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

中秋次日早朝,百官上諫興兵,奪回歸化,並討伐北原邊城,將屠城之恨還諸其身,才能算是替歸化軍民討回公道,略雪恥辱。

於是問題來了,該由誰領軍去往北疆?

秦氏黨羽力諫,可令榆林衛指使鍾光兆爲將出徵,理由是鍾光兆曾隨太宗親征歸化,立有戰功,又在西、北相交之地鎮守多年,熟悉地形,可擔重任。

太皇太后心中警鐘大響。

因爲這鐘光兆是秦懷愚女婿,秦二爺一母同胞的庶出妹妹,正是鍾光兆之妻室。

若讓他領兵出征,兵符交出容易,可由太皇太后收回卻難。

鍾光兆若得勝歸來,兵符上交君帝也是名正言順。

天子當然大爲贊成。

垂簾之後,太皇太后扶緊椅柄,目光陰冷下來。

因爲她總算懷疑,歸化失守是有人在後策劃,目的在於兵符!

否則,實難理解歸化那員投敵叛國的將官怎能膽大妄爲至此,置家族不顧,若是他自己獨身跑去北原,即使榮華富貴,又有何益?

太皇太后甚至懷疑失蹤的將官是被人毀屍滅跡,投敵叛國大開城門者另有旁人。

叛國之罪十惡不赦,誅連甚廣,究竟那罪逆是因多大利益才行這猖獗之行,而誰才能給得起這麼大的利益?!

答案呼之欲出。

太皇太后凌厲的目光緊盯垂簾之前的龍椅。

喪心病狂!決難饒恕!

而朝議之後,竟又收到齊城軍報,居然是爲尤安請功。

齊城衛指使稱,倘若不是尤安通報及時,北原軍攻佔歸化後直襲齊城,齊城決難抵禦這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當然,請功是一方面,重要的向朝廷求援,北原重兵屯境,不僅齊城危矣,便是北疆九城也足膽顫心驚,期望朝廷及時調兵支援北疆險情。

尤安這倖免於難還真是巧合,太皇太后冷笑不語。

偏巧,他又是秦府姻親!

但這一場戰爭勢必要打,不過兵符堅決不能交給秦黨。

太皇太后在這一刻已經堅定徹察之心,倘若真如她所料……天子理應萬死!

於是朝堂之上,又有上諫,歸化邊軍損失慘重,而北原又來勢洶洶,僅憑地方守軍怕是難以緩和迫在眉睫之勢,當調禁軍往戰。

衛國公自然是最有資格領兵出征的將領。

“調虎離山,原來如此。”旖景得訊之後,冷笑搖頭。

天子料到太皇太后勢必不會將兵符交給鍾光兆,而最爲信重,又有能力領兵作戰之人,只有衛國公。

但明知是天子詭計,衛國公卻不能拒絕。

實際上他也是鬥志積發,等不及要將歸化奪回,力挫北原,以雪歸化被敵軍屠城之恨。

只衛國公一離京城,身爲總衛同知的黃陶便有大權截制京衛。

天子的詭計還不僅於此。

因爲太皇太后堅持,他“無可奈何”答應讓衛國公領軍赴往北疆,卻提出邊疆勢急,也當調鍾光兆速往援助,衛國公可爲大將,鍾光兆當爲副將,兩軍匯合,鍾副將聽從衛國公之令行事。

這理由,太皇太后同樣也不能反駁。

聖令很快下發。

顯王請了衛國公過府,一同商議。

虞渢直言不諱:“岳丈此行十分艱險,聖上雖不至於拿北疆十城作爲賭注,可當岳丈力克北原,班師回京時,說不定會被鍾光兆算計。”

