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

當建昌府的奏章抵達御前時,已經是五月中旬,當日兩個內閣學士正在御書房面聖,那兩封加了火封的急傳直接由驛傳交遞入宮,並未經過通政司與中書省而是直交御前,天子並未避開親信近臣,拆看後自然又是一番雷霆之怒。

孔家刺殺皇子,以致三皇子身負重傷後不知去向,而三皇子當衆揭發皇后懷妒暗害宛妃,爲掩蓋罪行才欲致他死地!這無疑是將天子逼於必須抉擇的境地。

虞渢與蘇轢交換着瀏覽了一遍天子盛怒之下摜在面前的密奏,兩個面面相覷之餘,想到的都是同樣兩件事,首先,看來三皇子是決意放棄帝位了,發生這樣的事,即使聖上爲宛妃之故處置皇后,三皇子也會擔上個自作主張的錯失,未經君父審決並無聖斷而當衆指責中宮,一定會讓言官御史抓住意在奪儲的把柄彈劾,太子會否被皇后、孔家牽連還是兩說,三皇子就得先失了“賢良”之名,在儲位爭奪戰中落於下風。

其次,未知天子怎麼決斷,是厲斥三皇子污篾皇后,還是爲保愛子落實皇后之罪。

三皇子手裡並無皇后暗害宛妃的實據,甚至沒有證據指明皇后授意孔家,一切但憑聖斷。

天子也並未就此事與兩位內閣學士商議,當即下一聖諭,着建昌衛司立即將兩個當場捕獲刺殺皇子的兇犯押解京都審罪,並令刑部立即派員前往江西,逮捕潯陽伯歸案。

虞渢與蘇轢對視一眼,暗忖皇后如何尚不可知,孔家這回定是要遭滅門之禍了。

果然,次日消失了一段時日,涉嫌科場舞蔽一案的禮部官員張泰就被順天府尹捕獲,移交三法司,幾乎立即就把孔執尚交待出來,聖上得知結果,下令將孔執尚入獄,孔家滿門皆被禁居。

再過了幾天,隨同三皇子前往建昌的幾個親兵也趕返京都,將三皇子親筆書信交至天子手中。

那日虞渢也在御前,只見天子觀信後悽然一笑,似乎是想起立,卻頹然癱倒寶座之上,摁着胸口連連咳傳,面色雪青。

虞渢急忙囑咐快傳太醫,上前摻扶聖體,眼光無意間掃過御案上那封展開的信件,卻見只有短短數行,說明與皇后有殺母之恨勢不兩立,若不能爲母申冤情願赴死,自愧因私恨而置大局不顧,實不堪君父信任託付江山,最後以一句“不孝子就此叩別”做爲結束,顯然生死再不相見的絕別。

這日之後,兩個內閣學士終於被允准回府,而因爲天子抱病,連朝議都暫停了兩日。

旖景聽虞渢告之此事後,沉默良久才問:“三皇子真去了西樑?”

“十之*,若要確定,且看西樑接下來的反應,我也在等衛冉遞迴的密報。”虞渢說道。

幾乎就在西樑使臣受允進入銅嶺關的同時,虞渢也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密報,告訴旖景:“三皇子的確已到西樑,安瑾與衛冉都親眼目睹,確信是本人無疑,伊陽君受命爲使臣,不久便將抵達京都,西樑治內兩個屬國小有衝突,西樑王遣薛國相前往調解,並授命三皇子隨同,似乎有意讓三皇子熟悉參與西樑政務,看來,三皇子基本達到他的意圖,要在西樑站穩腳跟了。”

不知爲何,旖景頗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她想起遠慶九年的歲除,已經分府立居的虞棟一家到楚王府團圓祭祖,當晚,黃江月將她堵在花苑,那次算兩人此生的最後一次交談了。

立府之後,黃江月的處境相比從前更是不如,虞棟夫婦明目張膽地侵吞了她的大部份嫁妝,小謝氏更是苛待於她,短短數月間,江月已經瘦若枯骨,她自覺如此下場皆是旖景造成,將人恨之入骨,又因爲立府一事算是徹底撕破面皮,再不需虛以委蛇,這晚好容易有了質問的機會,江月再難摁捺怒火。

“蘇旖景,閨閣時候我待你情同手足,十餘年間,無論你怎麼占強好勝,我都是一昧謙讓容忍,真誠相待,換得的卻是你疏遠不屑……我自問從前並沒虧欠過你,唯一那件錯事,不過就是借用你隨手寫下的詩詞用作奪魁,並未給你造成任何損失,你若不滿,大可當面直言,卻如此虛僞,表面說不在意,卻就此記恨上了我……新婚之時,又是你設計陷害於我,我今日落得這般下場,你可滿意?”

這樣的質問實在讓旖景不恥,本不想搭理,卻被黃江月一把拉緊手臂:“你說,我有什麼對不住你,你要苦苦相逼,這般羞辱於我!”

