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起兵反秦

夜,華燈初上。

一輛馬車緩緩停下,番邑縣尉陳奎與妻子餘氏趕忙迎了上去。車上走下兩個女子,一老一少,餘氏言笑晏晏上前行禮。陳奎瞪大了眼睛問道:“夫人,吳大人和臣公子呢?”

來人正是縣令吳芮的妻女。

衣着端莊吳夫人說道:“實在抱歉,拙夫今日身子欠佳不能前來。臣兒犯了過錯,被他父親責罰不得出門,還請陳大人見諒!”

“呃?”陳奎眼中一抹複雜的神色閃過,旋即滿臉堆笑道:“言重了,吳大人身體不適多休息纔好,下官明日過去府上探視。”至於吳臣,他心知肚明,故而隻字未提。

“陳大人客氣了!”

“夫人請!”陳奎禮貌相請,因來的只有女眷,故而由余氏陪着往內堂走去。

陳奎遠遠墜在後面,心情變得格外沉重。今日趁着給安桐運糧的的機會,將一份密信交給心腹張柏帶了過去,爲的就是告發吳芮通匪和不臣之心。

他是朝廷派駐的官員,本身有個任務就是監視和牽制吳芮,故而時常留意着。那日他見一個神秘男子拜訪吳芮,緊接着便傳來安桐前來番邑追擊,卻不見盜匪蹤影的消息。更爲神奇的是,當晚盜匪竟突然出現在北側,偷營劫寨燒了糧草。

陳奎起了疑心,安桐言之鑿鑿盜匪在番邑,怎麼會突然消失呢?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吳芮故意包庇。自那日起,陳奎便開始暗中調查,尋找證據。

一段時間的明察暗訪後,發現確有盜匪從番邑經過的跡象,此事吳芮不可能不知道,所以通匪包庇確有其事。緊接着他又發現,當日彭蠡澤邊有大批人馬乘船北上,還都攜帶利劍兵器。同時還聽聞吳芮之子吳臣出言不遜等等,以及一些捕風捉影的消息。

陳奎仔細一想,恍然大悟。故而急忙修書一份,想要將此時上報給左校尉安桐,一方面是儘自己本分。另一方面是處置吳芮後,他能上位番邑,多年屈居人下,他很是不甘。好不容易逮到個機會,怎能不好好利用呢?

可惜天公不作美,梅雨一下就是月餘,道路泥濘難行不說,還每個合適的藉口。此時萬一不小心被吳芮發覺,只怕是大大的不妙。故而一拖再拖,直到今日送軍糧,纔有個光明正大的機會。

可是到了傍晚,還不見送糧隊回來,雨後道路難行耽誤時間也是有的。即便如此,張功曹知曉事情輕重,也該給自己送了信纔對,可事實上並沒有。在他看來,安桐若是知曉此事,必不會善罷甘休,總會有個表態的,可是爲何一直沒有消息呢?

莫不成中途出了什麼變故?難道吳芮察覺此事?想着想着陳奎愈發的不安。所以他特地在家中設宴,邀請吳芮全家前來赴宴,以作試探。

但是吳芮的妻女來了,吳芮卻沒有來,陳奎心中咯噔一下。吳芮這是什麼意思?莫非他真發現了什麼?讓妻女前來只是穩住自己?想到此處,陳奎心中更加不安。不過旋即有想到,吳家母女也算是人質,必要時可以之爲挾制,只是吳芮難道不在乎妻女嗎?

萬事須得早作準備,知道事情不妙後,陳奎便吩咐心腹加強府中防衛,同時派人前去縣衙打探消息。傳回消息,縣衙那邊一片安靜。

一切都那麼的平靜,陳奎心中的不安愈發的強烈,或許這就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吧!不久後,一侍女前來爲吳家母女送披風,看似平常的舉動,陳奎卻嗅出了異樣。

輕輕嘆了口氣,陳奎對身旁的心腹管家吩道:“去準備一下,看住吳家母女,在想辦法派人出城,連夜去見安校尉。”

管家心頭一震,問道:“老爺,真要動手嗎?”

