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圍棋中的“套路”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從“套路”誕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和“定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呢,它又有着自己明顯的特徵。

“定式”都是千錘百煉而來,經過棋手無數次的研究,通過大量的實戰檢閱,並且大家對其中的得失判斷有一個相對比較一致和明確的結論,這樣的變化纔可以稱之爲“定式”。反觀所謂的“套路”就未必具備這個特徵了。和“定式”相比,“套路”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大家對其中的得失判斷可能比較模糊,並且經常爲之爭論不休。這應該是“套路”區別於“定式”最明顯的一個不同點。

除此之外,“定式”有簡有繁,它可以簡明如“託退定式”,也可以複雜成“大斜千變”。而“套路”呢,就一定是那些複雜難解的,並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大型變化。如果一個變化沒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分歧點,沒有幾十步甚至上百變的直線算路,那根本就不好意思把自己稱爲“套路”。

今天的這盤比賽,雖然開局只有寥寥數手棋,但可以這樣說,現在這個局面已經是一個“大型套路”的雛形。

爲什麼這樣說呢?首先一點:由於黑棋這盤選擇的是“中國流”開局,李小強第6手選擇的是“側面掛”。

和“正面掛”相比,大家對“側面掛”的研究相對要少一些,因此李小強剛纔下的這步棋雖然也很常見,但是必修承認,這其中蘊藏的很多變化,圍棋界其實並沒有定論。而沒有定論的東西,那當然不能稱之爲“定式”。

第二點,現在雖然只下了幾手棋,但是現在也可以簡單清理一下目前的局面。

當李小強的第6手下了“大飛側掛”以後,黑棋應以“二間高夾”,這步“二間高夾”加上“中國流”中間那枚黑棋,再加上“小目”那枚黑子。那麼在這四分之一個棋盤中,是不是可以看成黑棋是“三打一”的態勢呢?

局部黑棋“三打一”,這在圍棋中就已經是一副準備作戰的態勢了。雖然這幾枚棋子表面上看上去鬆鬆垮垮,彼此之間的聯繫好像並不緊密。而且無論是黑棋或者白棋,棋子與棋子之間的間隔都比較大。

但是具備一定棋力的圍棋愛好者都知道,越是這種看似鬆鬆垮垮的局面,其中的變化反而越多,整個局面反而越是複雜難解。

由於棋子之間的間隔比較大,間隔大說明下棋的時候周旋餘地就大。周旋餘地一大,棋盤上的分歧點就多,分歧點一多,那整個局勢自然就會趨向複雜。

對於圍棋高手來說,無論是職業高手還是業餘高手,“一本道”這種東西從來就不會害怕的,真正頭疼的是那種頭緒衆多的繁雜局面。

正是因爲今天的開局具備這兩個特徵,因此現在就可以理解,當張大記者看到今天的第1張棋譜後,他馬上就脫口而出:今天將會是“中韓套路大比拼”了吧。

必須承認,人家張大記者現在好歹也是“名記”了,他今天說的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

理解張大記者這句話之前,首先必須註明一點的是:這裡的戰端不能認爲是李小強主動挑起,真正挑起戰端的是劉昌赫---從他第7手“二間高夾”開始。這步棋的好壞先不論,但這是一步非常積極的態度。

有了這步棋之後,那麼在這個局部就幾乎沒有“簡明”的可能!

除了這一層意思以外,張大記者的話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他爲什麼不說今天是“李小強和劉昌赫將進行套路大比拼”呢?他爲什麼非要說什麼“中韓套路大比拼”呢?

可以這樣說,張大記者這話是真的說到點子上了。這個大比拼,很可能是決定本局勝負的最關鍵所在!

