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和親

“這次父王要我嫁與王爺您!”李瀟瀟一本正經地說道。

“嫁給我?!”趙檉眼睛瞪的老大驚詫地說道。

“嗯,正是,父王和王叔都同意的,當然我也...”李瀟瀟雖然潑辣,但到底是女孩子,低下頭說道,當然後半句雖然沒說完,趙檉也明白是什麼意思了。

“不可能的,這事情父皇不會答應,滿朝文武也不會同意的!”趙檉搖頭道,他知道在中國的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宋朝是爲數不多拒絕通過‘和親’換取和平的朝代之一...

傳統意識裡的“和親”,一般是指政權間因爲政治目的而進行的聯姻,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是我們熟知的和親事件。事實上,在中國古代史上,存在着相當廣泛的和親現象,就類型而言,有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政權間的聯姻、割據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間的聯姻、割據政權間的聯姻、少數民族之間的聯姻、南朝與北朝之間的聯姻以及從現今來看屬於與外國之間的聯姻。

就朝代而言,有漢與匈奴、漢與烏孫、孫吳與蜀漢、隋唐與吐谷渾、隋唐與突厥、唐與吐蕃、遼與西夏、以及後來滿蒙聯姻等等。無論形式怎樣變化,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即都是政治利益的驅動。和親的發生又總與某些特定的歷史條件相關聯。這些歷史條件大體可以分成兩類:一是政治分裂狀態,分裂雙方有通好的願望和條件;二是沒有強烈的此貴彼賤的民族偏見。

與以前各個朝代的和親背景相較,宋無疑具備了和親的歷史條件:一方面,遼、西夏都與宋朝有過對峙,並對宋朝構成了嚴重威脅,另一方面又都有過通好的階段,並保持了較長時間的相對和平,可事實上宋不僅沒有主動對外和親,且拒絕了遼和西夏的求親。

宋朝沒有實行和親政策主要是由朝野人的“重華夏輕夷狄”的思想決定的,經濟實力的強大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宋的文人士大夫在傳統儒家文化的薰陶下。認爲王者要以德服天下,只要王者的德行修煉到很高的程度,蠻夷也會來歸附的。宋儒對德治的認可甚至達到了迷信的程度,於是有不少士大夫把和親與倫理道德相對立,理所當然就認爲‘和親辱國’。士人們認爲與‘非類’結親是奇恥大辱。寧可賠錢財而不肯賠夫人。當然更不會去和親聯姻。

因此,宋在遼兵壓境的情況下仍然拒絕遼的和親要求,在宋仁宗及其參與談判的宋朝大臣富弼等人的心目中,割地無疑是喪權辱國。和親則是大失體面,因此便以各種理由加以拒絕,最後,使“契丹不復求婚,專欲增幣”。

對西夏的求婚。宋朝君臣也是如此,夏毅宗趙諒祚“聞契丹約吐蕃兵共取河西,思結中朝爲援,使祖儒嵬名聿正入貢,請尚公主”,宋仁宗仍然沒有答應!這些都表明了宋對待和親的態度:寧肯多給銀、絹,也不願嫁女和親。可以納貢,但不願納女;可以稱臣、稱侄甚至稱孫,但絕不肯以老岳父自居!

雖然用後世‘大歷史’的眼光看。宋朝的鄙視周邊民族的文化心態,延緩了民族融合的進程,對民族間的文化交流造成了負面影響,樹立了‘華夷之防’的壞榜樣,削弱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但是在趙檉這個曾經的軍人心中。對這種‘不靠女人換取和平’的骨氣還是十分贊同的...

“王爺,爲什麼他們都不會同意呢?”李瀟瀟急問道,對此更是不解。

“很簡單,同姓不婚!”趙檉難得認真地說道。同姓不婚。這個觀念在中原根深蒂固,且影響深遠。現在既然宋朝曾賜姓党項。那麼再與西夏通婚,就違背禮制,視爲非禮了,再者,宋從切身利益出發,更想通過拒絕西夏的求婚來壓制西夏,所以宋以此拒絕西夏求親的言辭雖簡單卻理由充分,難以駁斥。

“可我們分明是兩國之人,怎麼能爲此所束縛呢,這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李瀟瀟顯然對這個藉口不會滿意。

