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實力

在中國多民族相互交往的過程中,由於漢族在文化和技術上的先進性,經常呈現出少數民族向漢族學習、即“漢化”的現象,如遼代契丹、奚的漢化,以及從唐代就已開始的渤海的漢化。但事情不可能總是單方面的,在各民族之間密切接觸時,“漢化”現象往往也伴隨有反方向的運動,即漢族吸收少數民族的文化內容,從而發生“胡化”,這種現象從上古伊始即有出現,一直延續到後世。

不過,在漢族的政治和文化力量遠強大於其他民族時,進入漢族生活中的少數民族習俗、信仰等內容一般都會被消化併發生演變,納入到漢族自己的文化體系之中,因而很少給人以怪異或不合常理的感覺。可一旦當漢族反過來居於劣勢的時候,這些外來的事物就會變得尤爲引人注意,而接受了這些東西的漢族則會在其他漢族人眼中成爲“胡化”的異類...

趙檉雖然沒有經歷過這個年代,但是他前世的卻也經歷場變革。開放初期,彷彿一夜間年輕人的世界就發生了改變,街頭巷尾都飄蕩着‘靡靡之音’,大小夥子穿起了花襯衣,喇叭褲,戴着貼着商標的蛤蟆鏡,留起了長髮,小姑娘們染了黃毛,穿着超短裙、高跟鞋,抹着口紅。這也可以說是因爲開放,多年封閉的大門突然打開,外部的文化蜂擁而至,造成了一場始料不及的思想變化,按當時的說法就是‘西方自由主義’的入侵。

當然這些肯定不會爲受了多年教育的家長、老師和一些學者所容,不斷被批判、堵截,甚至動用法律手段進行狙擊,當年只因跳跳舞,親親嘴進了監獄甚至沒了命的人不在少數,可依然難以阻擋這股思潮的蔓延。到了後來便成了社會的主流,人人都融入其中,反而將處於正統地位的思想衝的七零八落,逐步演化爲一種不同於任何文化體系的新新人類。隨着他們的成長,已經成爲了時尚的先行人,主導着社會的演變。

同樣,在宋遼時期,由於自身的心態和文化特徵。幽雲漢人既不同於契丹等少數民族。又不同於中原王朝統治下的漢族,並不固定傾向於任何一國,而是在北方各個政權的角逐中,形成了一個自成體系的利益集團。造成其這種心態的原因。一是少數民族大量進入河北地區、造成民族混雜和當地漢族在文化特徵上的少數民族化;二是遼朝對幽雲地區長時間的統治,使其與契丹族密切交流,而與中原漢族長期分離;三就是北宋王朝中後期在對待幽雲漢人的政策上存在嚴重失誤。

遼代的幽雲漢人就是這樣一種‘胡化者’的形象。在平日的耳濡目染之下,幽雲一帶特別是幽州的漢族,形成了和北方遊牧民族相似的剽悍尚武性格。“其人堅忍奇崛,包藏禍心,狡立兇謀,前有荊軻太子丹之風,後習安祿山史思明之態”,“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由幽州等地漢族組成的軍隊在戰場上表現出的勇猛勁頭,經常令內地漢族驚歎不已,民族結構的變化,以及民族間交往的頻繁化。逐漸使幽雲漢族的夷夏觀和正統觀也發生了改變。

作爲遼朝文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多的民族,在政治方面卻受到歧視,而不能完美地融於遼、宋、金任何一朝政治生活之中,無論北方少數民族還是中原漢族,都不將其視爲己類。使其在心理上邊緣化於各民族之外。以往儒家文化極爲重視的“華夷之辨”,在幽雲漢族和少數民族鄰居的來來往往中,愈發顯得沒那麼重要了,他們已經不再把民族出身和正統性概念聯繫在一起了。相比之下。“實力”這一標準,在衡量“是否正統”的時候卻反而比“民族”更爲有用。

幽雲漢人在人口、性格和文化程度上的優勢。導致其成爲中國北方地區一個孤立而舉足輕重的砝碼,不隨任何政權的主觀意志而行動。當他們倒向某一政權時,就會使該方在鬥爭中取得極大優勢,從而根本改變中國北方的力量對比。趙檉正是看到了這個特殊羣體在以後戰爭中的作用,所以早在自己的計劃初期便遣人滲入遼國,企圖對他們施加影響力,而廣豐堂只是經濟入侵的一部分,現在正是展現實力的時候了...

