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提點

新羅如這個時代大唐周邊所有的小國一樣,都存着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心思,扣着心思要抱大唐的大腿。

這大腿粗了,尤其是大唐朝這樣的大腿,因爲抱的人多了,彼此也會爲之爭鬥,不是說抱就能抱的。

新羅面對的就算這個情況,與之相鄰的兩個國家,一個高句麗因爲實力緣故,奈何不得他,另一個百濟。論及實力,百濟不如新羅,奈何人家有兩個爹,一個大唐一個倭奴,大唐偏向百濟,倭奴與百濟利益與共,甚至不惜出兵相助。而現在,又多了一個強大的高句麗,新羅的處境可想而知了。

四面受敵,新羅的處境可想而知,他們意圖抱大腿的急切心態,也不難理解。

李世民登基時,爲了得到大唐的全面支持,爲了擴展生存空間,新羅王下了血本,他拖着殘軀帶着大量珍寶前往長安覲見,他的苦心沒有白費,得到與李世民一對一敘話的機會。新羅王坦誠的態度說服了李世民,令大唐、新羅的關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爲大唐在海東的代言人,得到了全新的展機會。

但是這種情況並未維持很久,新羅再次陷入悲劇之中。

一直讓海東的老大、老二欺負,好不容易傍上了大樹,卻因大樹的關係,成爲了高句麗、百濟、倭奴三國共討的對象,直接讓三國以決定性的兵力優勢碾壓者打。這不,姐妹二人打探到了隋朝遺民的據點後,便長途跋涉、不辭辛勞深入虎穴,意圖爲新羅尋求一個強而有力的外援。

雖說沒有尋找到隋朝遺民,且自身也處於險境中,可姐妹二人幸運的遇到了大唐秦風,從長遠的角度上看,秦風無疑對新羅的幫助更大。

“天朝太上皇執政時受到狡猾的百濟扶余璋的蠱惑,嚴令新羅將百濟的領土盡數歸還,作爲天朝最忠誠的附屬國,天朝之令不得不從,於是我新羅於大好局面裡撤了出來,可百濟不但沒有感恩,反而將天朝陛下的旨意置若罔聞,高句麗、倭奴狼狽爲奸、沆瀣一氣,不斷的侵犯我新羅之領地。事已至此,小妹也不瞞兄長,我新羅最擔心的是天可汗陛下再受百濟之蠱惑,那我們新羅可真就萬劫不復了。據我所知,新唐皇是大唐繼承人中最出色,戰功最了不起的一位。我們不求天朝直接也兵干涉,只求天可汗爲我新羅主持公道,我們這一次不能再失先機。”金德曼這位新羅未來的女皇,目光還是看得極遠的,也很坦誠,她見秦風沒有說話的意思,便繼續沉聲道:“與兄長上次巧遇之前幾天,父王通過參客纔是得知兄長就任幽州大總管的消息,而兄長遷任幽州至今已近半年,這足以說明高句麗、百濟爲了將我新羅鎖死,都刻意的封鎖了這個消息。他利用地利的優勢限制了我們的情報來源,他們定做了萬全準備,防止我們與大唐多做往來。尤其是扶余璋,他也一定做好了再一次向天朝混淆是非的準備。”

秦風思索半晌,搖頭道:“這一點你大可放心,吾皇陛下這一次是絕對不會受百濟蠱惑。”

金德曼、金勝曼、李在信聽秦風說得十分乾脆果斷,聞言一喜,秦風的身份擺在那兒,可信度幾乎達到了百分百。

“兄長,請恕小妹放肆。您又如何這般肯定呢?”事關重大,金德曼硬着頭皮,冒着得罪秦風的風險,忐忑不安的問了這話。

“不必擔心,我不是那麼小氣的人,我的屠刀向來是指向敵人的。是朋友,只要我錯了,你就算指着我的腦袋罵,我也不會介意。”秦風嘴角邊掛着淡淡的微笑,輕聲問道:“在你們心裡,我是那麼小氣的人麼?”

“不是!”

幾乎在同一時間,金德曼、金勝曼異口同聲的說了出來。

“哈哈。”秦風看得有趣,不由哈哈大笑,口上吟道:“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高處不勝寒,高處不勝寒啊!”

可惜,沒有摺扇,要是這時候有一把摺扇搖晃幾下,肯定會更顯得清心脫俗。

兩姐妹近乎相同的容貌,相互對視了一眼。彼此都能聽到對方的心跳聲,待看到對方臉頰上的紅暈之後,又互相啐了一口。金勝曼低垂着腦袋,羞得恨不得找個地洞鑽下去,她現在滿腦都是秦風那淡淡的微笑。

“你們的擔心我理解,不過大可不必,前不久,百濟與倭奴心懷不軌,在我大唐境內行不法之事,陛下大雷霆,已禁止與百濟、倭奴的一切往來,並傳令天下,誰與二國有所交集,便是與我大唐爲敵,一旦現,將率領百國之兵共討伐!”此乃天下皆知,沒必要藏藏掖掖,秦風沒有絲毫壓力的道將出來。

金德曼、金勝曼、李在信頓時喜上眉梢,就差擊掌相慶了。

秦風又道:“這種事兒,我做不了主。也沒有這樣的權限,你們有什麼訴求,不妨派人前往長安面見陛下。既然你情勢危機,我建議你們儘快落實人選。”

“多謝兄長!”金德曼十分感激的看着秦風,道:“立刻動身不用質疑。關鍵是如何去。百濟得倭奴相助,水軍實力在我們之上,他們封鎖海域。我們得使者很難走海6抵達天朝。高句麗也不願意見到我們與大唐結好,這沿途必然是危險重重。關於此事,兄長可有指教?”

