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火中取栗(爲盟主“13點7分”加更)

“這是哪?”

“提刑司。”賈似道好整以暇地喝着茶,問道:“剩下的情報呢?”

李瑕道:“過幾天交上去。”

“我看過筆跡,你是背下來之後重新抄錄的?”

“是。”李瑕道:“我記憶力好。”

“別抄錯了。”

“好。”

“爲何殺孫應直?”

在賈似道面前,李瑕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只是道:“我失手打死了孫家子,孫應直放火燒了我家。他死時我雖不在場,但非常有嫌疑,請賈相以調查之名將我控制起來。”

“我已經如此做了。”

“也請賈相把燈芯巷的宅子包圍,在我洗清嫌疑之前,不許任何人接近我。”

賈似道微微笑着,道:“知道危險了?”

“是。”李瑕道:“謝方叔捧殺我,孫家報復我,北面張家在臨安城也許還有間諜冷不丁就會給我一刀。”

“就這些?”

“還有丁大全,應付不來。”

“所以你殺了孫應直,讓我把你捉起來?”

“我沒殺孫應直。”李瑕道:“丁大全會爲我作證,且洗清嫌疑,爲證清白,他還會極力讓我去西南任縣尉。”

賈似道看着李瑕,似笑非笑,又道:“丁青皮知道我們在演。”

“無妨,這是他拜相的關鍵時候,他必須顯得強勢。”

“不錯,官家要的宰相,是要能壓住朝堂、不須官家煩神之人。若丁青皮壓不住這事,他也當不了這左相……他還信任你嗎?”

“伺候不了他,他非要我當他孫女婿,我說你許了個女兒給我。”

賈似道隨手一潑,將茶水潑在李瑕腳下,罵道:“下不爲例。”

也不知他說的是哪件事下不爲例,李瑕“嗯”了一聲。

賈似道淡淡道:“要想當我女婿,讓你爹上門提親。”

李瑕沉默下來。

賈似道笑了笑,道:“可知你爹在哪?”

“我不知道。”

“你打死孫四郎,是因爲女人?”

李瑕道:“不是,是他故意找我麻煩。”

“爲何?”

“不知。”

賈似道看了李瑕一會,道:“好,我信你是真不知情。”

“賈相能告訴我嗎?”

“我又如何知道?”賈似道悠悠然道。

李瑕隱約意識到,殺了孫應直之後,有些事似乎鬧得更大了。

腦子裡忽然想到喬琚臨死前說過的話,“你太盲信於刺殺了,早晚必有反噬……”

他討厭這種未知的感覺。

終於,賈似道移開了那深邃的目光,開口道:“你很聰明,知道臨安對你而言乃是非之地。如你所願,我會以查案爲名保護你,直到丁青皮爲彰權勢、強行送你去西南上任。”

“謝賈相。”

“呵。”賈似道施施然道:“送個小娘子給你,你殺氣這麼重,陰陽調和一下,瀉瀉你的殺氣。”

李瑕一愣,驚訝於堂堂副相能說出這種話。

“不必了……”

~~

說是會保護李瑕,但這夜賈似道回到書房,對心腹幕僚廖瑩中所說的,卻並非如此。

“李瑕根本想不到殺孫應直會有多大後果,這次,連我也未必護得住他。”

“是啊。”廖瑩中道:“連我們也未曾想到,查一個李瑕,能查出如此秘案。”

“不是秘案。”賈似道搖了搖頭,“是吳潛構陷,流言而已。”

“阿郎何以斷定?”

“僅猜吳潛、李墉之動機便知。何況還有諸多佐證,足證此事荒謬。”

賈似道指了指廖瑩中手裡的情報,道:“看這裡,嘉熙三年,李墉娶妻沈氏,賦詩十餘首誇沈氏才貌雙絕,彼時,臨安行首劉蘇蘇傾慕他,自贖爲妾,墉拒而不納。行首尚且不納,弄個婢女?

還有,李墉成親時已搬出了李仁本家,爲何與黃氏有染?真有染,李家怎能讓黃氏隨長女陪嫁?榮王府怎可能不查?

