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

旭日初昇,金燦燦的光照進太平公主府的後院校場,陣陣大喝之聲交響不絕,駙馬都尉洛千秋身着勁裝,身形魁梧,雙手持馬槊,他並未騎馬,但行進之間卻有龍行之威,一把無尖刃的馬槊舞的密不透風,身上乃至於有氣在蒸騰,繚繞周身,讓人只覺古之項王再世。

“駙馬,公主回來了。”

洛千秋聞言將手中馬槊向旁邊一扔,穩穩落在兵器架上,一般來說,太平公主留宿皇宮,都會吃罷午飯纔回來,今天倒是早,他匆匆往前堂走,還在路上就見到風風火火而來的太平,太平公主見到洛千秋後,眼前一亮,直接上前拉着他的手,“夫君,到房中去,妾身和你說一件事。”

見到太平神色鄭重又帶着些許焦急,洛千秋也不耽擱多問,反手握着太平豐潤的纖手往二人房中去,進得房內,太平當即斥退衆人,只留下十幾個靈兵化作的侍女守在外間,見到太平公主這麼小心,洛千秋更是好奇。

太平公主臉上浮現出一絲莫名的潮紅,眼中帶着徹夜未眠的血絲,眼底卻流露出一絲亢奮,身爲李氏的後人,很多時候,她只需要一丁點的點撥即可,“夫君,皇帝兄長想要遜位,母后和母親都想立我爲皇太女。”

石破天驚!

皇太女!

當這個相當陌生的詞彙,這就樣赤裸裸的擺在洛千秋的面前時,他只覺腦袋突然嗡了一聲,有些發黑,雄壯的身軀忍不住微微搖晃,直到太平公主扶住他,那陣陣沁香傳來,才讓他醒轉,悠悠道:“原來如此啊。”

無數畫面在洛千秋的面前閃過,無數長輩的諄諄教誨都在他面前閃現,在這一刻,所有的迷霧都得到了解釋。

太平公主卻瞭解洛千秋,直到他不應該是這幅震驚卻又恍然的表情,除非他知道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一想到這裡,太平臉上頓時滿是緊張,執手問道:“夫君,可是這件事有什麼不妥?”

洛千秋已經從初知的震撼中醒來,望着屋外滿園的盛放牡丹,鮮豔奪人,感慨道:“只是突然覺得原來早就有蹤跡彰顯,當初我們這種小輩婚姻,老祖宗卻主動的來看,你還記得他老人家說了什麼嗎?”

洛千秋一提這件事,太平公主的回憶頓時飛回了她結婚的那一天,那一天有十里紅妝,有煊赫盛大,有羣臣進賀,整座神都城都回響着她婚姻的樂聲,但那一天同樣令人難以忘記的就是國師大人親自來看他們這對新人。

即便是在洛氏中,這也是特殊的,因爲並不是每一個洛氏子的婚姻,國師都會出席,太平公主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老祖宗看完她之後,很是認可的點頭道:“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就應在這裡了。”

太平公主知道李洛合一。

她知道洛氏和其他的高門不一樣,在當今的世上,不少家族並不願意和皇室結親,而是更願意和那些世代顯貴的高門結親,太宗皇帝時期的魏徵、房玄齡,都是這種寒士的代表,那些門閥就更不用說了。

但深究其根本,並不是真的認爲那些所謂高門就比皇室高貴,而恰恰是公主在政治上太過於尊貴,娶回來之後,整個家族都難以擺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能凌駕於公主之上,因爲那相當於凌駕於皇權之上,又不願意真的在公主之下委曲求全,由於公主的父輩亦或者兄弟是天子,普通女子在孃家告狀後,最後不過是互相吵一架,但公主告狀卻可能直接把整個家族都送上西天。

而且高門貴女家教通常更好,符合娶妻娶賢的標準,不像是突然崛起的皇室,公主長成什麼樣子,那可真是看運氣,再加上高門本來就有政治特權以及書籍、家族等各方面的優勢,在仕途上不需要太過依賴於皇室的特殊關照,自然就不願意和公主沾染。

