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喪心病狂

大隆國史德宗卷,曾記錄了德宗帝年幼時的一件言行,就發生在元和二年中秋夜。

這段記載大約如下。

德宗時承福王爵位,值中秋佳節,正於親長膝下承孝,忽有軍報,知歸化失守,北原軍殘酷狠決,非但將歸化守軍三萬餘衆坑殺斷首,又舉屠城,無論老弱抑或婦孺皆不放過,致使死傷逾十萬,歸化血流成河、生靈塗炭。時,頤昭英皇后正臨朝監政,聞訊驚怒不已,衆人噤聲。德宗皇帝當年六載稚齡,即引漢將陳子公曾述之言——“犯我國威雖遠必誅”,故諫言,“北原兇徒犯我國境,必興兵討之,才能爲捨命保國之將士,無辜遇難之百姓一雪冤恥”。英皇后訝於德宗稚子之齡即能明曉軍政,贊其慧達。

於是後世不少史學者認爲,當後,刺帝被廢,正是由於身負監政之權的頤昭英皇后賞識德宗帝年幼即顯明、慧過人,有君帝之質,才以文帝之皇長孫爲名立爲九五。

這當然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不過事涉這起廢帝風波的不少關鍵之人都明白,即使順哥兒當年沒有說這番話,大約太皇太后也只能立他爲新帝。

各方權勢平衡,才起決定因素,當然,順哥兒顯出勝於同齡稚子的見識,也是讓太皇太后十分驚喜與更加安心。

其實這日,宮裡頭的中秋晚宴甚早結束,天子許是壓根就不耐應酬,無奈還得遵奉孝道,纔不得不來慈安宮進宴,幾巡酒後,藉口操忙政務離席回了乾明宮,有這麼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誰也不能挑他的錯。

皇后因爲對太皇太后咬牙痛恨,早早借病缺席,太皇太后也不怎麼願意看見她就是了,自然漠不關心。

天子一走,太后也離席,順便捎帶走了其實不情不願跟她離開的陳貴妃。

諸如廖婕妤這樣的根本未曾獲邀,也就只有鄧妃與白嬪打醒精神仍然陪同太皇太后賞月。

旖辰與一雙子女自然陪坐在側。

當邊境噩耗傳來,歌舞俱停,太皇太后震怒一時不能言語,在場女眷也都摒息靜聲,遼王也蒼白着臉,握拳於膝不知說什麼好。

歸化十城,是太宗帝不惜親征才從北原人手中奪回,十年之間,北原雖屢有來犯,可城池堅如壁壘,每一回,北原大約也只能搶走城外百姓積糧,有時甚至連這都不能得逞,白折了兵力,空手而回。

誰也沒有想到歸化在有“戰神”之稱的包眺包都司據邊嚴守十餘載後,居然會被北原攻佔,歸化邊軍傷亡過半不說,甚至引來屠城之禍!

而順哥兒就是在這片“萬籟俱靜”中開口說了那番話,語氣稚脆,可眉目神情卻顯出與年齡不符的激憤。

旖辰見太皇太后神色不豫,未免擔心,摟着順哥兒輕斥:“這是軍國大事,你還小……”

“順哥兒說得不錯!”太皇太后手掌輕擊案几,神色依然端肅:“我大隆國土決不能再陷外邦之手,北原昭康氏,犯我中原野心一直不泯,高祖與太宗當年費了多少心血纔將北原驅逐陰山之北,又怎容他捲土再來,歸化必須奪回。”

而眼下還必須瞭解清楚,歸化究竟是怎麼失守,包眺是怎麼回事,竟然能讓北原攻佔邊境。

太皇太后揮手,讓宮人撤去酒宴,又下令如姑姑、衛昭陪同往乾明宮,顯然是要當着天子的面,質問歸化信使。

事情很離奇。

甚至信使都不能說明仔細。

只稱北原是趁夜偷襲,竟如神兵天降,居然有四、五千人突現城中,裡應外合,使北門極快失守,而心急火燎地衛指揮趕往都司府報訊,哪知卻見,包都司竟中毒身亡,而其兩個兒子、兒媳也同樣被人毒殺!

