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建設基金

建設基金的事,也無從保密,畢竟王易平、姜志軍回去,還要跟各自的常委班子成員商議。

沈淮回到縣裡,在戚靖瑤、潘志強正式到任之後,也很快召開縣常委會議,討論成立淮海政府建設基金的事宜。

這麼一來,新浦開發集團將主要集中推動霞浦縣的基礎設施建設,而由新成立的淮海政府建設基金,去推動鄰近區縣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做的最終的目的,還是要保證推進淮海灣經濟區發展,並確保新浦港在淮海灣經濟區內的核心地位。

包括當初修建海防公路新津段、新津縣政府應歸還的墊款,這次也要一併轉撥到新成立的淮海政府建設基金名下管理,這也是進一步明確這個政府建設基金成立的宗旨跟核心任務。

在縣常委成員具體的分工上,由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的點對點幫扶工作,交由縣委副書記戚靖瑤分管;而淮海政府建設基金的籌備跟具體執行,還是放在縣政府下面具體執行,沈淮沒有那麼多的精力牽涉進去,就由常務副縣長趙天明分管。

建設基金,成立就計劃從上半年新增長的財政稅收入裡拔出兩億元注入;年底撥付第二期款項,在年底之前,使建設基金規模達到五億。

消息一經傳開,也是一石驚起千層浪。

去年市級財政決算支出剛剛過十億,除了市級行政事業單位的人頭費、事務開支之外,主要就往西城區傾斜。除了稅收返補以及各項基建工程專項撥款外,市裡去年還拿出上億的資金,對一些遷往西陂閘產業園區的市屬企業進行專款補助。

到今年,新津港開發成爲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級財政則開始大規模的往新津縣傾斜。上半年市港投集團就獲得市裡一億元的專項撥款,用於補充資本金,實際也是用於擴大市港投集團新津港的基建投資。

“集中力量辦幾件大事”,也是大的財政開支之一,只是在江堰等縣連機關事業人員及教職工的工資都開不出去,能從市裡獲得的財政,甚至不足西城、新津的十分之一,上上下下自然也是“積怨甚深”,感覺得自己就是後孃養的。

霞浦這次成立這麼大規模的建設基金,幾乎就是再造一個市港投,支持鄰近區縣的基礎設施建設,驚擾的動靜自然就小不了。

雖然市裡推動對貧困地區的幫扶工作也搞得頗有聲色,但相形之下就顯得是黯然無光。

郭成澤也是狼狽,七月初回省裡開會,難得有機會跟李谷碰面交流工作,也是叫苦不迭:“不要看我現在是主持東華市政府工作,但背地裡大家都是說沈蠻子纔是東華的真市長,纔是東華真正的財神爺。以前呢,下面區縣缺錢,有事沒事都跑到市裡來伸手要錢、要項目;現在可好,淮海灣建設基金的名頭拉出來後,下面區縣就把市裡甩到一邊,都改跑霞浦縣討專款、要項目。霞浦縣政府,現在要比市政府都要熱鬧幾分。”

李谷攤手也是苦笑,說道:“爲解決淮海灣經濟區基建投資嚴重不足的問題,省裡也有人提議成立這麼一個專項建設基金,但是省裡也沒有錢啊。早初計劃是拿一個億出來,先把這個基金的框架搭起來,誰想到竟然讓霞浦縣搶着做了,而且一下子就打算拿五個億出來,那省裡自然就不能再提這事——有些人正灰眉土臉呢。”

推動淮海灣經濟區發展,是淮海省今後幾年內經濟工作裡的重中之重,省裡有這方面的想法,郭成澤也不是很奇怪。

李谷雖然沒有把話說透,但郭成澤事先不知道這事,他也就知道這事可能是趙秋華那邊的人在暗中籌劃,估計李谷也是近期才知道這事。

只是霞浦縣一下子成立這麼大規模的專項建設基金,趙秋華那邊自然就沒有臉再提這事;不然省裡成立一個相同性質,規模上卻遠遠不如的建設基金,只怕臉都會給下面的地市說腫了。

李谷還是不希望郭成澤在地方跟沈淮矛盾太尖銳,繼續說道:“現在全省真正在財政上稍有寬裕的地方,除了霞浦、唐閘等地,還真沒有幾處,霞浦現在做這件事,搶了頭彩,也不能說他的不是,鍾立岷書記在省直部門經濟會議,還專門提了這事。”

“這大概也是有向省政府施壓的意思在裡面吧?”郭成澤揣測道。

李谷點點頭,他跟沈淮一直都有密切聯繫,也知道省委書記鍾立岷到這時都沒有跟沈淮接觸過來。

普通人可能會說,省裡怎麼還會有誰能違擰省委書記的權威?

