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妥協的條件

梅鋼系的根本還是在以梅鋼爲核心的產業集羣上,沈淮也不可能、也不會永遠都在霞浦。霞浦的人事權及財政權始終都要交出來,此時交出來,能有利於淮海灣整個區域的發展,有利於梅鋼外圍的產業環境更好的發展,沈淮也無意一定要跟徐沛唱對臺戲。

讓步需要彼此都有些誠意,而且田家庚、鍾立岷支持梅鋼發展,說到底也是支持大局利益,支持淮海灣、淮海省能有更好、更快的發展。

就算徐沛現在就提出要在霞浦搞省直管縣試點,沈淮也會支持以換取熊文斌能在徐城順利開展工作。

徐沛提出的兩個條件,比省直管縣試點的限制還要少一些,沈淮自然沒有堅決反對理由。

組織人事權沒有沈淮置喙的餘地,真要實施,他配合就是,他現在還是說政府建設基金的事情:“霞浦佔有很好的地理優勢,在過去幾年裡,也受到省市的政策支持,今天才略有些成績。七月中旬霞浦周邊區縣都受災嚴重,有相當一部分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造成的,我們縣委班子在那之後,決定成立政府建設基金,也是認爲我們有些發展,也有義務承擔更多的責任。但在政府建設基金的使用安排上,霞浦縣的視野畢竟是狹窄的,也沒有能力做更多的協調工作,現在能由省裡接管,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不僅我,我想我們縣委班子的其他成員,也會支持的。”

徐沛對這樣的結果還是相當滿意的,說道:“省裡接手,也是想讓這個政府建設基金更好的發揮作用。沈淮你在淮海灣經濟區發展領導小組裡,還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啊,這個政府建設基金,還是需要你來擔當理事長……”

“我可沒有這麼大的協調能力,徐書記您硬要把我趕上架,那隻會限制基金更好的發揮作用。”沈淮堅決的推辭道,“建設基金成立之後,我也真是一直都在爲協調、爲怎麼更好發揮基金作用的問題頭痛。徐書記您今天不提及,我也會跟徐書記您請援,我還一直都想着讓郭市長或者李主任出馬擔任基金會的理事長呢,他們的能力,可都要比我強太多……”

“李谷跟成澤都忙,不能給他們身上再壓擔子了。”徐沛否決掉沈淮的提議,說道,“你一定不想承擔這個責任,我倒想起一個合適的人選。吳海峰以前是東華市委書記,各方面都很熟悉,我們可不能縱容他真在省政協養老,我覺得請他出來主持基金會的工作,倒是合適。選峰,你覺得呢?”

葉選峰這時候自然明白徐沛列席今天的籌備會議,與沈淮有這麼一番談話,可以說都是兩個多月前,鍾立岷約見熊文斌、沈淮一事之後的後續發展。

鍾立岷調熊文斌到徐城,是希望能對徐城的產業、城市發展有所促進,從而在整體上能對淮海灣經濟區發展有更大的促進。

徐沛一定要壓制熊文斌,不叫他在徐城有所作爲,只會讓他自己成爲阻力、陷入孤立。

無論是誰,逆大勢都只會叫自己陷入孤立,強也只能強於一時,徐沛是有政治野心的人,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明白。

他此時選吳海峰順勢而爲並爭取更多的利益,並不叫人奇怪。

而沈淮懂得捨棄,又堅決的推辭在基金會擔任職務,叫葉選峰更加頭痛。

徐沛貌似就淮海政府基金理事長的人選問他的意見,葉選峰又豈會不知道,這哪裡有他說話的餘地?

沈淮將淮海政府基金讓出去,以換取梅鋼在徐城更大的發展機會,到底是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現在都還難說得很,而沈淮懂得有底氣的妥協,無疑表明他以後施展的手段,將更加的圓滑成熟。

至於這個政府建設基金會理事長職務,到底誰來擔任,並不重要。

畢竟政府基金從霞浦縣剝離出來,由省政府及淮海灣經濟區發展領導小組接手,大型基建項目的最終決定權,那就在領導小組手裡。

有時候大家需要的更多是各自表現出來的姿態。

沈淮的順從跟配合,無疑有利加強徐沛在淮海省的權威;而徐沛對梅鋼能有一個公開支持的姿態,都會極大改善此前諸多中間派跟梅鋼不合作的態度。

徐沛推薦吳海峰擔任政府基金理事長,也是讓彼此的妥協看上去更溫和一些。

理事長誰擔任不重要,但這個政府基金不能說不重要。

霞浦縣今年就往這個政府基金裡投入了五個億,照徐沛在席間說的比例,明年霞浦縣保守估計還要繼續拿十個億出來。現在由省裡接手這個政府基金,再從其他富裕區縣劃出一定的財稅收入,明年這個專用於淮海灣地區基建的政府基金規模就能超過二十億。

