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章 輕資產模式

四人齊聚在校內的咖啡吧裡,各自點上了一杯咖啡,李楓說道:“這次我們的無人機項目拿了一等獎,在我的意料之中。畢竟我們的項目是有乾貨的,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商業應用性上,都非常有實力。既然我們已經拿到了創業大賽的一等獎,接下來,我們要把這個項目真正落地,成立公司並開始量產,爭取讓我們的無人機早日上市。”

陶悅溪說道:“要成立公司,投資建設我們的工廠,資金總量大概是多少?”

“辦廠子哪有那麼容易,估計五百萬少不了吧。”樑大鵬託着腮幫子瞎估算道。

範宇豪一聽到這個數字,眉頭直打結,五百萬對於他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別說是見過,想都沒想過。假如真有了這麼多錢,幹什麼不好,非要去投資建廠?恐怕這輩子都花不完了。

“我覺得這個項目還是要走輕資產的模式。”李楓想了想說道。

“什麼是輕資產模式?”陶悅溪問道。

“就是將我們的一部分業務進行外包,只保留自己的核心業務。”李楓說道,“舉個例子來說,我們設計好圖紙之後,將生產任務外包給工廠,由工廠進行生產,我們再從廠裡獲取產品,對外進行銷售。”

樑大鵬點了點頭:“這麼一來,我們其實就不需要投資建廠了,僅僅只需要進行設計研發就行了。”

“就是這個道理,設計研發主要的是腦力活動,不受場地的限制,我們將來成立的公司,初期規模不用太大,只需要研發設計部門和銷售部門,而且早期的銷售方式還是以企業端爲主,不面向個體消費者,這樣我們甚至不需要投放廣告。只要抓住核心,比如航空拍攝領域,向電視臺、新媒體機構、科研機構進行推銷,想必會有一定的收穫。”

其餘三人都點了點頭,他們都是門外漢,對於怎麼辦公司幾乎是兩眼一抹黑,要是沒有李楓的提點,恐怕這公司一時半會兒還辦不成。

“你說的面向企業端,銷售方式與面向個體消費者不同,一個訂單往往就有一定的數量,可能只需要幾個單子,就能達到工廠量產的數字了。”陶悅溪說道。

訂單的數量對於壓縮成本是極其關鍵的,同樣一臺無人機,實驗室製造的成本,和工廠裡大批量生產的成本是完全不同的,只有達到了規模效應,才能將各類材料的採購價格降下來,發揮出批量化生產的優勢。

而當前的市場,個體消費者對於無人機的需求還是不確定的,退一步講,即便存在大量潛在需求,也需要通過廣告投放,才能將這些需求激發出來,而廣告投放是很耗費成本的。

所以李楓選擇走企業機構訂單,就是這個道理,通過招募一支銷售團隊,讓銷售員主動上門與目標企業機構進行溝通推介,只要談成了一個訂單,就有可能是幾十乃至上百臺,更重要的是,相比於小規模碎片化的銷售,這種批量銷售的售後服務也更加方便,只要與相應的企業機構保持長期的聯繫就行了,一有問題,售後人員可以隨時上門。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企業機構對於無人機的銷售價格敏感度比個人買家要低,一個個人買家,也許可能因爲一兩百元的價格,就放棄了購買的念頭,而企業機構的客戶,更看重的是服務的速度和質量,在價格上倒不會顯得錙銖必較。

李楓將這個道理跟在座的三個人講明白之後,大家對他就更加佩服了。

“我們的團隊目前只有四個人,而我本身沒有太多的經歷顧及無人機業務的發展,所以需要你們三個人分工協作。從目前看來,輕資產模式是最適合我們的模式。在早期,我們甚至不用成立我們的銷售團隊,而只要專注於研發,從控制成本的角度,儘量在實現全部技術參數指標的前提下,優化我們的設計方案,使得量產的難度能迅速降低,從而能找到與之匹配的代工廠。”李楓說道,“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決定我們的輕資產模式能否走下去的關鍵。”

“嗯,的確很有道理,只不過這樣一來,出現了一個缺點,就是我們的控制力會降低,一旦對代工廠形成依賴,對方可以找各種理由進行提價。所以代工廠還不能只找一家,必須要有多家工廠匹配我們的生產要求,形成競爭。這就要求我們的設計方案越簡潔,製造難度越低就越好。”

