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妥協

趙檉佔據遼陽城的意思是要以此爲界提出領土要求,以在下來的談判中佔據主動,可沒想到兀朮識破了自己從水路增援的計劃,封鎖了遼河入海口,圍了遼陽城,切斷了水陸對外聯繫,使虎將進退不得坐守孤城,成了金軍腹地中大宋佔據的一塊飛地,但是這裡的情況和曷懶甸又有不同。

曷懶甸地域廣闊,有足夠的防禦縱深,而且水路通達,可以隨時獲得補給和增援,又背依高麗這個友好國家爲援,而五國部就是大宋的小弟,在他們家門口理當爲大哥衝鋒陷陣,提供各種幫助。而現在的遼陽城雖控制在大宋的手中,但兵只有兩萬,地不過方圓幾十裡,又深處敵國腹地,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只能死守。

儘管遼陽囤積了大量的物資,短時間內不會有斷糧之虞,可在斷絕支援的情況下,人員物資只出不進,這個年代又沒有飛機能實行空投補給,趙檉就是知道怎麼造,現在也不趕趟了。待全部消耗乾淨的那一天,守軍除了投降,就只有與城池共存亡一條路可以走。

如果要救援遼陽,現在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駐高麗各軍掉頭回返,重新打通保州至遼陽的道路,可現在駐高麗各軍已經連續作戰三個月了,急需一次長時間的休整,而且還要防備金軍捲土重來,顯然是力不從心;另一個選擇就是調集水軍力量打通遼河水道,但從入海口到遼陽的水道有數百里,金軍只要節節抵抗,層層佈防,水軍受其作戰方式的限制,沒有陸軍的配合很難打通道路的。這又需要調集大量的陸軍配合。

如果再次調集大軍進攻,趙檉以爲還不如動員各處力量來個滅國之戰痛快,可這樣就喪失了自己當初定下大宋發展規劃,他不能因爲這件事影響到大宋以後幾十年的發展。所以趙檉不得不承認現在困守遼陽城的虎將成了兀朮脅迫大宋手中的‘人質’,自己的小聰明失算了,而他也明白通過政治上解決此事比利用軍事解決代價要小得多,那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等金國開價了……

果然趙檉再次摸準了兀朮的脈,因爲兀朮也是個聰明人,明白自己雖然暫時抓住了大宋的尾巴,可那也只是個小尾巴。如果趙檉以烈士斷腕的氣概捨棄了佔據了遼陽城的宋軍,二萬多人對於大宋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根本不會造成多大損傷,也不會動搖大宋的根基和趙二的統治,反而會激發大宋上下對金國的同仇敵愾。對自己的計劃有害無利。

另一方面,宋朝釘在遼陽城的這根釘子對金國牽扯太大了。爲了圍城和防備宋水軍的救援。金國動員了十數萬軍隊和青壯百姓嚴防死守。大家都守在那裡日夜盯着宋軍,不生產、不種地,人吃馬嚼每日消耗也不是小數目,時間久了,同樣讓大金吃不消,尤其是損失了遼陽城。

而現在春耕在即。遼陽周圍的田地是不指望耕種了,可遼河兩岸上百萬頃良田不能荒着啊,但是遊弋在遼河口的上百艘宋水軍戰艦同樣讓人不安,說不定它們哪天便溯流而上。再起戰端。面對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人們哪有心思耕田,可時節不等人,再拖些日子便錯過了,耽誤的就是一年的收成。

在拉扯中兀朮首先沉不住氣了,命人重啓和談,不過他這次學聰明瞭,不再提和議之事,而是商議停戰之事。換個說法後大宋果然答應,不過談判的地點改成了平州,這樣便於兩國的使者往來和消息的快速傳遞,有利於談判結果能很快得到實施。

“張大人,貴**隊侵佔我國遼陽府至今不肯退兵,我家皇帝有好生之德,雖將他們困住,卻不忍加害,還請貴國早日退出侵佔之地!”雙方坐定,金國主使戶部侍郎蕭毅開門見山地說道。

