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人事大變動

1月21日,蕭傑即位的第2天,杜伊

一張長長的會議桌,蕭傑坐在主位,他的兩手邊分別是法國和伊比利亞的內閣成員和軍方代表。此時,大概是因爲都知道接下來要討論的議題,所以大家都保持着沉默,沒有人說一句話。

蕭傑看了看兩邊的人,很顯然,伊比利亞那邊坐着的人要多些,特別是軍方這邊,來了很多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這些人都非常的年輕,平均年齡也只有30歲多一點。

“好了,會議開始吧,今天要商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有關伊比利亞的地位問題。法蘭西帝國重建之後,伊比利亞再以一個獨立國家的狀態成立顯然已經不合適了。因此,我們今天必須要商議一個妥善的辦法來解決這一難題。”蕭傑看了大家一眼說道。其實,最主要的矛盾就集中在政府方面,軍方都好說,因爲蕭傑把軍隊控制的死死的,他不會把這個權力交出去的,畢竟這纔是他最重要的基礎。政府方面就不好說 了,勢必會影響到某些人的權力。

沒有人站起來發言,過了好一會兒,看實在是挨不過去了,作爲政府首相的康巴塞雷斯才提出了他的看法:“我認爲現在伊比利亞在以獨立國家的形態存在已經不合適了,現在安德雷西陛下已經即位,伊比利亞應該和法蘭西帝國合併,這樣的話便於管理,同時也能節約有限的資源。”

他的話剛一說完,伊比利亞的那些內閣成員臉色都變了,因爲這樣做的後果非常的明顯,伊比利亞成了法蘭西帝國的一部分,但內閣的成員則是固定的,那到時候他們地權力將受到損害,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伊比利亞現在的經濟軍事實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法國。法國要想恢復發展的話,勢必得投入大量的發展資金才 行,而法國的財政收入肯定是無法支撐地,那這筆錢也肯定會落到伊比利亞的頭上。蕭傑敢肯定,要不是軍隊被他完全掌握,而他的威信又早已樹立起來,加上伊比利亞人民又已經認同了他的統治,否則地話肯定會有人激烈的反對他的。

作爲伊比利亞的首相。福爾貝克起身說道:“陛下,如果伊比利亞和法國進行合併的話,那伊比利亞的利益肯定會遭到損失的,而伊比利亞的人民也很可能會反對合並的。這樣的話和可能會造成社會地動亂。因此我認爲,合併的事必須從長記憶。當然,這並不會影響到您對伊比利亞的統治,我們同樣是您的臣子,伊比利亞人民也同樣是您的子民。而對於法國的重建工作我們肯定也不會袖手旁觀的,也一定會大力支持地。”

“福爾貝克閣下,一個國家怎麼能存在兩個政府呢?這樣不是浪費國家有限的資源麼?”達武元帥突然插嘴道。按道路說軍人是不應該干涉政治的。於是,被達武元帥這麼一攪和,爭吵開始了,並且越來越激烈。內閣成員幾乎沒人能夠倖免,都被捲入其中。

看着他們爲了自己的權力不斷的爭吵,蕭傑有些生氣,儘管他知道這些人都是忠於他地,爭權奪利也是再所難免的。但令蕭傑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直系部屬們全都沒有捲進去,完全以一副看戲的心態注意着事態的發展。

“好了。大家不要再吵了,我已經有決定了。”蕭傑看了衆人一眼說道。照他們這個樣子,就是吵上三天三夜恐怕也不會有結果地。蕭傑知道伊比利亞和法國的管理必須結合起來,因爲他極力的需要利用伊比利亞那龐大的財力和人力資源來醫治法國在戰爭中所受的創傷,如果讓法國自我恢復的話。那不知道需要多長的時間,而他的敵人還在一邊虎視眈眈。所以他必須要把有限的資源整合起來,儘快的讓法國從戰爭中恢復過來。以便在將來的戰爭中佔據優勢。

看蕭傑發話了,所有人不敢再繼續爭吵了,都看向蕭傑,希望大的決定是對自己一方有利的。

蕭傑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借見了“特別行政區”的辦法,給伊比利亞保留了高度的自治權力。但伊比利亞的軍事,外交和財政大權必須掌握在帝國內閣手中。軍事方面對於這個決定沒有絲毫的影響,但內閣方面則不一樣了,

比利亞有獨立的行政權,但其根本權力還是受到了很 特別是財政權被帝國政府所掌握,那就相當於完全掌握了伊比利亞的命脈。當然,蕭傑也做出了相對的補償,那就是帝國內閣將進行擴大,每個職務將設立一名正職和副職,分別有法國和伊比利亞的內閣成員出 任。當然,具體是誰爲正誰爲副那就要看蕭傑的意思了。雖然這樣制約了伊比利亞內閣,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擴大了他們的權力。因爲他們可以參與到帝國的管理當中,而伊比利亞的管理則是由他們自己說了算。

