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筠連州

說是大戰將臨,慶符縣還算平靜。

普通小民並不太知道蒙軍將伐蜀,哪怕是縣令江春,收到消息也不太緊張。

在江春看來,張都統已率大軍迎敵,這一戰極可能就是驅敵於國門。

張都統可是餘帥麾下大將,鮮有敗績。

其戰場就在慶符縣以西,隔着崇山峻嶺,大軍雲集。且慶符縣東面有長寧軍;北面有敘州;南面有筠連州。

四面兵馬環駐,安全無虞。

且縣裡主簿、縣尉這兩個下官也都是肯操勞的,早早就在增強防備。哪怕有小股蒙軍殺進來,把城門一閉,點起狼煙,長寧軍一日可至。

惹江春心煩的,反倒是別的一些事情。

“正書吶,我真是煩死了。”

“縣令何事憂慮?”

江春嘆息一聲,道:“自從這李非瑜住進縣衙,變了,人心變矣。我那一兒一女,愈發不成體統,這兩日竟敢頂撞我,氣煞我也!”

房言楷從公文中擡起頭,瞥了江春一眼,心覺他不似往常那般沉穩了。

“縣令也變了。”

“此話何解?”

“縣令以往說話少有如此直當。”

“是嗎?”江春愣了愣,撫須道:“正是讓那李非瑜氣的。”

“縣令不必氣。”房言楷隨口敷衍。

江春道:“李非瑜才從北邊敘州回來,這還沒安定兩天,又往南邊去了?”

“說是演兵。”

“哼,演兵。一個縣尉,當自己是個統領。盡日帶着那三百人晃盪,彷彿以爲是數萬大軍一般。根本就是個稚童嘛,拿着雞毛當令箭,將軍國大事如小兒做戲般胡鬧。”

房言楷道:“去便去了,豈不比在縣令眼前更清靜。”

“我就是煩他,是否在眼前,皆煩他。正書你也不管管他,往南出了慶符界,到了筠連州那羈縻之地,萬一擦出衝突來,如何是好?”

“不至於,李非瑜行事還算穩重。”

“穩重?”江春冷哼一聲,道:“你同意他去的?”

房言楷點點頭,道:“沿五尺道、石門道看看也好,若有小股蒙軍侵掠,也須有個準備。”

“人生地不熟的,莫陷在筠連那地界,白費了縣裡數千貫錢。”

“他找了嚮導。”

江春道:“熊山?”

房言楷道:“他來問我,我便叫他去白巖苗寨找熊山。”

“那白巖苗寨從不讓縣衙中人進寨,沒起衝突吧?”

“李非瑜親自到寨口請人。”

“哼,真丟臉。”江春哼了一聲,道:“正書行事向來穩妥,幸有你兼着縣尉事,我才安心不少吶。”

“縣令謬讚了。”

江春擺擺手,又問道:“城外的秋糧怎還不收?往年九月也就收了。眼看都該下冬麥了。”

“就這幾日也該收了。今年雨少,稻才壓穗。張遠明一直將戰事當耳旁風,他不帶頭,百姓也一直等着。”

“簡直是胡鬧!窮鄉惡水出刁民。”

房言楷嘆息一聲,道:“縣令放心,我已派人去催繳。”

他這主簿其實不好當,上頭的縣令看似溫和,整日只動動嘴皮子,但凡事心中有數,只拿他當驢使。

如今,下頭又來了個爭權縣尉。

“談正事吧。”江春板起臉,顯出主官的威嚴,道:“今歲上繳州城的稅賦知州雖免了。但三百巡江手一月餉錢千餘貫,縣裡不能長年負擔。此次秋防之後,該裁撤了。”

“秋防之後再談吧?總歸以大局爲重。”

“我自是明白,才未就此多說過。但眼見李非瑜如練兵般操練衙役,可見其人功業心重。須先給正房提個醒。”

“是啊,治縣本就艱難,偏來了個如此強硬人物。”

