬輛轎車裝配線等重大工業項目,也在春節過後陸續啓動建設。

上半年,省鋼集團也啓動全面改制工作,融信集團也毫不掩飾的想要獲得省鋼的控股權,想要將省鋼與融信旗下的鋼鐵資產進行整合,成立一家真正有能力跟梅鋼等大型鋼企在國內進行競爭的大型鋼鐵聯合體。

融信集團作爲國有獨資骨幹央企,即使想到全盤收購省鋼集團,也不會觸及敏感問題。

胡系在南灣湖建設主導權的爭奪上,是做出讓步的,不要說崔衛平、陳寶齊、戴樂生等人在省常委會議上握有決策權,省委書記鍾立岷對省鋼集團全面改制也是持支持態度,徐沛也不能太咄咄逼人。

省鋼要進行怎麼改制,問題還是拋到省國資辦與省鋼、融信集團來共同協商。

沈淮不再分管省國資辦的企業處、產權處等部門工作,將主要精力都放到淮海國資這邊,又由於省鋼鐵集團的全面改制,涉及到與梅鋼競爭的敏感問題,他本應該回避,但實際上也迴避不了。

融信集團主要想收購省鋼集團的鍊鋼資產,而包括西嶺鐵礦在內的資產則希望由淮海國資接受。

國內鋼鐵市場及鍊鋼產能大增,自然也刺激對鐵礦的需求。

年產一百六十萬噸精礦、儲量數千萬噸的西嶺鐵礦,從這個角度不可謂不是優質資源。

然而西嶺鐵礦最大的問題還是設備落後、人員冗雜;這與省鋼的發展歷史有着極大的關係,算是歷史包袱。

雖然經過多次精簡,年產一百六十萬噸的西嶺鐵礦到零零年職工總數還是高達兩萬餘人——要不是西嶺鐵礦拖累,省鋼集團每年的盈利還要再新增二三億。

西嶺鐵礦的儲量有限,產能有限,新津鋼鐵建成後,省鋼每年就要從海外額外吃進近四百萬噸的優質鐵礦石,未來要進一步的擴大生產,也只會在新津港建造更大規模的二期鍊鋼工程,這麼一來,西嶺鐵礦對融信來說就成了雞肋。

也正因爲西嶺鐵礦的拖累,使得省鋼集團這幾年的盈利能力衰退,跟梅鋼這樣的吸金機器遠不能相比,光環也不及淮煤、淮海融投等省國資集團耀眼。省鋼故而在省裡也就成了雞肋,在融信及胡系諸人的運作之外,省裡也傾向支持省鋼集團全面改制。

整個五月,沈淮拉着孫浮敬,就到西嶺跑了兩三趟。

徐城這兩年發展較快,叫人很難想象徐城下面還有西嶺這麼一個貧困縣。

西嶺位於徐城東北、嵛嶺西南,羣山環抱,早年就是因鐵礦而興,也有好幾家小型鋼鐵廠,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企業,這幾年雖然提出要發展旅遊產業,但因爲持續六七十年的鐵礦等礦產開採,植被減少、山體暴露,環境很差,縣城就在礦區的下面,天空都像是蒙着一層灰。

由於市財政的補助,西嶺縣城的街道倒還算整飾。

徐城要發展,西嶺的環境需要整治,環境債要還,就又成了西嶺鐵礦的一筆大負擔。

融信將西嶺鐵礦視爲雞肋,不要納入融信的鋼鐵產業體系,到西嶺走一趟,也就不難理解。

“融信可能是將西嶺當成雞肋要丟掉,也可能是以退爲進,但不管他們打的是什麼心思,我們不會將主動權拱手相讓;淮煤也來接手,怎麼樣?”沈淮拉着孫浮敬站在礦山上,看着山下的縣城,抽着煙談西嶺鐵礦的未來。

淮煤以往也存在嚴重的冗員,精簡職工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身爲國企有着必然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淮煤這幾年時間裡,一方面是採煤產能擴大了一倍,一方面新建更多的洗煤、焦化等關聯工廠對原有職工進行分流,才使得人均採煤量提高國際平均水平,在這個過程當中完成採掘設備的淘換,增強了盈利能力。

而照着省及徐城市的發展規劃及環境要求,西嶺未來不僅不能擴大產能,還要淘汰關停一些對環境影響極大的小礦——西嶺鐵礦要更新設備,差不多要精簡掉十之八九的職工,纔可能脫胎換骨。

