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今日大秦帝國(二)

從大黎帝國到大秦帝國,有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引得所有人注意,那就是鐵軌路,甚至有聽說鐵軌路的人專程跑到有鐵軌路的地方看看鐵軌路乃至鐵軌路上跑的能夠噴火冒煙的怪物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大秦帝國建國前,關內的鐵軌路就一直處於修建狀態,數萬大唐帝國的俘虜、數萬曾經各大世家軍隊的俘虜,還有云氏招募來的青壯,一支支修路隊伍活躍在大秦帝國各處,從早忙碌到晚修建鐵軌路。

修建鐵軌路也是有危險的時候,之前都是用自己人修建鐵軌路,必須要小心再小心,防止有人員傷亡,不過隨着大唐帝國的俘虜的加入,那些危險的事情都交給這些俘虜在,畢竟是敵國的士卒,死了也無所謂,至於日後雲逸要遠征大唐帝國,將大唐帝國的土地納入大秦帝國治下,等到那時候再說吧。

聖武皇朝時期的木軌路和大秦帝國的鐵軌路有着太多的差別,木軌路只能跑特製的馬車,而鐵軌路上跑的是永遠不知道疲憊的“鋼鐵怪物”。

五年時間裡,鐵軌路已經將新平城和大秦帝國其他十個州城連接起來,特別是在澤州,鐵軌路通到每一座郡城,往來非常方便快捷。

在重要的時候,大黎帝國有千里加急,這是需要中途換人換馬才能達到的速度,而火車一日一夜可行一千二百里,火車也不知道疲倦,載運量巨大,有火車在,人們往來各地更加方便快捷。

想當初雲華郡開始修建鐵軌路的時候,就吸引無數人注意,之後在火車正式開通後,許多人嘗試乘坐火車,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體驗過乘坐火車的方便和快捷,只要是能夠乘坐火車,人們絕對不會騎馬,乘坐火車的費用不算太高,而且還節省大量時間,人們都原意乘坐火車往來各地。

特別是商人,以前商人還需要僱傭鏢局來幫助運送貨物,現在直接通過火車運輸就好,也沒有匪盜敢來打劫火車,誰要是敢,第二天,該州境內的武者公會就會發布懸賞任務,相信會有無數武者願意完成這個任務。

火車的出現的確是加快大秦帝國各地的交流往來,也促進經濟的發展,再加上火車讓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那些還沒有修通鐵軌路地方的人們紛紛希望帝國快點往他們這塊地方修建鐵軌路。

修建鐵軌路可是一項大工程,大秦帝國這麼大,五年時間將各座州城打通已經是非常快。

雲逸制定的鐵軌路修建計劃:

第一階段(已經完成):將大秦帝國內每座州城用鐵軌路連接起來;

第二階段(進行中):將大秦帝國內每座郡城用鐵軌路連接起來;

第三階段(未進行):將大秦帝國內每座縣城用鐵軌路連接起來。

第一階段已經完成,第二階段纔剛剛進行,第三階段遙遙無期,雲逸只希望再有十幾年時間將第二階段任務完成就好,至於縣級之間的聯繫,還是交給水泥公路吧。

也因爲鐵軌路的,大秦帝國的遷都計劃可以在僅僅幾個月時間內就完成,這要是放在外界,會讓無數人驚掉下巴。

……

作爲大秦帝國的根基之一——工業,其發展一直受到雲逸重視。

在大秦帝國未建立前,工業一直在瀛州和雲華郡這兩處區域發展,在雲逸的指導下,工業發展速度還是非常快速的。

在大秦帝國建立後,澤州成爲新的工業發展區域,最主要的原因是澤州已經居北發展工業的基本條件,大秦帝國其他區域現有發展工業,預計還得等些年。

五年時間裡,澤州土地上又多出來兩座大型鋼鐵廠,大秦帝國的鋼鐵產量暴增,即使整個神州大地其他國家的鋼鐵產量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秦帝國一個國家。