再看後來榮王是如何對待李家的?李氏逼黃氏墮胎,榮王在李氏病逝之前也未曾介意過,直到數年後,榮王再無所出,而獨子至七歲依然口不能言,此時方而想起遷怒李家、逼死李仁本,卻並未罪及李墉。

再到興昌元年,官家冊封忠王,立爲皇子,雖爲皇子而非太子,託神器之意已人盡皆知。同年,李墉罷官,爲何?因其堂姐曾藥害皇子,豈可爲官?罷官還是輕的,忠王一旦繼位,必殺他滿門。

李墉自幼由李仁本撫養,眼見李家破亡,早已深恨榮王。再失了前程、大禍即在眼前,遂從餘杭遷至內城,投吳潛幕府,一心助吳潛行廢儲之事。其後,吳潛出此毒計,讓李墉謊稱與黃氏有染、誣陷忠王非榮王血脈。”

廖瑩中道:“阿郎所言極是,此事清晰可見矣。”

“李墉與沈氏之子,李瑕,你今夜也見了,可知李墉當年風采。再看忠王與榮王父子……豈可能是李墉之子?”

廖瑩中緩緩道:“不錯,若事爲真,證人該是穩婆、大夫、僕婢,而非李墉。”

“發現了嗎?我們查此事太輕鬆。”

“吳潛故意的?”廖瑩中道,“如今看來,此事無甚大不了的?”

“不。”賈似道踱了兩步,道:“若孫應直一開始就殺了李墉父子,此事真不算什麼,但……”

廖瑩中眉頭一動,表情微妙起來。

“本來只有李墉一個人證,及時殺了也就是了。偏是……先死了孫天驥,李家又失了火。”

賈似道笑了笑,道:“不錯,程元鳳還恰好把李瑕從牢裡保出去了。”

“等諸公知道此事,忍不住會猜……右相爲何如此?難不成,真有此事?”

“更巧的是,謝方叔一心要置李瑕於死地。”

廖瑩中笑道:“諸公又猜,左相爲何如此急切想殺人滅口?莫不是真有此事?”

“不錯,那些道德君子,必會擔憂不已……萬一忠王真非宗室血脈,如何是好?這大宋基業,祖宗江山,如何是好吶!”

“阿郎,太像了,太像了。”

“再一想,李墉與黃氏有染,其實也有可能。”

“是啊,男女之事,誰能保證呢?”廖瑩中笑道,“我若是李墉,我也有可能與黃氏有染。”

“要構害忠王,只需李墉一張嘴,但要證明忠王就是榮王親生,無論有多少證據,總有人忍不住起疑。”

“這般一說,連我也有了懷疑。而李墉不現身,此事便不會有答案。沒有答案,疑慮就不會消。”

“最妙的是,今夜孫應直死了。”

“他一死,會有更多人查。偏他們一查,只能看到若有若無的線索。”

“只怕連李瑕自己,都不知道這一場刺殺把事情攪到多大……李瑕,便如一隻小蛐蛐。”

賈似道提到蛐蛐,詩興大發,隨口又賦詩一首。

“小能敵大果然強,蟲小贏多必是良。累勝上肩魁大者,這般蟲小也非常。”

廖瑩中眉頭一挑,問道:“阿郎是想……將李墉攥在手裡?”

“不錯,吳潛想當史彌遠,我卻想當週公。”

“以李墉父子爲籌碼,掌握忠王?”

賈似道笑而不語。

“所以,就讓李瑕去西南?一則讓事情繼續醞釀,讓諸公猜不着頭腦;二則,李墉不可能在臨安現身,但李瑕只要離開,李墉極可能去找他,而西南我們有呂文德,忠王一系鞭長莫及。”

“不錯。”

“但阿郎擔心,保不住李瑕?”

