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金玉之邦

吃完便來到二道橋國際市場。

和田玉交易中心。

這裡的規模就非那些小巴扎可比了。

有一座佔地面積幾千平米的主體建築,上下四層,每層幾十間商鋪,還有一座露天的毛料交易市場。

其中第一層是成品玉零售市場,二三層批發市場,四層是切場,加工廠,也有大大小小的籽料交易,就是專供賭石的了。

在商場第一層逛了半天,93年的和田玉交易中心,就已經是人山人海,摩肩擦踵,范陽他們過去的早,在裡面擠得頭都回不了。

被迫挨着挨着參觀了一遍這些櫃檯。

不出意外,都是死貴。

一塊青白玉的掛墜,動不動就要幾百上千。

專賣外地人的。

自然不是范陽的菜。

好不容易逛上二樓,范陽等人忍不住了,跑到一處陽臺邊上抽菸。

“差點沒把我擠死,你們還挺得住嗎?”

“人太多了,好多外國人呀。”

“都是些中東國家的,阿富汗,土耳其,巴基斯坦什麼的,東歐這些國家也有一些,但不多。”小盧介紹道。

盧正山咳嗽了兩聲,吸引了幾人注意,向范陽問道:“範總是怎麼打算的?”

“我啊,現在還沒考慮清楚,你覺得怎樣操作好些?”

盧正山心裡有愧,又迫切的想要表現,便說道:“其實我在這個方面挺有經驗的,我以前也做過和田玉的批發生意,爲別人幫了不少忙,它和普通的商品一樣,也分爲開採,加工,銷售,三個環節,這三個環節都有利可圖,但有一個特點,幾乎沒有人能把這三個環節一體化操作,這是地形決定的。”

說到正事,盧正山給人的感覺又不一樣。

旁邊的鐘婷美目流轉。

不知爲何,她會被盧正山這樣的人吸引。

“思路很清晰啊,你說。”

盧正山自嘲的一笑:“除了我。”

“你?”

“對。”盧正山點頭說道:“當初我就是心大了,親自組織人手上崑崙山,自己負責運輸,結果搞得一敗塗地,因爲它那個地形就決定了,莽莽大山,很多地方寸草不生,那些玉礦建立在崑崙山的深處,根本沒路,全靠毛驢,馬匹,人力,給運輸下來。”

鍾婷婷插嘴問道:“爲什麼不用駱駝呀?”

小盧站在鍾婷旁邊,接口道:“駱駝得跑沙漠呀,那邊是高原。”

范陽點頭說道:“對,以前我不是告訴過你們嗎,新繮有三種主要地形,盆地,沙漠,高原,而和田的位置,處在崑崙與喜馬拉雅交界,帕米爾高原,是另一座世界屋脊,駱駝不行,爬山還是要毛驢,馬,但最好的還是犛牛。”

盧正山詫異的看了一眼范陽:“範總在那邊去過?”

“沒有,只是提前瞭解過,以前我在康定,在青藏高原生活了兩年時間。”

“原來如此。”盧正山笑道:“的確,和田那邊跟青藏高原差不多,海拔有4000多米,生活習慣都差不多的,吃青稞面,烤饢,喝酸奶,酥油茶,燒牛糞,打秋草,接春羔,打獵,放牛放羊,開採玉礦只是一項特產而已。”

“嗯。”范陽點頭。

“主要是新繮的地理條件好,處在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劇烈的火山岩漿,冰川轉移,次生代歐亞大陸板塊的撞擊,隆起,累積了大量的礦產資源,新繮的三條山脈,礦產資源都很豐富,崑崙山產和田玉,崑崙玉,青海玉,天山產碧玉,阿爾泰山則出黃金。”

“黃金?”范陽打斷道:“阿爾泰山還很多黃金嗎?”

“是啊,咱們新繮號稱金玉之邦,阿爾泰在蒙古語裡面,就是金山的意思,阿爾泰山七十二溝,溝溝出黃金,你不知道?”

“額,還真沒注意這個。”

旁邊的小盧笑道:“是的,盧大哥說得沒錯,只不過管得很嚴,一般人不能上山,那邊有十多條礦脈,國營的金礦就有十多座,哈巴爾金礦,扎伊爾金礦,還有哈爾克山金礦,都是百多公里的成礦帶,還產稀土,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稀有元素成礦帶。”

范陽一副詭異的神色。

要趙光明聽到這個消息,怕得發瘋。

“那崑崙山也有金礦嗎?”