鋼鐵產量暴增,亦加快工業的發展,首先就是需要用到大量鋼鐵的鐵路業和造船業,若不是新的鋼鐵廠出現,恐怕也無法支持如此大規模的鐵軌路建設,造船廠的造船速度也會受到影響。

紡織廠、玻璃廠、造紙廠、水泥廠等各種工廠在澤州境內遍地開花,雲逸已經放棄由雲氏獨自掌控工業,將一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工廠交由徐、石、林、王、張、常、高、洪八大功勳世家。

徐、石、林、王、張、常、高、洪八大功勳世家都是曾經雲華系的一員,他們跟隨雲氏崛起,在雲逸登頂雲氏成爲關內第一世家後,徐、石、林、王、張、常、高、洪八個家族也受到雲逸的大量封賞,家族世襲爵位最低也是一等伯,之後人們便稱呼徐、石、林、王、張、常、高、洪爲八大功勳世家。

徐、石、林、王、張、常、高、洪八家現在也當得起世家這個稱呼,八大世家都已經擁有先天宗師坐鎮,雖然已經成爲世家,八大家族依舊緊緊抱住雲氏大腿,一直跟隨雲氏的八個家族,他們太明白今天的一切都是雲氏給予的,更明白雲氏的實力。

雲逸人口八大功勳世家的忠誠,所以將工業領域中一些不算太重要的工業項目交給八大功勳世家,也算是八大功勳世家的實力。

土地改革順利完成,僅僅幾年時間人們就能吃飽穿暖,手中更有餘錢購買其他東西,價格較爲低廉的香皂、紡織品、鏡子、紙張等等各種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受到普通老百姓們的歡迎。

需求增加,八大世家自然加快各種產業的擴張速度,好滿足大秦帝國的需求,同時也促進大秦帝國的工業發展。

好在這幾年以來,曾經少年們長大成人,成爲新的勞動力,才滿足工業發展速度。

其實在雲逸心中,蒸汽工業是較爲低端的,雲逸更想將工業進階到電氣時代,只是蒸汽工業都還沒有被墨家弟子們吃透,電這種東西要是被雲逸拿出來,恐怕墨家弟子們會變得難以接受,過分拔苗助長並不是好事,雲逸只能繼續看着蒸汽工業發展。