“的確是這麼回事,只有製造難度降低了,纔能有更多的工廠有能力生產。”李楓說道,“我們的目標,是將自身定位爲一家以設計研發爲主的科技型公司。”

李楓所下的這個定義,其實要求是很高的,畢竟搞生產是容易的,只需要按照工序按部就班地進行就能做出產品。

但是搞研發就不同了,不僅需要大量的技術積累,而且需要有創新性思維的頭腦。所以即便是在全球人才高地的美利堅,以純研發起家的科技型企業也是很難得。

“既然這麼定位,那人才就非常重要了,光靠我們幾個遠遠不能支撐起一家科技型公司。”樑大鵬說道,“如果真要將無人機完全做好,把生產成本降低下來,恐怕需要一個至少十人的研發團隊。”

“不錯,人才是核心。現在我們有了一百萬的創業扶持金,這筆錢就作爲我們的啓動資金,先註冊一家公司,學校會在創業園爲我們提供不錯的辦公環境。”陶悅溪說道,“等到公司成立之後,我們就着手物色我們的人才團隊。”

“那去哪兒找人啊?”範宇豪問道。

“找人的方式很多,我覺得還是因地制宜,先在我們學校裡找,再從金山湖大學城裡找。整個金山湖鎮就是人才的搖籃,還愁找不到合適的科技型人才?”李楓笑道。

第一五三章 鹹魚的夢想第七二六章 全球第一人第五八〇章 學院正式更名第四零七章 開啓全新職業生涯第二八四章 前往京城第八十六章 競選社長第八十九章 銀河軟件公司成立第四三八章 成立集團公司第一三四章 銀河瀏覽器第九十二章 無辜躺槍的大表弟第二九一章 頂級投資家震驚了第八十一章 徹底淪陷第一章 價值二十萬的追尾事故第五二六章 世界首富的潛在人選第五十七章 品牌打造計劃第四七〇章 百萬級IP運作第二〇三章 擺正你的位置第三二〇章 應對海外巨頭第五五一章 學院冠名權第七〇四章 電商業務全面出擊第七九六章 電商總部正式動工第四一二章 做國內市場老大第六九七章 全面進入西方主流市場第六一二章 未來新趨勢第一六六章 打造旗艦店第三四七章 啓動轉型第六五一章 兩大巨頭會面第六五三章 給予對手的致命一擊第四一六章 幸福的電影第三二三章 組建網絡社交公司第三八〇章 面向媒體的商業化應用第三十一章 驚世駭俗的檢討第三〇八章 互聯網財務大權第五六八章 手機產業制高點第六九〇章 成立海外總部第四三八章 成立集團公司第四九二章 最佳投資品第三八二章 天馬論壇第五六七章 光芒科技公司成立第五八九章 收購銀河軟件公司第七七四章 搶盡現場的風頭第五四七章 統治互聯網世界的雄心第七二三章 市值三百億美金的橫空出世第二九八章 給我來兩套第一九三章 你追我趕第四四四章 股份制改造第一九四章 改變女神的命運第五八一章 對手的大丑聞第三六二章 生日派對第六一〇章 免費的超級大廣告第二八三章 出盡了風頭第五七六章 成爲全球第一的目標第四二九章 三國殺第六一七章 主導分論壇走向第二十七章 欲掀風浪的小記者第七四七章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霸主第三二二章 進軍社交領域第三一八章 商業化路徑第一二一章 老子不搭理你第一六二章 重大機會第六二九章 影視城初具雛形第二五三章 有點權力就膨脹第四五八章 聯合公司全力反撲第三四五章 大幅升值第一六七章 叛逆青春第八〇四章 絕無僅有的超級能力第五九九章 約會第七一四章 電商總部計劃第五六六章 對手的伎倆第三七〇章 做自己的電商平臺第三十九章 轉型互聯網第一六三章 網絡文學大會第二八四章 前往京城第四四四章 股份制改造第七五五章 奠定行業地位的決定第六〇一章 最優質的投資項目第七十四章 品牌計劃正式實施第五八五章 高考開始第六四六章 金融大鱷出馬了第六七四章 投資大戰打響第四六六章 轉型軟件開發第三八七章 收購談判第五六三章 擴大產品線第六九三章 給你一家上市公司第八一五章 全面發力海外市場第六十四章 光頭胖子的道歉禮第四零三章 成大事者不糾結第六三一章 兩大巨頭的合併計劃第八〇八章 站在互聯網頂點的超級公司第三四三章 升格最高戰略第一四〇章 正式上線第二三二章 套現纔是王道第三七〇章 做自己的電商平臺第六一七章 主導分論壇走向第一八五章 再玩大一點敢不敢第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進程第二十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一四章 搶佔第一波紅利第四九二章 最佳投資品第二五四章 頂級學府
