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9章:飛騎進攻

蠻人大軍最爲依仗的戰象爲長安軍擊潰之後,長安軍的將士向着蠻人士卒再次發起了進攻,前方的士卒在行進的途中,不時從地上撿起鐵蒺藜,這些東西不僅能夠給戰象造成傷害,若是軍中的士卒一不小心踩到上面的話,同樣是不小的麻煩。

雙方的士卒再次展開了廝殺,這次長安軍的進攻更加的猛烈了,連弩軍、強弩軍出現在了戰場上,他們的任務就是給敵軍在短時間內造成更大的傷害,連弩車在戰場上逞威的情景,後方蠻人部落的士卒並沒有看到,當戰場的前方出現這等奇怪的東西之後,蠻人士卒提高了警惕。

從與長安軍交手的情形來看,若是有不認識的東西出現在戰場上,小心提防肯定是沒有錯誤的,牀弩的事情便是很好的說明。

然而蠻人士卒手中的盾牌對於連弩軍來說,不能造成太大的效果,連弩之下,一名名盾兵身死當場。

在連弩車釋放一輪弩箭之後,蠻人士卒向着長安軍發起了衝鋒,然而他們對待牀弩的經驗放到連弩車的身上,肯定不能出現太大的效果,連弩車依靠的就是連續不斷的弩箭給敵軍造成傷害。

一輪輪的弩箭,讓蠻人士卒損失慘重,弩箭強悍的穿透力,讓更多的滿人倒在了進攻的道路上。

蠻人士卒的確是英勇的,他們在象兵遭遇挫折之後,仍舊沒有放棄進攻,就是因爲他們沒有得到蠻王的命令,只要還在戰場上,他們就不會輕易的放棄,縱然是此時蠻人大軍的士氣有些低落。

連弩軍、強弩軍的作用,讓長安軍在戰場上勢如破竹,楊風、典韋則是率領騎兵去而復返。

沒有了來自蠻人部落象兵的威脅之後,騎兵就是戰場上的主宰,憑藉騎兵的力量,能夠輕易的撕裂敵軍的陣型。

楊風率領騎兵向着蠻人的中軍發起衝鋒,典韋則是注意到了戰場上的雍闓麾下的大軍,在服飾上,雍闓麾下的大軍仍舊保持着大漢軍隊的服飾,他們在蠻人大軍之中格外的顯眼

典韋大喝一聲,率領飛騎向着雍闓麾下的士卒殺來,雖然敵軍的數量很多,但是典韋沒有絲毫的畏懼,以微弱的兵力對戰更多的敵軍,更能激發典韋心中鬥志,他要用最爲凌厲的進攻,將敵軍撕裂,讓敵軍嘗試到飛騎的厲害。

此時不僅是蠻人的士卒心中惶惶,跟隨李齊出戰的將士同樣如此,在見識到了長安軍強悍的進攻手段之後,他們對於能夠在戰場上取勝沒有了太大的期望,連戰無不勝的蠻人象兵都在長安軍的手中失敗,何況是他們這些普通的將士。

只是沒有得到撤退的命令,他們不敢輕易的離開戰場,大軍的後方可是有着負責督戰的隊伍,只要他們敢從戰場上離開,這些袍澤就會將他們擊殺,留在戰場上或許能夠活下去,但是選擇逃走的話,死路一條。

騎兵衝鋒的時候伴隨着隆隆的聲勢,典韋卻是有些不滿,方纔經歷過蠻人的象兵在戰場上衝鋒的情景,此時飛騎衝鋒起來的聲勢與蠻人的象兵比較起來有着太大的差距,即便如此,最前方的士卒在面對騎兵的時候,雙手不停的顫抖。

他們身上的鎧甲和手中的兵刃比之蠻人士卒要更加的精良,不少蠻人士卒的身上,甚至沒有鎧甲,就連手中的兵刃也是殘破的,然而他們在氣勢上比之蠻人的隊伍要差了很多。

兩名李齊麾下的士卒承受不了來自騎兵的壓迫,掉頭就要逃走,在軍中引起了不小的混亂,然而兩人很快就爲將領下令斬殺。

在這樣的戰場上,只要保持陣型的嚴密,才能夠組當敵軍的進攻,騎兵雖然可怕,但是李齊的手中有着兩千餘名步卒。

李齊穩了穩心神,不斷的下達命令,軍中的長槍兵向前方靠攏,至於說弓箭手,在這等時候上前的話與送死沒有什麼區別,李齊只能命令弓箭手在長槍兵的身後,待敵軍的騎兵靠近之後,能夠給敵軍造成更大的傷害。