盧正山點頭道:“有啊,但沒阿爾泰山多就是了,最早玉礦就是找金礦炸出來的,好多礦坑明朝就在開採了,你在青藏高原呆過,應該知道橫斷山脈是什麼概念吧?”

“知道,就是光禿禿的嘛,氧氣稀薄,植物都生長不了,全是雜草,土壤也稀薄,雪山嘛。”

“對,就是雪山,上面的環境很惡劣的,那些玉工很苦,每年的採礦季,蔬菜都吃不上新鮮的,全靠喝茶補充維生素。《太平御覽》就有記載:取玉最難,越三江五湖至崑崙之山,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返。”

“上面還有采礦季嗎?”

“當然了。”盧正山答道:“要下雪得嘛,現在崑崙山上的玉石成礦帶,普遍在海拔4000米以上,4800米以上的成礦最佳,反正越高越好,現在只有阿拉瑪斯和海尼拉克兩個礦點產白玉,一個海拔5300米,一個5600米,每年的4月過了才能進山,最遲10月之前,必須得出來,不然就非得死在上面。”

范陽笑了,跟自己採金礦差球不多啊。

說起採玉的艱辛,小盧也聽過很多,說道:“一頭小小毛驢,二尺趕路短鞭,三伏猶如寒冬,四季不知春夏,五更露宿崑崙,六慾七情拋盡,美玉八方馳名,九死一生誰知。”

盧正山哈哈一笑:“對,對,就是這個,九死一生誰知,關鍵這玉它不像煤碳,煤礦選一個礦點就可以採上三五年,甚至幾十年,但玉礦不一樣,是碰運氣,找一條玉脈最寬的兩米,一次就開完了,咋辦?再去探,四月份開春上山,生活給養,和開礦的工具,搬上山就得一星期,再適應幾天這裡的氣候,半個月就過去了。”

盧正山越說越來勁:“找到礦的時候,開礦的第一聲炮響是最振奮人心的,放炮前,礦長要站在最高處,吹幾聲哨子,高喊放炮啦,咚、咚幾聲炮響後,採玉人從藏身處爬出來,扒開石碴,看有沒有希望,沒有希望還得繼續挪窩兒。”

