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光明教

【大家不要吐槽“光明教”這個名字,感覺和太平道、明教也沒有多大差別,珩毅起名是硬傷】

雲府書房

雲逸坐在書桌後,書桌前則有兩名看起來未到三十歲的男子恭敬的站着,高高瘦瘦的男子名叫高復,二十六歲,尋風首領,後天五階武者,中等身材的男子名叫王鳴,二十七歲,天目首領,後天四階武者。

高復和王波都是雲氏附庸的小家族出身,世代忠誠於雲氏,雲逸選出高復和王波兩人,建立尋風和天目兩個情報組織,填補雲氏空白。

想要建立一個情報組織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雲氏這樣幾乎沒有這方面經驗的勢力,好在有云逸,雲逸雖然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有見過豬跑嗎?”,雲逸將自己印象中的一些東西寫下來,交到高復和王波手中,高復和王波靠着雲逸給予的知識,一步步摸索前行,將尋風和天目建立起來。

在尋風和天目建立的過程中有各種挫折,不過在雲逸大筆資金支持下,兩個情報組織都快速發展起來,成員分佈在大黎帝國全國各地,雖說因爲建立時間短尋風和天目的實力都比較弱小,也難以探查到太隱秘的情報,不過大黎帝國各地發生的各種大事都逃脫不了尋風和天目的視線,短時間能夠達成這樣就可以了,起碼能夠讓雲逸儘可能的瞭解大黎帝國的大勢。

隨着雲逸繼續大筆投入資金,尋風和天目總有一天都會發展成爲大型情報組織,視野也不會侷限於大黎帝國一國,要向神州大地上的各國發展。

按理說剛剛建立情報組織人手短缺,應該只建立一個情報組織,不過情報組織太重要了,一旦出現稍許差錯,對雲氏的影響非常大,雲逸手中又有足夠的資金,所以直接建立兩個情報組織。

兩個情報組織一起發展的可能要慢一點,但是兩個情報組織相互獨立,能夠有效避免各種意外發生,最起碼漏掉重要情報的機率會大減,即使一個情報組織出現意外,另一個情報組織同時出現意外的可能性非常低。

而且短時期內尋風和天目的側重點不同,比如說尋風重點探查這個區域,那天目對這個區域的探查力度就稍弱,等到以後尋風和天目都壯大起來,這種情況纔會發生改變。

現在高復和王波兩人站在雲逸面前,就是將最近收集到比較重要的情報彙報給雲逸,雲逸則靜下心來細細翻看高復和王波兩人送來的情報。

要說尋風和天目關注最多的地方就要數帝都新平了,從新平送過來的情報起碼佔據總情報的四分之一,這也是雲逸吩咐的事情。

只要有點消息的人都知道帝君方曜病重,年歲又高,恐怕命不久矣,六龍奪嫡愈演愈烈,各種手段齊出,都是爲了爭搶帝君的寶座,今天某個官員被人舉報受.賄,明天就有某個官員醜聞爆發。

爲了帝君寶座,帝子帝孫乃至時候支持的勢力是無所不用其極,新平簡直就是一片亂象,只要沒有確定下一任帝君,這種情形是不會得到改變,在帝都之外,官員也是時時發生變動,也就是雲華郡偏居一偶,這些事情都影響不到雲華郡來,倒是那些帝子帝孫都派遣人員來拉攏雲氏,卻被雲元愷出面拒絕了。

雲氏有先天坐鎮,底氣更足,凡是有先天武者坐鎮的勢力,有時候就是超然物外,就算他們支持的某一個帝子帝孫最後沒有登上帝君寶座,他們的勢力也不會有多少覆滅的危險,頂多這些勢力出身的官員以後不受帝君重用,這些勢力也要低調下去,憑藉大黎帝國的勢力,又不是不能覆滅有先天武者坐鎮的勢力。

有先天武者坐鎮的勢力可以超然物外,那些沒有先天武者坐鎮的勢力就不同了,被抄家滅族的不知道有多少個,一旦參與到帝位之爭中,他們必須全力以赴,能夠在奪嫡之爭中失敗又保全自身的是少而又少。