說融信以退爲進,孫浮敬相信是有這種可能的。

西嶺鐵礦採掘設備陳舊落後還不是什麼大問題,可以增加投資淘換設備,隨着未來鐵礦價格的上漲,盈利還是有預期,更叫人頭痛的則是冗員。

這麼多職工,要是不能清退,要給他們有事可做,不能白養活,就不能淘換設備,不適用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採掘設備,西嶺鐵礦的生產效率永遠都將落於同業水準,哪裡還可能有盈利的機會。

融信主導的改制方案,看着是想接手省鋼的鍊鋼資產,而將西嶺鐵礦這個包袱丟給省裡,倘若省裡沒有信心處理西嶺鐵礦的問題,要將西嶺鐵礦與省鋼的鍊鋼資產打包,那必然就只能接受融信對西嶺鐵礦嚴苛的清退方案,省市以及西嶺縣都要爲清退方案可能導致的搔亂背書責任。

西嶺就沒有什麼工廠,一下子要清退近兩萬礦區職工,小小的縣城還不鬧翻天?

要是不清退,即使未來鐵礦價格有大幅上升的前景,西嶺鐵礦也是個巨大包袱,揹負太多的職工,採掘設備落後不能更新換代,看不到有什麼發展前景。

這在省鋼改制進程裡,看着就像是一個難以解決的死結。

孫浮敬不知道沈淮要怎麼從融信集團手裡將主動權抓過來,何以融信集團視爲雞肋的事情,到沈淮手裡就不再成爲問題。

“長青集團看好鐵礦市場未來良好的增長前景,在海外收購幾家鐵礦公司,西嶺這邊可以組建勞務公司,將過剩的職工往海外輸出,”沈淮見孫浮敬眼睛裡有所期待,繼續說道,“淮煤遲早也要走出淮西,遲走不如早走。”

融信主導的省鋼全面改制計劃,沈淮並無意阻撓,即使沒有融信,梅鋼在國內依舊面臨其他幾大鋼企的競爭,多融信一家不多。

融信想要控股省鋼,目前視野還是放在鍊鋼規模的擴張之上,故而也是視西嶺鐵礦爲雞肋——沈淮則想將西嶺鐵礦這個雞肋吃得津津有味。

從九七年起,長青集團就收購泰國的鐵礦公司,近年更是將目光放到鐵礦資源更豐富的澳洲、非洲。

雖然澳洲的鐵礦資源更豐富,沈淮則更主張長青集團放到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澳洲對勞務輸入的限制極爲嚴格,非洲纔是中國企業輸出勞務的天堂——而中國素質高、價格低廉的勞務資源,就目前來說纔是真正的金礦。

梅鋼在倫敦整體上市,靠融得三十億的資金以及部分銀行貸款,用於新浦鋼鐵二期工程的建設已經是足夠,而每年近二十億的利潤積累下來不急於分紅,現在就有能力與長青集團一起,進軍海外鐵礦市場。

淮西市雖然眼下有超過三百億噸的煤炭探明儲量,但開採有難有易,成本有高有低,根據省及淮西市的規劃,未來淮西市煤炭年開採總量達到一億兩千萬噸左右,就會限制進一步的增長。

資源的有序開採就要避免地區資源過早枯竭。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淮西市煤炭年開採量已經突破六千萬噸,淮煤就佔了近一半。即使淮煤未來在淮西煤炭採掘工業裡所佔比例不降低,實際發展潛力也是有限。

淮煤要有更大的發展,遲早要從淮西走出去的。

到其他省份、到海外開採煤炭以及其他礦產資源,是淮煤發揮自身優勢所適合走的道路。

故而這次省鋼改制,西嶺鐵礦這個雞肋,沈淮還是希望淮煤與梅鋼、長青集團一起接手,才能發揮更大的優勢;淮煤未來要發展成綜合型的大型礦產集團,而不僅僅侷限於煤炭上。

這麼一來,不管融信那邊是視西嶺鐵礦爲雞肋也好,還是有着以退爲進的算計,沈淮都不去跟他們打什麼啞謎,直接由淮煤、梅鋼、長青集團三家將西嶺鐵礦承接下來,即使西嶺鐵礦還存在種種問題,也可以在發展過程當中進行化解。

