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未富先老

在方明遠看來,青山省就是那種身在福中不知福,拿着一手好牌,最終卻打得是令人感到慘不忍睹的典範!做爲共和國汽車工業的誕生地,它擁有着從研發到生產,從卡車到轎車到微型車、特種車全覆蓋的生產體系,多年積累下來的大量熟練工人,特別是擁有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條,可以說先天性就比業內的同行們佔據着巨大的優勢。但是在國內汽車產業對外開放以來,這些巨大的優勢並沒有轉化爲以一汽集團公司爲代表的青山省汽車產業的實際收益和市場份額,反而被國內的後起之秀迅速地搶佔去了不少,令它一步步地從產業龍頭企業的寶座上跌落到要退出三甲的窘境。

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選擇青山省,並不是一時頭腦發熱的結果。雖然說,如今青山省的汽車產業在技術和規模上已經顯得有些落後,但是大而全,仍然是它無法令人忽視的重要優勢。時文生和趙清風先後前往青山省,要幫助他們在青山省和歆京市裡迅速地立足,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的投資,無疑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淮?縣建立新的汽車生產線,可以充分利用青山省現有的汽車產業的產能,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只需要建立一些核心的零配件生產企業,就可以投產,遼省鋼鐵集團公司則可以爲它提供充足的車用鋼板,新廠所生產的產品,不但可以銷往東北三省,還可以南下進行華北市場。青山省目前已經打通了經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出海的通道,產品還可以走海路南下去東南沿海地區,減少路上的運輸成本……總而言之,優勢還是有不少的。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負面影響,那就是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將和一汽集團公司、以及它背後的勢力很可能要站在對立面上。一汽集團公司和它背後的勢力可能不會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進入它們的傳統勢力範圍,爭搶它們的市場份額。兩大公司之間可能會起摩擦。

支赫俊不禁苦笑,方明遠這番話,道理上是沒有錯,但是卻不代表着一汽集團公司就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但是支赫俊也得承認,在如今,即使一汽集團公司和它背後的勢力心有不滿,也只能咬着牙看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將觸角伸出青山省來。因爲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在此時代表着的並不僅僅是它自己,而是代表着在青山省經濟增長無力的大環境下,方家旗下的企業大舉進入青山省的先頭兵!那些不入流的手段要是敢使在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的身上,所引來的反擊,恐怕也是這些人難以承受的。

方明遠又道:“我也不會讓支書記你爲難的,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在淮?縣建立的那些重要零配件生產企業,未來也會向一汽集團公司開放銷售的大門,相信屆時,一汽集團公司旗下的不少產品,國產化的比例能夠提高五到十個百分點,您看這樣可好?”

“方少你這話可是認真的?”支赫俊立時精神爲之一振,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的產品之所以能夠在控制生產成本方面,一直居於國內同類企業同類產品的前列,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的產品關鍵零配件國產化程度很高!但是,這些關鍵零配件的生產企業都是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自己的子公司,其產能基本上都是爲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自己的產品服務,基本上不向其他國內企業銷售。如果說,這一次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旗下的這些關鍵零配件生產企業能夠承接來自一汽集團公司的訂單的話,將爲一汽集團公司節省可觀的外匯,還會大幅度降低採購成本!要是這樣的話,相信一汽集團公司對秦川三星汽車集團公司進入青山省的抵制情緒會小很多。

“在這種事情上,我怎麼能和支書記你開玩笑呢。”方明遠啞然失笑道。

兩人談笑間,車隊已經出了高速公路,駛向淮?縣城。在縣城城區的外面,方明遠、支赫俊等人從路虎車換到了奔騰b70轎車上,這樣可以低調一些,也減少方明遠和支赫俊被人認出的可能性。

淮?縣的城區面積並不算大,只有幾平方公里,由於前幾天下過雪,街道兩旁道路上還能夠看到積雪。城區的主幹道,也只是可容四車並行,而且路面並不平整,坑坑窪窪的。道路兩旁,沒有什麼高樓,最高也就是六層小樓,而且大多都顯得比較破舊,看起來至少也有三十年以上的樓齡了。而且一路開過來,方明遠沒有看到什麼成規模上檔次的商業店面,路邊也是以小店居多,只有兩個看起來算是勉強稱得上中型的超市。街面上的行人和車輛都不多,看着有些空蕩蕩沒有人氣的感覺。

“支書記,這條路應當就是淮?縣的主幹道吧?”方明遠問道,“看着可是有些荒涼,缺少人氣啊。”