陳奎無奈道:“看樣子,已經走漏了消息,吳芮老兒只怕已經謀劃這對付咱們了。”

管家點點頭,默默地下去準備了。應該說陳奎的危機預感沒錯,只可惜已經於事無補。在管家安排人手的同時,幾個黑影已經先一步翻過陳府的低矮的圍牆,悄然潛入,正是尹旭、英布、蒲俊等人。

本來的今晚的主要任務是遊說吳芮,策反他一同起兵抗秦,藉助了番邑這麼一個大縣的人力物力。勢力必將壯大不少,在江東抗秦義軍中佔據一席之地。

本來事情進行的很順利,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打動吳芮,之後以那封信“逼迫”吳芮殺陳奎。只要確定了陳勝、吳廣大澤鄉揭竿而起的消息,吳芮必會同意起兵,因爲那是註定的歷史。

誰知節外生枝,偏偏有了吳家母女前往陳府赴宴一事。顯然這是陳奎在試探,可偏巧吳芮沒有登門赴宴,這在陳奎眼中無疑是危險的信號,今夜吳家母女的安危實在堪憂,吳芮自然十分顧念妻女安慰。

對此尹旭也十分擔心,實際上若陳奎真殺了吳家母女,倒是能更加堅定吳芮的抗秦之心。只是自己想要與之合作將再無可能,說到底,吳芮落到這樣進退維谷的境地是因自己而起。而且今日陳奎的信使被抓,起了疑竇也是自己造成。所以安全救出吳家母女對他們格外重要,一方面是表達歉意,以求心安。一方面向吳芮表示誠意,是聯合起兵的前提條件。

尹旭主動請纓,並奉上了詳細計劃。吳芮聽聞後,思索一番覺得可行,答允了。於是衆人分頭行動。

陳府後院,三個家丁來回巡邏走過,可惜晚了了一步。尹旭打個眼色,與英布、蒲俊一同上前,捂住三人嘴巴,鋒利匕首瞬間劃過家丁的喉管。

三具屍體迅速被拖到暗處,片刻之後,三名家丁走出繼續巡邏。稍有不同的是,三人腕上多了根黃色的布條。

來回走動一圈,摸清楚了陳府的房屋佈局後,三名家丁相視一笑,將手中的火把扔在某處。不消片刻,大火熊熊燃起,風助火勢朝着相連的後堂燃起。

“走水了!”

“快救火!”

賊喊捉賊,縱火者首先喊叫起來,陳府瞬間爲之驚動。第一時間內,陳奎大感不妙,好好的怎麼會突然起火呢?何況還有家丁來回巡視,可見是有人蓄意而爲之。

大火瞬間向後堂撲去,餘氏與吳家母女都在其中,爲避大火,在家丁的護衛下衝出房間。漫天的火光驚動了規模不大的番邑城,得知陳縣尉家起火,值勤的衙差,甚至有十多個熱心百姓紛紛趕來救火。一時間,陳府內外亂成一團。

陳奎無奈,只得吩咐管家看好吳家母女,一邊阻止人救火。陳家部分家丁協同衙役和百姓救火,餘下的則在管家指揮下保護夫人小姐。慌亂之中,誰也沒有注意到有三個陌生的身影。

吳梅,吳芮長女,年方十六,自小習武學醫,曾到帶領一批女子道前線救治傷兵。這是她吳家的傳統,自吳芮的母親梅氏便開始的傳統,如今由吳梅管理,是華夏曆史上第一支女兵團。

今日吳梅陪着母親前來陳府赴宴,本來一些都好,陳夫人客客氣氣,熱情招待。直至後來自家府上的丫鬟前來,名義上是送披風,實際上傳遞給她一個消息,陳奎要以他母女爲質。同時還告知他有幾個壯士前來營救,以腕纏黃布記好。

吳梅省的輕重,一直不露聲色,直到方纔火起逃出後堂。一大羣陳府家丁圍了過來,眼明機靈的吳梅發現了幾個家丁臂上的幾號,心中便有了譜。

大火燒得實在厲害,一時難以撲滅,更多的人被驚動,已經有官兵聞訊趕來救火。陳奎知道大勢已去,顯然是有人蓄意縱火,目的只是爲有個調兵的藉口。現如今,只能挾持吳家母女逃出城再說!