但太平公主知道,在洛氏內部一直都有和皇室通婚的計劃,所以從開國以來,洛氏一直有意識的在迎娶公主進入洛氏,如果想要避嫌的話,洛氏是完全可以不和皇室結親的。

但實際上,面對皇室的結親聯姻,洛氏從來都沒有拒絕,從初代的平陽公主開始,到二代長孫皇后的嫡女嫁入洛氏,直到現在自己又和洛千秋成婚。

她的姐姐安定公主,在身體修養的差不多後,就遠走西域拜入玄門之主門下,成爲玄門聖女,實際上就是去結婚,這裡就要說一下,貞觀末年的時候,玄門聖女趙黛兒來到中原朝賀,最後帶了君字輩的洛氏嫡系回西域,趙黛兒藉此在洛玄奘後成爲玄門之主,兩年後,生下現在的兒子,天生聖痕,西域聖痕一脈,從這裡開始傳承。

至於收安定公主爲學生,是因爲在玄門中,宗教上的師生關係是不亞於親屬關係的,甚至有繼承權,所以選擇老師,對於玄門中人非常重要,在某一段時間中,還有收自己親生兒女爲學生的,現在玄門高層,如果有不合法但卻特別寵愛的孩子,都會爲自己不合法的孩子選擇一個老師。

這裡合法的孩子,在中原就是嫡子,不合法的孩子,就是庶子,玄門畢竟是宗教,雖然不禁止結婚,但妻妾成羣,那不符合清修士的畫風,所以在玄門中,沒有妻妾制度,庶子沒有一丁點繼承權,應該叫做私生子,屬於孽種。

安定公主出身大唐皇室,被玄門之主收入門下,又嫁給神廟軍統領的兒子,單以前途論,很是遠大,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大唐天子用來維繫和西域間關係的棋子,但沒人會不尊重她。

畢竟這神廟軍統領,和她還能算得上親戚,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畢竟洛君薇是安定公主的表姑,而這神廟軍統領,她的公公,則是洛君薇的弟弟,安定公主從這裡叫一聲表叔不算過分。

這樣一算,從大唐建國以來的所有嫡女,都嫁給了洛氏,三代下來,李氏和洛氏的關係已經極其親密,一說起洛氏,世人已經自動將之歸於皇親國戚。

但這就算是李洛合一的嗎?

洛氏所追求的是如同當年姬姜一樣的關係,姬姜扶持着走過世世代代,無數年並肩而過,現在比起當初的姬姜來說,明顯差得遠。

要知道當初的姬姜之所以那麼穩固,和血緣是脫不了關係的,每一代周天子體內都流淌着無數姜姓的血,姜姓諸侯體內也流淌着無數姬姓的血,正如當初齊國末代國君赴死的時候,他因爲自己體內的素王之血而驕傲和自豪,在那個時候,素王就不僅僅是洛氏的祖宗神了。

而現在的洛氏和李氏卻不是這樣,現在關係的確是很親近,但實際上每一代天子身上都沒有流淌洛氏的血,因爲洛氏沒有外嫁,只是娶公主,終究都是旁系,影響不了真正的天子血緣,更難搞的是,並不是洛氏不願意嫁,但李氏的男子有點不符合洛氏女的擇偶,就算是其他的不在乎,但李氏多情這一點,就有點頂不住。

當這個現實擺在洛蘇的面前時,即便是他這個自認爲對天地道理熟悉無比的人,也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冥冥之中必有天意,李洛合一是他提出來的,最快速讓洛氏重返巔峰,甚至超越曾經巔峰的辦法,事實證明,他的辦法很有效果,現在洛氏已經連續三代都居於中樞,深刻影響天下,徹底超越了漢朝的時候,快要觸及到邦周。