“蕭大人,不要歪曲事實,正是因爲你們圍城才導致我軍無法撤退,若如你所說是我軍侵佔遼陽府,又何有撤軍一說。”張所笑笑不緊不慢地說道,兩位金使雖然看似氣勢洶洶,大唱高調,但是他也看出兩人底氣不足。

“馬大人強詞奪理了,遼陽府乃是我大金之東京,是貴國縱軍入侵,難道還不想歸還了嗎?”蕭毅不滿地說道。

“呵呵,強詞奪理的是蕭大人吧,遼陽府三十年前還是遼國的東京,貴國難道是忘了歸還嗎?”張所依然面對微笑地說道。

“這……這怎能同日而語,當年契丹殘暴,搞得天下動盪,民不聊生,我太祖起義軍代遼乃是應天順民之舉!”蕭毅強辯道。

“哦,原來如此!”張所點點頭道,“高麗一向順服貴國,且年年納貢,但是你們強加稅賦,徵調青壯,以致高麗民不聊生才轉投我大宋主持公道,可貴國卻發兵征討,我大宋應高麗國主之請出義兵協助,佔了遼陽府也算是應天順民吧?”

“張大人不要在耍口舌之利,難道你就不怕我大金軍兵攻下遼陽城,將貴軍斬盡殺絕嗎?”蕭毅對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解說,畢竟金國出兵高麗在先,宋軍受邀出兵在後,他只能發狠道。

“呵呵,貴國儘管動手,現在遼東灣中聚集着我大宋水軍數百艘戰艦,平州、臨潢、大定數十萬大軍枕戈待旦,只要我家聖上一聲令下便可踏平遼河兩岸,攻取會寧!”張所冷笑着甩袖而起道,他知道現在的大宋已經不是十幾年前任人宰割的大宋,幾萬金軍就能兵臨城下的時代了。

“張大人都消消氣,蕭大人性子急還請勿怪,我家皇帝早有言,宋金本是兄弟之國,又曾攜手滅遼,早先因爲些意氣之爭鬧了些誤會導致兵戎相見,現在應重修舊好,息兵止戈,所以絕不會傷害遼陽府的貴軍的!”見張所扭頭要走,金國副使邢具瞻急忙拉住張所打圓場道。

“也好,不過貴國主也不會平白無故的準我大軍離開吧?”張所沉吟片刻說道,皇帝有言在先,虎將孤懸在外,不能置之不理,可以適當做出妥協,所以他想聽聽金國開出的條件。

“張大人果然痛快,我家聖上的意思是隻要貴國肯與我們重啓和議,便可讓其安然歸國!”邢具瞻說道。

金使的話說得漂亮,可張所明白事情絕不會這麼簡單,現在金國手中的好牌不多,被扣爲人質的虎將就是其中一張,肯定會有附加條件的,果然他們又舊事重提,主要的就是皇帝所猜測的土地、金錢和重開榷場的事情。歲幣這事兒不用皇帝拒絕,他就當場回絕了,榷場之事還有的商量,土地的事情最爲複雜,也不是他們這些使臣們能做得了主的,只能給自請示。

大宋這邊很簡單,既然擱置前期的矛盾,那就不必打鼓另開張,遵守上次和議時商定的以各自實際控制線爲界就可。而金國那邊當然不幹,現在遼陽府在宋軍的控制下,豈不是說遼陽府都是大宋的了。雙方又經過幾輪談判後,爭論的焦點便到了高麗之戰後的土地紛爭上,金國要求大宋從高麗撤軍,兩國恢復原邊界,他們便放回被圍在遼陽府的宋軍。

大宋方面當應兩國可以建立兄弟關係,在邊界設立榷場,也可以從高麗撤出大部分兵力,但是涉及高麗的國土問題大宋不便於插手。至於曷懶甸地區那是你們女真人內部的問題,大宋願意作爲調解人從中斡旋,宋軍佔據的鴨淥江北岸的宣州、開州和遼陽府可以還給金國,但是達成這一切的前提是必須放遼王歸國,否則大家就當磨牙了……

談了一個多月,兀朮所提的條件基本沒有達到,但是他也知道談判桌上的勝利都是以軍事上的勝利爲前提,在談判期間,宋水軍利用落潮時沉船露出河面的機會出動小船將其炸燬,疏通了遼河出海口,然後攻取了控制遼河口的耀州打開了通往遼陽府的大門。

