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宣誓就職

趙仁躬身捱了王爺半天訓,才從他的話茬中知道了王爺的意思:活着的不能讓他們死嘍,以後宿營時可以把他們拴在大門口看門,以西夏的諜報人員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他們來救,正好自投羅網;如果不救,看着同伴狗似的被拴在門口,自己效力的組織卻無所作爲,肯定會由此及彼,有點心理活動;另外誰沒有失手的時候,到了那會兒他們又變成了討價還價的籌碼,廢物還是可以再利用的,所以要讓他們活着好好的養着!

王爺對活的‘不薄’,對死的也不錯,讓匠作隊每人給做了個薄皮棺材成殮了,然後在一片向陽的山坡上挖了個大坑依軍禮將他們埋在了一起,還立了塊石碑,而這些人的姓名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只能籠統的刻上‘夏二十六勇士之墓’。

對王爺這種不着調的行爲,有的人十分不解,按照慣例,對於敢刺王殺駕的刺客,活着的要酷刑處死,砍頭都是上輩子修了好,千刀萬剮下油鍋也算撿了便宜;死了的梟首示衆,曝屍三日都是正常。

對於大家的議論,趙檉只說了一句話‘兩國交兵各爲其主,生死各安天命,願不得別人,但戰死沙場的都是爲國盡忠的勇士,不論敵友都值得尊重!’於是襄邑軍的軍規上又加了一條‘戰後要注意收斂戰死者的屍體,己方烈士要盡力帶回安葬,不能帶回的也要就地安葬做好標記,以待日後有條件時取回;敵方的屍體也要就地安葬,告知對方地點、人數。’

處理完一切,襄邑軍召開表彰大會,獎勵昨晚有功人員,然後大擺筵席,全軍大會餐,反正撿來的孩子不怕摔,那些商隊多是販運的牛羊的,現在遭了此劫,也無心再做生意,按本錢處理給了他們。繳獲的私鹽既是平價出售也可獲利不少,慨他人之慷的事情趙檉是最愛做的,所以敗起家來毫不手軟,吃的好、喝的好,還有賞錢拿,讓大家都有了快點上戰場的衝動!

兩天後,大軍再次拔營,頂風冒雪向太原城進發,王爺不辭辛勞,不怕危險與衆軍同甘共苦,徒步而行,全軍士氣大振,慨歌而行。三日後,大軍到達城下,趙檉擺開儀仗,開路的軍士打起大旗,分別寫着,大宋燕親王、太保開府儀同三司、保德節度使、上柱國將軍、西北諸路經略安撫副使、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後邊幾十把軍號同時吹響,兩邊護衛抽刀在手,杏黃帥旗下趙檉頭戴金冠,身着蟒袍騎馬而立,太原城中大小官員列隊相迎,將上官迎入城中。

......

自古以來,太原就有“龍城”之譽,從周成王、趙簡子、劉恆,到高歡、高洋、李淵、李世民,再到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等,太原在皇朝的更迭中興衰。直到趙匡胤建立宋朝,艱苦的城池保衛戰激怒了趙氏兄弟,於是在三次征討後,攻下晉陽城大火焚燒、引晉、汾、水淹,徹底摧毀了晉陽城。

有意思的是太原雖被趙光義毀掉,但由於太原既是北方重鎮,又是中原北門,其地理位置、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其地位並沒有被撼動。遼國此時正虎視眈眈窺視新生的大宋朝,山西還得有人防守,於是趙光義任命潘美爲山西北部軍區司令,楊業爲副司令,可是太原城沒了,兩位司令任職去哪成了問題。好在太原附近還留下了個小寨子,叫三交寨,潘美的官銜就成了‘三交都部署’,楊業成了‘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成了中國歷史上官職名稱小而權力最大的職稱!