房言楷又嘆了一聲,想到那李瑕行事,頗覺憂慮……

~~

慶符縣以南,筠連州。

慶符縣已歸入省治之縣,筠連州不同,還是“羈縻州”。

“羈”是指馬的絡頭;“縻”是指牛的繮繩。“羈縻”就是籠絡控制的意思。

宋朝建立之後,襲唐代的羈縻之策,並更加完善,簡單而言,就是“樹其酋長,使自鎮撫”,又在酋長之外,加派監管官員。

筠連州地處於四川盆地邊緣,再往南就是雲貴高原。

其境內有鎮舟河、巡司河、筠連河分別注入符江。雖不是符江的主源頭,但也是符江上游。

因此,李瑕乘舟一直沿符江而上,向南,到了筠連州。

他轉頭看去,只見州城很小,竟還不如慶符縣城大,且城牆低矮,只是用夯土製成。

“縣尉是覺得這州城小吧?”熊山道。

“沿途所見,河谷深幽,只有羊腸小道,這邊漢人不多?”李瑕問道。

“是,愈往南,山愈高,水愈險。少有人來。”熊山道,“這裡部族更多,宋官只是監管,因此州城不大,裡面也沒多少人。”

話雖如此說,前面亦有巡丁來攔。

李瑕拿出文書信令,道是慶符縣尉帶人巡視邊防,又使了一筆錢,得以繼續南行……

他這次出來,沒帶劉金鎖,留了一百人在慶符縣守營,以免縣裡有了變故。

又帶了熊山以及七個苗人做爲嚮導。

過了州城,又走了一段,熊山道:“李縣尉,這裡就該棄舟走山道了,再往前走一點,就是五尺道了。”

“五尺道?不是石門道?”

“這邊叫五尺道。”熊山道:“李縣尉說的石門道,是唐時在五尺道上修建的。滇地石門關那邊叫石門道,我們這邊習慣叫五尺道。”

李瑕點點頭,吩咐了孔木溪領着二十人在河邊駐紮。

這附近有小村落,孔木溪倒免了紮營,守着船隻即可。

李瑕則繼續領了一百八十人棄舟登陸。

熊山道:“走過這五尺道,就不再是川蜀地界了,是烏蒙部地界。”

“怎不見當地守軍?”

“在前面的巡司,也許就二十里遠,但彎彎繞繞,怕得走上近百里。”

走了一會之後,前面道路漸窄。

到後來,李瑕只好吩咐手下人列成縱隊,兩人並肩而行。

摟虎領着幾人在前方開路,鮑山則在隊尾押後。

李瑕依舊與熊山並肩而行,感慨這道路太小。

熊山道:“五尺道,五尺道,道就寬五尺嘛,縣尉怕是還沒走過這樣的路?”

“確實沒走過。”李瑕道:“入蜀一路都是坐船,慶符縣的道路也不像這般。”

“慶符縣地勢還開闊些,再往南都是山地咧。這五尺道還是秦時修的,修來販賣僰僮的,也叫‘僰青衣道’,這一段還算寬,能兩人並肩走,過了巡司之後,更窄,只能一人牽騾子走。”

“熊兄弟知道的蠻多的。”

“當嚮導嘛。”熊山大笑道:“以前也有帶些客商到烏蒙部去,聽客商們說的。”

這苗人漢子也是道聽途說,販賣僰僮自是有的,但秦修五尺道必然不僅是爲了這個。

李瑕擡眼看去,反倒能體會秦始皇的雄心。

小小一條道,卻連接着四川與雲南的交通,若無這條道路,只怕如今慶符縣還是不開化的蠻荒之地。

親自走了這路,李瑕才明白,爲何江春根本就不擔心蒙軍從石門道、五尺道北上攻打慶符。

就這麼窄一條路,大軍根本走不了。

蒙軍若走這裡,狼煙一起,不等他們穿過五尺道,宋軍就可以堵上來。

話雖如此,但世上之事怎麼說呢,不能以常理來想。

依常理,誰能想到居然要防備蒙軍從雲南北伐、攻打四川?