旖景一把將她搡開:“你沒有對不住我?黃江月,事到如今,你竟然還有臉質問?你得了誰的授意對我諸多討好,懷着什麼樣的目的你心知肚明,情同手足……”旖景嘖嘖兩手,諷刺一笑:“你和五表姐纔是真正的手足姐妹,她怎麼患的痘疹,誰是罪魁禍首,你難道沒有自覺?這樣的手足之情,我可不敢領教,黃江月,你別誤解今日的處境是我的報復,我不怕告訴你,真正的報應遠遠不是你眼下所受,你的所作所爲,以命抵償都不爲過。”

話說到這個地步,辯別喊冤什麼的沒有半點意義,黃江月倒也免得虛僞了,“呵”地一聲冷笑:“蘇旖景,你以爲你沒有半點責任?那個雲水僧人可不是我找來的,沒有三皇子的默許,誰敢對御封的三皇子正妃下手!三皇子爲何暗示五姐暴病?還不是因爲你,五姐是因你何死,若這世上真有善惡之報,我以命抵償,難道你就能逃過報應!”

旖景多年以來隱隱的猜疑,總算在黃江月口裡得到了落實。

當然,她不會因此對黃五娘懷愧,認爲真是自己的責任,她是最不想與三皇子有任何聯繫的人,無奈的是,這一世他們之間的恩怨糾紛實在太多。

上一世無論長兄長嫂,甚至虞渢與她的死亡背後,多多少少都有三皇子的原因,固然如虞渢所言,她不能要求三皇子站在他們的立場,而不顧籌謀權位,可是若說完全沒有記恨,旖景也做不到。

可是這一世,除了黃五孃的死,三皇子的確沒有做過任何傷害她,以及危及蘇家的事。

甚至還奮不顧身地救了她一命,這是旖景無論如何也不能置之不顧的事實。

她不知道用什麼態度面對那人,既無法將從前一筆勾銷,又不能忘記此生欠他那筆不知怎麼償還的債務,恩怨事非錯綜複雜,於她而言,或許勉強能以不拖不欠做爲結論,可是於三皇子而言,無疑還念念不忘旖景那莫名疏遠厭煩的態度,別看自從遠慶六年後,他表面似乎放下,可旖景總覺得三皇子會追問她一個情由。

她沒有辦法給他一個解釋,我們早已註定無緣。

或許隨着三皇子遠走西樑,一切才能真正了斷。

此生當再無見面之日了,隨着時移日轉,各自兩安,恩怨是非煙消雲散,再不需面對,也就不用糾纏於這段本不該開始的孽緣。

“我這段時日也在揣摩,似乎,聖上早知道了宛妃是爲皇后所害的事。”

旖景陷入矛盾而有所遊離的思維被虞渢這句話拉了回來,她下意識地瞪了瞪眼:“這怎麼說?”

“當日我把這事稟報聖上時,聖上儘管震驚,似乎是因爲三皇子早知真相,卻並沒有驚訝宛妃的死因,甚至還說了句原來如此……”虞渢搖了搖頭:“倘若真是如此,也就是說聖上包庇了皇后多年,而這件事,不知爲何被三皇子察知,也許是他下定決心離開大隆的關鍵原因。”

“若是如此……”旖景微微蹙眉:“也難怪他這般執拗。”

只希望那人達成所願。

了斷仇恨才能展開新生,去追逐他想要的權位大業,莫再糾纏過去種種。

而虞渢卻在考慮另一個問題:“看聖上的態度,應當不會逼三皇子面臨絕境,那麼只能將皇后治罪,可儲位一事,就成了撲朔迷離,皇后不會坐以待斃,必會想辦法保全太子儲位,而聖上心中沒了絕對屬意之人,不得不說,三皇子以外,其餘皇子的確沒有絕對適合者。”

接下來的君帝並不能只是守成,而是要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太子就不說了,福王雖有衛國公府倚仗,本身能力卻是有限,聖上未必就不會擔憂一朝天子一朝臣,當福王登基,君權顯弱,衛國公府權傾一世更會挾制君權。

四皇子倒並非易於掌控之人,聖上起初也容他掌握一定實權,可目的是要利用四皇子黨同皇后、孔黨做對,爲三皇子掃清障礙。

五皇子善於隱忍,母族也有一定實力,可事實情況是聖上從未考慮過他,倘若龍體安康,經過數載,或許還能觀察磨礪,可虞渢擔心的是聖上龍體也許已經危重,那句“時不待我”,決非天子隨口感慨。

三皇子這番舉動,無疑打亂了聖上全盤計劃,眼下儲位歸屬真正成了迷局。

而接下來的六月、七月,虞渢與蘇轢除了朝常議事,並沒有如同四、五月間那般幾乎日日獲詔議政,似乎前段時日迫在眉睫的易儲風波突然平息了一般,天子的態度又再恢復了曖昧不明。