“連孫應直都死了,你若是忠王一系,能放過他嗎?事關國本,你知道今夜有幾人聞風而動?這場大火一旦燒起來,誰都不知道要燒到何等地步。”

“可……阿郎,你還在添火啊。”

“火愈大,將旁人燒死了,我纔好火中取栗……”

第478章 進程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1270章 兵還不多第1186章 天平第826章 叔侄第1252章 民夫第714章 攀比第171章 人手第427章 問罪第162章 排斥第1269章 燃燒第111章 賣畫第1245章 插曲第285章 高門第947章 雖楚有材第709章 將興王業第1023章 一顆人頭報天子第783章 張騫第113章 失望第1302章 船歌第1272章 燕雲第78章 一箭檄詩第319章 歸場第832章 平叛第1028章 條件第631章 多算者勝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1124章 忠勇第643章 斡腹(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207章 馬湖江第571章 不思蜀第398章 休憩第277章 奔赴第11章 障眼法第28章 封鎖第865章 懷疑第244章 屋頂第670章 散養第940章 逼殺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1086章 斷了的環第384章 妥協第862章 障眼法第131章 搬家第782章 歸家子第980章 說客第669章 窺測時勢第257章 收網第605章 關鍵一環(爲盟主“_書友A”加更)第137章 遺留問題(爲盟主“欲笑還顰丶”加更)第625章 條件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995章 貪心則易上鉤第417章 遇強則避第383章 反對第400章 推論第995章 貪心則易上鉤第1124章 忠勇第1249章 順水之舟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91章 忠犬第1343章 天下白第1036章 庇佑者第1082章 共識第690章 蜀中二帥(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088章 局部第1104章 反追第1198章 忠奴第1048章 從諫如流番外篇·易俗(爲盟主“深刻不等於接近事實”加更)第788章 辭舊迎新第54章 弘道苑第228章 效勞第1265章 秦相公第136章 了斷第201章 長寧軍第407章 成家第1114章 唐軍蹤跡關於隴西之戰第879章 近衛第1251章 東線第71章 羊第987章 實在第55章 真名第1185章 棄子第926章 地利第1012章 戰報第557章 釣魚第864章 拼湊第100章 護第1197章 孝子第1129章 老將行第1074章 戰略線第422章 九斿白纛第1273章 牆頭草第1329章 諭順臣書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00章 攻守第28章 封鎖第319章 歸場
第478章 進程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1270章 兵還不多第1186章 天平第826章 叔侄第1252章 民夫第714章 攀比第171章 人手第427章 問罪第162章 排斥第1269章 燃燒第111章 賣畫第1245章 插曲第285章 高門第947章 雖楚有材第709章 將興王業第1023章 一顆人頭報天子第783章 張騫第113章 失望第1302章 船歌第1272章 燕雲第78章 一箭檄詩第319章 歸場第832章 平叛第1028章 條件第631章 多算者勝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1124章 忠勇第643章 斡腹(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207章 馬湖江第571章 不思蜀第398章 休憩第277章 奔赴第11章 障眼法第28章 封鎖第865章 懷疑第244章 屋頂第670章 散養第940章 逼殺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1086章 斷了的環第384章 妥協第862章 障眼法第131章 搬家第782章 歸家子第980章 說客第669章 窺測時勢第257章 收網第605章 關鍵一環(爲盟主“_書友A”加更)第137章 遺留問題(爲盟主“欲笑還顰丶”加更)第625章 條件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995章 貪心則易上鉤第417章 遇強則避第383章 反對第400章 推論第995章 貪心則易上鉤第1124章 忠勇第1249章 順水之舟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91章 忠犬第1343章 天下白第1036章 庇佑者第1082章 共識第690章 蜀中二帥(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088章 局部第1104章 反追第1198章 忠奴第1048章 從諫如流番外篇·易俗(爲盟主“深刻不等於接近事實”加更)第788章 辭舊迎新第54章 弘道苑第228章 效勞第1265章 秦相公第136章 了斷第201章 長寧軍第407章 成家第1114章 唐軍蹤跡關於隴西之戰第879章 近衛第1251章 東線第71章 羊第987章 實在第55章 真名第1185章 棄子第926章 地利第1012章 戰報第557章 釣魚第864章 拼湊第100章 護第1197章 孝子第1129章 老將行第1074章 戰略線第422章 九斿白纛第1273章 牆頭草第1329章 諭順臣書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00章 攻守第28章 封鎖第319章 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