耀州失守的消息讓金國朝野爲之大震,皇帝完顏亶數次爲此事招兀朮進宮商議,責問其爲何還未與大宋達成和議以致連連失地,讓宋軍兵臨城下。而諸位朝臣也聯合上書要求釋放天水郡王,不給南朝再對金國用兵的藉口,否則其在金國一日,他們就永無寧日,兩國也無法達成真正的和平。以其如此不若早些將他放歸,讓他們兄弟相爭引起內亂,使大金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

皇帝的責問,朝臣們質疑,忽然讓兀朮感覺到了一種危機,皇帝成了一名精神病患者,而金國的皇后則開始積極干預朝政。那位非常崇尚漢族文化的少年天子提拔的大量漢族官員,其中包括原來遼國的漢官和宋的漢官,他們已經形成了一股新勢力,可以在朝中挑戰以他爲首的女真族勢力,對他的獨裁構成了威脅,這讓兀朮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的策略……(未完待續。。)

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144章 路難行第27章 同心第148章 挑兵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226章 悵然若失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28章 凡心第67章 冬雷行動(三)第361章 收場第116章 痛苦第440章 臨危受命第189章 奇兵第408章 應對第16章 齊家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240章 還賬第171章 難平第158章 隱患第103章 誰懂我的心第86章 不簡單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43章 皇上上火了第519章 應對之策第313章 破局第104章 亂局第444章 順服第8章 禍出一人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82章 功成身退第243章 地緣政治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81章 馭下無方第74章 金使來訪第7章 陷阱第208章 趁火打劫第67章 ‘斂財’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124章 敲山震虎第152章 煩憂第3章 倒黴透了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154章 驚人第168章 嚴峻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528章 和戰雙開第3章 倒黴透了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17章 善惡第30章 編了個故事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159章 溜吧第88章 軍行第205章 靜待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47章 真相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243章 攻似雷霆(二)第136章 歸京路(二)第232章 心動不如行動第193章 對攻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92章 軍號第536章 作死第283章 混戰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148章 無奈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130章 忙碌第29章 弄巧第15章 好計第15章 好計第427章 授首第23章 人去也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140章 都在等第7章 失望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265章 另有謀算第270章 詭辯第81章 馭下無方第533章 旗鼓相當第179章 誆騙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199章 突擊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160章 真真假假第115章 機會難得第18章 聰明愚魯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149章 大練兵(一)第28章 震動
第435章 收之桑榆第144章 路難行第27章 同心第148章 挑兵第126章 張開口袋第226章 悵然若失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28章 凡心第67章 冬雷行動(三)第361章 收場第116章 痛苦第440章 臨危受命第189章 奇兵第408章 應對第16章 齊家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240章 還賬第171章 難平第158章 隱患第103章 誰懂我的心第86章 不簡單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43章 皇上上火了第519章 應對之策第313章 破局第104章 亂局第444章 順服第8章 禍出一人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82章 功成身退第243章 地緣政治第132章 缺兵少將第81章 馭下無方第74章 金使來訪第7章 陷阱第208章 趁火打劫第67章 ‘斂財’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124章 敲山震虎第152章 煩憂第3章 倒黴透了第220章 捷報頻傳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154章 驚人第168章 嚴峻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528章 和戰雙開第3章 倒黴透了第122章 戰原州(七)第17章 善惡第30章 編了個故事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159章 溜吧第88章 軍行第205章 靜待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47章 真相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243章 攻似雷霆(二)第136章 歸京路(二)第232章 心動不如行動第193章 對攻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92章 軍號第536章 作死第283章 混戰第349章 不免一戰第148章 無奈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130章 忙碌第29章 弄巧第15章 好計第15章 好計第427章 授首第23章 人去也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140章 都在等第7章 失望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265章 另有謀算第270章 詭辯第81章 馭下無方第533章 旗鼓相當第179章 誆騙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199章 突擊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160章 真真假假第115章 機會難得第18章 聰明愚魯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149章 大練兵(一)第28章 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