天子之謀,雖意在掌握京衛逼迫太皇太后讓權,可也決不能容忍衛國公安返,將兵符再交歸慈安宮,勢必會讓鍾光兆行暗殺事。

“那我就等着鍾光兆的手段,與他一決生死。”其實歸化的事一出,大長公主卻比太皇太后早一步料到背後陰謀,實因大長公主雖不善長內宅陰私,可到底曾經征戰沙場,對軍政大事卻要比太皇太后更加敏銳。

再有接下來天子的一番行動,大長公主幾乎已經推斷出全盤陰謀,早叮囑了長子諸事小心,以防肖小暗算。

只不過這個險關,無論如何都要直面,迴避不開,而大長公主與衛國公也都不想回避。

“我這一出征,京衛便將落入黃陶手中,可他威信不足,太皇太后又已臨朝,若生變故,有太皇太后手詔,大部京衛也不會任由黃陶指令,細節事宜我已交待荇兒,京城之事,就要拜託給兩位殿下。”衛國公對顯王父子交代。

實際上歸化之事一出,大長公主再無猶疑,激憤不已,稱天子禍國殃民,實不可諒,遂下定決心要助慈安宮廢帝,而在此之前,衛國公對黃陶的盯防一直沒有放鬆,那些得其籠絡的京衛職官衛國公心知肚明,具體情勢已經交付長子,什麼人該當防範,而什麼人決不會屈服黃陶,諸如仔細,衛國公已經列明,而自家親信,當然也有交待。

不過這回出征,奪回歸化力克北原纔是關重,衛國公大部心腹都要隨同前線,京中情勢略顯膠着。

“岳丈自當小心,京中諸事,小婿會與大舅兄、三叔等商議行事。”虞渢說道。

剛與秦家斷絕姻親關係的分衛指使蔣三爺,這回也被天子圈定在隨徵的範圍,顯然是因蔣三爺向慈安宮“投誠”,讓天子忌備上了,既然不能爭爲己用,乾脆遠遠調開。

太皇太后沒有反對,顯然是不察天子緊接着就會發動政變逼她讓權,且以爲天子的陰謀不過是爲了爭奪兵符。

便是三娘夫婿蔡振這個神機營把司,也險些被天子下令隨軍,還是顯王上諫及時,稱京都也不能失於防範,太皇太后這纔有所警覺,找了個蔡振年輕氣盛卻不夠資歷的藉口,把他留在京城。

八月下旬,衛國公率京衛六部三萬餘大軍整裝待發,西樑卻有國書遞至。

是西樑王自覺垂垂老矣,多有不濟,欲禪位於大君,念及大君是大隆皇室血脈,允其先歸故國祭奠先祖。

虞渢卻收到一封私信,是殷永執筆,得知西樑已聞歸化失守,北原又再逼犯大隆國境,大君此行,應當別有目的。

好消息卻有兩件,一來安瑾已經順利產子,母子均安。

另有一件,卻是大君在得旖景親書之後,已經將曉曉交返,這回隨西樑來使,殷永夫婦也當返國,曉曉已經在他夫妻二人手中。

“京都情勢混亂,是否讓曉曉暫留楚州?”旖景雖恨不能立即與女兒團聚,可想到接下來的一場風波,未免擔憂。

“安然一行既然是隨西樑使團一同歸來,便沒有藉口在楚州滯留。”虞渢蹙眉,太皇太后既然對衆公佈旖景並未被擄,而是受令在楚州小住了一段兒,曉曉也就只能是暫時居留楚州,不可能再稱她是被戚家堂扣留爲質,這事情已經告一段落,安然這回又途經楚州,沒有不將女兒接返團聚的道理。

