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國書

終宋正文卷第972章國書一份國書被擺在桌面上。

國書用的是最好的澄心堂紙,乃宣紙之中最珍貴的一種,工藝複雜精密,選料苛刻,勻薄如一。

用的墨是松煙墨,加入了鹿角所熬製的骨膠,珍珠粉、麝香等珍貴藥材與香料,色澤烏墨。

執筆的是大宋甲辰科狀元留夢炎,書法造詣極深,一手楷書端莊妍麗,如美人簪花,又不失大氣優雅。

就這樣的紙、墨、書法,哪怕不及《蘭亭集序》《祭侄文稿》等書畫珍寶,也配得上被珍藏起來。

可惜,紙墨上的內容於宋人而言,稍帶着些屈辱意味。

“維鹹定六年,歲次乙丑,大宋皇帝謹致誓書於大元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令三司差人,送至南陽交割...“呸!”

一口濃痰從大元使節中都海牙的嘴裡吐出,吐在了這黑白分明的國書上,正中那“大宋皇帝”四個字。

中都海牙吐出這口痰之前,已經把它在嘴裡含了有一會了,直含了滿滿一口,故而連極品松香墨都被暈染開來。

文及翁一驚,嚇得不知如何時好,忙轉頭看向留夢炎,只見這位狀元郎嘴脣一抖,也不知是心疼墨寶還是什麼。宋臣們皆不敢說話。

殿中只有中都海牙敢動,他昂頭、背手,趾高氣昂地走了幾步,怒氣衝衝地向文及翁、留夢炎一個個瞪過去,嚇得他們低下了頭。

“你們欺負我不知道嗎?!”中都海牙道:“你們宋人對金國都是奉表稱臣,交給金國的是'表'而不是'國書',你們居然敢在大元皇帝面前稱“大宋皇帝',是國號裡有大字嗎?!”

他雖然是畏兀兒人,但漢語說得非常流利。竟還背了幾句宋國趙王給大金皇帝的進表。

“臣構言,今來畫疆....既蒙恩造,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弊邑永有憑焉。”

“呸!”

背過了進表,中都海牙又是一口濃痰吐在文及翁腳邊。

“在你們眼裡,我大元不如金國是嗎?!”

“不!不!”

文及翁嚇壞了,身子一個激靈,滿臉的口沫也不敢擦,慌忙應道:“貴使誤會了,絕不敢輕視大元,絕不敢。”

稍緩了一會,他才穩下心神,解釋道:“是因爲.....因爲自隆興和約之後,宋金已由'君臣之國'改爲'叔侄之國'。”

這裡,他賣了個小聰明。把宋的國號擺在前面說,就顯得像是大宋纔是金國的君、是金國的叔。

可惜,沒人在意到這個細節。

中都海牙也根本就不吃他這一套,湊上前,惡狠狠地道:“如果我沒記錯,隆興和約,你們給金朝的國書裡沒有用'大字,只有'大金”沒有大宋吧?”

“是.....是......”

文及翁沒想到這個胡虜這麼清楚這些,連忙擦額頭上的汗,還偷偷瞥了中都海牙身後的郝庸一眼。

他認爲,今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全是大元副使郝庸唆使正使中都海牙。

因爲只有郝庸這種讀書人才能懂這些,而且郝庸的兄長郝經曾被賈似道扣留過。

由此可見,全都怪賈似道。

正是賈似道得罪了元人,才害得大宋今日在此受辱。

“貴使說的是......但是....”

“但是?”中都海牙聲音又拔高,又背起了另一封國書。

“侄宋皇帝昚,謹再拜致於叔大金聖明仁孝皇帝闕下”,這就是你說的隆興和約。你再看看今日你們寫的!”

“嘭”地一聲響,這次連留夢炎都嚇到了。

“改!我等這就改國書.....不不不,此事且待我等問過.....問過,請貴使再靜待佳音.....”

中都海牙冷笑一聲,一掃,將桌上的國書掃在地上,踩了一腳,方纔與郝庸帶着隨從們離開大殿。

~~

“郝先生,爲什麼我們要在國書的事情上爲難宋人?”回了國賓館,中都海牙方纔向郝庸問道。

他今日說的那些話,其實是郝庸在看過了宋人給出的國書之後臨時教他的。

中都海牙能當正使,因他有個本事是過耳不忘,郝庸一說,他當場能背下來,而且他長得凶神惡煞,正好增強氣勢。

他們的策略是正使發火,副使來勸;而宋廷的策略卻是小官來談,再問大官能不能定。

一個是爲了漫天要價,一個是爲了留下餘地。郝庸這麼做卻不是想要爲難宋廷。

他踱了幾步,走到窗邊,看了臨街的繁華景象,好一會纔回答了中都海牙的問題。

“爲了天下正統。”“正統?”

