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李嘉誠和包玉剛這樣的商界大佬,雖然擁有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美金的資產,但是有這麼多的資產並不代表有這麼多現金。
衆所周知,現金流就像企業的“血液”一樣,只有讓企業的“血液”順暢循環,企業才能健康成長。現金流有力地支撐着企業價值,可以說,增進現金流就是創造價值。我們隨處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現金爲王,這是一種卓越的財務理念。
資產的範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動產,一個是不動產。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者如果移動就會改變性質、損害其價值的有形財產,不僅包括土地及其定着物,還包括物質實體及其相關權益,如建築物及土地上生長的植物。動產是指能夠移動而不損害其經濟用途和經濟價值的物,與不動產相對。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一個擁有龐大資產的商人,經常會爲幾百萬現金而發愁,一般人會對這種情況很不理解,這是因爲他們並不瞭解資產和現金的關係。
手裡擁有着龐大的現金,做起生意來自然得心應手,如果缺乏現金,遇到一個好的投資機會就只能望洋興嘆,即便你是把資產變現,也不是短期內就能實現的。
作爲香港的富豪,李嘉誠和包玉剛也注意到香港皇家銀行的情況,他們也很清楚,如果能夠收購一家英國本土銀行,不僅可以壯大自己的實力,更可以在資金方面得到強大的助力。
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李嘉誠和包玉剛一度也想聯手收購英國皇家銀行,可是算來算去,就是因爲沒有這麼多的現金,只好眼睜睜的看着失去了這個好機會,現在聽到御傑已經把皇家銀行給收購了,心裡自然很不是滋味。
商界是不講究情面的,更不會溫良恭儉讓,講究的是憑實力說話,沒有那麼多的現金,你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而御傑正因爲有這麼多的錢,所以他就捷足先登了。
其實包玉剛剛纔問御傑的那句話並沒有其他的惡意,只是一種酸溜溜的心理在作怪,要知道企業的融資最簡便的方式就是到股市上去圈錢,而滾石和達華沒有上市,包玉剛自然是感到很好奇了。
也許包玉剛還有其他的想法,如果達華和滾石已經上市了的話,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旦達華收購英國皇家銀行的消息被媒體報道了,他們的股票必定會瘋漲,而提前知道這個消息,就意味着能夠賺大錢。
有人說越有錢的人就越能賺錢,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爲好多的消息都是在這種私人聚會當中,不經意而透露出來的,等到普通老百姓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這些大佬們早就賺得盆滿鉢滿了,等到股民跟進以後,這些大佬們就會見好就收套現離開,只留下那些小人物着身子站在半空中瑟瑟發抖,這就是股市裡的真實寫照。
御傑用一句我很缺錢嗎的話,就已經說明了問題,既然我不缺錢,那我幹嘛要讓達華和滾石上市,既然我很有錢,那麼我爲什麼不去收購英國皇家銀行,這麼一塊大蛋糕如果不吃豈不是太傻了。
也許是因爲御傑向英國大把砸錢的關係,韋能信已經沒有了剛見到御傑時的傲慢,就像老朋友似的和御傑交談着,話語中甚至還戴上了一絲謙恭,這種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讓李嘉誠和包玉剛的心裡很不舒服。
不舒服又能怎麼樣,做生意是要憑實力,李嘉誠和包玉剛沒有做到的而御傑卻做到了,當然就要得到別人的尊重了,成者王侯敗者賊這句話,恐怕也不是華夏人的專利,就是西方人也不能脫俗。
既然已經摸清了御傑的實底,接下來就要換一個話題了,現在李嘉誠和包玉剛他們都知道,不僅不能小瞧御傑,今後還要把他當做一個大人物來看,人家有那麼大的實力,在沒有能力與之對抗的時候,也只能交朋友了。
“小杰,收購英國皇家銀行和羅孚汽車公司可真是大手筆啊,這也代表了我們香港商界的榮耀和實力,香港商會馬上就要開年會了,不知道有沒有興趣到商會擔任一個副會長的職位?”
李嘉誠明顯在拉攏御傑了,拋出的誘餌也非常吸引人,能夠加入香港商會並在裡面擔任職務的人,無疑不是香港商界的翹楚,李嘉誠請御傑擔任香港商會的副會長,實際上就承認了御傑香港商界大佬的地位,而這個排名恐怕也是在前幾名。
原來還以爲御傑會很痛快的答應,卻沒想到這傢伙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謝謝李老先生的好意,我已經加入了美國國籍,目前我還要管理華爾街的立頓投資公司,香港這面的生意主要由錢念祖和黃沙先生打理。”
李嘉誠明白了,包玉剛也明白了,御傑之所以不想擔任商會的副會長,主要想把錢念祖和黃沙推到臺前,即便這兩個人當不上副會長,給他一個常務理事的位置,也完全可以讓達華和滾石在香港的商界佔有重要的一席。
這個年輕人真是不簡單,不僅李嘉誠和包玉剛,就是其他的幾個客人也同時有了這個想法,錢念祖和黃沙現在是香港人,由他們擔任這個職務是最合適不過的,也更能得到香港上流社會的認可。
這次的私人聚會,御傑達到了三個目的,第一,他得到了香港商界的認可,從今以後將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小瞧他,從而在香港商界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其次又打消了李嘉誠和包玉剛的顧慮,雖然沒有達成統一戰線,但也沒有和他們站到對立面,這就給達華和滾石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生存環境。第三,御傑又利用這個機會把錢念祖和黃沙推到了前臺,如果他們兩個擔任了香港商會的常務理事,有了這樣的資本,達華和滾石的生意也就更容易了。
“司馬先生是我的老朋友,昨天親自給我打電話,讓我對你多加關照,現在看來不是我關照你,而是要讓你關照我了。”
李嘉誠的這句話也代表了包玉剛和在座所有的商界人士,御傑有那麼大的實力,人家做的生意又和他們沒有任何矛盾,何須他們的關照呢?
到這個時候御傑才明白,和他不認不識的李嘉誠爲什麼會爲御傑舉辦這個私人聚會,原來是司馬老爺子的意思。
御傑笑了笑,看來司馬家是要投桃報李了,這次挽救了司馬老爺子的生命,接着他們就主動伸出了橄欖枝,不管能不能得到李嘉誠的關照,最起碼司馬老爺子的這個態度是好的,這樣正好符合了御傑的利益,本來他就想和司馬家化干戈爲玉帛,不想爲自己樹立這麼大的強敵,既然對方伸出了橄欖枝,如果不接受的話那就有點太傻了。
“謝謝李老先生爲我舉辦的這次私人聚會,隨後我也會給司馬老爺子打電話表示感謝,我的達華和滾石根基還淺,還請諸位今後多加關照。”
關照的好意是要接受的,但御傑卻把這種好意巧妙的轉嫁到達華和滾石上了,雖然達華和滾石目前並不需要他們的關照,但是大家都在生意場上,誰也不敢保證今後不會在利益方面發生衝突,有了這句話墊底,以後的事情也就好辦多了。
與剛開始見面時的情況不一樣,御傑臨告辭的時候,李嘉誠和包玉剛對他格外的熱情,這裡邊除了他們敬重御傑的實力之外,恐怕也與司馬老爺子的面子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香港現在還受英國政府管轄,但畢竟華夏纔是他們的祖國,隨着華夏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李嘉誠他們要想把事業做大做強就必須進軍華夏,而要想在站住腳,能夠靠上一個政治大家族纔是最重要的。
“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啊,也許要不了多久,就會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望着御傑的背影,李嘉誠作出了對御傑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