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勸降

真定是河北的一座重鎮,但是經金軍兩次攻克後,城防基本被摧毀,城中更是十室九空,但是城牆尚存可以用來堅守,趙檉安排好傳詔事宜後,便命狼將五旅、六旅及馬擴召集的五千義軍守城,吸引金軍主力,他率龍騎在外圍作戰,內外策應,伺機營救北行的二帝。

狼將的五旅是以原克虜軍的四旅兩個指揮擴編而成,旅率是原旅長諸葛泓,他曾領兵堅守原州,有着豐富的守城經驗,而且熟知金軍的攻城方法,趙檉任命他爲真定守將是可以信賴的。

完顏希尹領重兵到來後先勸降,勸降不成,便實施猛攻,可他一聽到槍炮聲就知道西京軍已經到來,守城的且是主力,若想攻下真定那是難上加難。可現在也沒有好辦法,便命人將繳獲的石砲調集到城下,日夜不停的轟擊城牆,想以此打開缺口。

但是西京軍是見識過大世面的,根本不懼,以火炮還擊將抵近的石砲盡數摧毀。完顏希尹只能再調集從汴京抓來的工匠趕製攻城器械,實施猛攻,卻如他所料,仍未能奏效,只能回報翰離不,要他押送趙佶前來勸降…

二十六日天色未明,劉彥宗帶金兵闖入趙佶的駐地,將還在睡夢中的他押走。當趙佶得知自己的勸降任務後,就要一向孝順的兒子景王和濟王同行,不料這次卻遭到他們的婉言回絕,最後是第十二子莘王趙植和十八子信王趙榛自願陪伴父親前往。

翰離不親自押送趙佶前往真定,一路上與他並馬而行,走到獲鹿附近時,突然有一支宋軍殺來,翰離不倉促間指揮金軍應戰。哪料這支宋軍居然十分勇猛,在他排兵佈陣功夫竟然衝到了中軍,到了他們不遠的地方。

趙佶也伸着脖子向激戰的方向觀看,只見爲首之人騎着黃驃馬,手使一杆長刀,連劈了五名金軍騎士,這時又近了一些,他看清楚了來將居然是太宗的六世孫,從義郎趙不尤。

這趙不尤也算是宗室中的另類,前兩年宗室中曾舉行過一場騎射比試,參加者每人馳馬射箭七次,以五箭中垛爲合格。大家都以爲得是一向精於騎射的康王趙構會得勝,不料最後勝出的竟是趙不尤得,而趙叔向得第二,康王屈居第三。趙構不服又與他們用木劍比武,結果還是輸給他們倆。

金軍南侵後,趙不尤和趙叔向都上奏要求參戰,按照宋制,宗室入仕一般都是按武官系統升遷,其實沒有實職,不能領兵的,像趙檉這樣的能掛文官頭銜,又主政一方的,實是靠着趙佶寵愛,自己的努力,加上機緣巧合罷了。

結果趙桓準了趙不尤,卻不準趙叔向參戰,實際上就有不讓趙廷美的子孫掌兵的意思。趙不尤在守衛黃河失敗後,糾合殘部,繼續在兩河抗金。他今天率所部三千人馬襲擊金軍,倒並非是得到了有關趙佶在此的情報前來救駕,而是純屬巧合。

趙佶想大喊‘朕在此,前來救駕!’可卻感到脖子上邊涼颼颼的冒涼氣,回頭正看到兩邊已有兩名金軍騎士分列左右持刀挾持和監視,意思不言自明,想將他救走,那是沒門,就是我們豁出不要,也絕不讓你們把活的帶走。趙佶一縮脖,把話又咽了回去。

翰離不見來將勇猛,親自揮槍上陣,擋住了趙不尤,他雖然身材短小,卻是膂力驚人,武藝高強,他與趙不尤刀來槍往,竟難分勝負。金軍的優長是鬥志十分頑強,斡離不的親兵更是其中的精銳,他們在猝然被襲擊之初吃了虧,卻能很快地重整旗鼓進入了狀態,這時其他各軍也趕上來助戰,趙不尤軍寡不敵衆,大殺一通後只能退出戰鬥,金軍也不敢追趕。

見趙不尤敗走,心中十分懊悔,當時自己要是大喊一聲也許就能逃出生天,可機會轉眼即逝,現在後悔已經於事無補,只能獨自嘆息。而金軍對他的看管卻嚴密起來,將他裹在大軍之中,這個意外把翰離不唬得不輕,要是丟了趙佶,自己此行的戰果就少了大半。