“不錯,趙宋的傻子皇帝是低聲下氣,還是更低聲下氣些,陛下又豈會在乎?”郝庸道,“而金亡之後,宋國竊居天下正統。故而,必命其納表稱臣,方可使天下正統重歸中州。”說着,他一指窗外那肉眼可見的吳山,又有許多感慨。“趙國始於後周,後周始於後漢,後漢則由沙陀所建。趙匡胤竊位,既無傳國玉璽,亦無疆域一統之功,名不正言不順,稱不得正統,稱汴寇適宜;

遼朝由契丹所建,契丹雖偏離中原,推根溯源亦屬中國,皇氏祖上與漢高祖皇帝一家,遂以爲'劉'定姓,遼太祖曾是唐時官員,滅後晉得傳國玉璽,包括西域各國在內,皆奉遼朝爲正統。”

郝庸繼續說到“大金”二字時,停了停。

他是金國人,心底裡當然認爲金國是正統,但真的話到嘴邊了卻又說不出來。

畢竟讀書知史,瞭解女真開國之事脫不開“野蠻”二字。金立國之初,女真人自認爲統治不了中原,先後扶持了僞楚、僞齊,直到完顏亮篡位後纔開始漢化。

要爭正統有兩種辦法,一是繼承遼,二是承認趙宋的正統,再由趙宋納表稱臣,將正統交給了金國。

紹興議和之後,第二種說法成爲主流,這便是金國的正統名義來源。

郝經爲忽必烈提出的“四海一家、天下一統,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主”的觀念,則是比遼、金、宋更合法理。

不必像那三個割據的小國一樣爭來爭去,大元勢不可擋橫掃天下,再以漢化治天下,這就是正統。

大一統的漢制王朝纔是煌煌偉業,相比起來皇帝個人的血緣根本不足以影響它的正統。

現在的問題在於.....李瑕。

李瑕與那偏安一隅的宋國不同,李瑕也有統一天下的抱負,成了大元的絆腳石。

所以,讓宋國把正統交給大元,是對郝經的觀念的補充,是在統一天下之前爭奪人心的辦法。

郝庸這次來,不是因爲兄長被囚禁了幾年來找賈似道麻煩,而是時時刻刻都記掛着建立不世功業。

唐亡以來,天下分崩離析三百五十餘年,再造一統王朝,當然是不世功業。

一點個人小恩小怨相比起來,不值一曬....~~

選德殿。

趙禥沒有親眼見到大元使節發火,只聽臣子轉述,就已經嚇得不輕了。

“官家,依臣之見,不如就答應了大元使節.....

文及翁話音才落,殿下馬上有臣子出列,喝道:“不可!“臣,右言正曾淵子啓奏,事關大宋顏面,官家萬不可輕易退步。宋、元今歲並無戰事,既非大敗,豈可低聲下氣?”

禮部尚書吳堅遂大喝道:“曾淵子,你想阻撓議和不成?“只想問問吳相公,爲何元人使節提出這等荒誕要求之時未曾據理力爭?”

吳堅不好說自己不敢去與中都海牙談,避過了曾淵子的問題,向趙禥道:“是否答應元使的要求,還須請官家定奪。

即使殿上已全是主和派,依舊有曾淵子這樣還保持着理智的臣子。

眼看臣子間有了爭執,趙禥根本不知如何定奪,多年來作爲賈似道的傀儡,他習慣性地就道:“那.....問問師相吧?”

殿上諸臣面面相覷,心想呂文德既然急於議和,賈似道豈還願意摻和到這樣的事情裡來。

末了,文及齋再次上前,道:“官家。是平章公把大元使節得罪了,臣以爲,不如請平章公親往國賓館賠個不是?”“啊,這.....”

趙禥驚呼一聲,又被嚇到了。

一邊是得罪大元使節,一邊是得罪他的師相賈似道,卻只是爲了國書上的幾個字?

“那那那.....就把國書改了。”趙禥馬上就下定了決定,末了卻又補了一句,“朕......朕作得了主嗎?”

“請官家聖心獨斷。”

“請官家聖心獨斷....”

聽着異口同聲的附和,趙禥呆愣住了。這還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一言九鼎的感覺。

一言九鼎地把國書上的自稱“大宋皇帝”改爲“侄宋皇帝禥”

而就在這一日,賈似道以生母病重之名歸鄉探病。

他已顧不得國書如何,國家之大利如何,太遠了。

甚至連李瑕的威脅於他而言都不夠迫切。

因爲像匕首一樣抵在他喉嚨上把他退嚇的,是他感覺自己控制不住呂文德了。

機敏如他,也只能選擇暫避鋒芒。

偌大一個朝廷,似乎找不到一個敢仗義執言之士。

與此同時,因商州一戰之功而擢升爲尚書左司郎官的聞雲孫纔剛剛抵達臨安。

才中進士不久就被罷免的鄧剡在碼頭接了他,纔回到住處便嘆了一口氣。

“唉,宋瑞可聽說過朝廷與蒙元議和之事?”

