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無傷告密

子嬰做了四十六日的秦王,在楚將沛公劉邦進入關中後,跪於咸陽道左,獻上調兵的虎符和傳國玉璽向劉邦投降了。樊噲和周勃也及時調動兵馬,將秦國國都納入實際的掌控之中。

也正式完成了楚懷王當中盟約的,先克關中入鹹、陽者王之的約定。從法理和道義上來講,劉邦現在已經是名義上的關中王了。只是這是一個依靠武力和實力說話的時代,楚懷王熊心已經徹底淪爲傀儡,他的約定起不了什麼作用。

這個關中王能不能坐上去,能不能坐穩,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上將軍項羽。然而此時此刻,劉邦正處在無比的得意中,早已將這遭事情拋到了九霄雲外。

站在咸陽宮門口,巍峨的宮殿,高大的飛檐樓宇,壯觀威嚴。多達數百級的臺階是是通向權利的天梯,磅礴的氣勢給人以沉重的壓力。也只有站在臺階的頂端,才能俯視一切,俾睨天下。

劉邦一步步走上去,心中情感萬千說不清也道不明!登頂之後,推門進入大殿。

金碧輝煌的咸陽宮奢華不已,巨木成柱,金龍環繞,炫目不已。劉邦等人進入其中的時候,都震驚的何不攏嘴巴!

樊噲目不轉睛地看着眼前的富麗堂皇,嘆道:“看人家秦王,過的這才叫日子!”

“是啊,雄偉的宮殿,寬敞明亮的大殿,織錦的帷帳,金銅器皿,全都做的如此精美……”

“府庫裡堆滿了金銀財寶,財帛絲絹,天下無他處可及!”

……

此起彼伏的驚歎聲在耳邊響起,劉邦走上高高在上的秦王寶座,撫摸着秦王御案。想想着當日秦始皇就是坐在這裡,發號施令,讓秦國的軍隊掃平六國的。就是在這裡,接受全天下的朝拜於臣服。而今玉璽虎符在自己手上,自己也即將坐到這裡。

劉邦眼神複雜,心潮澎湃,一雙腿微微挪動,膝蓋緩緩彎曲,就要坐上那個夢寐以求的寶座。

只聽張良續道:“當然,沛公入關中,是武關秦國守將主動投誠,子嬰此番獻上璽印投降,足可見關中民心所向和沛公的威望與好名聲。民心所向事關社稷之根本,項羽的殘暴讓沛公的仁義更加凸顯,那麼該讓這種仁義更深一層,更長久的延續纔好!”

曹參問道“子房先生,那麼該如何延續呢?”

這個……劉邦很快想到些什麼,沉聲問道:“現在該當如何?請先生爲我謀!”

張良很是欣慰,劉邦這一點很好,肯聽人建議,善於納諫纔是明主風範。說道:“沛公沒殺子嬰和秦國宗室大臣是對的,但這遠遠不夠!”

聽到張良這麼說,樊噲不由的再次臉紅。在這種事情上自己的想法太過簡單,魯莽衝動了。

張良續道:“大軍進入咸陽城會讓關中百姓懼怕,畢竟沛公與項羽同屬楚臣,上層的官員和將士知曉,普通百姓卻不知道。他們會對楚軍有天生的恐懼與抗拒,此非吾等所願!”

“所以大軍駐紮城內並不是上上之選,最好退出城去,還需要另外想辦法,讓關中百姓明白沛公與項羽的區別。讓他們知道沛公的好處,感念沛公的仁義與恩德,收攏民心。”

衆人不覺點點頭,覺得張良之言甚有道理,都靜靜地聽着子房先生繼續分說。

“再者,進入咸陽城後,立即進入秦國皇宮,難免戶讓人有所誤會。秦宮以富麗奢華著稱,金銀財帛,奇珍異寶無數,此天下人皆知。滅六國之後,美人姬妾數不勝數,新建的阿房宮更爲甚之,這絕對是個天下最讓人陶醉的溫柔鄉!但是秦二世胡亥就是死醉生夢死之中,前車之鑑啊!敢問沛公和諸位將,進入咸陽宮是否有些愜意飄然呢?”

劉邦深知張良所言不差,進入咸陽宮中,便被無上的權勢所吸引!”

