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不了了之

211日,法國和伊比利亞兩方各派出代表組成衝突事件調查小組,對此次衝突的原因做出最詳細的調查。但誰都知道,這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在死無對證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承擔這次衝突的主要責任。

法國一方派出的是由外交大臣康佩尼和第12軍團軍團長的代表團,伊比利亞一方則是由外交大臣格里歌奧和副總參謀長米斯恩德掛帥。

213,雙方在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尼斯舉行了首次談判,但整個談判基本上都是在爭吵中度過的,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東西。雙方都堅持認爲衝突是對方造成的,而自己只是被動應戰,所以應該由對方爲這次衝突付主要責任。

由於談判沒有取得預期進展,法國一方要求到發生衝突的地點進行實地考查,伊比利亞一方也沒有反對。於是兩支代表團就浩浩蕩蕩的殺向了法國和伊比利亞邊界。

在路上,米斯恩德和格里歌奧又商談了幾次,但由於不知道法國一放接下來要採取怎麼樣的措施,所以沒想出應對的辦法。但在他們出發的時候,蕭杰特意召見了兩人,向他們交代了一些必須注意的方面。

“這次你們的使命其實並不重,主要是做做樣子而已。只有一點你們需要注意的事,千萬不能讓對方把引發此次衝突的主要責任加在我們頭上,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就拖下去,反正當時引起衝突的人都已經戰死了。就算我們明知道這事是繆拉引起的,但我們也拿不出證據來,反正我們這次也沒吃虧,這件事也就這麼着吧。我相信拿破倫肯定也是這樣想的。”蕭傑說道。

“那如果我們能找到證據證明法國一放應該承擔引發衝突的主要責任呢?”格里歌奧問道。

“即使是那樣的話對方肯定也是不會承認的。還有就是,我們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和法國全面開戰,相信拿破倫也是這樣的想法,所以他纔會提議組建一支代表團以談判來掩人耳目。畢竟我們名義上還是拿破倫的臣子,伊比利亞還是法國的一個屬國。拿破倫的敵人不應該是我們,而是歐洲的其他國家。”蕭傑解釋道。他知道他要想日後能入主巴黎的話他現在就不能同法國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否則這樣的話伊比利亞和法國的實力都將極大的削弱,而歐洲其他國家肯定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到了那個時候,即使他登上了皇位,也無法和新的反法同盟抗衡,最終也只有失敗的下場。相反,如果他能在拿破倫和反法同盟鬥得過兩敗俱傷之後再入主巴黎,那麼他要面臨的困難就要小得多了。

話說到了這裡,格里歌奧和米斯恩德也明白了蕭傑的真正意思,表示一定會按照他的意思把事情辦好的。

218,代表團來到了法國南部城市佩皮尼昂,在法國代表的強烈要求下,他們參觀了被伊比利亞海軍摧毀的繆拉的指揮部。“看看啊,這就是當日你們的海軍乾的好事,整個指揮部整整一百多人,只有十幾個逃了出來。幸好上帝保佑,繆拉親王和薩瓦里將軍當天不在這裡,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康佩尼站在廢墟前面聲情並茂的說道。法國代表團的其他人都紅着眼睛看着伊比利亞代表團的人,彷彿要把他們撕碎一樣。

而伊比利亞代表團的人則沒有反駁,而是冷冷的看着康佩尼的表演。最後,米斯恩德說道:“那麼下一站應該去阿爾多斯和菲格拉斯了。”

220,代表團來到了阿爾多斯,這次的“演說員”換成了格里歌奧:“先生們,請看啊。當天,就是在這裡以被3裡的邊界上,我軍一個排的士兵阻止兩百多法軍強行進入我國,最終雙方發生了衝突。隨後,法軍一個騎兵團和一個步兵團相繼捲入了‘衝突’,他們對駐守阿爾多斯的一個營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最終,我們這個營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人。另外,當天法軍一個騎兵團南下進攻菲格拉斯,和我軍增援阿爾多斯的一個步兵營遭遇,我步兵營瓜不敵衆,最終只有撤退,當他們退回菲格拉斯的時候,整個營只剩下了兩百人。這次衝突,我第88軍團第2第3步兵團,損失百分之五十的兵力。有介於此,我方認爲,引發此次衝突的原因完全在於你方要強行進入我國。因此,你們應該爲此次衝突付主要的責任