在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洛蘇就在想,如果有一代李氏的公主沒有讓人無可指摘的,那該怎麼辦,現在計劃順利,其實和這三代公主素質很高不無關係,平陽公主就不提了,放在任何一段歷史上都是奇女子的級別,長孫皇后的三個嫡女,每一個都很優秀,不僅長的美,而且性格也好,太平公主同樣優秀的可怕,不亞於平陽公主,甚至能夠被武曌和洛君薇這兩個身經百戰的政治家選爲皇太女,繼承這個龐大的帝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考慮未來可能遇到的情況,那就必將會被拋棄,在這個時候,女主天下的讖言走進了洛蘇的視線,而且越來越清晰,他不由的感嘆,這就是命運拋給他的鑰匙,讓他來解開最後的難題,到底該要解決李洛合一的最後一步呢?

那自然就是生下一個帶有洛氏血脈的天子,從這一點上,太平公主難道不是這個人選的必備嗎?

她是如此的和她的母親相像,有旺盛的精力,武曌連着生孩子,卻依舊能夠一手擺平宮中,一手幫助李治治國,而且生下四子二女,卻沒有遭遇過生育危機,即便是放在普通人家,也是會被稱讚旺夫的。

她還有卓越的政治天賦,遠遠勝過她的哥哥,可以擔當大任,是成爲領袖的料子。

當女主天下和李洛合一都聚集在太平公主身上時,如此的巧妙,就連洛蘇也忍不住爲之驚歎,這算是什麼呢?

武曌基於現實將本該她實現的放在了太平公主身上,但武曌依舊是不同的,在武曌行動的同時,洛蘇也將洛氏的命運,放在了太平公主和洛千秋身上,洛氏將伴隨着太平公主以及她的兒子,而走上新的巔峰,甚至超越曾經邦周時期。

太平公主和洛千秋二人在房中相擁,靜謐的氛圍籠罩了一切,在無數的思維發散後,收回來的東西,就像是一張網,將二人都籠罩在其中,這張網不會傷害他們,但卻裹挾着二人往前走,不能停下。

洛千秋良久才低聲道:“夫人,如果陛下真的立你爲皇太女,我會爲你披堅持銳,就像是在婚前,我曾經爲你說過的那樣。”

太平公主知道洛千秋在說什麼,在他懷中蹭了蹭。

女人做天子,是肯定會有反對的人,就算是程序合法,也會有人藉機挑事,這世上從來都不缺乏野心家和蠢貨,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燕王李恪的確是有才,他真的就能在漠北一待這麼多年,不進入中原,如果他真的南下的話,恐怕李治只會笑,終於有機會收拾他,但是他真的就守在漠北,向中原要人口,這反而讓中原進退維谷。

以前的草原都是南下打草谷掠奪人口,現在的草原則是直接開口要,朝廷還不能不給,一旦不給草原就是一頂阻礙草原漢化的大帽子扣下來,而且放任邊境一些不開化的部落南侵,讓人難受不已。

洛千秋聽說那位燕王李恪最近幾年身體不好,恐怕去世也就在這幾年了,到時候他的兒子還能有這樣的戰略定性嗎?

說不準啊。

到了那個時候,如果太平真的做了天子,那他是一定要出征,爲她討平不服的,尤其是涉及到這些宗族,很難搞。

不過現在太平公主不願意想這些事,“夫君,如果真的能成爲皇太女,乃至於成爲皇帝、天子,沒有繼承人可是萬萬不可,我們要趕緊生一個孩子出來。”

說罷就將洛千秋按在牀榻上,一副裝出來的霸氣模樣,但她在女子中,雖然算是高挑的,但在洛千秋這種力能扛鼎的人面前,實在不夠看,洛千秋一隻手就將太平公主扭轉過來,壓在身下。

……

靈天閣中,洛君薇向洛蘇彙報着昨晚她和武曌和太平公主攤牌的事情,洛蘇輕輕點了幾下頭,“就按照天后的計劃去做吧,她已經計劃很多年,應當不會有什麼遺漏。”

洛君薇有些振奮的問道:“老祖宗,這件事是一定成功的,如果這件事做完的話,對於家族是不是大有裨益,您說過在您甦醒的時候,家族已經油盡燈枯,等到這件事做完後,是不是就徹底恢復了?”