“雖然你說的不錯這只是個藉口,但是其中事關兩國那就不是藉口了,而是事關兩國國策,不論父皇還是朝中大臣們都不會輕易應允的!”趙檉看看有些不服氣的李瀟瀟說道,自己何嘗不是爲此所苦,爲了個異族姑娘甚至準備拋棄一切出走,雖然結局是以趙信‘違約’而失敗,但其中滋味至今讓他難以忘懷,這個異族不婚的狗屁規矩自己也是深惡痛絕的,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那麼說這次和親還是不會成功嘍,那麼父王明知如此爲何還要三番五次派出和親使啊!”李瀟瀟看樣子還是不死心,追問道。

“雛兒,我想你早就看出了其中根源,遼國勢衰,亡國已在不日!”趙檉說道,“但是我十分不解,這種兩國之間的和親往往都是以犧牲女人的幸福爲代價的,如果兩國叫好,她的日子還能勉強,一旦起了糾葛,和親的女子下場往往是十分悲慘的,你爲何還如此熱衷,不早日勸你父皇打消這個念頭呢?”

“王爺,你真的不明白嗎?”李瀟瀟看着王爺問道,其實她何嘗不知皇家女子往往都是作爲一種特殊商品、談判的籌碼而存在的,沒有誰能左右自己的命運。但現在命運之神眷顧,讓她有機會選擇,而眼前的人自那次帳中偶遇便佔據了自己的心,她如何願意放過意中人呢?

“這...”趙檉又被將了一軍,他此時如果還不明白李瀟瀟的意思那就是一等一的傻子了,這話簡直就是在直接告訴他‘我愛你,願意嫁給你’,“嘿嘿,你想幫夏王重新掌控朝政,也不一定要非得犧牲自己啊,再說就是和親成功也不一定能幫得上忙,弄不好還得愈幫愈忙,畢竟大宋也不希望再出現一個虎視眈眈的鄰居!”趙檉沒敢接茬,只能把兩人關係重新轉到兩國關係上,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還傷了這姑娘的面子。

“嗯,王爺說得有理,此事十有**不成,那樣也好,省的我背井離鄉!”這李瀟瀟也不傻,冰雪聰明的他馬上摸透了王爺的心思,一本正經地說道。

“是啊,我看你夏王和晉王對你都很好,你又何必參與其中,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趙檉最怕女人撒潑打諢,看李瀟瀟如此,暗鬆口氣又勸解道,卻不知自己對她已生好感。

“王爺,如今遼國已到破國邊緣,遼皇不知所蹤,燕王在南京稱帝,金國如日中天,咄咄逼人,我夏國該如何自處,是幫還是不幫呢?”李瀟瀟果然不再提和親之事,如他所願,談起了國事。

“嗯,夏與遼世代交好,夏王又尚遼國公主爲妃,乃是甥舅之國,夏出兵援遼完全是大義之舉,從道義上說,誰都不會有異議,只會贊夏王仁義;但是如果從現實來說卻是亡國之舉,遼皇昏庸無道,任用奸邪,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亦失了民心,金國不滅遼,它也要亡國。而金國現在兵強馬壯,已經佔據了遼國大部,只差抓住耶律延禧遼國就算完了,夏國與金國相比地狹人稀,如果執意援遼,定會被金國所恨,恐怕必會招致其對夏用兵!”趙檉苦笑着說道。

“王叔也是這樣說,且朝中傳說,如果夏國幫助金國擒獲遼皇,他們願割東勝、雲內之地給我們夏國,這樣還能得到大片土地,所以他堅決反對援遼!”李瀟瀟說道。

“嗯,我相信人爲了利益能做出這種忘恩負義之事,但是這和與虎謀皮無異,金國人的野心絕不是僅僅滅掉遼國。遼國一亡,我們大宋和你們西夏都將是他們下一個要征服的目標,貪圖一時之利與惡爲鄰,最後終是一無所獲,還要搭上自己的家底的!”趙檉笑笑說道。

“王爺的話讓我糊塗了,援遼會與金國結仇導致入侵。而如果坐視不理,最後還是滅國的下場,到底如何纔好呢?”李瀟瀟滿臉問號地道,王爺的車軲轆話把她搞迷糊了。

“呵呵,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選擇!”趙檉輕笑道,這種國家大事即使他也無權參與。

“王爺如果是你會如何呢?”李瀟瀟好奇王爺的真正想法,試探着問道。

“如果是我,最好就是援遼,在宋金之間建立一條緩衝帶,避免與金國直接對抗,等他們都打的筋疲力盡之時再做打算!”趙檉說道,“如果形勢所逼,起碼也要將遼皇掌握在自己手裡,那樣只要遼國皇族一日不滅,那麼金國就一天不得安穩,而我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利用他召集同族與金國對抗,使其無暇南下,得以休養生息!”