夾山處於蒙古高原、陰山山脈東端,沙漠以北,屬於遼國西南、西北兩都招討府,也是陰山南北地區僅存的未被女真人攻佔的遼土。遼帝耶律延禧逃到這裡,一方面是利用其有險可守的地理環境;另一方面企圖留在自己的國土上,圖謀東山在起。

在這裡耶律延禧依然能得到臨邊諸蕃部族的支持,且西北邊地又是遼國的戰馬儲備基地,此時仍然擁有大批的戰馬,可以保障其擴軍備戰所需軍民的供應;另外陰山中盛產黃金,遼國在這裡設立了‘山金司’置冶採煉,是爲遼朝的重要財政收入,可以爲其提供財政支持;再者夾山地形險要,西及夏境,遼之雲內,便於得到夏軍支援,進可東出南下,進取失地,退可據險防禦,堅守自保。

耶律延禧便想依恃夾山爲後盾,勝則長驅挺進,敗則西逃西夏。他能想到,女真人也不傻自然也能想到,再說他們身邊還有個遼國通耶律餘覩幫着參謀,所以遼軍雖然不敢貿然進攻,但是爲防患未然,在此也留下了一支部隊佔據了德州。

庫侖鎮距德州百餘里,東臨一條大路,這便是陰山大路,爲歷朝歷代北方各民族南下中原的一條必經之道,是草原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德川鎮也因爲此路興起,成爲一個商業貿易重地。遊牧民族的軍隊此刻還沒有後勤體系,補充全賴劫掠,這幫人便也四處打草谷,這裡想當然的成爲了他們眼中的肥羊,趙勇與女真人便不可避免的起了衝突。

就在趙勇到的第三天女真人上門討飯來了,第一站當然不會是他們這裡,而是直奔領主府,誰讓他那氣派呢,大帳扎的高啊,看着就是有錢有權的主。薛特部領主耶律辰光雖然也學着皇帝醉生夢死,但其畢竟年輕時也練過的,並且知道女真人就在附近,早有防備,一聞有警,立刻率領私甲,召集起三千部族軍前去迎敵。遼國人雖然啓用漢軍,但是對他們戒心很深,漢軍多爲步軍,都是弓手、弩手和劍手,與騎兵作戰無關。薛特部的部族軍當然也是如此。

女真人來的真不多,也就千把號人,兩下都知道對方想幹啥,也就都沒廢話,列下陣勢上來就開打。一交手,高地立判,金軍是從遼東打到了西南,經歷了無數次血戰,戰鬥經驗豐富。反觀遼軍他們是處於邊地,主要防禦對象是宋朝,兩國百年爲戰,當然弓馬生疏。

女真人的戰術是分成兩隊輪番進攻,進入弓箭射程後便向遼軍射箭,一旦發現缺口便開始衝陣,只攻了兩輪陣型便開始鬆動。金軍領軍的千夫長馬上發現了,立刻揮軍猛攻,打開了突破口,兩軍陷入混戰。耶律辰光也趕緊驅動騎兵從兩翼截斷金軍,但是如何擋得住!不過片刻,他手下的五百騎兵就剩下不到一百了,步軍陣勢也被衝亂,解體,四散奔逃,金軍隨後掩殺。

耶律辰光看到大勢已去,也只能帶領幾個親信落荒而逃,顧不得家人了,就在這滅族的危機關頭,他突然看到前方塵煙滾滾,一隊騎士趕到,領頭的他認識,正是自己最大的債權人喬坤。