因爲研究和完善一個大型“套路”,從來就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事。圍棋中絕大多數“大型套路”,往往都是集體研究的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李小強是重生者,他當然知道“套路”的厲害。因此自從他進入職業棋壇以來,他就出來沒有停止過這方面的鑽研。從前世帶來的,包括從小開始和常韌聖羅神豬等人“集體開發”的。可以這樣說,李小強的“套路”之多,李小強的“套路”之可怕,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名震江湖”。

反觀他的對手劉昌赫也是一樣。無論是“衝巖研究會”,還是由“衝巖研究會”和其他道場合並演變出來的“笑笑會”,這些都是韓國圍棋著名的“套路”生產線。而在這其中,劉昌赫一直都是這些組織的靈魂人物。再加上劉昌赫自身的棋風特點,他那種獨特的“看人下菜”功夫,可以說本身就非常適合這個路子。因此在最近幾年,劉昌赫在這方面同樣是威名赫赫。

現在好了,在今天如此重要的一盤比賽中,當中國的“套路之王”碰到韓國的“套路之王”,他們倆一開局就準備操練一個大型套路,這除了吸引眼球以外,本身就給人一種不同尋常的意味----

“套路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雖然在前臺表演的是劉昌赫和李小強,但是在這一刻,他們好像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圍棋整體實力。

“有意思啊,今天這棋有意思啊,現在就看看他們今天到底能夠上演一出什麼樣的好戲了。。。”

在研究室內,當大家看到兩人一開始就拉開這個架勢。無論是中方人員還是韓方人員,無論是李小強的支持者還是劉昌赫的支持者。都津津有味的準備圍觀。

當然,大家圍觀歸圍觀。在剛開始階段,研究室對技術上的探討倒是並不怎麼熱烈。因爲這也是“大型套路”的一個特點,這裡面的分歧點是在是太多---有那時間擺各種變化,那還不如直接欣賞實戰的進程好了。

就連李小強第8手剛剛下的那步“小飛”,這步棋都沒怎麼引起研究室的議論。因爲大家都知道,這步棋雖然是劉昌赫的“原創”,從理論上說,劉昌赫應該對這種下法的理解更深。但人家李小強既然敢下這裡,那肯定是有所依仗的,他不可能專門來投你所好。,

在衆人的圍觀中,棋局不緊不慢的進行着,兩人今天的落子速度不算快也不算慢。雖然大家都清楚,兩人敢操練這樣的大型套路,那肯定對其中的變化都比較熟悉,並且肯定都對自己充滿信心。但這種大型套路畢竟複雜,裡面充滿了各種陷阱,可以說是步步殺機,比如說圍棋中絕大部分“飛刀”,其實都是隱藏在這種大型套路中。因此大家對對局者雙方的謹慎態度也都表示理解。

在上午的比賽時間,研究室基本沒有對棋局進程發表什麼評論。只有在棋局進行到20多手棋的時候,李石佛才笑着對曹燕子說了一句:

“石佛您看,白棋用上了您的招,看來他對您這個構思還是蠻認同嘛。”

聽了李石佛的話以後,曹燕子嘿嘿一笑,他拿起棋盤上的一枚白子一拍:

“是啊,除了這步棋,這盤棋和前不久我在“王位戰”第3盤輸給昌赫的那盤棋一模一樣。從這點來看,李小強應該也有新的研究啊。現在就是不知道,他們兩位哪個研究得更深更透就是。”

他們倆現在說的,就是前不久劉昌赫用“中國流”連贏老曹三盤的那場比賽。曹燕子拍的那枚棋子,是李小強最開始下的“二連星”。而曹燕子當時那盤下的是“星,小目”。除了這一手棋以外,本局的進程和他們倆說的那盤一模一樣。

雖然曹燕子現在已經判斷“李小強肯定有新的研究”。但是他現在一點都不着急,無論是他和李石佛,現在都是一臉輕鬆。

李小強借鑑了曹燕子的下法,雖然像李石佛說的那樣,代表李小強認同這個構思。但畢竟那盤棋是老曹輸了---構思再好,沒有經過實戰檢閱有什麼用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

曹燕子對李石佛詢問到:“我記得你和其他幾個年輕人,後面對這個變化好像又進行過更深入的研究吧,不知道當時昌赫參加了沒有?”