當他回頭的時候,才發現爲時已晚,吳家母女身邊已經亂成一團。三個異常的家丁手持匕首,在人羣中拳打腳踢,胡亂刺殺,逐漸圍攏到吳家母女身側。參與救火的十多個百姓突然扔掉水桶,上前護衛在側。

陳府的管家見勢不妙,趁着混亂閃入一旁的黑暗中。吳芮已經帶兵進府,陳奎知道大勢已去,,緊接着吳臣扔下一人在面前,正是他派出向安桐求救的手下,陳奎頹然坐倒在地,陷入了絕望。

至此時吳夫人方知來龍去脈,被女兒拉着去見吳芮。見妻女安然無恙,吳芮終於放下心來,微笑着向一旁的尹旭點頭示意,表示感謝。尹旭也算鬆了口氣,笑着與身旁的蒲俊說話。一旁的英布目光掃過,驟然大驚失色,淡淡的火光下,一個人影露出猙獰的笑容,黑黝黝的弩箭正對準了吳芮一家所在的方向。

“小心!”英布大喊着想要提醒,卻已然來不及了。出於救人的想法,英布下意識地撲了出去,急速飛來的弩箭沒入肩頭。如此變故,衆人皆是大驚,尹旭反應算快,在英布到底的那一刻,手中的匕首已然飛了出去。

射弩箭的正是陳府的管家,眼看着弩箭向着吳芮而去,他得意的笑意。誰知突然撲出一人,擋開一箭,緊接着一把匕首凌空而來,在他躲閃之前刺入胸膛。管家的笑容凝固了,帶着不甘與驚愕倒在地上,沒了氣息。

“英大哥,怎麼樣?”尹旭急忙上前探視。

吳芮也是關切不已,他已經明白英布爲救他們而中箭。尹旭扶起英布,曾是軍醫的吳梅急忙上前查看,見傷口在右肩上才鬆了口氣,說道:“不打緊,趕緊送回府中,我來醫治!”幾個兵卒見狀,趕忙擡着英布隨吳梅離開了。

英布覺得只是皮肉傷,自己能夠行走,誰知被吳梅一口回絕了,只能老老實實做個沒有發言權的病人,乖乖隨女醫者去了。始料未及的是,這一箭竟促成了鐵漢英布的一段姻緣……

清晨,番邑縣的百姓得知,昨夜縣尉陳奎家中大火,縣令吳芮及時派兵救火,卻終是晚了一步。秋風吹拂,火勢太大,陳家四十七口來不及逃生,全部葬身火海。

午間,吳芮派出的人馬傳回消息。陽城人陳勝,陽甲人吳廣在前往漁陽戍守途中遭遇大雨,誤了期限。左右是個死,二人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反抗暴秦,已然攻克數縣。陳勝自立爲王,六國遺臣響應者甚多。