秦風道:“以我之見,還是走6路的好,新羅、高句麗人之相貌、口音、習慣一無二致,若刻意隱藏行跡,高句麗縱有千般本事也無法分得清楚你是哪國之人。只要抵達幽州,你們就安全了。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你們大可不必爲自己的安全而擔心,與新羅作對的敵人名義上是高句麗,可是人都知道那是淵氏搞的鬼,與傀儡一般的高句麗新主、高建武沒有絲毫關係,高句麗目前一分爲二,罪魁禍是淵氏,高建武對其恨之入骨,巴不得淵氏處處碰壁呢,眼下,你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我就不信高建武會傻乎乎的做出仇者快,親者痛之舉止。”秦風盯着雙眼亮的金德曼,笑着說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麼淺顯易懂的道理,我們美麗的公主殿下不會不知道吧。”

“多謝兄長提醒,小妹知道應該怎麼做了。”金德曼激動的站了起來,鳳眸異彩紛呈。

秦風一怔,怪異的瞄了金德曼一眼,這個鼎鼎有名的未來新羅女王,不至於看不穿這個道理吧,但是見姐妹二人一樣的喜色時,心中頓時恍然。這沒有人天生會行軍打仗的,也沒有人天生就是優秀的政客,自己如此,金德曼、金勝曼也是如此。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是對幾千年歷史的精闢的歸納,受限於見識與閱歷,自然非一般人看得懂,自己與衆不同,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而金德曼卻完全沒有自己這份幸運,或許她的政治天賦極強,或許她也看了許多史書,但事實上他僅僅只是一個從來沒有處理一國一地之菜鳥。沒有任何經驗,突然面對新羅的窘境,看不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道理理所當然的事情,自己以歷史上成型的金德曼來看待她,實在是對她最大的不公。

人都有成長的歷程,雖然金德曼依然是金德曼,但一個初出茅廬,平時只是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實際經驗,另一個卻是經驗豐富,兩人之間的差距自然不是一點半點。

*****

定次會談,總體上說還是非常愉快的。

秦風天馬行空想法,深深的震撼了在新羅國以才華美貌並重的金德曼、金勝曼,當秦風一條條詭計脫口而出時,姐妹兩心驚膽戰之餘,也生起了大唐人才濟濟,無法與之匹敵的念頭,通過近乎一天的談話,姐妹二人學到了許多許多她們聞所未聞的知識。

秦風這兒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穫,最少,他對這海東三國有了一個比較詳細的瞭解,面對這對不凡的姐妹花,秦風不會傻到什麼都傳授什麼都說,說的也是一些無關緊要之事,要是爲大唐教出一個勁敵,那可就虧大了。不過儘管如此,卻也讓這兩姐妹受益良多。只是,讓秦風有些不自在的是,姐妹二人的目光始終盯着他,就像是粉絲們見到自己的偶像一樣,是那樣的癡迷與曖昧。

待雙方分開後,一聽充當看客的玄冰問了心中的疑惑,她不明白秦風爲何要如此幫助這兩個女人,難道是因爲對方是美女麼?

秦風搖頭而笑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這是爲了以後而準備,如果沒有給她們一點好處,她們又怎麼能夠透露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呢?別的就不說了,至少我對海東三國的人才方面有了一些瞭解不是嗎?以後就是與這些人在戰場上相見,我也能夠根據他們的性情來分析,來作戰。”

“前車之鑑,後世之師,前朝不瞭解高句麗所以慘敗。爲了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必須全方位的瞭解高句麗、新羅、百濟,我大唐瞭解這三個小國的根本沒有幾個,當然了,我之前也不瞭解,不過通過今天的會談,使我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偏遠小國缺乏人才。不是我大唐這般人才濟濟,數之不盡。縱觀整個高句麗在軍略上可以值得一提的,不過是乙支文德、淵斌之、李子成、淵蓋蘇文幾人而已。而新羅他們接觸我漢文化的道路受到百濟、高句麗的阻礙,人才更少。拘我所知,只有金庾信一人而已。”

金庾信是朝鮮三國時代新羅的大將,在朝鮮也有一本類似於《三國志》一樣的書籍,叫做《三國史記》是一部記述朝鮮半島三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的正史。金庾信在《三國史記》的地位如同《三國志》裡的諸葛亮,有着卓然的戰略眼光軍事水準,年紀輕輕便以成爲新羅大將。最終輔助新羅君王先後覆滅百濟、高句麗一統海東三國。