“小李,你來過淮?縣,對這裡的情況比較瞭解。”支赫俊對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自己的秘書李立利笑道:“給方少介紹一下。”

“是!”李立利扭過頭來道,“方少,這條街叫淮?大道,是淮?縣城區的主幹道,它的商業區,以及重要政府政門均在這條路上。嗯,商業區還在前面,大概再有個四五百米就到了……”在得知方明遠將投資地選在了淮?縣,支赫俊就要求他對淮?縣的現狀有一個完整而確切的瞭解,以備不時之用。這一位不但派工作人員大量收集淮?縣的資料,還親自抽時間前來淮?縣,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今天就用上了。

李立利道:“淮?縣雖然說有百萬人口,但是一多半都是農業人口,分散在淮?縣的各個鄉鎮。而且,淮?縣的年青人裡,有很多戶籍雖然在這裡,但是工作地點卻是歆京或者說昌圖市,還有不少人到省外去了。所以城區的常住人口可能只有二十多萬人。現在是冬季,今天的天氣又不算好,氣溫較低,這個時間點,在街上看不到多少人,也是很正常的。”

“淮?縣的總人口在百萬人上下,其中六十五歲的老年人佔了多少?”方明遠問道。

“這個……具體數據我需要查詢一下,我記得是應當超過了百分之八,十四歲以下的兒童佔到了百分之十四左右。”李立利答道。

“按照常用的聯合國人口結構類型劃分標準,六十五歲人口達到或者超過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就算是老年社會,如果說淮?縣人口中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的比重超過了百分之八,這說明淮?縣已經進入到老年社會,這纔是未富先老啊!”方明遠輕嘆了一口氣道。李立利有些尷尬地看了支赫俊一眼,這個話題他可不敢隨意接,容易說錯話。

支赫俊輕嘆了一口氣道:“方少,未能富有就已經進入老齡社會,並不是淮?縣所獨有的啊!”早在二零零二年初,華夏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就已經破七,這標誌着華夏正式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

“我承認,青山省的養老前景很不容樂觀,兩千年的時候,我省的社會供養比是百分之五點八,而到了去年年底的時候,雖然不是準確普查得到的數據,但是社會供養比已經破十了。”支赫俊的語氣充滿了沉重。

社會供養比,是指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與二十與六十四歲人口之比,儘管聽起來,到現在也不過是十名在職人員供養一位老人,似乎不算什麼,但是這一數字在短短的六年時間裡就接近翻番,背後的意義卻是令人不寒而慄。社會供養比並不是越大越好,它的上漲意味着勞動年齡人口的負擔加重,也會就就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我聽說在潼宜,已經推動實現二胎正常化?”支赫俊問道,“有什麼效果?”

“嗯,要說有什麼效果嘛,畢竟時間還短,具體效果並沒有顯露出來。不過,吸引來了不少想要二胎卻一直政策不允許生的高素質人才。”方明遠笑笑道,“其中不乏來自東北地區的。”