對於蕭傑的這個決定,基本上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阻攔,大家都接受了蕭傑的決定。

接下來就是對內閣人員的任命問題了。經過考慮過後,蕭傑任命康巴塞雷斯爲帝國首相,福爾貝克爲帝國副首相。帝國外交大臣爲格里歌奧,副大臣爲康佩尼。內政大臣爲沙夫特,副大臣爲克雷特,警務大臣爲安格斯(法國一方),副大臣爲伯納德(伊比利亞一方),財政大臣奧托夫。副大臣克里斯托弗(法國一方)以及工商、衛生、農業、教育等部的大臣和副大臣,都由法國一方和伊比利亞一方交錯擔任。

此次的內閣中,很另人感到以爲的居然沒有陸軍部和海軍部之類的部門,這讓現在正擔任陸軍大臣的達武非常的沮喪,因爲蕭傑的用意很明顯了,那就是要把軍隊和政府完全分割開了。

對於軍事方面的改革,蕭傑也是醞釀了很久了。主要表現在陸軍方面,海軍和空軍方面由於規模的原因,只得暫時保持現在的狀態,等以後規模擴大之後在進行整編。陸軍方面蕭傑是這樣安排的,各軍團的編制還是保持不變,只不過設立了總參謀部負責軍隊的指揮,總裝備部負責軍隊的裝備供應和更新,總後勤部負責軍事物資的籌備和供應,總訓練部負責軍隊的招募和日常訓練等。

對於這些各部的負責人,蕭傑也早就安排好了。其中,埃克擔任總參謀部的總參謀長,迪奧卡擔任總裝備部的總裝備部長,羅迪擔任總後勤部的總後勤部長,達武擔任總訓練部的部長。雖然這樣會讓人覺得他在集中全力,但蕭傑也顧不得這麼多了,在現在這個時機,他必須要儘可能多的把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

各軍團長也做了相應的調整。首先是第88軍團,由於蕭傑現在已經是皇帝了,所以他辭去了第88軍團軍團長的職務,由副軍團 任,而新的副軍團長則由托馬斯上將擔任。新成立的第89軍團的軍團長則由現第88軍團第1師師長蒙蒂上將接任,副軍團長則由卡爾上將擔任。正在組建當中的法蘭西第1軍團的軍團長則由達武元帥擔任,副軍團長由聖西爾元帥擔任。法蘭西第2 團軍團長由貝西埃爾元帥擔任,副軍團長則由第88軍團第1師副師長埃德蒙多上將擔任。法蘭西第3軍團軍團 則由蘭士元帥擔任,副軍團長由第88軍團第2副師長馬科斯上將擔任。

伊比利亞第1軍團軍團長由第88團第2 師長麥克上將擔任,副軍 團長由原伊比利亞獨立 4師長卡里爾中將擔任,伊比利亞第2 團軍團長由原伊比利亞第1獨立師師長奧蒂斯上將擔任,副軍團長則由原伊比利亞第2立師師長斯姆塔上將出任。伊比利亞第3軍團軍團長由庫特上將擔任,副軍團長由伊比利亞第3立師師長薩克斯登上將出任。

情報局方面則由西克斯再次出馬擔任帝國安全部部長,只對蕭傑負責。蕭傑培養的兩大地下勢力也被納入到國安部的體系之下,阿貝爾和安德魯分別擔任國安部的副部長(掛名,沒有實權)。軍方則建立軍事情報局,由原伊比利亞情報局的索斯克亞陸軍上將負責。

經過這樣的人事調整,法蘭西帝國軍事大權徹底被蕭傑所掌握,他的統治得到了有效的鞏固。

當天的會議還安排了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那就是在盡力恢復法國的經濟和社會秩序,保證軍事建設的順利進行,在軍費方面加大在海軍的傾斜,全力同英國爭奪海上控制權