在洛氏中,當初的洛玄鏡,現在的洛君薇,都是對洛氏最瞭解的子弟之一,因爲二人曾經長時間陪在洛蘇身邊,所以很清楚當初洛氏所面臨的情況,洛君薇這些年來積極入仕,和這件事不無關係。 洛蘇聞言輕笑,摸了摸洛君薇的腦袋。

二人坐在對面,洛君薇漸漸變老,而洛蘇依舊如此,但二人間卻依舊如此和諧,洛蘇就是如此,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會給人一種幼稚的感覺,他實在是太過於蒼老,不是容顏,而是那種歲月的氣息。

“薇薇不用擔心,家族的虧空已經補上,這些年的所得也足以消耗。”

洛蘇笑着說,大唐建立都這麼多年了,如果還不能彌補消耗的話,那就太過於可笑了,洛氏的地位增長,還有神都洛陽的地位確立,還有一些其他事項,都讓洛氏現在的情況很良好,“我反而有些擔心,這一次會不會讓家族太過於撐着,等到太平公主登上皇帝位後,家族的一些勢力是不是應該收縮?

我在思考素王會在什麼時候再次召喚我,我還有沒有機會,在下一次關鍵的命運抉擇時,爲家族指明前路。”

洛蘇所講的這些,都是洛君薇所不能理解的,什麼叫做會不會讓家族太過於撐着,但最後一句,她明白,素王召喚就是去世,當然對於老祖宗來說,那不是一件悲傷的事,反而可以說是好事,畢竟老祖宗是明確的可以昇天見到素王的人,和他們這些後輩子孫是不一樣的。

……

天授殿旁邊的偏殿中,正在等候上朝的羣臣,正三三兩兩的聊天,而後就從禮儀官那裡,得到了一個消息,羣臣震驚的得知,皇帝今日竟然會上朝!

事出反常必有妖,僅僅一瞬間,這些老狐狸就知道發生了了不得的事情,幾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在殿上交頭接耳起來,各自詢問着別人,知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答案是一定的,沒人知道。

如果朝堂上一個問題沒有答案的話,那就去問天官洛君薇,作爲大唐的常務副天后,一年有兩百天以上住在天后寢宮的首席宰相,沒有她不知道的事情。

四品以上的高官圍在洛君薇旁邊,低聲問着,“洛相,您可知道,這是發生了什麼?怎麼皇帝陛下都來上朝了?”

這個問題一出口,洛君薇都有些沒繃住,裝作厲聲呵斥道:“皇帝上朝豈不是正常?這朝政不就是臣子說於陛下聽的?”

這話的確是正理,直接把一衆人憋的很是難受,洛相真是裝糊塗的高手,一番話說的是滴水不漏,好像皇帝不上朝是我們這些人搞得一樣。

但洛君薇不願意開口,衆人就知道,這件事果然不小,就連洛君薇都不願意說,至於說洛君薇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真的不可能發生了什麼,如果是前幾年的時候,他們還會相信,但經過這些年的教訓,誰信誰傻。

在大唐,在這座長安城,在這個朝廷上,就沒有洛君薇不知道的事情。

正思索着這些年,宦官前來通知,“諸位大人,上朝時間到了!”