除了金庾信,新羅其他將領能力水平很是一般,沒有什麼出彩之處。至於百濟,就更沒什麼出彩的人才了,這也是他們甘願成爲高句麗、倭奴附庸的原因。

第244章:老丈人贈鞭第034章:一視同仁的神將第254章:秦風的演說!第483章:真心英雄第420章:倚重第458章:滅其形第117章:習性第159章:扁鵲神針第077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52章: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566章:入城第005章:神秘訪客第149章:子不孝第584章:野心第597章:紙上來得終覺淺第356章:大唐英雄紀念碑第097章:聰明的烏當第012章:長樂公主的危機第073章:不負此行第371章:成長代價第423章:陷阱第164章:紅袖添香第399章:抉擇第295章:心神不定第291章:白狼傳說第219章:二虎竟食第542章:用心險惡第193章:同道中人第036章:無處不在的陷阱第176章:統一思想第391章:野望第469章:如此父母第014章:芳心默許第066章: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57章:誰爲先鋒第277章:善後第036章:無處不在的陷阱第278章:各方反應第539章:試點第080章:志同道合第246章:寄人籬下第528章:險勝第489章:房謀杜斷第468章:秦瓊異常第514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303章:狗改不了吃屎第306章:輝煌第365章:東北形勢第315章:風雨前?第146章:賭神第337章:神話第183章:一網打盡第31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440章:玉羅剎第319章:不忘初心第425章:陣前授藝第217章:唐版羣英會蔣幹第095章:一戰定輸贏第041章:驚天之秘聞第178章:上鉤第526章:授徒書法?第449章:大功告成第530:闖禁宮第205章:再論科舉第586章:會晤第092章:可能嗎?第168章:靜觀其變第552章:姐妹花第263章:經濟特區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370章:給榨乾了第231章:李世民的器重第590章:虎賁出擊,所向無敵第261章:結拜第381章:突利,死不得第028章:我不出聲,誰敢詠梅第272章:陌刀初戰第471章:姐夫吃小姨,天經又地義第222章:勝利通關第261章:結拜第520章:浮出水面第122章:勸學第233章:殺遍李家無敵手第191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555章:釋疑解惑第160章:風滿樓第583章:霸王之威第089章:捷報抵長安第161章:玄武門之遐想第266章:“獵人”計劃第592章:坑盟友第461章:新的一頁第533章:嬉春第395章:毒計第189章:受損嚴重第162章:神棍第175章:揀了兩宰相第357章:誰爲先鋒第181章:倭鬼出現第166章:誰是漏網之魚
第244章:老丈人贈鞭第034章:一視同仁的神將第254章:秦風的演說!第483章:真心英雄第420章:倚重第458章:滅其形第117章:習性第159章:扁鵲神針第077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52章: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566章:入城第005章:神秘訪客第149章:子不孝第584章:野心第597章:紙上來得終覺淺第356章:大唐英雄紀念碑第097章:聰明的烏當第012章:長樂公主的危機第073章:不負此行第371章:成長代價第423章:陷阱第164章:紅袖添香第399章:抉擇第295章:心神不定第291章:白狼傳說第219章:二虎竟食第542章:用心險惡第193章:同道中人第036章:無處不在的陷阱第176章:統一思想第391章:野望第469章:如此父母第014章:芳心默許第066章: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57章:誰爲先鋒第277章:善後第036章:無處不在的陷阱第278章:各方反應第539章:試點第080章:志同道合第246章:寄人籬下第528章:險勝第489章:房謀杜斷第468章:秦瓊異常第514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303章:狗改不了吃屎第306章:輝煌第365章:東北形勢第315章:風雨前?第146章:賭神第337章:神話第183章:一網打盡第31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440章:玉羅剎第319章:不忘初心第425章:陣前授藝第217章:唐版羣英會蔣幹第095章:一戰定輸贏第041章:驚天之秘聞第178章:上鉤第526章:授徒書法?第449章:大功告成第530:闖禁宮第205章:再論科舉第586章:會晤第092章:可能嗎?第168章:靜觀其變第552章:姐妹花第263章:經濟特區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370章:給榨乾了第231章:李世民的器重第590章:虎賁出擊,所向無敵第261章:結拜第381章:突利,死不得第028章:我不出聲,誰敢詠梅第272章:陌刀初戰第471章:姐夫吃小姨,天經又地義第222章:勝利通關第261章:結拜第520章:浮出水面第122章:勸學第233章:殺遍李家無敵手第191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555章:釋疑解惑第160章:風滿樓第583章:霸王之威第089章:捷報抵長安第161章:玄武門之遐想第266章:“獵人”計劃第592章:坑盟友第461章:新的一頁第533章:嬉春第395章:毒計第189章:受損嚴重第162章:神棍第175章:揀了兩宰相第357章:誰爲先鋒第181章:倭鬼出現第166章:誰是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