趙光義毀滅晉陽城後,爲了炫耀他平北漢,毀晉陽的功績,把他指揮作戰是駐紮過的崇聖寺改爲統平寺,修築了平晉城,但晉陽百姓都不敢去那裡居住,許多無家可歸的老百姓,流離失所,逃到唐明鎮和三交村落戶,趙光義便命潘美,在唐明鎮的基礎上重建太原城,而唐明鎮當時是一條僅有一條街的小村莊。而新建的太原城也只是一座城牆沒有包磚的土城,周十一里二百七十步,城池不大,分內城和外城,兩城四門各不相對,趙光義唯恐龍城再出真龍天子,與他爭奪天下,因此城中街道不修十字街,只修丁字街,他認爲‘丁字街就和大鐵釘一樣,這樣可以釘破龍脈。’

宋朝政fǔ允許沿邊的商民與遼人做生意,並設置了多處榷場,以此同時北部邊塞由於戰爭頻繁和防止契丹入侵,在北部集結了大規模的軍隊,各種日用品需求膨脹。爲滿足龐大的邊防軍需供應,實行茶、鹽鈔制度,以利益激勵輸邊。而太原城不但正處於南北交通要衝上,且處於華北平原通往西南的‘川陝通道上’,是西北、西南地區通往河北,京師的必經之路,交通的便利,促進了商業的繁榮,使太原成爲宋朝北部的重要商業都會,各種商品的中轉樞紐。

經過七八十年的發展,太原又煥發出勃勃生機,便有了“花花正定府,錦繡太原城”讚語。到崇寧年間太原改建制爲大督府,轄十縣,有戶十五萬五千五百八十三,口一百二十四萬一千七百六十八,這個時期成爲太原新城建成後的又一個興旺期。

趙檉一行人自南入城,太原城經過發展,原來的城區顯得日益狹小,又擴建了東關、南關、北關三個副城,穿過南關進開遠門,經過州城,進入了州城之內西北的子城。趙檉騎在馬上四顧,馬上就要過年,太原雖地處邊陲,但是繁華不下京城,也是到處張燈結綵,商賈雲集。子城門外也仿照京城中紮了鰲山,雖不如宣德門外的高大壯觀,卻也華美壯觀。

子城是城中之城,差不多佔了整個州城的四分之一,這裡主要是各司官衙、糧倉、兵器庫、監獄、草料場以及河東駐軍的營房,街巷規整,秩序井然。全城南北距離不到三裡,行不過片刻便到了宣召廳,這裡便是經略安撫使的官衙兼駐地,東側便是軍營,自有人引領王爺的親軍入內,趙檉只帶着親衛隊和一衆幕僚進駐。

......

太原知府王革滿臉堆笑,心中卻五味雜陳,這小子大家可能還有印象,就是朱勔的門生,敢於關開封城門大搜,喜歡‘獄空’的前開封府尹,和趙檉也算舊識,王爺前一陣子在京城中掃黃,將一衆被抓到的官宦大員、貴族子弟全送到了開封府打屁股,王革也因此跟着將京城中的權貴得罪了遍。他也擔心有人找茬報復,趙檉前腳下了江南,後腳就活動一番,調到太原避禍!

進了議事廳,各就各位,走馬承受黃經臣先宣讀了聖旨,然後便是權力交接。按照大宋的慣例,一般路治的安撫使一職都是由此路首府知府兼任,所以趙檉來之前,王革還兼着此職,這宣召廳就是他的官衙,現在朝中派了正主來,他也只好挪窩。王革將印信交給了王爺,心中酸楚,自己怎麼這麼背呢?這燕親王簡直就是自己的命中剋星,想躲都躲不過,自己剛把這個位置坐熱乎,他又來搶了去。看看兩邊坐着的倉司、監司、憲司心中更是難過,剛纔他們還是上下級關係,這印信一交出去就變成了同僚,以後說話命令就辦成了商量!