“呵呵,王爺你可真夠壞的,讓他們打得天昏地暗,自己卻其中得利!”李瀟瀟‘天真’地笑着道。

“紙上談兵,都是玩笑話,當不得真的!”趙檉擺手道,其實他知道這話用不了幾天就會傳到察哥的耳中,這孩子還會添油加醋的將這個說成是他的真意的...

第104章 亂局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103章 取中山第37章 一擲千金第13章 壓抑第214章 狹路相逢第22章 幽怨第164章 你裝吧第71章 大事件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393章 另有它意第105章 養馬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53章 他沒出現第85章 獵騎兵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500章 門戶洞開第80章 逢雲化龍第41章 討人嫌(二)第52章 邪惡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123章 紛爭第82章 前途未卜第202章 矛盾第353章 難擋其鋒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85章 免費廣告第174章 傷心人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166章 怎麼辦第439章 不能放過第201章 思考第216章 廷議第280章 初一十五第176章 明敲暗打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77章 京中無將第84章 投機第69章 王爺的‘關懷’二百四十八章 不得已第256章 雙王會第138章 婁室殞命第184章 緊迫第78章 堅城難依第101章 這只是開始第41章 忙碌第398章 新西京第143章 驚喜第219章 巧取豪奪第457章 糾結不清第422章 難堪第23章 知府很煩第220章 段譽第375章 威壓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273章 ‘佛子降世’第191章 爭執不下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35章 讓賢第213章 滿載而歸第432章 節外生枝第279章 耍心機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26章 附議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233章 禍福相依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9章 清洗第326章 ‘勸說’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467章 策反第198章 破城第32章 臘八第209章 錢是我的第96章 佈局第75章 費思量第217章 震驚第23章 共商第139章 仙難求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316章 歸來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57章 是誰?第52章 使壞第48章 對策第36章 弄巧成拙第8章 關撲(二)第34章 相契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368章 炮火襲城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155章 亂象已生第2章 較勁第168章 造化弄人
第104章 亂局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103章 取中山第37章 一擲千金第13章 壓抑第214章 狹路相逢第22章 幽怨第164章 你裝吧第71章 大事件第259章 兵分兩路第393章 另有它意第105章 養馬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53章 他沒出現第85章 獵騎兵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500章 門戶洞開第80章 逢雲化龍第41章 討人嫌(二)第52章 邪惡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123章 紛爭第82章 前途未卜第202章 矛盾第353章 難擋其鋒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85章 免費廣告第174章 傷心人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166章 怎麼辦第439章 不能放過第201章 思考第216章 廷議第280章 初一十五第176章 明敲暗打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77章 京中無將第84章 投機第69章 王爺的‘關懷’二百四十八章 不得已第256章 雙王會第138章 婁室殞命第184章 緊迫第78章 堅城難依第101章 這只是開始第41章 忙碌第398章 新西京第143章 驚喜第219章 巧取豪奪第457章 糾結不清第422章 難堪第23章 知府很煩第220章 段譽第375章 威壓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273章 ‘佛子降世’第191章 爭執不下第10章 代你走一趟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35章 讓賢第213章 滿載而歸第432章 節外生枝第279章 耍心機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26章 附議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233章 禍福相依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9章 清洗第326章 ‘勸說’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467章 策反第198章 破城第32章 臘八第209章 錢是我的第96章 佈局第75章 費思量第217章 震驚第23章 共商第139章 仙難求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316章 歸來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57章 是誰?第52章 使壞第48章 對策第36章 弄巧成拙第8章 關撲(二)第34章 相契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368章 炮火襲城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155章 亂象已生第2章 較勁第168章 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