李石佛笑着迴應:“我只參加了幾次,研究得並不算深入,但昌赫哥哥每次都在,對於這個變化,應該還是他的明勳幾個研究得最深的吧。。。”

上午兩個小時比賽時間,比賽一共下了40多手棋。這個時候局面一切正常,除了曹李師徒的這段對話外,其他沒有什麼東西好說。

比賽下午1點鐘還是續弈。到下午1點半鐘,棋局進行到接近60手棋的時候,研究室內的氣氛開始慢慢緊張。在這個時候,倒不是說雙方的招法出現了異常。研究室認爲雙方的應對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雙方下得都很正確。只是在這個時候,整個局面已經趨向複雜和激烈。現在已經到了容不得任何差錯的時候。

下午2點鐘,全局70多手。研究室出現新的故事。當新的棋譜傳到研究室,當李石佛看過棋譜:

“咦!?這步棋,白棋的這步棋。。。”

“石佛,你發現了什麼?”

“這,這步棋,這步棋好像不對吧。”

“哦?”這下曹燕子來了興趣,他接過棋譜去看。因爲曹燕子聽得很清楚,李石佛說的是“白棋不對”!

曹燕子雖然接過棋譜,不過他並沒有仔細研究,因爲他心裡清楚,除非是簡單的“勺子”,否則是李小強出現錯誤的話,那肯定也不是掃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這步棋,你們當時有研究嗎?”

“沒錯!當時研究這個變化的時候我也在場,我的印象很深刻。”

“那你們當時什麼結論?”

“我們當時的結論很明確,白棋這步棋並不成立!”

“哦!”

聽到李石佛如此肯定的回答,曹燕子的眼睛漸漸變得明亮。

在他們倆發現問題的同時,在中方研究陣容這邊,現在好像卻還沒有發現問題。

下午2點鐘左右,華領隊長嘆一聲:“唉,如果是常韌聖他們在就好了,這樣的局面真是看起來頭疼。”

對此陳超越笑着迴應:“要不,現在就和棋院那邊連連線,看看他們怎麼說?”

今天來到現場研究室的,都是包括聶旋風等老棋手,對於這樣的大型套路,這當然不是他們所擅長。就在這個時候,張大記者匆匆跑過來:

“我聽老曹他們說。。。”

“啊!”

一時間,現場中方人員臉色大變。

李石佛他們的意見真的對嗎?

待在申城現場的人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差不多同一時間。中國棋院,國少隊古大力和孔二傑等人也在研究這盤棋。當他們看到棋局的最新進程後。孔二傑突然大聲嚷嚷:

“邱寶邱寶,你快來看,老大下出了你發現的那步棋。。。”。

第250章 二見吳大師第536章 迷惑和野心第343章 最另類的對手第619章 必須在決賽中贏他一次第312章 都不是時機第733章 初登挑戰舞臺的古大力第581章 卸下包袱第576章 不可阻擋第567章 幸好我們還有李小強第628章 絕地反擊之你的力量真比我大第240章 千古奇局第507章 過個肥年第484章 技高一籌第490章 後半盤決勝時代第55章 “八駿”初聚首第429章 授書第777章 孤獨堅守的理由第695章 秀行隱退第216章 點撥第463章 一臉驚喜第336章 二李比較第589章 攻擊爲王第196章 超職業的感覺第431章 聶馬收徒第304章 八強出爐第590章 氣運之戰第63章 第一道門檻第484章 技高一籌第295章 春天第652章 陷阱第555章 註定不平凡的對局第98章 人品守恆定律第121章 比勝負更重要的東西第795章 你一定會看到驚喜第536章 迷惑和野心第337章 切磋第624章 懸崖第296章 首秀棋神出世番外四第646章 終於坐到你的對面第268章 中國圍棋的缺失第106章 職業三段第328章 當“老鼠偷油”碰到“金蟬脫殼”第412章 小林流第102章 參照物第35章 新年第666章 國際縱隊第22章 圍棋史上最大騙局第743章 頭大第557章 到底誰勝利在望第634章 加冕之戰第682章 特別來勁的原因第8章 震驚第731章 網練時代第146章 再次出發第66章 就這樣被他說服第79章 兩個三番棋第456章 口水戰第788章 李小強的理由第653章 席捲天下第605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376章 壓力在那一邊第289章 答案第168章 “心理戰”和“打將”第660章 苦心構思第132章 兩個比較第253章 相思斷第244章 入界宜緩第504章 傾情一戰第440章 目標第675章 俗手破殭屍第448章 張大記者的算法第409章 一個時代最後的輝煌第234章 業餘棋壇第101章 我師傅說的第464章 李鐵嘴第229章 里程碑第25章 衝擊波第169章 終點之前第492章 不同的梅澤第236章 尋找知音第683章 紀錄片第458章 中央開花三十目第578章 謙虛的後果第114章 出門撞奔馳第195章 第1李小強 第2李石佛第772章 李小強的信心來源第106章 職業三段第94章 套近乎第301章 梅澤的困惑第214章 不可阻擋第462章 劫材第53章 李石佛的單跳第675章 俗手破殭屍第44章 中國的瑰寶第177章 “六超”就是中堅棋手第142章 難局第89章 頑固派總代表第672章 任性的小李第469章 排雷
第250章 二見吳大師第536章 迷惑和野心第343章 最另類的對手第619章 必須在決賽中贏他一次第312章 都不是時機第733章 初登挑戰舞臺的古大力第581章 卸下包袱第576章 不可阻擋第567章 幸好我們還有李小強第628章 絕地反擊之你的力量真比我大第240章 千古奇局第507章 過個肥年第484章 技高一籌第490章 後半盤決勝時代第55章 “八駿”初聚首第429章 授書第777章 孤獨堅守的理由第695章 秀行隱退第216章 點撥第463章 一臉驚喜第336章 二李比較第589章 攻擊爲王第196章 超職業的感覺第431章 聶馬收徒第304章 八強出爐第590章 氣運之戰第63章 第一道門檻第484章 技高一籌第295章 春天第652章 陷阱第555章 註定不平凡的對局第98章 人品守恆定律第121章 比勝負更重要的東西第795章 你一定會看到驚喜第536章 迷惑和野心第337章 切磋第624章 懸崖第296章 首秀棋神出世番外四第646章 終於坐到你的對面第268章 中國圍棋的缺失第106章 職業三段第328章 當“老鼠偷油”碰到“金蟬脫殼”第412章 小林流第102章 參照物第35章 新年第666章 國際縱隊第22章 圍棋史上最大騙局第743章 頭大第557章 到底誰勝利在望第634章 加冕之戰第682章 特別來勁的原因第8章 震驚第731章 網練時代第146章 再次出發第66章 就這樣被他說服第79章 兩個三番棋第456章 口水戰第788章 李小強的理由第653章 席捲天下第605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376章 壓力在那一邊第289章 答案第168章 “心理戰”和“打將”第660章 苦心構思第132章 兩個比較第253章 相思斷第244章 入界宜緩第504章 傾情一戰第440章 目標第675章 俗手破殭屍第448章 張大記者的算法第409章 一個時代最後的輝煌第234章 業餘棋壇第101章 我師傅說的第464章 李鐵嘴第229章 里程碑第25章 衝擊波第169章 終點之前第492章 不同的梅澤第236章 尋找知音第683章 紀錄片第458章 中央開花三十目第578章 謙虛的後果第114章 出門撞奔馳第195章 第1李小強 第2李石佛第772章 李小強的信心來源第106章 職業三段第94章 套近乎第301章 梅澤的困惑第214章 不可阻擋第462章 劫材第53章 李石佛的單跳第675章 俗手破殭屍第44章 中國的瑰寶第177章 “六超”就是中堅棋手第142章 難局第89章 頑固派總代表第672章 任性的小李第469章 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