“只聽說了一些,卻不知具體情由,打聽亦未打聽到,似乎是朝廷在壓着消息?”

“是在壓着消息。”鄧剡道,“朝堂上本是賈似道一手遮天,此事他全然放任不管,由一幫和主派在辦,只怕是想偷偷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

才議論到這裡,有隨從趕到堂上,兩人遂止了話題。“阿郎,門外有人求見,稱是爲阿郎帶了故交的來信。”

“故交?”

第138章 文會(爲盟主“提莫隊長正在待命”加更)第64章 孤膽第933章 追亡逐北第272章 癔症第662章 賺他上山第619章 聯絡第661章 禮尚往來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709章 將興王業第1320章 雌了男兒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698章 三峽第862章 障眼法第427章 問罪第1139章 全力第517章 家眷第30章 搜查第185章 埋伏第1210章 先與後第1215章 私兵第299章 重歸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277章 奔赴第763章 粗暴第622章 展示第930章 參差不齊第849章 執棋人第896章 弱者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198章 大膽第463章 良將第1315章 融入第790章 履冰而戰第1169章 外甥女番外篇·固疆(爲盟主“octane”加更)第1156章 耐心第223章 員外第161章 差別第399章 凌霄城第45章 智鬥第37章 臨江仙第1225章 換俘第163章 後衙第963章 顏面掃地第259章 鹽梟上架感言第1134章 順服與反戈第959章 活着第29章 哨站第180章 筠連州第1228章 顏面第87章 殘句第1148章 督戰第1079章 冒進第513章 稻粱謀(爲盟主“無語之人”加更)第648章 陣型第842章 秦王第1225章 換俘第1316章 召見第690章 蜀中二帥(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015章 背疽番外篇·萌芽(爲盟主“兩手插袋誰都不愛”加更)第1074章 戰略線第287章 高瓊第32章 破綻第1225章 換俘第608章 接回第1065章 日月山第247章 花襖子第797章 節節敗退第697章 壯志銷如雪第71章 羊第585章 君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7/21)第397章 回家第939章 傀儡第681章 蜀人第670章 散養第159章 縣官第1340章 一點餘孽第1229章 迎接第716章 治家第1025章 瘡頭第521章 鄂州之戰第873章 一根木頭第731章 盤活第1169章 外甥女第126章 面聖(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6/10)第810章 急了第139章 捧殺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1054章 武德第418章 遇弱則擊第545章 連夜雨第425章 沱江第707章 順勢而爲第87章 殘句第124章 上半場第1339章 新王朝第92章 啓程第1143章 崩潰
第138章 文會(爲盟主“提莫隊長正在待命”加更)第64章 孤膽第933章 追亡逐北第272章 癔症第662章 賺他上山第619章 聯絡第661章 禮尚往來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709章 將興王業第1320章 雌了男兒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698章 三峽第862章 障眼法第427章 問罪第1139章 全力第517章 家眷第30章 搜查第185章 埋伏第1210章 先與後第1215章 私兵第299章 重歸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277章 奔赴第763章 粗暴第622章 展示第930章 參差不齊第849章 執棋人第896章 弱者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198章 大膽第463章 良將第1315章 融入第790章 履冰而戰第1169章 外甥女番外篇·固疆(爲盟主“octane”加更)第1156章 耐心第223章 員外第161章 差別第399章 凌霄城第45章 智鬥第37章 臨江仙第1225章 換俘第163章 後衙第963章 顏面掃地第259章 鹽梟上架感言第1134章 順服與反戈第959章 活着第29章 哨站第180章 筠連州第1228章 顏面第87章 殘句第1148章 督戰第1079章 冒進第513章 稻粱謀(爲盟主“無語之人”加更)第648章 陣型第842章 秦王第1225章 換俘第1316章 召見第690章 蜀中二帥(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015章 背疽番外篇·萌芽(爲盟主“兩手插袋誰都不愛”加更)第1074章 戰略線第287章 高瓊第32章 破綻第1225章 換俘第608章 接回第1065章 日月山第247章 花襖子第797章 節節敗退第697章 壯志銷如雪第71章 羊第585章 君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7/21)第397章 回家第939章 傀儡第681章 蜀人第670章 散養第159章 縣官第1340章 一點餘孽第1229章 迎接第716章 治家第1025章 瘡頭第521章 鄂州之戰第873章 一根木頭第731章 盤活第1169章 外甥女第126章 面聖(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6/10)第810章 急了第139章 捧殺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1054章 武德第418章 遇弱則擊第545章 連夜雨第425章 沱江第707章 順勢而爲第87章 殘句第124章 上半場第1339章 新王朝第92章 啓程第1143章 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