朝臣排成一列列往天授殿的正殿而去,按照席位各自團團坐下後,不多時,朝臣就見到皇帝攙扶着天后從後走出,而後將天后扶在御座上坐下,皇帝李旦則坐在御座旁邊的皇位上。

這種坐姿同樣就是現在大唐的格局,沒有天子位冠在頭上的李旦,地位是實實在在的差了天后武曌一頭,比如當初玄門派出使者前來朝賀李旦繼位的時候,對武曌用藩屬臣禮,但是對李旦則用友邦君主的禮儀。

伴隨着鐘聲響起。

朝政正式開始,最近朝廷上並沒有什麼大事,否則武曌也不會選在這個時候搞這件事,一衆宰相都沉默不語,朝政在幾個低級官吏出言後,就宣告結束,實際上還有有一些事的,但大多數的人都意識到不對,所以也就不說話了。

再次敲響鐘聲後,見到沒人說話,李旦胖乎乎的臉上流露出幾分緊張,深吸了一口氣,這纔開口說道:“諸卿。

朕因爲出身先帝嫡子,又受到天后寵愛,而以眇眇之身,得以奉承宗廟,但繼位以來,沒有功績,德行不足以感動皇天,以至於到如今,先帝的天命依舊在母后冠上,大唐皇帝的冠冕上不曾有天命落下,這是朕的罪過啊。”

皇帝開口就認錯,但卻不是罪己詔,太讓人震驚了,認錯也有不同的認錯,認錯的本質是希求得到原諒,比如向皇天認錯,是希望上天能夠再給一次機會,但皇帝這種認錯方式,那簡直是往自己身上砍刀子,直接說自己沒得到皇天承認,這和當官的說自己不孝有什麼區別?

大唐皇帝沒有履極天子位,的確一直受到臣子私下非議,但反正有天后在那裡,秉持天命也沒有問題,作爲大唐的政治領袖,皇帝就足夠了,沒有天子位所以有罪,就算這是事實,但這是能說的嗎?

皇帝不提,誰也不會腦子抽了提這件事。

而且這又不是不能找理由,歷史上又不是沒發生過這種事,當初漢光武皇帝,明確記載他第一次以大漢皇帝的身份繼承天子位失敗了,但後來他還是成爲了天子,如果有人用李旦沒有天子位說事的話,李旦完全可以說“朕不曾得到天子位,所以朕更要誠心的侍奉皇天,以希求皇天賜福”,這話說出來,誰還能說個不是?

但現在皇帝自爆,那就不得不處理這件事了,至於怎麼處理,那就不用說了,除了退位,還能有什麼辦法,這皇帝難道是瘋了嗎?

李旦依舊在上面說着,但很多人已經聽不下去,“朕深感不能承擔邦國重擔,不能扛起社稷國朝,所以在此遜位,請天后從宗家之中,再擇賢人,立爲皇帝,以保邦國不失。”

當李旦要主動遜位的言語從他口中說出來後,殿中已經是一片寂靜,每一個人都被震驚的說不出來話來。

下一刻,就直接就大臣從坐席中衝出來,直接推金山倒玉柱般的跪在地上,失聲痛哭道:“皇帝陛下,不可啊,不可啊,您怎麼能棄天下邦國而去呢?

臣請您收回此等荒謬之想法,臣請您收回!”

一個皇帝要遜位,沒有人出來阻止,那可真就是笑話了,李旦雖然沒有什麼恩德,但也沒有什麼錯誤,一個傀儡,還要什麼呢?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不吝於天塌地陷,任何一個皇帝所代表的都是龐大的勢力,當初李顯和李旦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多少人在背後攛掇,就是爲了他們成爲皇帝后的回報,但李旦直接撂挑子不幹,這就代表着無數人的利益將會落空。

現在的天下是天后做主,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天后畢竟年紀大了,歷史上這種事太多了,皇太后掌權,但等皇太后死後,最後權力還是會落在皇帝手裡,李旦是武曌最小的兒子,完全能夠熬得起。

爲什麼要這麼着急的退位,一旦退位,那結果可就不一樣了,現在李旦退位,之後上位的難道是那位魏王嗎?

一想到這一點,當初幫着李旦上位的大臣,就感到恐懼,讓李顯上位,那還不如直接毀滅,真的讓李顯上位,他們難道還能落得了好?