第131章 客串強盜第446章 夜戰第171章 時間差第454章 最後的掙扎第553章 美國海軍的選擇第119章 第88軍團的戰鬥力第316章 求和第134章 陰險的戰術第48章 決戰慕尼黑(二)第131章 客串強盜第77章 萊茵同盟第433章 戰亂遍佈的歐洲第94章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第447章 四散逃命第20章 加冕稱帝第448章 提前行動第3章 我是誰第520章 出賣已成爲習慣第557章 魚雷亂竄第188章 兵不血刃(上)第139章 苛刻的和約第546章 圍殲(上)第373章 後勤危機第477章 虛虛實實第384章 投誠第370章 ‘右勾拳’計劃(下)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68章 燃燒的島嶼第559章 戰略撤退第487章 撤退第483章 抗命第191章 夜戰第454章 最後的掙扎第229章 誰的責任?(下)第550章 攔截第509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叔侄密謀(下)第382章 莫斯科保衛戰第81章 夜襲第73章 法蘭西科學院第374章 黑海艦隊第246章 攻克直布羅陀(上)第152章 紅燈區,地頭蛇第168章 史密斯艦隊覆滅(下)第443章 大手筆(下)第512章 “輝煌”級戰艦第435章 空中運輸線第293章 轟炸計劃第197章 民心所向第160章 入侵伊比利亞第234章 遠征俄國第64章 騎兵的地位第63章 新武器第544章 戰局變化第312章 騎兵夜襲第275章 第七次反法同盟第535章 大戰起第48章 決戰慕尼黑(二)第561章 決定勝負的時候來臨第261章 大炮射程之內都是我國的領土第431章 利益至上第427章 磨刀霍霍第171章 時間差第73章 法蘭西科學院第32章 我要她做我的妻子第109章 談判?恐嚇?第420章 懷特島第332章 再次登陸第556章 炮彈橫飛第452章 出路第313章 功虧一簣(上)第288章 愛爾蘭抵抗組織第149章 穩定後院第566章 戰列艦終結者第69章 科技的力量(中)第71章 安德雷西集團第49章 決戰慕尼黑(三)第501章 登陸成功第513章 戰事再起第430章 被賣了第260章 巴黎和會第357章 土耳其的突襲第398章 大海戰(上)第433章 戰亂遍佈的歐洲第360章 危急時刻第390章 美國人的美洲第94章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第163章 沒人要的王位第172章 首戰告捷第293章 轟炸計劃第70章 科技的力量(下)第354章 調停第461章 古斯塔夫四世的決定第113章 我很卑鄙?第344章 倫敦之戰(下四)第126章 潰敗,追擊第164章 西班牙抵抗運動第343章 倫敦之戰(下三)第94章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第382章 莫斯科保衛戰
第131章 客串強盜第446章 夜戰第171章 時間差第454章 最後的掙扎第553章 美國海軍的選擇第119章 第88軍團的戰鬥力第316章 求和第134章 陰險的戰術第48章 決戰慕尼黑(二)第131章 客串強盜第77章 萊茵同盟第433章 戰亂遍佈的歐洲第94章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第447章 四散逃命第20章 加冕稱帝第448章 提前行動第3章 我是誰第520章 出賣已成爲習慣第557章 魚雷亂竄第188章 兵不血刃(上)第139章 苛刻的和約第546章 圍殲(上)第373章 後勤危機第477章 虛虛實實第384章 投誠第370章 ‘右勾拳’計劃(下)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68章 燃燒的島嶼第559章 戰略撤退第487章 撤退第483章 抗命第191章 夜戰第454章 最後的掙扎第229章 誰的責任?(下)第550章 攔截第509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叔侄密謀(下)第382章 莫斯科保衛戰第81章 夜襲第73章 法蘭西科學院第374章 黑海艦隊第246章 攻克直布羅陀(上)第152章 紅燈區,地頭蛇第168章 史密斯艦隊覆滅(下)第443章 大手筆(下)第512章 “輝煌”級戰艦第435章 空中運輸線第293章 轟炸計劃第197章 民心所向第160章 入侵伊比利亞第234章 遠征俄國第64章 騎兵的地位第63章 新武器第544章 戰局變化第312章 騎兵夜襲第275章 第七次反法同盟第535章 大戰起第48章 決戰慕尼黑(二)第561章 決定勝負的時候來臨第261章 大炮射程之內都是我國的領土第431章 利益至上第427章 磨刀霍霍第171章 時間差第73章 法蘭西科學院第32章 我要她做我的妻子第109章 談判?恐嚇?第420章 懷特島第332章 再次登陸第556章 炮彈橫飛第452章 出路第313章 功虧一簣(上)第288章 愛爾蘭抵抗組織第149章 穩定後院第566章 戰列艦終結者第69章 科技的力量(中)第71章 安德雷西集團第49章 決戰慕尼黑(三)第501章 登陸成功第513章 戰事再起第430章 被賣了第260章 巴黎和會第357章 土耳其的突襲第398章 大海戰(上)第433章 戰亂遍佈的歐洲第360章 危急時刻第390章 美國人的美洲第94章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第163章 沒人要的王位第172章 首戰告捷第293章 轟炸計劃第70章 科技的力量(下)第354章 調停第461章 古斯塔夫四世的決定第113章 我很卑鄙?第344章 倫敦之戰(下四)第126章 潰敗,追擊第164章 西班牙抵抗運動第343章 倫敦之戰(下三)第94章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第382章 莫斯科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