根據尋風和天目匯聚上來的情報看,雲逸能夠輕易看出來身爲嫡長孫的方濟現在是下任帝君的有力人選,支持方濟的勢力最多,方濟在六位帝子帝孫中實力最爲雄厚,朝堂之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站在方濟這邊。

不過事情沒有結束,雲逸也無法確定方濟是否會成爲下任帝君,畢竟方濟沒有得到超過一半勢力的支持,一旦其他勢力聯起手來,那方濟的勝算也就沒有多少了。

翻過新平的情報,雲逸感覺尋風和天目匯聚上來的情報寫的最多的就是“暴.動”,老百姓“暴.動”,就連雲華郡所在的澤州也有“暴.動”發生。

某某區域老百姓忍受不了某某家族的壓迫,聚集起來對抗某某家族,卻被這個家族派出的武者輕鬆鎮壓。

再有某某區域的老百姓無法承受官府(私自)徵收的重稅,揭竿而起,卻被官府派遣軍隊輕鬆鎮壓。

在地方上,世家和官府就是土皇帝,新平的官員就算是知道也不會向帝君上報,因爲朝廷中的官員基本上都是世家出身,非世家出身的幾乎沒有,就算是有也是地位不高,這種場面方曜在位那麼多年也無法改變,說大黎帝國是世家的天下也多無不可,畢竟方氏也是世家之一,只是已經沒有出過先天的方氏基本上已經成爲其他世家的傀儡,方氏乃正統,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下,沒有哪個勢力會想着取代方氏統治大黎帝國。

雲逸不是大黎帝國掌控者,對老百姓“暴.動”沒有解決的方法,雲逸只能看看這方面的情報,不發表任何言語。

翻過這些,很快雲逸就被一條情報所吸引。

天目一名編外成員意外的發現一個名叫“光明教”的組織,這個組織結構嚴密,天目無法瞭解到太多的信息,只知道這個光明教在遠離城池的鄉下區域,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老百姓,治病救人,救濟災民,再多的就不知道了,天目和尋風將視線主要放在各地城池中,再往下心有餘而力不足。