趙檉拜受了印信,和王革兩人都是淚光閃閃,心中各有滋味。接着一應幕僚接管了賬冊鑰匙,然後重新升堂,他坐上了正座,正式就任河東路經略安撫使,王革這個前任率一應屬官上前拜賀,就算完成了交接儀式。再下來就和現在一樣了,趙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首先歌頌了他偉大正確的父親――大宋皇帝;然後讚揚了西北統帥童太尉,對他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勝利表示祝賀;再就是稱讚一衆下屬,表示沒有他們兢兢業業、廢寢忘食的工作,便沒有今日河東的安定繁華;最後自然是表了決心,要與大家一同努力建設美好的河東,實現皇上平定西夏,開邊拓土的宏願!

王爺的講話獲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讚,便急火火的開始最後一項,也是最重要的,大家最期盼的節目――爲新任接風洗塵。轉眼間,議事廳變成了宴會廳,與會者開懷暢飲,直至日落才盡興而散!

晚上,更鼓聲聲以至子夜,趙檉依然難以安眠,他披衣而起,來到桌前推開窗戶,呼嘯的寒風立刻灌了進來,他似無知覺的背手仰望着滿天的星斗,來到這個世界十餘年了,自己裝神弄鬼、興風作浪、潛心積慮、奮發圖強就是爲了這一天的到來,能將兵十萬,掃平天下,中興大宋!

爲了紀念這偉大的時刻,他又竊詩一首以述胸懷: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

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175章 從容佈局第257章 金水軍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364章 警惕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269章 接戰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168章 無形兵者第47章 實力第37章 黯然第277章 火攻第26章 掃興第174章 措手不及第477章 襲擊戰第441章 對策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43章 皇上上火了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50章 弦外之音第19章 麻雀第99章 妄言立廢第245章 城破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12章 沒事找事第364章 警惕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60章 和親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39章 詭異第119章 鹽第212章 事在人爲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148章 無奈第226章 鬥智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303章 連馬破敵第436章 種啥得啥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30章 陌刀神威第272章 入城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211章 郭藥師第55章 ‘死’後哀榮第164章 左右爲難第34章 收心第184章 緊迫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331章 危險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174章 大買賣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205章 意躊躇第12章 新家第34章 收心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163章 準時開飯第219章 步步爲營第185章 追夢第175章 從容佈局第148章 無奈第72章 必有一戰第150章 屠虎第75章 集訓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34章 御狀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85章 免費廣告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18章 警告第245章 釜底抽薪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105章 養馬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286章 決戰第495章 雷霆之怒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15章 殺神第72章 以錢爲天第78章 變局第365章 專制第13章 壓抑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447章 忙亂
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175章 從容佈局第257章 金水軍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364章 警惕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269章 接戰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168章 無形兵者第47章 實力第37章 黯然第277章 火攻第26章 掃興第174章 措手不及第477章 襲擊戰第441章 對策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59章 步步爲營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43章 皇上上火了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50章 弦外之音第19章 麻雀第99章 妄言立廢第245章 城破第164章 不能散了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12章 沒事找事第364章 警惕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60章 和親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39章 詭異第119章 鹽第212章 事在人爲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148章 無奈第226章 鬥智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303章 連馬破敵第436章 種啥得啥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30章 陌刀神威第272章 入城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211章 郭藥師第55章 ‘死’後哀榮第164章 左右爲難第34章 收心第184章 緊迫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331章 危險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174章 大買賣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205章 意躊躇第12章 新家第34章 收心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163章 準時開飯第219章 步步爲營第185章 追夢第175章 從容佈局第148章 無奈第72章 必有一戰第150章 屠虎第75章 集訓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34章 御狀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85章 免費廣告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116章 血肉磨坊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18章 警告第245章 釜底抽薪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105章 養馬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221章 父子‘同心’第286章 決戰第495章 雷霆之怒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15章 殺神第72章 以錢爲天第78章 變局第365章 專制第13章 壓抑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447章 忙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