這……

張良解釋道:“此乃一舉兩得之計,既可得關中民心,將來對項羽也好有個解釋……”

此時,項羽的軍隊正在函谷關激戰。項羽並沒有劉邦那麼好的運氣,函谷關的守軍不但沒有像武關守軍那樣主動投降,防禦和抵抗也異常的激烈。

原因還是新安殺降的不利影響,武關守將是害怕項羽的殘暴,剛好有仁義著稱的劉邦在關外,權衡利弊才做出那樣的選擇。函谷關則不一樣,他們直接面對的是項羽率領的幾十萬諸侯聯軍。

函谷關守關將士感受到的是最愛切膚的威脅,章邯是主動投降的,項羽苛待降卒,並將二十萬人全部坑殺。那如果自己投降呢?他們沒有劉邦那樣的救星,終究還是死路一條。

索性是個死,與其被項羽坑殺,還不如拼死一戰。與其死到項羽的屠刀下,不如死到戰場上。因此,武關和函谷關的反應截然不同,項羽大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抵抗。

大軍在函谷關下連續奮戰數日,依舊難以推進,項羽不由的又急又怒。先派出各國諸侯全力進攻,不見成效之後,纔派出了英布的人馬。尹將軍這一遭算是樂的清靜,只帶着一千人馬的近身侍衛,自然無法上戰場拼殺。借力打力,借刀殺人是範亞父慣用的伎倆。

函谷關打的如火如荼,尹旭全然不關心,心思全在東方的魏國。蒲俊和蘇角率領三萬人留在新安,那是他最後的,也是全部的資本,至關重要。

好在有蒲俊才能足夠,爲人機警穩重,定不會辜負自己的期望。還有大梁的魏宮裡,還有自己心愛的玉人。其實之所以留下蒲俊,還有一個不方便明說的原因,那便是爲了玉娘。

尹旭嘆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且先忍着吧!”

英布苦笑道:“幾時是個頭啊?光是這眼前的函谷關,就讓我頭痛不已,真不知該如何是好?晚了又怕延誤軍情,唉!”

尹將軍知道他的爲難之處,也正是爲此而來,只是抿嘴笑而不語。

英布見他自信的笑意,知道尹旭素有奇謀妙計,頓感驚喜,問道:“莫非東來你有辦法?快快告訴爲兄!”

“小弟確有一計,特來爲大哥解憂愁!”說着低聲道出了章邯和司馬欣告知的秘密小道一事。

英布聽後大爲欣喜,感激道:“此時爲兄會銘記心中,來日回報!”

尹旭笑道:“大哥說什麼話,你我相交多年,如今又是難兄難弟,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些許小事何足掛齒?”

說着兩人相視大笑,很是開懷!

走出英布的營帳,尹旭心情很是舒暢。自己與英布本來認識早,關係也頗爲密切,此刻他爲難的時候幫他一把,無疑是雪中送炭。雖說嘴上都說何足掛齒,但尹旭知道英布是個重諾言重情義的人,將來遇到爲難,很有可能會幫助自己。

在未來的歲月裡,九江王英布在楚漢相爭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位置,早一些拉攏交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英布得了尹旭指點,第二日依舊以大量兵力正面進攻,吸引秦軍注意力。另派一支精銳小隊,沿着函谷關的小路潛伏到山上,繞道秦軍背後突然襲擊。從而一舉擊潰堅守十餘日的秦國函谷關防線,堅挺的秦國東方門戶向諸侯聯軍打開。不過相比東南方向的武關,晚了好些日子。

函谷關攻克,項羽很高興,范增總是那副喜怒不行於外的表情,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就在項羽開懷大笑,準備率領大軍一路前行,高歌猛進直抵鹹、陽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

半月前,武關守將主動獻關投降,沛公劉邦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拿下武關,進入關中。

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眼前,劉邦終於還是先一步進入了關中。更讓人鬱悶的時,藍、田兩場戰鬥,劉邦都取得完全的勝利。最爲要命的是秦王子嬰獻上玉璽兵符,向劉邦投降了。

聽到這個消息,項羽自然而然有些暴怒,他想不明白,自己巨大的優勢下。赫赫威名和狂霸之氣傳遍天下,各國諸侯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視,臣服巴結的,劉邦小小一個沛公就然這般不識相!

他以爲在自己威名和戰功的震懾下,劉邦不敢輕舉妄動,即便到了武關城下,也不敢擅自進入的。沒想到劉邦等候了十多日,還是還有抵擋住關中王的誘惑,還是進入了。

最讓人可氣的是武關竟然沒做任何抵抗,主動投降了,劉邦因此撿了個大便宜。而自己面臨的函谷關遭到的卻是誓死抵抗,差別怎麼這麼大呢?

還有就是秦王子嬰,太不識相了,他難道不知道如今誰纔是楚國……應該說誰纔是東方六國的話事人嗎?即便是要投降,該是該向自己投降的,怎麼能向劉邦投降呢?