“哼!什麼進入你們的國土,你們別忘了,伊比利亞也屬於法國的一部分,法國士兵有權在法國的國土上任意馳騁。”伊萊爾寒着臉說道。

“介於當是兩國的關係,我們王儲殿下發布了命令,爲了維持兩國間的和平,暫時封鎖邊境,禁止任何攜帶武器的人進入伊比利亞,我們的士兵也完全是聽命行事而已,如果將軍閣下對此有什麼意見的話,我可以幫您向王儲殿下轉告。”米斯恩德反駁道。

“格里歌奧閣下,你們只有一個團遭受了百分之五十的損失,而我們則損失了整整兩個團,當時貴軍可是調集了7個團參加到了衝突中,難道不應該由貴方承擔這次衝突的主要責任嗎?”康佩尼問道。

“康佩尼閣下,那隻不過是我們的正當防衛而已。”格里歌奧一口回絕道。不管怎麼說,這次的衝突都是在伊比利亞境內發生的,而伊比利亞軍隊自始至終都沒有進入法國一步,所以,在談判中,伊比利亞一方始終佔着一點優勢。

“那貴軍海軍炮擊佩皮尼昂要做何解釋呢?要知道當時衝突已經結束了。”伊萊爾冷着臉問道。

“衝突是否解釋這並不是由我們說了算的。更何況當時我軍海軍起航的時候是1月29日下午,當時衝突還在繼續進行。”米斯恩德反駁道。

隨後,兩方人又大吵了起來。接下來的談判也依然沒有任何進展,各方的人除了磨最皮子以外,就什麼也不幹了。於是,這件事就這麼拖了下去,直到最後不了了之。

但拿破倫最終還是弄清楚了這次衝突的原因的,據說繆拉和薩瓦里兩人都受到了他的責罰,而具體事情是怎麼樣的除了當事人之外就沒有其他人知道了。

自從拿破倫推行大陸封鎖體系以來,歐洲大陸的國家或自願或強迫的都加入到了其中。這樣,對英國的全面封鎖也就形成了。作爲一個傳統的出口國,英國在經濟上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殖民地的產物、棉紡織品以及對歐洲出口鋼鐵,而英國的糧食和木材完全依靠進口。

拿破倫對英禁運日益強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先征服歐洲大陸,控制其港口及市場。他加緊了對法國、意大利及整個中歐國家的控制。這樣一來,到了1808年,英國的出口額~3.500英,激烈的工人罷工運動及產品量的銳減給英國造成重創。例如,利物浦港進口的原棉就從1807年的).銳減到1808的23(玉米的進口量也狂減,儘管1805年至1808期間,英國對南美洲出口額從800英激升至2000萬英鎊,但這常常包括了以前的銷售額以及不正當交易額。另一方面,英國對地中海地區的出口量在1805年至1811年間上升4,尤其是在土耳其和波斯兩地。1808是情況最糟糕的一年,此後才逐步得以好轉。

如果說沙皇俄國是拿破倫大陸體系的一個重要盟友的話,那它也是這一體系的一大漏洞,因爲沙皇俄國的里加港和波羅的海的港口仍繼續接受英國貨物。儘管如此,法國對英國持續的貿易戰對俄國仍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英國針對大陸封鎖體系採取了相應的報復行動,即只允許對倫敦友好的船隻進入深海,從而對所有的法國海港形成了反封鎖,使法國漁船不能出海。馬賽港的船隻數量由1789年的數千艘降至1811年的900餘艘同時波爾多的人口數量也由原來的12萬降至7萬人。其他城市及其工業遭受的情況也類似。

但即使是這樣,拿破倫還是義無返顧的將他的封鎖政策繼續推行下去,因爲他堅信能夠從歐洲其他國家得到“援助”的法國一定會比英國後倒下。但這是建立在剝削其他歐洲國家的基礎上的,有剝削必然就由反抗。

俄國不像歐洲其他國家,她本是一個農業大國,大量的工業製成品需要從國外進口,主要是英國。大量的農產品也需要出口到其他國家,主要的對象也是英國。拿破倫的封鎖政策,使俄國損失慘重。一開始,亞歷山大還能承受,但隨着損失越來越大,他也就起了別的心思。