第164章 強大的光明教第205章 雲家軍至,光明軍退第62章 決鬥場(續)第247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中)第202章 勢如破竹(下)第191章 嚇得不敢出城第117章 大陸?半島?大島?第251章 恐慌漫延第373章 武林盟主(二)第313章 重建星華宮(終)第98章 安排第415章 真“武道宗師”(下)第388章 大越帝國、安國、楚國(下)第356章 開元六年第8章 路途中第179章 沈惠來襲第60章 暗流涌動第70章 蒸汽機與火器(上)第106章 今昔雲華城第124章 雲華系【求訂閱】第121章 想要再次出海的雲逸第179章 沈惠來襲第183章 勸降(下)第65章 師家第218章 背叛(下)第420章 戰爭前的準備(上)第42章 齊聚雲華第255章 王二的移民之旅(上)第209章 雲逸和上官希瑩第84章 準備再次起航第121章 想要再次出海的雲逸第131章 發財了!第47章 拍賣會(二)第35章 風起第83章 獎賞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220章 唯“聖潔”二字第46章 拍賣會(一)第22章 聲望與人情(上)第383章 光明教在大梁(五)第294章 短暫的平靜第176章 工業擴張計劃第320章 天威惶惶(一)第241章 搶人口(中)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125章 征服新大陸的開端第321章 天威惶惶(二)第264章 沈煜的想法第2章 不一樣的雲逸第329章 在天威下顫抖(上)第316章 大戰起第378章 大禍臨頭(二)第141章 災年第270章 滔天洪水第426章 進攻!(上)第344章 終極之戰(四)話不多說先打一仗第34章 新名詞——拍賣會第340章 雲逸的關注和想法第413章 真“武道宗師”(上)第419章 我輩男兒當建功立業第122章 野心第73章 冷冬第374章 武林盟主(三)第253章 新帝登基(下)第122章 野心第401章 大梁帝國局勢第320章 天威惶惶(一)第11章 談論第376章 武林盟主(五)第210章 澤州最後之戰(一)第382章 光明教在大梁(四)第232章 有心無力第249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上)第357章 今日大秦帝國(一)第227章 姐姐和妹妹(上)第269章 袁昊死,聯軍敗(下)第247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中)第299章 袁暢退走括蒼山,王朔馳援武威關(下)第12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快第258章 轉眼秋末(上)第24章 報備第321章 天威惶惶(二)第57章 開爐鍊鋼第223章 起波瀾第394章 順者昌逆者亡(三)第334章 調軍與擴軍第243章 再添五先天第379章 光明教在大梁(一)第115章 關注第125章 征服新大陸的開端第424章 大閱兵(上)第386章 先天之後的境界(下)第421章 戰爭前的準備(下)第133章 番薯和戰馬第101章 下一步計劃第272章 通車(上)第222章 調派官員第134章 女人第324章 捷報頻傳,世家恐慌第48章 拍賣會(三)
第164章 強大的光明教第205章 雲家軍至,光明軍退第62章 決鬥場(續)第247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中)第202章 勢如破竹(下)第191章 嚇得不敢出城第117章 大陸?半島?大島?第251章 恐慌漫延第373章 武林盟主(二)第313章 重建星華宮(終)第98章 安排第415章 真“武道宗師”(下)第388章 大越帝國、安國、楚國(下)第356章 開元六年第8章 路途中第179章 沈惠來襲第60章 暗流涌動第70章 蒸汽機與火器(上)第106章 今昔雲華城第124章 雲華系【求訂閱】第121章 想要再次出海的雲逸第179章 沈惠來襲第183章 勸降(下)第65章 師家第218章 背叛(下)第420章 戰爭前的準備(上)第42章 齊聚雲華第255章 王二的移民之旅(上)第209章 雲逸和上官希瑩第84章 準備再次起航第121章 想要再次出海的雲逸第131章 發財了!第47章 拍賣會(二)第35章 風起第83章 獎賞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220章 唯“聖潔”二字第46章 拍賣會(一)第22章 聲望與人情(上)第383章 光明教在大梁(五)第294章 短暫的平靜第176章 工業擴張計劃第320章 天威惶惶(一)第241章 搶人口(中)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125章 征服新大陸的開端第321章 天威惶惶(二)第264章 沈煜的想法第2章 不一樣的雲逸第329章 在天威下顫抖(上)第316章 大戰起第378章 大禍臨頭(二)第141章 災年第270章 滔天洪水第426章 進攻!(上)第344章 終極之戰(四)話不多說先打一仗第34章 新名詞——拍賣會第340章 雲逸的關注和想法第413章 真“武道宗師”(上)第419章 我輩男兒當建功立業第122章 野心第73章 冷冬第374章 武林盟主(三)第253章 新帝登基(下)第122章 野心第401章 大梁帝國局勢第320章 天威惶惶(一)第11章 談論第376章 武林盟主(五)第210章 澤州最後之戰(一)第382章 光明教在大梁(四)第232章 有心無力第249章 雲逸和沈夢心的婚事(上)第357章 今日大秦帝國(一)第227章 姐姐和妹妹(上)第269章 袁昊死,聯軍敗(下)第247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中)第299章 袁暢退走括蒼山,王朔馳援武威關(下)第12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快第258章 轉眼秋末(上)第24章 報備第321章 天威惶惶(二)第57章 開爐鍊鋼第223章 起波瀾第394章 順者昌逆者亡(三)第334章 調軍與擴軍第243章 再添五先天第379章 光明教在大梁(一)第115章 關注第125章 征服新大陸的開端第424章 大閱兵(上)第386章 先天之後的境界(下)第421章 戰爭前的準備(下)第133章 番薯和戰馬第101章 下一步計劃第272章 通車(上)第222章 調派官員第134章 女人第324章 捷報頻傳,世家恐慌第48章 拍賣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