第二百八十二章 辛琪的論文第六百零九章 死結(三)第八百九十章 淮海誰當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不跟你計較第八百六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九百三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明槍暗箭第六十九章 鵬海貿易的稅源第七百四十一章 接站(一)第五百四十章 妖女第三百零一章 鬧大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宴終人散第八百六十四章 合作的基礎第五十四章 整頓(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鄭選峰第七百一十八章 遠謀第二百零三章 接站第七百二十七章 胡林的態度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峙第五百四十二章 做賊心虛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子獠牙第六百一十二章 勢態(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波折第七十七章 意外的相逢第二百六十六章 分歧第三百五十六章 司機一腳有風情第六百零五章 圖謀(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形勢分明第八百一十四章 緣故第三百五十七章 冀河縣委書記第七百二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五章 總有人幸災樂禍第二百一十九章 宴終人散第七百零九章 貌似單純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途第八百二十章 分工第一十三章 官員都是囚徒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雙贏第四百六十一章 話鋒第二百零八章 兩家舊怨第二十六章 我爲你驅花趕蝶第四百八十九章 無法解釋的誤會第六百六十五章 跳樓第三百三十五章 撞破姦情第三百八十六章 謝家有女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第八百三十章 明月照溝渠第二百五十六章 成長起來的陳桐第四百七十章 誰都不省油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退水第四百六十三章 色相要犧牲第二百二十九章 質問第六百七十八章 恨惱難知第六百九十九章 海岸新景象第九百八十三章 也是千億第六百七十四章 夜難眠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計劃受阻第七百四十二章 接站(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八十七章 宴鬥第二百五十一章 渚園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速路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停車檢查第六百七十一章 東風第九百八十七章 糾紛解決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力的基礎第四百零五章 局面失控第三百四十六章 尚溪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風聲第四百三十五章 腔調第五十五章 整頓(二)做事要有班子第一百一十章 酒水的學問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場第七百零九章 貌似單純第三百四十八章 辜負第八百八十八章 敬酒之爭第二百二十九章 質問第三百八十九章 急於求成第六百八十五章 安排偶遇第六百七十七章 夜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詭局第五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二)第一十章 不可告人的陰謀第三百四十六章 尚溪園第三百六十章 宋鴻軍也有心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馬槍第三百七十章 大小筐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四百五十二章 停車檢查第三十六章 赴任(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袁宏軍的權衡第四百九十一章 海水跟火焰第六百七十六章 鄭選峰第六百四十七章 傾斜第六百九十七章 塵埃早落定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西嶺鐵礦
第二百八十二章 辛琪的論文第六百零九章 死結(三)第八百九十章 淮海誰當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不跟你計較第八百六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九百三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明槍暗箭第六十九章 鵬海貿易的稅源第七百四十一章 接站(一)第五百四十章 妖女第三百零一章 鬧大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宴終人散第八百六十四章 合作的基礎第五十四章 整頓(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鄭選峰第七百一十八章 遠謀第二百零三章 接站第七百二十七章 胡林的態度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峙第五百四十二章 做賊心虛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子獠牙第六百一十二章 勢態(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波折第七十七章 意外的相逢第二百六十六章 分歧第三百五十六章 司機一腳有風情第六百零五章 圖謀(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形勢分明第八百一十四章 緣故第三百五十七章 冀河縣委書記第七百二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四十五章 總有人幸災樂禍第二百一十九章 宴終人散第七百零九章 貌似單純第八百七十四章 歸途第八百二十章 分工第一十三章 官員都是囚徒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雙贏第四百六十一章 話鋒第二百零八章 兩家舊怨第二十六章 我爲你驅花趕蝶第四百八十九章 無法解釋的誤會第六百六十五章 跳樓第三百三十五章 撞破姦情第三百八十六章 謝家有女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第八百三十章 明月照溝渠第二百五十六章 成長起來的陳桐第四百七十章 誰都不省油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二)第八百三十五章 退水第四百六十三章 色相要犧牲第二百二十九章 質問第六百七十八章 恨惱難知第六百九十九章 海岸新景象第九百八十三章 也是千億第六百七十四章 夜難眠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計劃受阻第七百四十二章 接站(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八十七章 宴鬥第二百五十一章 渚園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速路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停車檢查第六百七十一章 東風第九百八十七章 糾紛解決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力的基礎第四百零五章 局面失控第三百四十六章 尚溪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風聲第四百三十五章 腔調第五十五章 整頓(二)做事要有班子第一百一十章 酒水的學問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場第七百零九章 貌似單純第三百四十八章 辜負第八百八十八章 敬酒之爭第二百二十九章 質問第三百八十九章 急於求成第六百八十五章 安排偶遇第六百七十七章 夜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詭局第五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二)第一十章 不可告人的陰謀第三百四十六章 尚溪園第三百六十章 宋鴻軍也有心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馬槍第三百七十章 大小筐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四百五十二章 停車檢查第三十六章 赴任(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袁宏軍的權衡第四百九十一章 海水跟火焰第六百七十六章 鄭選峰第六百四十七章 傾斜第六百九十七章 塵埃早落定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西嶺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