“領主莫慌,我來擋住金兵,你先走!”喬坤勒住馬,讓過耶律辰光喊道。

“喬掌櫃...”耶律辰光的眼淚刷的下來了,都說商人重利,沒想到也有重情重義的,他喊了聲對其施了個禮打馬衝了過去。

ωwш_тt kān_co

“偃月陣!”趙勇看看戰場的形勢,皺了皺眉,遼軍大敗四散奔逃,金軍分成數隊圍追堵截,雙方攪在一起,如果自己貿然衝上去,形勢將更加混亂,他看來看發令道。

將旗連閃,四個營立刻以都爲單位列成橫隊成偃月之勢,在號聲的指揮下小跑着列隊向前逼進,‘嗒嗒...’的馬蹄聲彷彿踏在了一個點上,雖未接戰,但也散發出一種逼人的氣勢。正在追剿殘兵的金軍也很快發現了情況不對,立刻吹起號角集結隊伍,放過了那些遼軍潰兵。

傳聞金軍的戰鬥力要遠超夏軍,在幾個月前夏軍曾遣李良輔領兵三萬前來救遼,在天德境內被金軍阻截,連敗也完顏翰魯和完顏婁室兩員金將,損兵過半,看着眼前的金軍迅速結成陣勢,面對突然出現的敵人毫不慌亂,顯然訓練有素,也只有久經沙場的人才能做到,趙勇不得不謹慎初戰...

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19章 暗度陳倉第296章 困局第283章 混戰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39章 算計第451章 改變第252章 陰謀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268章 混亂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32章 身世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97章 挺進中原第79章 多事之秋第136章 顛覆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9章 意料之外第208章 趙仁的‘預感’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275章 落幕第209章 針鋒相對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220章 段譽第224章 運輸線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32章 側翼的奧妙第14章 抄後路第430章 代理人戰爭第190章 戰涿州(四)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67章 兵阻屈野第60章 和親第115章 欲擒故縱第360章 悲催的貢使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25章 王爺的日子也‘難過’第143章 驚喜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219章 步步爲營第107章 謀劃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133章 原來如此第167章 兵阻屈野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16章 宮中漫話第39章 搗亂第30章 交待第70章 奢望和平第124章 買官第374章 觸發第94章 神靈再現第220章 舊情第26章 掃興第39章 選才第84章 一念之間第157章 推進第58章 滄浪之密第116章 痛苦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272章 聯手第12章 闖宮第141章 混戰第18章 冷竈第228章 挽留第536章 作死第307章 ‘逼宮’第264章 鎩羽第34章 猜忌第74章 再擴大第71章 大事件第267章 脫離第192章 無可奈何第131章 又一年第50章 敗絮其中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127章 人老成精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147章 真相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18章 碰撞第182章 誅奸第1章 奉旨回京第443章 突破第218章 留着有用第74章 神仙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451章 改變第90章 邊情
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19章 暗度陳倉第296章 困局第283章 混戰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39章 算計第451章 改變第252章 陰謀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268章 混亂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32章 身世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512章 敵變我變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97章 挺進中原第79章 多事之秋第136章 顛覆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9章 意料之外第208章 趙仁的‘預感’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275章 落幕第209章 針鋒相對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220章 段譽第224章 運輸線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32章 側翼的奧妙第14章 抄後路第430章 代理人戰爭第190章 戰涿州(四)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67章 兵阻屈野第60章 和親第115章 欲擒故縱第360章 悲催的貢使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25章 王爺的日子也‘難過’第143章 驚喜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219章 步步爲營第107章 謀劃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133章 原來如此第167章 兵阻屈野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16章 宮中漫話第39章 搗亂第30章 交待第70章 奢望和平第124章 買官第374章 觸發第94章 神靈再現第220章 舊情第26章 掃興第39章 選才第84章 一念之間第157章 推進第58章 滄浪之密第116章 痛苦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272章 聯手第12章 闖宮第141章 混戰第18章 冷竈第228章 挽留第536章 作死第307章 ‘逼宮’第264章 鎩羽第34章 猜忌第74章 再擴大第71章 大事件第267章 脫離第192章 無可奈何第131章 又一年第50章 敗絮其中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127章 人老成精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147章 真相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118章 碰撞第182章 誅奸第1章 奉旨回京第443章 突破第218章 留着有用第74章 神仙第529章 步步緊逼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535章 氣死兀朮第451章 改變第90章 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