沒了領將坐鎮佈署,歸化頓時陷入混亂。

而北原人顯然有備而來,數萬軍隊源源不斷涌入城中,簡直勢不可擋。

包眺旗下將領大多戰死,唯西門守將不知去向。

而上諫歸化淪喪書寫奏章者,卻是軍中僉事官尤安,據稱,他是奉包眺之令趕往百里之外的齊城,相比歸化,齊城更被北原滋擾頻繁,時逢秋收之季,越要忌防北原搶掠谷糧,往年,歸化守軍也多在此季有所支援,尤安此去,正是爲了會同齊城指揮協商城防一事,才逃過一劫。

他是趕回歸化途中,見不少兵士敗走,才知歸化失守。

據他察問,斷定是失蹤的西門守將與北原串通,或許早收買了都司府僕婦,在約定之日先毒殺包眺,又打開城門放北原兵先入城中,以致城中軍士措手不及。

這起慘案,居然是因爲投敵叛國者!

太皇太后更是震怒。

而這晚,聽聞歸化失守始終的顯王回府,也不能安坐,到關睢苑中與虞渢商議。

“尤安!”旖景咬牙切齒:“我早有留意此人。”

虞渢也是滿面冷沉:“聖上登基不久,就把他調去歸化,我當初也只以爲聖上是想掌握邊軍之勢,鞏固帝權。”

原來這尤安,正是秦家衆多姻親之一,他娶妻秦氏,是秦懷愚一母同胞之弟所出嫡女。

顯王大爲驚怒:“你們難道以爲,這是聖上?!”

“歸化淪喪北原之手,朝廷勢必興兵,太皇太后這回無論如何也當交出兵符。”虞渢搖了搖頭,忍不住一陣嗆咳:“我是萬萬不想,天子竟喪心病狂至此,以大隆國土、十萬將士、百姓性命謀奪兵符在手。”

這實在悚人聽聞,可事情確確實實就發生了。

而虞渢沒有說出的話是,事情發生在這節骨眼,也許天子目的不僅限兵符。

他只長嘆:“可惜包都司,戍邊十餘載,一生英武,不曾死於戰場,卻死於肖小算計,在天有靈,也不能瞑目。”

更讓人悲憤填膺的是喪失的國土,以及那些爲國捐軀的將士,那些無辜民衆的性命!

他們若知,這竟是自己的君帝一手造成,亡靈怎能安寧?

“無憑無據,這事還不能輕斷,太皇太后跟前……”顯王眉目間也如罩上一層陰雲,話說出口,又覺不甘,狠狠一拳砸向案几。

僅憑推斷,決不能質疑天子禍國之罪,莫說太皇太后,顯王都覺難以置信。

“不消咱們提醒,事發緊急,太皇太后一時不會懷疑,可緊跟着發生的事,勢必會讓太皇太后警醒。”虞渢說道。

“十萬將士與百姓性命,即使天子以命爲抵,也有不足。”虞渢又再搖頭:“涉及奸黨即使獲以族誅,也難雪歸化軍民之恨……更難洗去這一恥辱。”

國家出了個這樣的皇帝,虞姓子弟皆覺羞愧於父祖,於天下,於萬民。

誠然,有時謀事,故然會利用軍事兵務,比如虞渢當年,爲了爭取出使西樑救回旖景的機會,也利用大隆屬國與西樑屬國之間的矛盾,挑發兩國戰禍,可前提是沒有殃及大隆軍民,甚至屬國也沒有多少損失,西樑屬國早有野心,屢屢挑釁,大隆屬國多有求援,借這機會,乾脆讓西樑將他們不怎麼聽話早懷野心的屬國收拾得服服貼貼,於大隆而言有利無害。

至於虞灝西,也是利用北原西廷內部矛盾,一舉攻佔北原六郡,使西樑國威大振。

眼下這大隆天子倒好,爲了讓龍位穩固,居然把自己國土拱手送人,暗害忠臣良將,打開城門讓敵人來攻,或許眼下,天子尚且還在沾沾自喜!

北原昭康氏只怕更是遙遙舉盞,敬謝大隆天子送的這份厚禮!

一國之君與敵邦勾結串通,如此荒謬之事,想想都覺可笑,只會搖頭不已,哪知確實發生!