然而實際情況永遠都要比普通人猜測的複雜。

鍾立岷作爲平衡派調到淮海來擔任省委書記,受到的牽制比常人想象的要大得多,故而鍾立岷借一些事來搞平衡,實在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李谷猜測沈淮也不可能會主動貼到鍾立岷這邊來。

看着窗外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地雨,李谷又問郭成澤:“霞浦縣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出來了吧?”

“現在市裡對屬縣的權限很小,大體的數據都是縣裡往上去報,市裡可以覈查,但要是覈查出問題來,也沒有有效的制約手段。”郭成澤說道,“新的財稅制度,還是要儘快的確定下來,有些工作才方便推動。”

“這個牽涉面太廣,省裡可能要統一部署;要是單單針對霞浦縣的財政問題,省裡搞省直管試點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李谷說道。

聽李谷這麼說,郭成澤更是無語,霞浦要是搞成省直管,那以後東華市裡對霞浦縣就更沒有什麼話語權了。

雖然郭成澤也知道徐沛、李谷他們可能更傾向支持由省裡對霞浦直管,但他作爲東華市長,還瞅着市委書記的位子,他要在這點上不維護東華的利益,在地方上就等着給罵臭街。

想到這裡,郭成澤也就把話頭轉回到李谷剛纔的問題上,說道:“新浦鋼鐵年初就基本上滿負荷運轉起來,全市鋼鐵工業產值上半年差不多達到一百六十億,霞浦佔了一半。到下半年,這個比例還會再提高一些。在新浦鋼鐵的支撐下,霞浦上半年的工業稅收,就超過十億,一半繳入國庫,剩下的一半,基本都截留在霞浦縣。另外,建築產業也是霞浦縣地方財稅的一個重頭戲,上半年稅收就有一億五千萬。淮煤東出,新浦是最主要的轉輸港,加上霞浦境內消費的煤炭,上半年轉經霞浦的煤炭就達到八百萬噸,帶動霞浦縣境內的商貿發展速度很快。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稅項,霞浦上半年地方財稅收入就超過去年的水平,全年過二十億,應該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壓力。”

李谷點點頭,說道:“那這麼看來,東華市今年在工業及財稅規模上,就要超過徐城了。”

聽李谷這麼說,郭成澤也是默然:在新津港能分新浦、梅溪的勢之前,不論是他,還是陳寶齊,要是跟沈淮矛盾尖銳到不能相容的地步,哪怕省裡憎厭沈淮的人再多,最終省裡權衡下來,都可能是他們步譚啓平的後塵。

特別是計經系扛的是改革開放的大旗幟,王源總理估計也不可能容忍內部官員,往這面旗幟上吐口水。

李谷說道:“霞浦縣既然牽頭搞了這個基金,我倒覺得無論是東華市,還是省裡,還是要積極去推動這個基金的成長,使之真正爲完善淮海灣經濟區的基礎設施做貢獻。”

郭成澤苦笑道:“上半年,我們費了老鼻子勁搞淮海融投,主要是推動淮海灣經濟區產業發展。產業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這個是不錯,而且基建的次序甚至還要排在更前面些,不過,現在省裡、市裡,真要再一起去推動這個基金的成長,怕就怕沈蠻子的意圖就在這裡啊。”

現在省里正全力推動淮海灣經濟區整體發展的工作,除了省裡以省委副書記徐沛爲首,成立淮海灣經濟區協調工作小組外,下面也要有一些真正能推動淮海灣經濟區整體發展的實體機構。

淮海融投的成立,可以說是這個工作走出真正有意義的一步,主要方向是推動淮海灣產業發展。

而以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建設基金,也是不可或缺的——現在要是圍繞霞浦縣成立的這個政府建設基金,去推動、加強這方面的工作,那沈淮或者說梅鋼系的影響力,實際就直接突破東華市這一層次的限制,直接向整個淮海灣地區滲透、擴散。

到時候就不單是江堰等縣,跑到霞浦拉基建項目、拉專款的問題,沂城、嵐山兩地的地方官員,也極可能會放下架子,跑到上門來拉專款。

誰都不是糊塗人,郭成澤從基層做起來,要更加敏感一些,怎麼可能看不到這種後果的發生?

在新的財稅制度難以推進的情況,要想借助霞浦、唐閘先發展起來、相對的寬鬆的財政,去推動整個淮海灣區域的平衡發展,成立專項基建基金,可以說是權宜之計,卻又不得不說是一個“好”的、叫人難以拒絕的權宜之計。