田家庚九四年調到淮海省擔任省委書記,爲了推動徐東高路建設,親自出面多次協調,前前後後一年多時間,才籌足十幾億的建設資金。

現在省級財政改善了許多,但一年也就七八十億,除去各項開支之外,能節餘下來能用於全省基建投資的預算支出,甚至都不足十億。

淮海經濟區發展領導小組,掌握這個政府基金的支配權,再配合一定的金融槓桿,獲得諸省級銀行的支持,明年就能在淮海灣經濟規劃區內主導高達三四十億的基建投資。

這個分量到底有多重,葉選峰是能明白。

當然,從這些數據裡,也能看出沈淮一年調動各種資源,能在霞浦實施高達二三十億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是何等的巨大。

同時,這其實就意味着,淮能集團這邊再拖延下去,淮海省明年就有能力獨立推動徐東鐵路升級改造。

徐沛吃過飯,就與隨行人員離開。

沈淮也與吳海峰通了電話,告訴他中午跟徐沛見面談話的一些情況。

政協、人大雖然是官員退居二線、養老的地方,但像吳海峰這樣六十多了,其實過一兩年也要徹底的退下來。

唯有淮海政府基金這樣非正式的官方機構,只要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理事長之類的職務,重視的也是任職者的聲望跟影響力,對年齡不會有那麼嚴格的限制。

沈淮現在將這個政府基金交由省政府及淮海灣經濟區發展領導小組接手,這個政府基金即使沒有正式編制,大家也都會默認其具備相應的規格跟級別,也就是常常所謂的享受XX待遇。

能擔任淮海政府基金理事長,吳海峰的正式退休年齡能往後推延,政治待遇不會降低,能發揮的政治影響力甚於不會比他現在擔任的省政協副主席稍差。吳海峰聽到這個消息,又怎麼會不高興?

吳海峰還想喊沈淮晚上過去喝酒,不過沈淮晚上要陪成怡去吃陳曼麗的喜酒,只能下次到徐城來,再去吳海峰家裡吃飯。

沈淮與徐沛的這次見面談話,自然是非正式的,不會有任何文件性的記錄留下來,葉選峰卻不得不去想,沈淮與徐沛的這次見面,以及省委書記鍾立岷兩個多月在沂城見沈淮、熊文斌,對淮海省的經濟及權力格局,會發生怎樣的深刻變化,也不得不去想,梅鋼下一步會走出怎樣的天地。

葉選峰也不清楚,省長趙秋華、徐城市長周任軍以及東華市委書記陳寶齊等人,在知道沈淮與徐沛今天在淮海迎賓館見面的消息之後,心裡會有怎樣的想法?

徐沛公開站出來表態,徐東鐵路升級改造上的一些分歧頓時就消融了許多,籌備會議程就沒有那麼緊張。

下午庭院裡的雪還沒有消,沈淮、成怡就與李谷、秦大偉在迎賓館西園裡賞梅看雪。

將淮海政府建設基金交上去,是沈淮預料之中的事情,也是準備在做的事情。

兩個多月前在沂城,沈淮與熊文斌,給鍾書記留下來談話時,鍾書記就提出省裡能掌握的建設資金緊張、在重點基建工程主導性不強這個問題。要是省裡能有二三十億的資金可以自由支配,徐東鐵路改造工程也不至於拖上兩年都沒有正式啓動。

而這個政府建設基金,掌握在霞浦縣手裡,即使資金再充足,但受實際的行政級別限制,在重點基建工程上難有主導權。

沈淮最初的想法,還是希望由李谷來主導淮海政府基金,去推動省內一些重點基礎工程的建設。所以在具體的理事長人選上,在跟徐沛談話時,沈淮纔將郭成澤跟李谷同時推出來,沒想到徐沛將郭成澤跟李谷同時否決掉,改推薦吳海峰出來。