恥辱,必須是虞姓宗族之恥,是大隆國恥。

文帝若在天有靈,只怕也難以瞑目。

月圓之夜,歸化失守的消息傳遍京都,就連城中百姓都再沒有賞燈遊玩的心情,朱幡彩燈取下,市坊間籠罩在一片沉寂裡。

一處府宅,傳出愴然悲聲,是包眺居留京城的親眷得聞噩耗,痛哭慘死的親人。

爲將者當馬革裹屍,那是榮耀,可包眺鎮守歸化十餘載,卻落得被肖小毒害,以致邊城失守,多少生靈慘遭屠殺,英靈在上,怕是也只有痛哭懊悔。

曾經親往歸化與包眺有過接觸的呂簡呂御史滿面哀痛,跪地,以一杯冷酒慰忠勇良將,咬牙發誓,定要將此案水落石出,將投敵叛國的奸侫碎屍萬斷。

而乾明宮內,天子卻扣盞於掌,脣角上揚,十分舒暢的斜靠軟榻。

當然,這時沒人目睹早先“悲憤難捺”的君帝眼下的愜意自得。

“這只是開始。”天子喃喃自語,眼底幽遂。

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四百四十五章 無奈世俗,忽生陰鬱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長留西樑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知真相,卻有巧遇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兩百三十五章 金蟬脫殼,反擊螳螂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四百四十六章 權勢二字,當用得用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虧,直言分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寧海衛家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一百二十二章 據實相告,哭笑不得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六百八十章 “頑劣”六郎,新婦投繯第一百零九章 遠道歸人,骨*圓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離開,我已心死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賜你個妾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一百四十二章 願得一心,白首莫離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終場,盛世開端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六百三十章 美名惡名,全靠輿論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五百零五章 當真死了?不敢置信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當初,愛恨無涉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兩百一十三章 迷霧揭開,驚聞真相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十三章 細紵有跡,花簪無蹤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六十八章 兩相之爭,風雨釀成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難兩全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六百六十二章 聲東擊西,虛實難辨第七百二十二章 陳妃得寵,秦家獲恩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四十一章 突生禍事,馬*婚第兩百九十二章 關鍵一步,聖旨忽降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賜你個妾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兩百零二章 御史還朝,兩相鬥法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爭執爆發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兩百六十章 陰霾驟生,有客遠來第一百零四章 心計較量,更勝一籌第六百二十章 馬革裹屍,還你自由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無情,不棄當棄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發殺戮,舅母問責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四百零八章 正當得意,貴客駕臨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願灑脫,無奈世事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
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四百四十五章 無奈世俗,忽生陰鬱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長留西樑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知真相,卻有巧遇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兩百三十五章 金蟬脫殼,反擊螳螂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四百四十六章 權勢二字,當用得用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風波未起,責罰難免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虧,直言分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三人交心,寧海衛家第四百一十章 勸言留生,何爲夙願第一百二十二章 據實相告,哭笑不得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六百八十章 “頑劣”六郎,新婦投繯第一百零九章 遠道歸人,骨*圓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離開,我已心死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賜你個妾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一百四十二章 願得一心,白首莫離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終場,盛世開端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六百三十章 美名惡名,全靠輿論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二十章 忽得啓發,設計識人第五百零五章 當真死了?不敢置信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如當初,愛恨無涉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兩百一十三章 迷霧揭開,驚聞真相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十三章 細紵有跡,花簪無蹤第三百四十四章 簪纓望族,清高太甚第六十八章 兩相之爭,風雨釀成第五百六十二章 姐妹管家,刁奴犯橫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難兩全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第三十三章 窗裡窗外,兩心契合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六百六十二章 聲東擊西,虛實難辨第七百二十二章 陳妃得寵,秦家獲恩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四十一章 突生禍事,馬*婚第兩百九十二章 關鍵一步,聖旨忽降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不成,賜你個妾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兩百零二章 御史還朝,兩相鬥法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爭執爆發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兩百六十章 陰霾驟生,有客遠來第一百零四章 心計較量,更勝一籌第六百二十章 馬革裹屍,還你自由第六百四十三章 窺破隱情,暗懷算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無情,不棄當棄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發殺戮,舅母問責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四百零八章 正當得意,貴客駕臨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六百六十五章 歸來故國,杜宇斷舊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願灑脫,無奈世事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