“唉……”支赫俊輕嘆了一口氣道,“我倒是很佩服蘇省長、趙書記和方少你們的魄力,能夠頂着壓力在潼宜一地推動二胎正常化,是很多人所不及的。”推動二胎正常化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從基層一路幹上來的他,心裡是很清楚的。而且,包括青山省在內的東北地區,也是國內推動計劃生育最爲徹底的地區,社會迅速地進入老齡化社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自然也是深有體會。方明遠他們能夠在計劃生育仍然被稱爲國策的時候,推動潼宜境內二胎正常常化所受到的壓力。(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一章 難產的改革方案第三百六十三章家人(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鞋好不好只有腳知道第七百七十章 蒙了(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八章 拉攏第七章 跳樑小醜第十八章 舉國皆悲第二百零四章 還是核心技術第五百六十八章 拿什麼來換?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困境第九十二章 大家一齊去日本吧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現競爭對手第一千六十五章 閉門羹(求月票)第六百八十三章 百萬噸級的合同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拘留、署名第四百九十一章 簡單任務第二十七章 行前的攤牌第九百四十二章 好快的動作第一百零八章 給個面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情第四百章 更進一步第七百二十八章 要有牌照第二百二十二章 欺騙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蘿蔔和大棒第二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七十六章 到了開始收割的季節第五十章 隱患第一百七十章 可以談談第四十六章 飛行員自殺怎麼辦第九百零八章 我同意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如何將利益最大化第五百四十七章 立個標準第八百四十三章 罪魁禍首(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七十章 提醒第二百九十三章 重點工作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讓他們得意一時吧第五百七十九章 達成目標與背後一刀第八百三十八章 穿制服的騙子第一千二十六章 你是誰的前輩?(求月票)第八百八十二章 索尼付出的代價第九十章 徒有其名第九十八章 “磚頭”所帶來的壓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的制度第六十九章 對不起,你來晚了一步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個消息第二百八十七章 五十億貸款第二百七十一-二百七十二章 等待的日子裡第二百一十八章 交通肇事還是危害公共安全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大的人情第七十九章 同學的生日聚會第十章 開禁第三百八十七章 聰明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互相理解第三百六十章 不給面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賠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賣方的三個條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落的龍江第一百一十一章 打破預售制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警察裡也有流氓第七百三十九章 獎勵第六十二章 國會質詢第三百四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八十四章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第二百六十八章 意外的來客第六百四十章 秦川三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投產第五百零八章 犧牲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百四十七章 尾隨的織田吾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能極力打壓的競爭對手第二十六章 頭痛啊第九十七章 吃飯是個難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蘿蔔和大棒第一千二十八章 壽禮(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一章 噩夢的一天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大喜第二百五十五章 拒絕大衆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資若渴的趙區長第一百六十三章 佈局澳洲(下)第三章 意外的事故第十九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九百二十二章 物資緊缺(求月票)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略投資者(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二章 授人以漁第四百八十一章 “國王的女兒不愁嫁”四百零七章 意外的好“藉口”第六百五十二章 巨大的壓力第六百一十章 首次亮相第三百二十九章 該不是瘋了吧第四十八章 散散心、把把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對手第二百四十章 邁出的第一步第六百四十六章 把貴公司暫時賣給我吧第九百四十八章 改名和意義第五百七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半天第五百六十九章 兩座水庫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雙贏第一百九十四章 拘留、署名
第一百七十一章 難產的改革方案第三百六十三章家人(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鞋好不好只有腳知道第七百七十章 蒙了(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八章 拉攏第七章 跳樑小醜第十八章 舉國皆悲第二百零四章 還是核心技術第五百六十八章 拿什麼來換?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困境第九十二章 大家一齊去日本吧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現競爭對手第一千六十五章 閉門羹(求月票)第六百八十三章 百萬噸級的合同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提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拘留、署名第四百九十一章 簡單任務第二十七章 行前的攤牌第九百四十二章 好快的動作第一百零八章 給個面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情第四百章 更進一步第七百二十八章 要有牌照第二百二十二章 欺騙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蘿蔔和大棒第二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七十六章 到了開始收割的季節第五十章 隱患第一百七十章 可以談談第四十六章 飛行員自殺怎麼辦第九百零八章 我同意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如何將利益最大化第五百四十七章 立個標準第八百四十三章 罪魁禍首(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七十章 提醒第二百九十三章 重點工作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讓他們得意一時吧第五百七十九章 達成目標與背後一刀第八百三十八章 穿制服的騙子第一千二十六章 你是誰的前輩?(求月票)第八百八十二章 索尼付出的代價第九十章 徒有其名第九十八章 “磚頭”所帶來的壓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的制度第六十九章 對不起,你來晚了一步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個消息第二百八十七章 五十億貸款第二百七十一-二百七十二章 等待的日子裡第二百一十八章 交通肇事還是危害公共安全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大的人情第七十九章 同學的生日聚會第十章 開禁第三百八十七章 聰明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互相理解第三百六十章 不給面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賠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賣方的三個條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落的龍江第一百一十一章 打破預售制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警察裡也有流氓第七百三十九章 獎勵第六十二章 國會質詢第三百四十八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八十四章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第二百六十八章 意外的來客第六百四十章 秦川三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投產第五百零八章 犧牲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百四十七章 尾隨的織田吾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能極力打壓的競爭對手第二十六章 頭痛啊第九十七章 吃飯是個難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蘿蔔和大棒第一千二十八章 壽禮(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一章 噩夢的一天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大喜第二百五十五章 拒絕大衆第一百七十二章 求資若渴的趙區長第一百六十三章 佈局澳洲(下)第三章 意外的事故第十九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九百二十二章 物資緊缺(求月票)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略投資者(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二章 授人以漁第四百八十一章 “國王的女兒不愁嫁”四百零七章 意外的好“藉口”第六百五十二章 巨大的壓力第六百一十章 首次亮相第三百二十九章 該不是瘋了吧第四十八章 散散心、把把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對手第二百四十章 邁出的第一步第六百四十六章 把貴公司暫時賣給我吧第九百四十八章 改名和意義第五百七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半天第五百六十九章 兩座水庫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雙贏第一百九十四章 拘留、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