簡直就是做夢!

他們有太多理由,不願意讓李顯上位了,就算是把衛王李賢叫回來都比李顯強啊。

伴隨着這個大臣出列,還有不少大臣出列,席中曾經李顯一黨的大臣,皆目中滿是驚喜,萬萬沒想到皇帝會給他們這麼大的一個驚喜。

他們就想問問,什麼叫“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啊?

殿中頓時一片嘈雜之聲,而後從上傳來一道凜冽的聲音,“給朕肅靜!”

是天后的聲音!

殿中頓時安靜下來,望着這一幕,李旦眼中有些羨慕,這就是他幻想中的自己,幻想中的君王,一句話,羣臣俯首,而不是現在這樣。

我果然不適合當皇帝。

李旦心中這樣想着。

沒有人能看見冕旒後,天后臉上的表情,衆人只能聽到天后的聲音沒有絲毫的變化,淡淡問道:“皇帝,君無戲言,今日在衆臣面前說下這些,日後就沒有迴旋餘地了。”

李旦面向武曌躬身道:“母后,兒子是認真的,這邦國重擔,應該交給一個可以上承皇天之運的人,而不是兒子這樣的庸碌之輩。”

“既然如此,朕就應允你的請求。”

就在衆人之前,他們眼睜睜的看着這對母子完成了這樣一場對話。

皇帝就這樣退位了?

沒有人能夠相信自己所見到的東西!

————

旦少仁懦,天后每見之,既憐且厭,及至秉承邦國,貴爲皇帝,而不能有爲,天后乃曰:“既喜榮華,善書畫,好享樂,當爲富貴翁,豈可據帝位而害天下哉?”

旦曰:“三代以來,多以君位而攻殺,兒臣願遜皇帝位,以爲天下先。”

天后贊之,有三代之風,旦乃還封相王,及薨,世宗感遜位之德,追封“讓皇帝”,入祀帝廟。——《唐書·高宗天后諸子列傳》

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705章 與神廟軍和敢戰士的差距!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334章 還政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111章 我全都要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96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952章 國無儲君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250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221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221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327章 流國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290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926章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賜予君王荊棘冠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934章 齊國立,扶桑危第993章 四散第442章 風暴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225章 雙方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870章 李世民,不要讓我失望!(卷末)第228章 拜將第125章 魏卿之死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295章 廢王第334章 還政第646章 美第109章 變與不變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42章 勸王殺子第506章 薨!第273章 我在陰山上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48章 定策第139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878章 洛蘇李淵,李世民明心見性!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85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第156章 試探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31章 天命在周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94章 妖氛第841章 關中行!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57章 晉國五公子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246章 韓信表示聽洛採的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45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33章 諸侯同心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212章 風來!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984章 託孤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838章 不過笑談中(卷末)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998章 甦醒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994章 變革第54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1004章 鎮壓第280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這裡嗎?第364章 大漢棋聖
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705章 與神廟軍和敢戰士的差距!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334章 還政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111章 我全都要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96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952章 國無儲君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250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221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221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327章 流國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290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926章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賜予君王荊棘冠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934章 齊國立,扶桑危第993章 四散第442章 風暴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225章 雙方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870章 李世民,不要讓我失望!(卷末)第228章 拜將第125章 魏卿之死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295章 廢王第334章 還政第646章 美第109章 變與不變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42章 勸王殺子第506章 薨!第273章 我在陰山上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48章 定策第139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878章 洛蘇李淵,李世民明心見性!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85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第156章 試探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31章 天命在周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94章 妖氛第841章 關中行!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57章 晉國五公子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246章 韓信表示聽洛採的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67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45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第33章 諸侯同心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212章 風來!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795章 昭昭洛水!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984章 託孤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838章 不過笑談中(卷末)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第998章 甦醒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994章 變革第54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1004章 鎮壓第280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這裡嗎?第364章 大漢棋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