從戰場上的指揮來看,李齊是不合格的,在蠻人象兵敗退,長安軍就要攻上來的時候,就應該讓大軍做好準備,但是李齊處於象兵被攻破的震驚之中,待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典韋已經率領飛騎殺來。

李齊是出戰的將領,在這種時候不能表現出慌亂的情緒,只有盡最大的努力阻擋住典韋率領的騎兵進攻,才能更大程度上保全將士的性命。

依靠長槍兵阻擋騎兵的進攻,在步卒之中是極爲常見的,騎兵在衝鋒的時候,若是不能阻擋住騎兵的衝擊的話,縱然是軍中的步卒很多,也將會出現巨大的折損。

因爲騎兵在突破陣型之後,能夠給步卒造成很大的傷害,不僅僅是戰馬上的士卒,還有這來自戰馬的衝鋒。

但是李齊高估了麾下的將士在應對騎兵的時候的勇氣,前方的長槍兵,神色間流露出的是畏懼之色,面對騎兵的進攻,他們僅僅是依靠手中的長槍,想要在騎兵的衝擊下活下去是極爲困難的。

以長槍兵對戰騎兵,對於長槍兵有着極大的考驗,並不是說每名士卒都能夠在戰場上坦然的面對生死,縱然是長安軍中的長槍兵,也不敢保證能夠阻擋住來自騎兵的衝鋒。

戰場上,典韋一馬當先飛騎將手中的彎刀換成了弓箭。

百步的距離上,飛騎釋放了手中的弓箭,俯身貼在馬背上,將弓箭換成了彎刀,遙遙看去,仿若是無主的戰馬在奔騰,飛騎俯身在馬背上,能夠儘可能的保全他們的性命,箭矢對於戰馬雖然能夠造成傷害,只要是精良的戰馬,在沒有被射中要害的情況下,還是能夠完成衝鋒的任務的,這樣的話,對於騎兵的要求就更大的了。

飛騎經歷過的戰事太多了,無論是面對多麼強大的敵人,飛騎都不會輕易的退卻,何況如今長安軍已經取得了戰場上的優勢,他們要做的就是依靠手中的彎刀不斷的給敵軍造成傷害,斬殺的敵軍越多,在戰場上就會有更大的優勢。