當然,建昌府發生的那一件皇子遇刺之事遮掩不住,漸漸風傳到京都。

臣民百姓皆是大譁,可五月間的殺戮風波纔剛過去,衆人議論起來也添了小心翼翼,並不敢高談闊論毫無顧忌。

太后也聽聞了三皇子所作所爲,大是驚怒,當知三皇子竟然保有襁褓時的記憶,早知宛妃死於皇后之手後又是一陣愣怔,半響才厲斥出聲:“爲了私恨,竟置大局不顧,虧聖上還稱他有帝君之才,他難道不知居於帝位者必須有所取捨,一切以國政大業爲重,萬不能只顧私情!就算他爲宛妃不平,太子被廢,皇后必遭清算,以命抵償也就是了,怎能這般固執妄爲?聖上,事到如今,你究竟怎麼打算,難道要將當年的事公之於衆?”

天子並沒有直接回答太后,而是苦笑:“母后,居於帝位者也是血肉之身,怎能完全做到鐵石心腸,當年我因爲要保儲位穩固,無奈之下,只好妥協於時勢,這麼多年來,想到宛妃甚覺愧疚難安,我曾答應她攜手同老,到頭來卻不能保她平安,明知害她真兇,卻包庇多年……三郎,他真正讓我清醒了,我對不住他們母子,傾盡所有也彌補不了半分。”

“聖上!”太后重重拍案:“聖上是該清醒了,事到如今,決不能再對三郎有任何期望。”

天子閉目,良久方纔一嘆:“是,他心意已決,我是不該再有期望了……”

略微有些踉蹌的步伐,在太后冷肅的注視下離開慈安宮。

六月,三法司審結科場舞蔽案,孔執尚當斬不饒,獲死。

緊接着,三法司繼續審斷孔家行刺皇子一案。

七月,西樑使臣伊陽君抵達錦陽,天子立即詔見,就西樑王讓三皇子長留西樑封爲大君之請,天子允准。

次日朝議,有伊陽君參與,天子當着王公貴族、文武朝臣之面,宣告皇后當年暗害宛妃的罪行,欲將皇后治罪,而經三法司審明,孔家行刺皇子一案也屬罪證確鑿,依律,當滿門抄斬。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個忠婢,一段前塵第五百零五章 當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輕視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漢,江薇婚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斷,廷益清白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四百零五章 百變皇子,何爲真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貪慾顯明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談,蹊蹺遺言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當初,愛恨無涉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情殺戮,冷厲逼問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牽涉黨爭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兩百七十四章 世子審案,蘭心強辯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輕視第八十四章 兩個舊友,一段血仇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見,良禽擇木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第七十八章 左右爲難,便失姻緣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願灑脫,無奈世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陳妃得寵,秦家獲恩第五十一章 畫中因緣,項圈易主第兩百零五章 又是宮宴,暗涌潮生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七百零二章 兩對父子,一樁驚聞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勸第五十七章 無法疏遠,難捨關切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一百一十七章 註定糾纏,放手不易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敵,曖昧難分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憑手段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願,謝琦謀財第兩百九十九章 人已謀事,未知天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影隨行,愧疚難消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傷,我之遺憾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襲擊又至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動,慈安生疑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論政,皇子無緣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問責,除族離家第一百四十章 勝負之間,一步之遙第兩百六十六章 各自出子,正式開局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時,死也及時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殺機早伏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個忠婢,一段前塵第五百零五章 當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樂姻定,衛冉入京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輕視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漢,江薇婚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斷,廷益清白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四百零五章 百變皇子,何爲真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貪慾顯明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談,蹊蹺遺言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當初,愛恨無涉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六百一十一章 無情殺戮,冷厲逼問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牽涉黨爭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兩百七十四章 世子審案,蘭心強辯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輕視第八十四章 兩個舊友,一段血仇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見,良禽擇木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第七十八章 左右爲難,便失姻緣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願灑脫,無奈世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陳妃得寵,秦家獲恩第五十一章 畫中因緣,項圈易主第兩百零五章 又是宮宴,暗涌潮生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七百零二章 兩對父子,一樁驚聞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勸第五十七章 無法疏遠,難捨關切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一百一十七章 註定糾纏,放手不易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敵,曖昧難分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憑手段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願,謝琦謀財第兩百九十九章 人已謀事,未知天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影隨行,愧疚難消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傷,我之遺憾第兩百五十七章 瘧疾暴發,無法避免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七十七章 妖孽皇子,險失清白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五百一十八章 閨閣趣話,暗藏心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遠瑛堂內,終極對恃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襲擊又至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動,慈安生疑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主論政,皇子無緣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后問責,除族離家第一百四十章 勝負之間,一步之遙第兩百六十六章 各自出子,正式開局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兩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時,死也及時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殺機早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