第157章 富爾頓與輪船第504章 奪權序幕第90章 兵臨柏林第214章 海上爭鋒(上)第14章 家宴第255章 不算好也不算壞的結果第552章 棄車保帥第438章 積極防禦計劃第22章 加冕典禮(下)第11章 魔鬼教官第480章 誘餌第335章 向倫敦進軍第477章 虛虛實實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508章 大炮在怒吼第21章 加冕典禮(上)第153章 吉普賽女孩第560章 再戰第233章 年度總結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267章 兵臨巴黎第464章 撤退第322章 東線停戰——路易絲的請求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153章 吉普賽女孩第144章 鮑裡索夫條約第116章 得償所願第151章 這裡我說了算第514章 懷特島之戰第366章 速戰速絕第382章 莫斯科保衛戰第386章 全面防禦第410章 斷根(上)第158章 是人才 就要留住第86章 開戰第319章 東線停戰——三皇會面第80章 演習(下)第361章 危機解除第41章 紐倫堡大戰(上)第511章 鉅艦大炮第470章 北歐總督第267章 兵臨巴黎第286章 “沉島”計劃第504章 奪權序幕第450章 選擇第508章 城破第43章 紐倫堡大戰(下)第509章 借刀殺人第35章 合作(下)第336章 王室出逃(上)第329章 普利茅斯登陸(下)第312章 騎兵夜襲第201章 戰爭陰影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214章 海上爭鋒(上)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25章 邊界衝突(上)第124章 圍城第403章 慘敗(中)第168章 史密斯艦隊覆滅(下)第45章 不完美的大包圍(中)第493章 辦法第541章 輸紅眼的賭徒第340章 倫敦之戰(中)第464章 撤退第530章 “波塞冬計劃”第468章 平定北歐第268章 燃燒的島嶼第84章 第四次反法同盟第529章 走向決戰第222章 出人命了第425章 軍備競賽(上)第157章 富爾頓與輪船第386章 全面防禦第315章 保存實力第226章 邊界衝突(下)第206章 英國來人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297章 替罪羔羊第469章 財寶的下落第443章 大手筆(下)第284章 吞併意大利(下)第51章 決戰慕尼黑(五)第441章 大手筆(上)第512章 “輝煌”級戰艦第117章 戰事再起第193章 一堆爛攤子第61章 軍團成立第184章 狠毒第151章 這裡我說了算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535章 大戰起第334章 全線登陸第138章 和談序幕第385章 1828年的第一場雪第16章 叔侄密謀(下)第24章 流產的對英作戰計劃(下)第388章 新的威脅第218章 飛艇
第157章 富爾頓與輪船第504章 奪權序幕第90章 兵臨柏林第214章 海上爭鋒(上)第14章 家宴第255章 不算好也不算壞的結果第552章 棄車保帥第438章 積極防禦計劃第22章 加冕典禮(下)第11章 魔鬼教官第480章 誘餌第335章 向倫敦進軍第477章 虛虛實實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508章 大炮在怒吼第21章 加冕典禮(上)第153章 吉普賽女孩第560章 再戰第233章 年度總結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267章 兵臨巴黎第464章 撤退第322章 東線停戰——路易絲的請求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153章 吉普賽女孩第144章 鮑裡索夫條約第116章 得償所願第151章 這裡我說了算第514章 懷特島之戰第366章 速戰速絕第382章 莫斯科保衛戰第386章 全面防禦第410章 斷根(上)第158章 是人才 就要留住第86章 開戰第319章 東線停戰——三皇會面第80章 演習(下)第361章 危機解除第41章 紐倫堡大戰(上)第511章 鉅艦大炮第470章 北歐總督第267章 兵臨巴黎第286章 “沉島”計劃第504章 奪權序幕第450章 選擇第508章 城破第43章 紐倫堡大戰(下)第509章 借刀殺人第35章 合作(下)第336章 王室出逃(上)第329章 普利茅斯登陸(下)第312章 騎兵夜襲第201章 戰爭陰影第299章 土崩瓦解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214章 海上爭鋒(上)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25章 邊界衝突(上)第124章 圍城第403章 慘敗(中)第168章 史密斯艦隊覆滅(下)第45章 不完美的大包圍(中)第493章 辦法第541章 輸紅眼的賭徒第340章 倫敦之戰(中)第464章 撤退第530章 “波塞冬計劃”第468章 平定北歐第268章 燃燒的島嶼第84章 第四次反法同盟第529章 走向決戰第222章 出人命了第425章 軍備競賽(上)第157章 富爾頓與輪船第386章 全面防禦第315章 保存實力第226章 邊界衝突(下)第206章 英國來人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297章 替罪羔羊第469章 財寶的下落第443章 大手筆(下)第284章 吞併意大利(下)第51章 決戰慕尼黑(五)第441章 大手筆(上)第512章 “輝煌”級戰艦第117章 戰事再起第193章 一堆爛攤子第61章 軍團成立第184章 狠毒第151章 這裡我說了算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535章 大戰起第334章 全線登陸第138章 和談序幕第385章 1828年的第一場雪第16章 叔侄密謀(下)第24章 流產的對英作戰計劃(下)第388章 新的威脅第218章 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