更令人欣喜的是,江東會稽郡,楚國大將項燕後裔項梁起兵反秦。校尉周康緊急率兵回援會稽,駐守彭澤的坐校尉安桐尚未動兵,不過只有四千人馬的敗軍之將,衆人並不擔心。

吳芮聽聞,與尹旭所說一致。加之昨晚之事,遲早會漏了風聲,故而當即決定起兵反秦。

第157章 膝行而前第660章 千載難逢第475章 亡國之仇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428章 安民以強國第6章 生死考驗第255章 三萬越甲可吞楚第319章 落魄少爺第171章 斷了念頭第98章 及時雨第446章 無限驚愕第58章 懷王嫡孫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181章 無傷告密第559章 棘手的問題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585章 打開缺口第339章 會面第548章 亞父離世第72章 不平靜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137章 反咬一口第246章 折中方案第395章 漢初三傑第52章 合圍彭城第240章 騎兵的重要性第379章 洞房花燭第124章 張良,謀劃第52章 合圍彭城第582章 執着與無奈第406章 三萬鐵騎救彭城第354章 裡應外合第538章 如何了結第507章 龍飛九天第267章 失衡的女人心第15章 游擊戰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648章 你是越王?第513章 韓信提議第325章 糧倉下落第501章 有利有弊第50章 子房先生第618章 錯失良機第253章 越王的決定第448章 留點面子第237章 墨者保鏢團第67章 序幕拉開第70章 失落的紹興侯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324章 徐家內亂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28章 起兵反秦第289章 一觸即發第617章 峰迴路轉第468章 神秘騎兵第392章 加官進爵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42章 湖上游船第226章 回江東第140章 各家得失第162章 威逼利誘第155章 意義重大的招降第44章 初試牛刀第495章 背水一戰(中)第548章 亞父離世第223章 潛在優勢第92章 圍秦救楚第20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145章 一去不返第337章 無奈離開第109章 亞父第419章 死要見屍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613章 退而求其次第288章 衝突第140章 各家得失第50章 子房先生第238章 回封地第107章 文軻獻計第371章 親情與大義第146章 三千英靈第541章 誘敵第382章 天下形勢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470章 等待一個人第603章 達到效果第423章 範家內亂第596章 條條小路通關中第424章 伊人倩影第381章 秦相李斯第424章 伊人倩影第383章 各方應對第468章 神秘騎兵第349章 和解之後的憂慮第20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649章 戚夫人第349章 和解之後的憂慮
第157章 膝行而前第660章 千載難逢第475章 亡國之仇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428章 安民以強國第6章 生死考驗第255章 三萬越甲可吞楚第319章 落魄少爺第171章 斷了念頭第98章 及時雨第446章 無限驚愕第58章 懷王嫡孫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181章 無傷告密第559章 棘手的問題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585章 打開缺口第339章 會面第548章 亞父離世第72章 不平靜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137章 反咬一口第246章 折中方案第395章 漢初三傑第52章 合圍彭城第240章 騎兵的重要性第379章 洞房花燭第124章 張良,謀劃第52章 合圍彭城第582章 執着與無奈第406章 三萬鐵騎救彭城第354章 裡應外合第538章 如何了結第507章 龍飛九天第267章 失衡的女人心第15章 游擊戰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648章 你是越王?第513章 韓信提議第325章 糧倉下落第501章 有利有弊第50章 子房先生第618章 錯失良機第253章 越王的決定第448章 留點面子第237章 墨者保鏢團第67章 序幕拉開第70章 失落的紹興侯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324章 徐家內亂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28章 起兵反秦第289章 一觸即發第617章 峰迴路轉第468章 神秘騎兵第392章 加官進爵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42章 湖上游船第226章 回江東第140章 各家得失第162章 威逼利誘第155章 意義重大的招降第44章 初試牛刀第495章 背水一戰(中)第548章 亞父離世第223章 潛在優勢第92章 圍秦救楚第20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145章 一去不返第337章 無奈離開第109章 亞父第419章 死要見屍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613章 退而求其次第288章 衝突第140章 各家得失第50章 子房先生第238章 回封地第107章 文軻獻計第371章 親情與大義第146章 三千英靈第541章 誘敵第382章 天下形勢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470章 等待一個人第603章 達到效果第423章 範家內亂第596章 條條小路通關中第424章 伊人倩影第381章 秦相李斯第424章 伊人倩影第383章 各方應對第468章 神秘騎兵第349章 和解之後的憂慮第20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649章 戚夫人第349章 和解之後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