第二百三十七章 班底第四十二章 誰比誰冷豔第六百零一章 淮煤構想(二)第三百七十章 大小筐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飲一口酒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的分類第二百五十一章 渚園第九十二章 女流氓會武術第一十五章 我要留在東華第一百一十三章 意料不到的電話第四百三十一章 美人當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淮能集團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看看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第九百八十九章 用人第三百三十章 投資作坊第三百九十八章 跳黃河都洗不清第六百九十一章 放棄第九百四十九章 心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妥協第五百零七章 爲父申冤第九十一章 鄉間有土豪第二百六十九章 弱國寡民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女送上門第八百二十六章 建設基金第二百三十六章 投桃報李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門第一千零一章 反覆的形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在英皇第一百六十章 誰都敢翻臉第九百八十三章 也是千億第七百五十二章 真假消息(一)第八百零五章 少婦失婚第九十六章 表姐弟要相互照顧第五百九十四章 回京目的(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拆臺自有人第八百九十章 淮海誰當家第三百章 清債第二十八章 權力的基礎第四百五十四章 寇萱的心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酒密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字見根性第一十章 不可告人的陰謀第二百五十九章 提拔第二百五十四章 用人原則第九百七十七章 劉繼周第六百八十二章 夜謀冀省第九百四十一章 傳聞第六百七十八章 自行車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上第四百章 周明的妒火第三百九十五章 高枝別附第三百六十二章 回家偶遇第三百六十章 宋鴻軍也有心路第九百七十四章 密謀破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冤家路窄(一)第一百四十章 渚江建設第三百五十七章 冀河縣委書記第八十三章 資產管理辦公室第五百二十三章 新宅色誘第三十五章 赴任前夕第四百七十章 誰都不省油第七百三十八章 歸程(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看看第六十八章 還是女人闖的禍第八百六十八章 留下來說話第四百六十三章 色相要犧牲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的分類第七百一十四章 連升三級第四百三十九章 兩件事第九百三十五章 近親情怯第九十四章 誰都有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九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七十五章 金融之手第一百九十章 髒活第六百一十二章 勢態(三)第八十九章 三種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零九章 貌似單純第九百零二章 無官一身輕第八百九十八章 也算師兄弟第三百八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三十二章 冬日第九百四十九章 心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築承包商第八百九十八章 也算師兄弟第五百二十四章 萬紫千紅第二十七章 東華這譚水很深第四百零五章 局面失控第四百三十章 赴任第五十一章 蠢總是有緣故的第二章 誰會讓你割捨不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酒第九百三十八章 探親第七百零三章 鼓舞人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做飯第八百九十章 淮海誰當家第二十七章 東華這譚水很深第七百八十一章 我當漁翁
第二百三十七章 班底第四十二章 誰比誰冷豔第六百零一章 淮煤構想(二)第三百七十章 大小筐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飲一口酒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的分類第二百五十一章 渚園第九十二章 女流氓會武術第一十五章 我要留在東華第一百一十三章 意料不到的電話第四百三十一章 美人當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淮能集團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看看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第九百八十九章 用人第三百三十章 投資作坊第三百九十八章 跳黃河都洗不清第六百九十一章 放棄第九百四十九章 心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妥協第五百零七章 爲父申冤第九十一章 鄉間有土豪第二百六十九章 弱國寡民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女送上門第八百二十六章 建設基金第二百三十六章 投桃報李第六百二十八章 登門第一千零一章 反覆的形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在英皇第一百六十章 誰都敢翻臉第九百八十三章 也是千億第七百五十二章 真假消息(一)第八百零五章 少婦失婚第九十六章 表姐弟要相互照顧第五百九十四章 回京目的(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拆臺自有人第八百九十章 淮海誰當家第三百章 清債第二十八章 權力的基礎第四百五十四章 寇萱的心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酒密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字見根性第一十章 不可告人的陰謀第二百五十九章 提拔第二百五十四章 用人原則第九百七十七章 劉繼周第六百八十二章 夜謀冀省第九百四十一章 傳聞第六百七十八章 自行車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上第四百章 周明的妒火第三百九十五章 高枝別附第三百六十二章 回家偶遇第三百六十章 宋鴻軍也有心路第九百七十四章 密謀破局第五百七十一章 冤家路窄(一)第一百四十章 渚江建設第三百五十七章 冀河縣委書記第八十三章 資產管理辦公室第五百二十三章 新宅色誘第三十五章 赴任前夕第四百七十章 誰都不省油第七百三十八章 歸程(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看看第六十八章 還是女人闖的禍第八百六十八章 留下來說話第四百六十三章 色相要犧牲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的分類第七百一十四章 連升三級第四百三十九章 兩件事第九百三十五章 近親情怯第九十四章 誰都有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三十九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七十五章 金融之手第一百九十章 髒活第六百一十二章 勢態(三)第八十九章 三種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零九章 貌似單純第九百零二章 無官一身輕第八百九十八章 也算師兄弟第三百八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三十二章 冬日第九百四十九章 心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二十三章 建築承包商第八百九十八章 也算師兄弟第五百二十四章 萬紫千紅第二十七章 東華這譚水很深第四百零五章 局面失控第四百三十章 赴任第五十一章 蠢總是有緣故的第二章 誰會讓你割捨不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酒第九百三十八章 探親第七百零三章 鼓舞人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做飯第八百九十章 淮海誰當家第二十七章 東華這譚水很深第七百八十一章 我當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