“沒關係,天子這回勢必一敗塗地,我決不會讓他得逞,曉曉回來也好。”虞渢須臾拿定主意。

九月重陽。

北疆傳回戰報,衛國公首戰告捷,斬獲北原軍將萬餘,大挫其勇,眼下正在圍困歸化,預備正面總攻。

而西樑使團也已獲許入境,正在前往錦陽途中。

在衛國公領軍出行之前,御史呂簡上折,自請爲隨軍御史,立誓徹察叛國投敵以及殺害包眺真兇,太皇太后允准。

也交代衛國公,奪回歸化,力克北原是首重,可也務必配合呂簡行事,無論歸化失守涉及何人,察明真相,決不姑息。

太皇太后顯然也痛下決心,若察明天子果然行此殘害忠良“自舍疆域”之惡,再不容忍。

一系列本在準備的事情,原來僅只針對秦氏一族,可到此地步,太皇太后顯然轉改主意。

於是身陷役庭的子若姑娘,終於盼來了擺脫困境的“曙光”。

而此時此刻,秦懷愚一掃前些日子的鬱堵焦躁,雖舉家遷出賜邸,卻還有閒心大置宴席,用的當然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慶賀大隆軍隊首戰告捷,奪回歸化有望。

實際上,卻是趁此機會籠絡故舊,爲接下來的計劃準備。

他的舉動自是被太皇太后察知,連冷笑都懶得付之一個。

皇后大約也察覺到一些風聲,以爲慈安宮朝不保夕,這段日子居然十分消停,可重陽才過,她就等來了生母區氏立即處刑的噩耗。

當衆,絞殺!

京都百姓許多擊掌叫好。

可憐名門貴婦落得這般人人喊殺的悽惶,生命最後一刻,舉目四顧,只有義憤填膺,沒有半分同情。

她豁出性命坦護的女兒身陷深宮,也只能爲之失聲一哭。

而她無可奈何坦護的家族,甚至沒有一人來此送行。

繩套繞頸,區氏最後嘲諷一笑。

也不知是在笑自己,還是笑她曾經的夫家,那些看她送死,卻連冷眼都不予以的人。

皇后娘娘,妾身已經竭盡全力,將來,只望您好自爲知。

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八十三章 一時善意,卻結惡緣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當初,不該遇見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一百七十五章 當面對質,好戲開鑼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四百七十四章 試探得因,總算決斷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撥亂反正,太后施令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願達成,一變突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見舊詞,卻署新主第七百二十二章 陳妃得寵,秦家獲恩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寬容”,大度求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親往賜死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虧,直言分家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決不負誓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折一日,忽爲側妃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十六章 婉弱母親,強勢女兒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懷疑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連環嫁禍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誇,實非善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應動情,無恥索助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三百二十二章 時日太慢,婚期太遠第兩百二十三章 春心萌動,欲擲孤注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紋之意,灰渡之忠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生命案,二爺休妻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從此之後,再不分離第七百二十九章 還未揚眉,又再屈膝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兩百二十八章 天災難避,人禍可防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計,連連告負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一百零二章 你若釋懷,我便心安第十章 先發制人,小勝一局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擇不易,無奈而爲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離開,我已心死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
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八十三章 一時善意,卻結惡緣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當初,不該遇見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一百七十五章 當面對質,好戲開鑼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心二意,實爲一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事安排,齊心協力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四百七十四章 試探得因,總算決斷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七百三十九章 撥亂反正,太后施令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願達成,一變突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見舊詞,卻署新主第七百二十二章 陳妃得寵,秦家獲恩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寬容”,大度求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親往賜死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虧,直言分家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決不負誓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折一日,忽爲側妃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十六章 婉弱母親,強勢女兒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懷疑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連環嫁禍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誇,實非善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應動情,無恥索助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三百二十二章 時日太慢,婚期太遠第兩百二十三章 春心萌動,欲擲孤注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一百一十八章 羅紋之意,灰渡之忠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子提點,“新貴”誕生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生命案,二爺休妻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從此之後,再不分離第七百二十九章 還未揚眉,又再屈膝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兩百二十八章 天災難避,人禍可防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計,連連告負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一百零二章 你若釋懷,我便心安第十章 先發制人,小勝一局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三百四十一章 據理力爭,領命施罰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擇不易,無奈而爲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離開,我已心死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