不能說徐沛的不是,讓吳海峰擔任基金理事長,意味着梅鋼系的影響力繼續擴大,徐沛至少在表面上,相當大度的沒有施加半點壓制,但這事的另一面也說明徐沛對李谷存有戒心了。

沈淮下午還要接着開會,成怡就先去陳曼麗那邊。她也會有一些同學從外地趕過來參加陳曼麗跟程愛軍的婚禮,沈淮只能等開過會再過去跟成怡匯合。

第二百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三章 夜深情迷時第三百六十五章 場面難看第八百七十七章 妥協的條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少女的心(二)第五百三十章 夏夢如春第八十三章 資產管理辦公室第六百三十二章 冬日第五百九十四章 回京目的(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善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司機一腳有風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譚啓平的臉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吐露身世第四百零一章 協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回縣裡第六百六十四章 戚氏姐妹第三百四十章 夜闖情人宅第五百六十七章 黨校同學(一)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的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 沒事不要挑逗第七百零七章 思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蓬門未入第七百三十二章 相約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淮海國資第四百八十章 夜色第四百六十三章 色相要犧牲第四百九十五章 無形的阻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周裕的印象第四百三十八章 密會第五百九十五章 夜場見面(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問詢第二十一章 誰會漁翁得利第五百七十六章 遊嵛山第九百九十章 大計劃第七百二十六章 反掌易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風聲第四百二十七章 女人們的勾心鬥角第四百三十八章 密會第七百五十五章 真假消息(四)第七百九十五章 跳出僵局第七百三十三章 談婚論嫁第九百六十一章 徐沛介入第六百九十三章 後手第三百二十一章 字見根性第五百一十九章 脾氣第一十六章 宋家子弟第五百九十七章 深夜風寒第三百五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鬥毆第一十八章 也是海外人才第三百八十三章 企業是有屬性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冬晨春睡第二百三十九章 茶樓夜話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話第二百五十五章 鬥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調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爛醉如泥第九百七十三章 班子第六十三章 不會下蛋的雞第五百四十七章 棋逢故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樑小林的危機第六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九百八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七百二十六章 反掌易勢第七百五十八章 觀勢(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合作者的疑惑第二百八十七章 資金是老虎第五百九十章 父子仇寇第一百八十六章 合作者的疑惑第九百五十七章 落水第六百五十八章 下河第三百四十八章 辜負第七百三十章 書房談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成文光第八百七十七章 妥協的條件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石兩鳥第八百一十一章 幽會第八百一十二章 選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立足之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嵛山旅遊第三百三十六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迷霧第八百三十四章 人以羣分第六百四十九章 防塵第七百二十七章 胡林的態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總有垂淚人第一千零一十章 偷窺者第五百七十九章 與虎謀皮(一)第八百章 女人心計第四十二章 誰比誰冷豔第七百九十二章 不是好東西第八百六十七章 醉酒第九百七十九章 過夜第四百二十章 詭局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再見第九百一十二章 同行第九百八十七章 糾紛解決第四百四十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煉化(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同牀
第二百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三章 夜深情迷時第三百六十五章 場面難看第八百七十七章 妥協的條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少女的心(二)第五百三十章 夏夢如春第八十三章 資產管理辦公室第六百三十二章 冬日第五百九十四章 回京目的(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善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司機一腳有風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譚啓平的臉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吐露身世第四百零一章 協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回縣裡第六百六十四章 戚氏姐妹第三百四十章 夜闖情人宅第五百六十七章 黨校同學(一)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的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 沒事不要挑逗第七百零七章 思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蓬門未入第七百三十二章 相約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淮海國資第四百八十章 夜色第四百六十三章 色相要犧牲第四百九十五章 無形的阻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周裕的印象第四百三十八章 密會第五百九十五章 夜場見面(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問詢第二十一章 誰會漁翁得利第五百七十六章 遊嵛山第九百九十章 大計劃第七百二十六章 反掌易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風聲第四百二十七章 女人們的勾心鬥角第四百三十八章 密會第七百五十五章 真假消息(四)第七百九十五章 跳出僵局第七百三十三章 談婚論嫁第九百六十一章 徐沛介入第六百九十三章 後手第三百二十一章 字見根性第五百一十九章 脾氣第一十六章 宋家子弟第五百九十七章 深夜風寒第三百五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鬥毆第一十八章 也是海外人才第三百八十三章 企業是有屬性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冬晨春睡第二百三十九章 茶樓夜話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話第二百五十五章 鬥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調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爛醉如泥第九百七十三章 班子第六十三章 不會下蛋的雞第五百四十七章 棋逢故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樑小林的危機第六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九百八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七百二十六章 反掌易勢第七百五十八章 觀勢(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合作者的疑惑第二百八十七章 資金是老虎第五百九十章 父子仇寇第一百八十六章 合作者的疑惑第九百五十七章 落水第六百五十八章 下河第三百四十八章 辜負第七百三十章 書房談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成文光第八百七十七章 妥協的條件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石兩鳥第八百一十一章 幽會第八百一十二章 選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立足之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嵛山旅遊第三百三十六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迷霧第八百三十四章 人以羣分第六百四十九章 防塵第七百二十七章 胡林的態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總有垂淚人第一千零一十章 偷窺者第五百七十九章 與虎謀皮(一)第八百章 女人心計第四十二章 誰比誰冷豔第七百九十二章 不是好東西第八百六十七章 醉酒第九百七十九章 過夜第四百二十章 詭局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再見第九百一十二章 同行第九百八十七章 糾紛解決第四百四十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煉化(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同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