印象裡,蒙古還在北邊的不能更北的地方,此地離內蒙外蒙十萬八千里。

原以爲蒙軍是在草原上騎馬呼嘯的大漢,如今卻是跋山涉水把大理國打下來,西南的高山大寨,如猴子一般攀援上去拔了一個又一個。

就是這種固有印象被蒙軍打得稀碎,李瑕才一定要到這川滇山道上看一看。

二十餘里路一百八十人又走了一天,終於望到了前方有個關隘,想必就是巡司了……

第287章 高瓊第1221章 黨羽第676章 麥苗第952章第373章 是誰第219章 拖垮第100章 護第311章 暗格第428章 人事第1275章 前線第765章 士望第212章 迎擊第513章 稻粱謀(爲盟主“無語之人”加更)第839章 後盾關於隴西之戰第1069章 兼聽則明第423章 壓力第208章 斥候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1047章 嘉獎第403章 接風第531章 謁見第1235章 心意難料第56章 破局第358章 口信第1074章 戰略線第826章 叔侄第1200章 矛盾第241章 道士第402章 爭吵第514章 臭名第234章 擾敵第676章 麥苗第96章 心意第111章 賣畫第1014章 老來糊塗第405章 婚禮第335章 顧全大局第666章 潼關懷古第404章 籌辦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1206章 讀書人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47章 地盤(爲盟主“嗷嗚aaao”加更)第916章 騎兵對撞第955章 以勢逼人第852章 家族利益第706章 上善若水(爲盟主“金吾郎”加更)第999章 蒙軍擅攻不擅守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274章 舉事第511章 手段第496章 歸家子第37章 臨江仙第395章 墓誌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763章 粗暴第1008章 造反嗎第246章 鹽販第303章 流年不利第664章 宋寇第582章 仙丹(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6/21)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298章 傳信第209章 騎術第698章 三峽第920章 敬畏第669章 窺測時勢第488章 小官第391章 欣賞(爲盟主“林三木”加更)第583章 心意第136章 了斷第476章 手段第437章 不斬來使第1323章 收藏品第833章 風氣第413章 控制第1121章 我打我的第1219章 絕命第1246章 直言關於隴西之戰第854章 兄弟第654章 易幟第1225章 換俘第566章 蹴鞠第161章 差別第374章 舊案第267章 身份(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162章 排斥第343章 看穿第806章 唐詩第1054章 武德第1106章 引火燒身第632章 分割第311章 暗格第972章 國書第1076章 禮節第597章 關鍵人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22)第152章 臨行第1153章 屋外打狗
第287章 高瓊第1221章 黨羽第676章 麥苗第952章第373章 是誰第219章 拖垮第100章 護第311章 暗格第428章 人事第1275章 前線第765章 士望第212章 迎擊第513章 稻粱謀(爲盟主“無語之人”加更)第839章 後盾關於隴西之戰第1069章 兼聽則明第423章 壓力第208章 斥候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1047章 嘉獎第403章 接風第531章 謁見第1235章 心意難料第56章 破局第358章 口信第1074章 戰略線第826章 叔侄第1200章 矛盾第241章 道士第402章 爭吵第514章 臭名第234章 擾敵第676章 麥苗第96章 心意第111章 賣畫第1014章 老來糊塗第405章 婚禮第335章 顧全大局第666章 潼關懷古第404章 籌辦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1206章 讀書人第115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47章 地盤(爲盟主“嗷嗚aaao”加更)第916章 騎兵對撞第955章 以勢逼人第852章 家族利益第706章 上善若水(爲盟主“金吾郎”加更)第999章 蒙軍擅攻不擅守第606章 權場(爲盟主“傳奇高達666”加更)第274章 舉事第511章 手段第496章 歸家子第37章 臨江仙第395章 墓誌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763章 粗暴第1008章 造反嗎第246章 鹽販第303章 流年不利第664章 宋寇第582章 仙丹(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6/21)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298章 傳信第209章 騎術第698章 三峽第920章 敬畏第669章 窺測時勢第488章 小官第391章 欣賞(爲盟主“林三木”加更)第583章 心意第136章 了斷第476章 手段第437章 不斬來使第1323章 收藏品第833章 風氣第413章 控制第1121章 我打我的第1219章 絕命第1246章 直言關於隴西之戰第854章 兄弟第654章 易幟第1225章 換俘第566章 蹴鞠第161章 差別第374章 舊案第267章 身份(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162章 排斥第343章 看穿第806章 唐詩第1054章 武德第1106章 引火燒身第632章 分割第311章 暗格第972章 國書第1076章 禮節第597章 關鍵人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22)第152章 臨行第1153章 屋外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