第一五三章 鹹魚的夢想第七二六章 全球第一人第五八〇章 學院正式更名第四零七章 開啓全新職業生涯第二八四章 前往京城第八十六章 競選社長第八十九章 銀河軟件公司成立第四三八章 成立集團公司第一三四章 銀河瀏覽器第九十二章 無辜躺槍的大表弟第二九一章 頂級投資家震驚了第八十一章 徹底淪陷第一章 價值二十萬的追尾事故第五二六章 世界首富的潛在人選第五十七章 品牌打造計劃第四七〇章 百萬級IP運作第二〇三章 擺正你的位置第三二〇章 應對海外巨頭第五五一章 學院冠名權第七〇四章 電商業務全面出擊第七九六章 電商總部正式動工第四一二章 做國內市場老大第六九七章 全面進入西方主流市場第六一二章 未來新趨勢第一六六章 打造旗艦店第三四七章 啓動轉型第六五一章 兩大巨頭會面第六五三章 給予對手的致命一擊第四一六章 幸福的電影第三二三章 組建網絡社交公司第三八〇章 面向媒體的商業化應用第三十一章 驚世駭俗的檢討第三〇八章 互聯網財務大權第五六八章 手機產業制高點第六九〇章 成立海外總部第四三八章 成立集團公司第四九二章 最佳投資品第三八二章 天馬論壇第五六七章 光芒科技公司成立第五八九章 收購銀河軟件公司第七七四章 搶盡現場的風頭第五四七章 統治互聯網世界的雄心第七二三章 市值三百億美金的橫空出世第二九八章 給我來兩套第一九三章 你追我趕第四四四章 股份制改造第一九四章 改變女神的命運第五八一章 對手的大丑聞第三六二章 生日派對第六一〇章 免費的超級大廣告第二八三章 出盡了風頭第五七六章 成爲全球第一的目標第四二九章 三國殺第六一七章 主導分論壇走向第二十七章 欲掀風浪的小記者第七四七章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霸主第三二二章 進軍社交領域第三一八章 商業化路徑第一二一章 老子不搭理你第一六二章 重大機會第六二九章 影視城初具雛形第二五三章 有點權力就膨脹第四五八章 聯合公司全力反撲第三四五章 大幅升值第一六七章 叛逆青春第八〇四章 絕無僅有的超級能力第五九九章 約會第七一四章 電商總部計劃第五六六章 對手的伎倆第三七〇章 做自己的電商平臺第三十九章 轉型互聯網第一六三章 網絡文學大會第二八四章 前往京城第四四四章 股份制改造第七五五章 奠定行業地位的決定第六〇一章 最優質的投資項目第七十四章 品牌計劃正式實施第五八五章 高考開始第六四六章 金融大鱷出馬了第六七四章 投資大戰打響第四六六章 轉型軟件開發第三八七章 收購談判第五六三章 擴大產品線第六九三章 給你一家上市公司第八一五章 全面發力海外市場第六十四章 光頭胖子的道歉禮第四零三章 成大事者不糾結第六三一章 兩大巨頭的合併計劃第八〇八章 站在互聯網頂點的超級公司第三四三章 升格最高戰略第一四〇章 正式上線第二三二章 套現纔是王道第三七〇章 做自己的電商平臺第六一七章 主導分論壇走向第一八五章 再玩大一點敢不敢第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進程第二十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一四章 搶佔第一波紅利第四九二章 最佳投資品第二五四章 頂級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