從這一刻開始,項羽徹底恨上了子嬰,進入關中後殺子嬰,幾乎殺害所有秦國宗室未嘗沒有這個原因。

偏生子嬰投降了,劉邦卻接受了,他個什麼東西?有資格接受秦王的投降嗎?虎符和傳國玉璽也是他可以據有的?一想到這些事情,項羽便滿腔怒意。

就這樣,怒火中燒的項羽率領諸侯聯軍進入關中。一場抗風暴雨即將吹起在八百里秦川!!。

第192章 范增的憂慮第280章 齊國局勢第611章 獻寶第577章 楚軍撤退第287章 底氣從何而來第246章 折中方案第191章 張良計第438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56章 沛公的提議第283章 山中遭遇第326章 疑竇重重第24章 黥面英布第247章 失敗的偷營第461章 吸取教訓第202章 鴻門宴(四)第631章 好戲開場第225章 各種算計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242章 刺殺開始第296章 保持優勢第31章 悲喜交加第171章 斷了念頭第403章 一隻信鴿引發的戰爭第175章 入關否(上)第311章 安然歸來第62章 是敵是友?第426章 陶朱後裔第190章 結盟第301章 越女心思第363章 詐降之計(下)第137章 反咬一口第639章 眼中釘第218章 錦衣夜行第427章 各爲其主第24章 黥面英布第490章 大戰開啓第134章 臨界點第157章 膝行而前第411章 殺,一個不留第452章 一盆冰水第198章 混水摸魚第127章 韓王到訪第28章 起兵反秦第154章 獵物第210章 金帳藏嬌(下)第113章 女刺客第421章 禍起蕭牆第525章 強勢邀請第213章 掛名夫人(下)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551章 北方消息第454章 憂心忡忡第185章 代爲效勞第282章 越王出遊第206章 劉邦人呢?第261章 組建騎兵軍團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649章 戚夫人第101章 鴻門宴(三)第158章 後續影響第292章 自信的本錢第453章 四分天下第121章 最後一搏第291章 周家悲劇開始第72章 不平靜第602章 滿城風雨第255章 三萬越甲可吞楚第37章 承影斷水第416章 張良謀劃第121章 最後一搏第309章 君臣相見第652章 兵圍臨淄第427章 各爲其主第394章 關鍵人物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631章 好戲開場第229章 韓信的心路歷程第79章 點將聚兵第325章 糧倉下落第169章 慌不擇路第132章 主動拜見第158章 後續影響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316章 陳平歸來第450章 依蘭花開第321章 先打誰第567章 一點犧牲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666章 白登之圍第18章 水漫青石第275章 利益共同第498章 破空而來第396章 封爲樑王?第115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9章 尹將軍怒了第658章 情況有變第27章 前提條件第314章 商議對策第149章 一觸即發
第192章 范增的憂慮第280章 齊國局勢第611章 獻寶第577章 楚軍撤退第287章 底氣從何而來第246章 折中方案第191章 張良計第438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56章 沛公的提議第283章 山中遭遇第326章 疑竇重重第24章 黥面英布第247章 失敗的偷營第461章 吸取教訓第202章 鴻門宴(四)第631章 好戲開場第225章 各種算計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242章 刺殺開始第296章 保持優勢第31章 悲喜交加第171章 斷了念頭第403章 一隻信鴿引發的戰爭第175章 入關否(上)第311章 安然歸來第62章 是敵是友?第426章 陶朱後裔第190章 結盟第301章 越女心思第363章 詐降之計(下)第137章 反咬一口第639章 眼中釘第218章 錦衣夜行第427章 各爲其主第24章 黥面英布第490章 大戰開啓第134章 臨界點第157章 膝行而前第411章 殺,一個不留第452章 一盆冰水第198章 混水摸魚第127章 韓王到訪第28章 起兵反秦第154章 獵物第210章 金帳藏嬌(下)第113章 女刺客第421章 禍起蕭牆第525章 強勢邀請第213章 掛名夫人(下)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551章 北方消息第454章 憂心忡忡第185章 代爲效勞第282章 越王出遊第206章 劉邦人呢?第261章 組建騎兵軍團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649章 戚夫人第101章 鴻門宴(三)第158章 後續影響第292章 自信的本錢第453章 四分天下第121章 最後一搏第291章 周家悲劇開始第72章 不平靜第602章 滿城風雨第255章 三萬越甲可吞楚第37章 承影斷水第416章 張良謀劃第121章 最後一搏第309章 君臣相見第652章 兵圍臨淄第427章 各爲其主第394章 關鍵人物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631章 好戲開場第229章 韓信的心路歷程第79章 點將聚兵第325章 糧倉下落第169章 慌不擇路第132章 主動拜見第158章 後續影響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316章 陳平歸來第450章 依蘭花開第321章 先打誰第567章 一點犧牲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666章 白登之圍第18章 水漫青石第275章 利益共同第498章 破空而來第396章 封爲樑王?第115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9章 尹將軍怒了第658章 情況有變第27章 前提條件第314章 商議對策第149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