又是一日行軍,趙佶被翰離不親自押到了真定城下,金軍特別豎起了一頂紫羅傘,上書‘亡宋太上皇’作爲標誌,叫他騎馬來到城下招降宋軍,城上的人聽聞是太上皇前來,也都停止了射擊,但是卻伏在城牆後瞄準了金軍。

“我是道君皇帝,今宋國已亡,我須北上,朝拜大金國皇帝,你們可從速歸降,以免生靈荼毒。”趙佶在刀槍的威逼下無可奈何的衝城上高喊,此刻不知道他心中是什麼滋味,估計也是心如刀割。

趙佶連喊了幾遍,城上卻沒有人答話,諸葛泓從垛口向下看,他雖無緣一睹太上皇的尊榮,但是作爲王爺的曾經貼身近衛,卻看到過王府堂上掛着的御容畫像,那時王爺天天衝着畫像請安,他也便記住了王爺爹的相貌。他看罷確認無誤,可怎麼處理卻讓諸葛泓陷入了兩難境地。

“你們眼瞎了,我們不是大宋軍兵,而是西京大同中興軍,你們找這麼個老頭嚷嚷什麼,我們也不認識他!”諸葛泓想了半天,總這麼慎者也不行啊,也只能大不敬了,裝作不認識不說,還來了個死不認賬。

“你們不是宋軍,既是西京軍來犯大宋作甚?”翰離不被噎住了,想想也是,大宋皇帝和西京軍沒有什麼關係啊,人家幹嗎在意他是死是活。

“呵呵,大宋不是已經滅了嗎,又何來犯宋只說!”諸葛泓笑笑說道。

“既然如此,那你們爲何又與我們大金爲敵呢?”翰離不被氣糊塗了,跟他們講起了理。

“大宋即亡,這便是無主之地,我們佔了,你們卻派兵攻打又意欲何爲,再者也是爲了報你們挑唆韃靼犯我邊境之仇!”諸葛泓說道,他邊說邊觀察城下的形式,想着能不能找機會將王爺爹給救下來…(未完待續。

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211章 郭藥師第182章 誅奸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523章 遊擊有術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32章 擇路第44章 這下壞了第181章 以靜制動第82章 前途未卜第97章 挺進中原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172章 兩手抓第369章 拒絕和談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372章 二打一第120章 暗鬥第53章 他沒出現第107章 謀劃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41章 過年(二)第55章 榜樣季子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34章 洞察星火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9章 解套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94章 擴張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120章 暗鬥第147章 真相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37章 一擲千金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266章 求同存異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314章 妥協第229章 備戰第192章 雙面人第313章 破局第273章 ‘佛子降世’第101章 內鬥第84章 一念之間第488章 授首第192章 死戰難脫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103章 誰懂我的心第196章 前奏第143章 護送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159章 溜吧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2章 看誰心眼多第66章 操心命第28章 各懷心事第79章 以命搏命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216章 談兵論將第316章 歸來第14章 齋戒(一)第50章 伏兵第213章 反伏擊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49章 叵測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84章 兵敗撫夷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367章 兵臨城下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34章 洞察星火第144章 路難行第42章 掃黃第15章 齋戒(二)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77章 序曲第145章 教唆第134章 無功受祿第65章 敲打第175章 危機乍現第147章 新生活第52章 徵用官船第239章 佈置第83章 ‘神兵’天降第64章 意料之外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124章 買官
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211章 郭藥師第182章 誅奸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523章 遊擊有術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32章 擇路第44章 這下壞了第181章 以靜制動第82章 前途未卜第97章 挺進中原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172章 兩手抓第369章 拒絕和談第12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372章 二打一第120章 暗鬥第53章 他沒出現第107章 謀劃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41章 過年(二)第55章 榜樣季子第325章 執迷不悟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34章 洞察星火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9章 解套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94章 擴張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120章 暗鬥第147章 真相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37章 一擲千金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266章 求同存異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314章 妥協第229章 備戰第192章 雙面人第313章 破局第273章 ‘佛子降世’第101章 內鬥第84章 一念之間第488章 授首第192章 死戰難脫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103章 誰懂我的心第196章 前奏第143章 護送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159章 溜吧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2章 看誰心眼多第66章 操心命第28章 各懷心事第79章 以命搏命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216章 談兵論將第316章 歸來第14章 齋戒(一)第50章 伏兵第213章 反伏擊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49章 叵測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84章 兵敗撫夷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367章 兵臨城下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34章 洞察星火第144章 路難行第42章 掃黃第15章 齋戒(二)第414章 遠程狙擊第177章 序曲第145章 教唆第134章 無功受祿第65章 敲打第175章 危機乍現第147章 新生活第52章 徵用官船第239章 佈置第83章 ‘神兵’天降第64章 意料之外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124章 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