第4212章:還有這般的謀略第4649章:貴霜大軍進攻貴山城第2970章:將曹仁帶上來第5593章:非是貴霜女王能夠比擬第八二一章:沓氏水軍第5044章:爵位制度第3417章:喜出望外(求訂閱)第一零零五章:華佗良方,呂布動兵第1161章:臧霸往晉陽(求訂閱)第5216章:躲避隱藏第五四五章:恩師第2154章:混亂(求訂閱)第4593章:關乎重大第3991章:天山附近國家平定第6830章 羅馬人和安息人都有取勝的信心第5599章:徐晃加入,大軍增加第6154章:三面城牆,同時進攻第4561章:商人張川第4343章:匈奴康居之聯合第6840章 傳令衆將士,開始行動!第2697章:發現敵軍斥候(求訂閱)第1316章:兵臨城下第1600章:大軍出動(求訂閱)第3894章:臣一定竭盡全力第1617章:破羌之戰(七)第3340章:向來是身先士卒的第3900章:膽戰心驚第七八二章:中計第1854章:嚴顏不安(求訂閱)第2290章:本王是不會離開戰場的第3690章:四千大軍第1758章:查看大軍第4446章:浩浩蕩蕩第七二九章:探查營寨(求訂閱)第2858章:伺機而動第1545章:羌人之禍第4163章:前往北軍第3153章:一月之內破許都第八四零章:行動開始第6573章:安息,亦有獨到之處第6312章:必然可兵臨王宮第4435章:李縣令所說可否屬實第5408章:戰爭即將到來的氣息第1774章:黃蓋的消息第2141章:悽慘的劉備第6413章:恐怖的存在第3841章:無需留手,直接剷除第2474章:強橫的實力第5023章:晉國,果然是不同第6048章:混亂的安息大軍第6709章:羅馬進攻安息是必然第4314章:達成第五三零:史阿第4764章:撤退吧(上)第4106章:再次出動第3601章:徒增笑料罷了第1270章:劉大耳與諸葛村夫第五三六章:楊鳳的打算第5825章:很少有人坦然面對生死第3910章:願意聽從都督之命第5399章:戰鬥力如何啊?第6128章:攻勢展開第5520章:氣氛凝重的定東城第3461章:三日之期第2689章:消息傳來(求訂閱)第2615章:匈奴騎兵行動第2190章:行動開始第6419章:不得不面對的局面第5857章: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第6564章:密切關注羅馬使者動向第1866章:李嚴守墊江第6012章:白馬義從殺敵第1602章:太史慈破羌人(二)第3866章:竟然背叛了聖上第1849章:謀劃梓潼(求訂閱)第3005章:抵抗第6602章:獨特作戰風格下取得的成就第1730章:返回第3422章:太過驍勇第1649章:攻城第5246章:乃是諸位共同辛苦得到的第一一零三章:朱靈投靠渤海破第6823章 本將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4276章:清洗晉國商人第4427章:前往河內第八七八章:事成第4519章:皇后仙逝第3302章:加緊管控第3982章:接管危須第3086章:滿寵第3428章:當以最快速度擊潰敵軍第七五一章:膽怯的公孫康第4950章:拜託尚書了5054章:激怒安息王?第2937章:將頭顱拿回來第3576章:西羌第五四五章:恩師第6233章:最爲重要的目的,勝利第4783章:派遣使者第1417章:諸葛亮的手段
第4212章:還有這般的謀略第4649章:貴霜大軍進攻貴山城第2970章:將曹仁帶上來第5593章:非是貴霜女王能夠比擬第八二一章:沓氏水軍第5044章:爵位制度第3417章:喜出望外(求訂閱)第一零零五章:華佗良方,呂布動兵第1161章:臧霸往晉陽(求訂閱)第5216章:躲避隱藏第五四五章:恩師第2154章:混亂(求訂閱)第4593章:關乎重大第3991章:天山附近國家平定第6830章 羅馬人和安息人都有取勝的信心第5599章:徐晃加入,大軍增加第6154章:三面城牆,同時進攻第4561章:商人張川第4343章:匈奴康居之聯合第6840章 傳令衆將士,開始行動!第2697章:發現敵軍斥候(求訂閱)第1316章:兵臨城下第1600章:大軍出動(求訂閱)第3894章:臣一定竭盡全力第1617章:破羌之戰(七)第3340章:向來是身先士卒的第3900章:膽戰心驚第七八二章:中計第1854章:嚴顏不安(求訂閱)第2290章:本王是不會離開戰場的第3690章:四千大軍第1758章:查看大軍第4446章:浩浩蕩蕩第七二九章:探查營寨(求訂閱)第2858章:伺機而動第1545章:羌人之禍第4163章:前往北軍第3153章:一月之內破許都第八四零章:行動開始第6573章:安息,亦有獨到之處第6312章:必然可兵臨王宮第4435章:李縣令所說可否屬實第5408章:戰爭即將到來的氣息第1774章:黃蓋的消息第2141章:悽慘的劉備第6413章:恐怖的存在第3841章:無需留手,直接剷除第2474章:強橫的實力第5023章:晉國,果然是不同第6048章:混亂的安息大軍第6709章:羅馬進攻安息是必然第4314章:達成第五三零:史阿第4764章:撤退吧(上)第4106章:再次出動第3601章:徒增笑料罷了第1270章:劉大耳與諸葛村夫第五三六章:楊鳳的打算第5825章:很少有人坦然面對生死第3910章:願意聽從都督之命第5399章:戰鬥力如何啊?第6128章:攻勢展開第5520章:氣氛凝重的定東城第3461章:三日之期第2689章:消息傳來(求訂閱)第2615章:匈奴騎兵行動第2190章:行動開始第6419章:不得不面對的局面第5857章: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第6564章:密切關注羅馬使者動向第1866章:李嚴守墊江第6012章:白馬義從殺敵第1602章:太史慈破羌人(二)第3866章:竟然背叛了聖上第1849章:謀劃梓潼(求訂閱)第3005章:抵抗第6602章:獨特作戰風格下取得的成就第1730章:返回第3422章:太過驍勇第1649章:攻城第5246章:乃是諸位共同辛苦得到的第一一零三章:朱靈投靠渤海破第6823章 本將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4276章:清洗晉國商人第4427章:前往河內第八七八章:事成第4519章:皇后仙逝第3302章:加緊管控第3982章:接管危須第3086章:滿寵第3428章:當以最快速度擊潰敵軍第七五一章:膽怯的公孫康第4950章:拜託尚書了5054章:激怒安息王?第2937章:將頭顱拿回來第3576章:西羌第五四五章:恩師第6233章:最爲重要的目的,勝利第4783章:派遣使者第1417章:諸葛亮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