第79章 束手無策的方曜第173章 初交鋒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136章 拍賣吹雪劍第369章 玄州(四)第155章 新平風雲(一)第23章 聲望與人情(下)第369章 玄州(四)第357章 今日大秦帝國(一)第89章 吃肉第82章 船隊回來了第225章 話土地改革(續)第151章 讓人瘋狂的新鮮蔬菜第128章 雲華城見聞第401章 大梁帝國局勢第180章 大軍出征第141章 災年第268章 袁昊死,聯軍敗(上)第113章 雲氏船政第385章 先天之後的境界(上)第278章 病,婚,年第59章 殺無赦!第247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中)第8章 路途中第107章 開發雲永島第388章 大越帝國、安國、楚國(下)第377章 大禍臨頭(一)第71章 火器(下)第430章 攻佔滁州(下)第136章 拍賣吹雪劍第162章 藏兵於民與暴.露第170章 調軍與擴軍第16章 雲華紙第411章 武道學堂(上)第352章 大秦帝國第317章 重騎兵突襲,惠州軍慘敗(上)第361章 重回雲華城第126章 沈氏有女名夢心第337章 心涼半截第85章 大海是寶地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22章 聲望與人情(上)第228章 姐姐和妹妹(中)第393章 順者昌逆者亡(二)第384章 大秦軍隊改制與擴軍第305章 戰爭的腳步在臨近第1章 大婚第103章 轟動(上)第61章 決鬥場第169章 解樑城破(下)第95章 與有榮焉第96章 返航第222章 調派官員第344章 終極之戰(四)話不多說先打一仗第265章 烤番薯風靡三地第415章 真“武道宗師”(下)第221章 喧鬧的雲華城第365章 倚天屠龍(四)第168章 解樑城破(上)第395章 順者昌逆者亡(四)第374章 武林盟主(三)第41章 土高爐鍊鐵第279章 聯軍集結第18章 鹽商匯聚第398章 全面開戰第401章 大梁帝國局勢第194章 半年(下)第382章 光明教在大梁(四)第326章 突然出現的大唐軍隊(上)第25章 阻撓第95章 與有榮焉第290章 頭破血流(下)第16章 雲華紙第129章 初見第354章 變革第185章 武者公會(一)設定第154章 難民潮與再次擴軍第34章 新名詞——拍賣會第409章 國策第368章 玄州(三)第270章 滔天洪水第92章 古人的遺留第217章 背叛(上)第338章 衡州和惠州第78章 變幻莫測的大海第252章 新帝登基(上)第67章 修爲突破第88章 警醒第228章 姐姐和妹妹(中)第200章 武者公會新任務第16章 雲華紙第41章 土高爐鍊鐵第75章 “探”字級第182章 勸降(中)第416章 真“武道宗師”(續)第335章 亂第421章 戰爭前的準備(下)第120章 猴子的村落第156章 新平風雲(二)第319章 重騎兵突襲,惠州軍慘敗(下)
第79章 束手無策的方曜第173章 初交鋒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136章 拍賣吹雪劍第369章 玄州(四)第155章 新平風雲(一)第23章 聲望與人情(下)第369章 玄州(四)第357章 今日大秦帝國(一)第89章 吃肉第82章 船隊回來了第225章 話土地改革(續)第151章 讓人瘋狂的新鮮蔬菜第128章 雲華城見聞第401章 大梁帝國局勢第180章 大軍出征第141章 災年第268章 袁昊死,聯軍敗(上)第113章 雲氏船政第385章 先天之後的境界(上)第278章 病,婚,年第59章 殺無赦!第247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中)第8章 路途中第107章 開發雲永島第388章 大越帝國、安國、楚國(下)第377章 大禍臨頭(一)第71章 火器(下)第430章 攻佔滁州(下)第136章 拍賣吹雪劍第162章 藏兵於民與暴.露第170章 調軍與擴軍第16章 雲華紙第411章 武道學堂(上)第352章 大秦帝國第317章 重騎兵突襲,惠州軍慘敗(上)第361章 重回雲華城第126章 沈氏有女名夢心第337章 心涼半截第85章 大海是寶地第399章 大勢所趨第22章 聲望與人情(上)第228章 姐姐和妹妹(中)第393章 順者昌逆者亡(二)第384章 大秦軍隊改制與擴軍第305章 戰爭的腳步在臨近第1章 大婚第103章 轟動(上)第61章 決鬥場第169章 解樑城破(下)第95章 與有榮焉第96章 返航第222章 調派官員第344章 終極之戰(四)話不多說先打一仗第265章 烤番薯風靡三地第415章 真“武道宗師”(下)第221章 喧鬧的雲華城第365章 倚天屠龍(四)第168章 解樑城破(上)第395章 順者昌逆者亡(四)第374章 武林盟主(三)第41章 土高爐鍊鐵第279章 聯軍集結第18章 鹽商匯聚第398章 全面開戰第401章 大梁帝國局勢第194章 半年(下)第382章 光明教在大梁(四)第326章 突然出現的大唐軍隊(上)第25章 阻撓第95章 與有榮焉第290章 頭破血流(下)第16章 雲華紙第129章 初見第354章 變革第185章 武者公會(一)設定第154章 難民潮與再次擴軍第34章 新名詞——拍賣會第409章 國策第368章 玄州(三)第270章 滔天洪水第92章 古人的遺留第217章 背叛(上)第338章 衡州和惠州第78章 變幻莫測的大海第252章 新帝登基(上)第67章 修爲突破第88章 警醒第228章 姐姐和妹妹(中)第200章 武者公會新任務第16章 雲華紙第41章 土高爐鍊鐵第75章 “探”字級第182章 勸降(中)第416章 真“武道宗師”(續)第335章 亂第421章 戰爭前的準備(下)第120章 猴子的村落第156章 新平風雲(二)第319章 重騎兵突襲,惠州軍慘敗(下)