“那咋個找玉啊?”范陽問道。

第二十一章:財富列車第二百五十六章:臺南永康第二百九十七章:戰鬥民族第三十七章:水產品第四百八十五章:回到烏魯木齊第一百二十七章:六連灘第三百一十五章:應許之地第二百七十七章:一統半個歐亞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代彈性面料第三百七十五章:大事件請不要舉報章節謝謝第二百三十九章:德國戰車第十一章:下海第四十八章:這麼快又回來了第四百二十六章:魄力非凡第二百七十三章:商品經濟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下第一樓第七章:東鞋西移第四百二十九章:杜魯門主義第一百章:對不住了第三百一十六章:聖殿和城邦第一百二十二章:河牀礦脈第二十三章:凌霜侯第四百章:難第一百九十五章:打造品牌第三百四十八章:艱苦抗戰的準備第九章:紡織女工第三十三章:SN幫第二十七章:自動扣皮帶第三十章:意外收穫第八十六章:定軍山第二十四章:下一個計劃第二百九十八章:小把頭第一百三十七章:小型車隊第七十章:深山小屋第七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二章:一代嬌衫第十一章:下海第二百五十七章:披着狼皮的羊第一百三十五章:全球賣場第四百七十七章:亞太合作組織第十九章:政策紅利第四百六十九章:歐亞之喉第二百八十九章:遇到高手了第一百二十一章:2000噸產能的利潤第四百零九章:方便麼?第九章:休閒皮鞋第二百九十二章:一代嬌衫第一百零八章:安排一下第三百三十章:ODA國際援助第二百七十四章:一法通百法電商時代-序第三百四十章:主戰坦克第四百一十九章:向西發展第二百八十九章:遇到高手了第二百二十九章:啤酒花第三十五章:線民第二十二章:長江三角洲第三百二十一章:一般貿易方式第三百三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九十一章:1萬塊錢定金第二百七十六章:打印紙第九十三章:絕不可能第二百六十二章:小魔女第十二章:無息貸款第五十五章:五十公斤第二百一十三章:通天河計劃第七十五章:金牛古道第一百零五章:一概奉陪第三百零一章:國旗衫第十三章:家宴第一百一十四章:領航者第三百三十九章:城市裡的遊牧民族第一章:對外貿易公司第三十四章:小賊第一百四十三章:運達四區第二十六章:荷花池批發市場第三百四十七章:河西走廊第二百四十三章:微生物實驗室第三百八十二章:驚魂未定第六十二章:(爲書友160219三萬厚賞加更,第二章)第三百四十九章:克拉瑪依第九十章:1200年樹齡第一百四十三章:運達四區第四百三十九章:現代營銷第二百四十七章:品牌植入第四百六十七章:董事長第七章:國際貿易第二百一十八章:崑崙山中玉第一百四十章:單片機第一百八十二章:懷石料理第三百六十六章:消費水平第一百八十四章:金融絞殺第九十三章:咽不下這口氣第九十五章:非常優秀第四百八十四章:返程說一下我爲什麼寫教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師手作第五百一十一章:西雅圖第四百五十二章:垂直分銷
第二十一章:財富列車第二百五十六章:臺南永康第二百九十七章:戰鬥民族第三十七章:水產品第四百八十五章:回到烏魯木齊第一百二十七章:六連灘第三百一十五章:應許之地第二百七十七章:一統半個歐亞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代彈性面料第三百七十五章:大事件請不要舉報章節謝謝第二百三十九章:德國戰車第十一章:下海第四十八章:這麼快又回來了第四百二十六章:魄力非凡第二百七十三章:商品經濟第三百九十七章:天下第一樓第七章:東鞋西移第四百二十九章:杜魯門主義第一百章:對不住了第三百一十六章:聖殿和城邦第一百二十二章:河牀礦脈第二十三章:凌霜侯第四百章:難第一百九十五章:打造品牌第三百四十八章:艱苦抗戰的準備第九章:紡織女工第三十三章:SN幫第二十七章:自動扣皮帶第三十章:意外收穫第八十六章:定軍山第二十四章:下一個計劃第二百九十八章:小把頭第一百三十七章:小型車隊第七十章:深山小屋第七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二章:一代嬌衫第十一章:下海第二百五十七章:披着狼皮的羊第一百三十五章:全球賣場第四百七十七章:亞太合作組織第十九章:政策紅利第四百六十九章:歐亞之喉第二百八十九章:遇到高手了第一百二十一章:2000噸產能的利潤第四百零九章:方便麼?第九章:休閒皮鞋第二百九十二章:一代嬌衫第一百零八章:安排一下第三百三十章:ODA國際援助第二百七十四章:一法通百法電商時代-序第三百四十章:主戰坦克第四百一十九章:向西發展第二百八十九章:遇到高手了第二百二十九章:啤酒花第三十五章:線民第二十二章:長江三角洲第三百二十一章:一般貿易方式第三百三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九十一章:1萬塊錢定金第二百七十六章:打印紙第九十三章:絕不可能第二百六十二章:小魔女第十二章:無息貸款第五十五章:五十公斤第二百一十三章:通天河計劃第七十五章:金牛古道第一百零五章:一概奉陪第三百零一章:國旗衫第十三章:家宴第一百一十四章:領航者第三百三十九章:城市裡的遊牧民族第一章:對外貿易公司第三十四章:小賊第一百四十三章:運達四區第二十六章:荷花池批發市場第三百四十七章:河西走廊第二百四十三章:微生物實驗室第三百八十二章:驚魂未定第六十二章:(爲書友160219三萬厚賞加更,第二章)第三百四十九章:克拉瑪依第九十章:1200年樹齡第一百四十三章:運達四區第四百三十九章:現代營銷第二百四十七章:品牌植入第四百六十七章:董事長第七章:國際貿易第二百一十八章:崑崙山中玉第一百四十章:單片機第一百八十二章:懷石料理第三百六十六章:消費水平第一百八十四章:金融絞殺第九十三章:咽不下這口氣第九十五章:非常優秀第四百八十四章:返程說一下我爲什麼寫教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師手作第五百一十一章:西雅圖第四百五十二章:垂直分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